APP下载

加味小陷胸汤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2014-04-26黄纡寰何伟健

亚太传统医药 2014年20期
关键词:萎缩性螺杆菌胃镜

黄纡寰,何伟健

(抚州市中医院,江西 抚州 344000)



加味小陷胸汤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黄纡寰,何伟健

(抚州市中医院,江西 抚州 344000)

目的:观察加味小陷胸汤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120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自愿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实验组给予加味小陷胸汤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胃镜检查胃黏膜炎症改善情况。结果:经治疗,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加味小陷胸汤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加味小陷胸汤;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中医药治疗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性病变。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加等外界因素影响,慢性胃炎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慢性胃炎的恶化可引发胃癌[1]。笔者采用加味小陷胸汤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6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120例,按自愿原则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其中,实验组男20例,女40例,年龄24~68岁,平均年龄(40.2±9.8)岁,病程6个月至16年,平均病程(4.1±2.6)年,幽门螺杆菌阳性者49例;对照组患者男22例,女38例,年龄为25~70岁,平均年龄(41.3±10.6)岁,病程8个月至18年,平均病程(3.9±2.2)年,幽门螺杆菌阳性者47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上腹痛或不适、反酸、上腹饱胀、恶心、嗳气等症状为特征;均经电子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者。胃镜判断标准[2]:黏膜充血、水肿,有斑点、片状、条状红斑,黏膜下出血点、斑及糜烂。

中医诊断及辨证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3]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诊断标准。

1.3 排除标准

消化性溃疡及病理诊断可疑癌变者;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患有重度心衰、严重心律失常、休克及有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患有严重神经官能症、更年期证候群的患者;有药物过敏者;不能遵从医嘱或终止治疗者。

1.4 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 给予患者奥美拉唑20mg,早晚各1次,空腹口服;吗丁啉10mg,饭前15~30min口服,每天3次,治疗4周为1个疗程。若检测幽门螺杆菌阳性,疗程第1周加用阿莫西林胶囊1.0g(每天早晚各1次),甲硝唑0.4g(早晚各1次),均于餐后半小时口服,用药时间为1周。

1.4.2 实验组 予以中药加味小陷胸汤治疗,主要组方成分为:黄连6g、姜半夏10g、瓜蒌皮12g、枳实10g、厚朴10g、陈皮10g、炒白芍15g、蒲公英25g、海螵蛸15g、木香6g(后下);根据患者具体症状的不同,可适当加减,伴糜烂者加白芨15g、珍珠粉2支;食后饱胀者加炒莱菔子10g、炒麦芽15g;泛酸喜温者加吴茱萸2g;伴胆汁返流、症见上腹部嘈杂发热、郁闷不舒者,加柴胡5g、郁金15g;大便干结者,去瓜蒌皮,加瓜蒌仁15g、当归10g、火麻仁15g;大便溏泄者,去瓜蒌皮,加炒白术10g、云苓15g;头昏、肢软乏力者,去瓜蒌皮,枳实、厚朴均减为7g,加党参15g、炒白术10g。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温服。连续4周为1疗程,所有患者每周复诊1次,4周后复查胃镜及幽门螺杆菌。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要戒烟戒酒,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食辛辣、油腻、炙煿等食物。

1.5 疗效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胃镜复查胃黏膜充血、水肿及糜烂基本消失,Hp转阴;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镜下胃黏膜炎症明显好转,Hp转阴;有效:临床症状有所减轻,镜下胃黏膜炎症轻度改善,Hp转阴或仍为阳性;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恶化,胃镜复查及Hp均无改变。

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所用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比较

治疗后,实验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Hp阳性阴转率比较

实验组Hp阳性者共49例(81.7%),转阴38例(77.6%);对照组Hp阳性者共47例(78.3%),转阴38例(80.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良反应

整个研究过程中,均未发生不良事件及药物不良反应。

3 讨论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为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特点。该病属中医胃脘痛、胃痞、嘈杂等范畴。平素多喜食辛辣肥甘及膏粱厚味,又常进酒食,易损伤脾胃,致中阳不运,痰湿停聚于中焦胃脘,蕴而化热,故痰热致病多见。小陷胸痛主治痰热互结,《医宗金鉴》中记载:“黄连涤热,半夏导饮,栝楼润燥下行,合之以涤胸膈痰热,开胸膈气结,攻而不峻,亦能突围而入,故名小陷胸汤。”黄连、半夏合用,一辛一苦,辛开苦降,得瓜蒌则清热涤痰,其散结开痞之功显著;同时调畅中焦气机有助于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故笔者于方中加枳实、厚朴等行气降逆、燥湿化痰以消痞;木香可升可降,调理三焦,为消滞除胀止痛之要药,木香配陈皮、白芍具有疏肝、理气、止痛之功效;海螵蛸可收敛制酸止痛,现代研究[4]证明海螵蛸具有保护胃黏膜的作用。加味小陷胸汤具有清热化痰、散结消痞、和胃降逆、行气止痛之功,临床收效颇丰。

慢性胃炎致病因素较多,研究证明幽门螺杆菌感染为慢性胃炎主要病因[5]。蒲公英归经于肝胃,有清热健胃解毒之效,且对幽门螺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外科证治全生集》中记载蒲公英治疗胃痛有奇效,与黄连合用更是相得益彰。

综上所述,采用中药加味小陷胸汤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疗效确切,患者的病情缓解情况明显优于采用传统西医治疗的对照组,且中药治疗毒副作用小,治疗过程痛苦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孙靖若.黄连温胆汤治疗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杆菌阳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9):1952-1953.

[2] 巴图.慢性胃炎的胃镜分类及诊断探讨[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0,17(3):181-182.

[3]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34-138.

[4] 程蔚文.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

[5]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79.

(责任编辑:李岚春)

2014-07-24

黄纡寰(1974-),江西省抚州市中医院主治中医师,研究方向为中医内科临床;何伟健,江西省抚州市中医院主治中医师,研究方向为中医内科临床。

R259

A

1673-2197(2014)20-0118-02

猜你喜欢

萎缩性螺杆菌胃镜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猪萎缩性鼻炎的防治
解开胃镜报告上的纠结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口腔与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60例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5种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的比较
萎胃汤治疗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6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