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数字文献资源共享服务体系建设实践与思考——以广东省高校为例

2014-04-25王中海

河北科技图苑 2014年5期
关键词:资源共享服务体系广东省

王中海

(华南农业大学图书馆 广东 广州 510642)

1 引言

广东省高等学校数字化文献资源共享服务体系建设项目2011年启动建设,属于广东省“211工程”三期广东省高校三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之一,2013年10月通过项目验收。该项目由广东省教育厅牵头,由广东省六所高校的图书馆共同承建,具体情况是: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承建“理学数字资源中心”、华南农业大学图书馆承建“农学和生命科学数字资源中心”、南方医科大学图书馆承建“医学数字资源中心”、广东工业大学图书馆承建“工学数字资源中心”、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图书馆承建“外国语言学数字资源中心”、以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承建“中医与中医药学数字资源中心”。

2 广东省高等学校数字化文献资源共享服务体系项目建设情况

广东省高等学校数字化文献资源共享服务体系建设项目2011年3月启动,到2012年底完成了广东省高等学校数字化文献资源共享服务体系中心门户建设、资源整合与应用建设、资源建设和存储建设,建立了6个数字资源中心,并将6个数字资源中心的资源和服务进行了有效整合,形成了广东省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广东省高等学校数字化文献资源共享服务体系的总体框架见图1。广东省高等学校数字化文献资源共享服务体系中心门户网站具备内容管理、资源导航、信息检索、定制管理、用户管理等多方面的功能,包括了新闻/广告、导航、资源、个性化、站点帮助、对外链接、咨询等7个类别。

图1 广东省高等学校数字化文献资源共享服务体系的总体框架

建设完成的广东省高等学校数字化文献资源共享服务体系数字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可以实现对6个资源中心所有资源的统一检索,平台收入中文图书全文215多万种,元数据1.9亿条,其一站式检索实现了馆藏纸质图书、电子图书、学术文献等各种异构资源在同一平台的统一检索;基于元数据检索的搜索引擎将实现检索速度快、检索结果无重复,格式统一等特点,可以揭示图书馆的各种馆藏资源和购买的商用数据库资源,为读者提供了互联网搜索引擎式的检索体验和及时的全文传递。另外,该体系还整合了跨媒体阅读服务、随书光盘共享服务的功能,跨媒体阅读服务即实现数字资源在多种终端包括手机、手持阅读器、平板电脑等设备上的查询服务,满足读者随时随地查询文献的需求,实现公告信息发布与读者个性化服务定制,包括馆藏续借、预约、挂失、到期提醒、咨询等自助式移动服务;随书光盘共享服务平台拥有六个中心馆藏随书光盘上万种文件供读者浏览下载,该系统采用先进的云计算和Web2.0技术,实现随书光盘智能下载链接,点击即可直接在浏览器内实现随书光盘请求、查看、检索、浏览、收听、点播、下载、反馈、统计等多种功能。

表1 部分类型资源的总量统计

利用项目建设的机会,各参建高校图书馆抓住机遇、强化特色,一方面是建设了覆盖理学、农学和生命科学、中医与中医药学、医学、外国语言学、工学等六大门类的数字化文献资源,具体包括引进了145个数据库、自建了39个特色数据库,形成了包括电子书、电子期刊、教材教参、学位论文、多媒体资源、课程与题库、自建资源等多学科多类型的数字资源体系。另一方面是弥补自身原来在硬件设备方面的不足,6个参加馆大多都购置了相应的存储、服务器、数字资源加工设备等,为开展数字化文献资源的建设和服务提供了充足的硬件设备保障。表1是部分类型资源的总量统计,表2是各参建学校具有学科特色的自建数据库。

3 建设成效

3.1 文献资源保障能力得到加强

一方面,各参建高校都利用项目建设经费新增了一些数字文献信息资源,增加了各高校读者所能直接使用的资源量;另一方面,通过广东省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各高校读者可利用的文献资源从本馆馆藏扩大到所有参建馆馆藏甚至更多图书馆馆藏资源。南方医科大学图书馆为分析数字资源满足率和本项目在学科资源保障方面的作用,对该校2011年发表的部分SCIE文章的参考文献进行馆藏资源满足情况统计,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医学数字资源中心中文医学文献满足率达100%;外文文献的需求平均满足率达到80%,最高达97.62%。华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对该校2011、2012两年发表的SCIE文章参考文献进行了同样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农学和生命数字资源中心中文文献满足率达100%,外文医学文献的需求平均满足率达到86%。

3.2 文献资源利用率提高

通过共享服务平台门户网站,其他高校和社会读者也可以检索到中心资源,同时通过参考咨询与文献传递服务,很快就能获得原文,从而扩大了加入到平台内的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使用范围,提高了文献的利用率。2012年1月到2013年12月,广东省内除了6所参建高校图书馆之外的其他图书馆使用广东省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的统计数据显示,访问量达3 002 671次,文献传递量达293 377篇次。同时,参建高校图书馆的数字文献资源的利用率在2011-2013年期间,平均都有近20%的增长率。其中比较典型的一个项目建设成果,随书光盘共享服务系统建成后,各馆的使用量提升尤为明显。

3.3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项目建设完成的六个学科文献数字资源中心的资源库成为了珠江三角洲数字图书馆联盟的核心资源库群,在广东省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中发挥了支撑作用。根据广东省中心图书馆委员会统计数据显示,仅农学和生命科学数字资源中心2011-2012年为广东省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提供文献就达73 212篇次(2011年33 666篇次,2012年39 546篇次),中医与中医药学数字资源中心开展文献传递服务在广东省全省143个图书馆中排名第7,受到广东省中心图书馆委员会表彰。

4 建设经验分析

4.1 行政主管部门牵头并纳入到广东省重要建设项目

大部分区域图书馆建设总体方案、统筹规划和政策法规的制定均得益于当地政府的强势介入[1],广东省高等学校数字化文献资源共享服务体系建设从项目前期的申报,到申报成功后的具体建设过程中,广东省教育厅作为牵头单位参与了各个主要环节的协调指导。首先能够进行本项目的建设就是与广东省教育厅的努力争取是分不开的,其次是六个参建馆分属不同的高校,能够齐心协力做好项目建设也离不开教育厅对项目建设的宏观定位与协调。将建设项目纳入到“211工程”这一重要建设项目之中是另外一个非常具有约束力的举措,广东省发改委、财政厅、教育厅都有针对“211工程”建设的很多具体管理措施,各个高校也都有相关的管理文件,尤其是最终对“211工程”项目的验收非常严格和慎重。这就促使承建单位每一步都要规范操作,而且有明显的建设成效。

4.2 成立工作机构并进行有效管理

为加强项目建设的领导、协调和交流,扎实开展项目建设工作,同时规范六个学科数字资源中心运行和管理,广东省高校数字文献资源共享服务体系建设项目专门建立了项目的组织和管理机构,详细情况如图2所示。其中项目管理中心是项目建设的具体组织机构,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日常管理和运行维护,包括制定建设方案、拟定相关规范和标准、负责各分学科中心库项目建设的申报、初审和协调;聘请专家对项目进行专业咨询、立项评审、中期检查及验收评审;承担对项目建设馆的技术指导、相关培训、合作协调等工作。项目管理中心下设三个工作组,即技术组、资源组、推广组,各组负责各自分工方面的标准、规范的推荐和制定;执行方案审核;疑难问题攻关;相关问题咨询;承担培训任务等工作。技术组负责制定技术规范和指标、开展技术指导、检查、咨询等;资源组负责确定数字资源的收录范围,对资源进行评价,协调建库中出现的问题,对参建馆进行检查和解答咨询;推广组负责资源与服务的宣传和推广。项目专家咨询委员会主要由广东省内图书馆专家组成,并吸收教育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的专家学者参加,主要是负责对项目进行评议和可行性论证,提出具体建设工作的改进建议。

图2 项目的组织和管理机构图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项目管理中心组织六个学科资源中心的相关工作组成员召开10余次会议,既在总体方针政策上进行研讨,如制定建设方案和技术路线,制订中心管理办法等,又在技术及管理细节上进行协商,并就建设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形成统一认识,包括采用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确定技术上使用统一的平台,统一的资源管理系统和统一的信息发布系统;协商资源建设上如何做到共建共享,人力资源上如何互相支持、优势互补。

4.3 建设内容充分体现各承建馆特色

广东省高等学校数字化文献资源共享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具体建设内容,是在广东省高校图书馆发展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六个参建高校图书馆的学科特色、馆藏优势及全省高校文献信息资源需求,以广东省高校的重点学科,如理、工、农学、医学、中医药、外国语言学、生命科学等学科的文献信息资源为主要建设内容,同时兼顾到了一些综合性学科的文献资源,例如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重点建设的文献信息资源英国皇家物理学会、英国皇家化学学会、美国化学会等、理学院学科服务平台、化学化工特色资源与学科服务平台等,具有鲜明的理学特色;华南农业大学图书馆重点建设的文献信息资源包括三大农业数据库、Cell Press数据库、Proquest农业和生物全文数据库等,突出了农学和生命科学特色。另外,为保障项目完成后的服务工作开展,项目建设同时兼顾到了一些能够有效改善图书馆信息服务环境的软硬件设备,包括各学科数字资源中心服务运行的存储系统、服务器以及区域图书馆数字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等。

4.4 注重吸收利用相关资源共建共享项目的成果

广东省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的开展已经有十几年时间,1997年,全省高校图书馆实现了图书文献的联合采购和集中数据加工,2001年建立了以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为管理中心的广东省电子图书馆,后改名为广东省网络图书馆。2005年,根据新技术和新服务模式的发展需要,为提高全省高校数字资源的建设力度,满足资源共享的需求,省教育厅通过项目立项,以学科为龙头,以六个省属院校为依托,建立了六个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中心。广州市范围内的高校从1994年成立广州石牌地区高校图书馆协作组,探索建立区域性共建共享的文献保障模式,到2010年,发展壮大成为“广州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广东省高等学校数字化文献资源共享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借鉴、吸收利用广州市高校图书馆联盟、六个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中心建设奠定的基础和成绩,即保证了不同时期政府支持的高校图书馆建设项目的持续发展、持续发挥作用,也保证了建设速度和质量。

5 存在的问题

5.1 宣传推广力度不够

作为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其目的就在于资源的共建共知共享。广东省高等学校数字化文献资源共享服务体系对资源建设力度和措施较强,在资源的推广服务方面虽做了些工作,但与用户的沟通交流还不够充分,对项目建设成果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宣传推广方面的工作不够到位。建设完成的共享服务平台有一些服务项目没能得到大力的推广,例如科技查新、文献互助等。

5.2 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不足

广东省高等学校数字化文献资源共享服务体系建设总经费中,97.03%投入到了数字化文献资源和软硬件建设,2.97%用于一些业务管理支出及培训支出,从经费投入的比例来看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支出明显不足。要保障一个文献资源共享服务体系能长期高效运行,一方面需要一批信息素质高且掌握专门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不仅能够了解用户的需求,而且能有效地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和传递;[2]另一方面还需要设立专职人员,而目前广东省高等学校数字化文献资源共享服务体系的日常运行维护都是成员馆工作人员兼职来完成。

6 对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的建议

6.1 强化责任感和认同感

加强共建共享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已经成了业界的共识,并且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都加入了一个或多个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体系,但是每个共建共享体系的运行状况却是参差不齐,因此,还需要不断加强对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认识,尤其是要提高责任认识,增强对共建共享的认同感。不管图书馆规模大小,都应该在共建共享体系中承担其相应的责任,并且要勇于承担更多的责任,要认识到共享不等于免费,共享不等于单项受助,要正确处理好拥有和获取之间的关系。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牵涉到行政管理、知识产权、平台建设和维护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各成员馆必须积极承担更大的责任才能促使共建共享工作不断完善发展[3]。

6.2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一方面,文献资源共享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一个技术先进、内容齐全、类型全面、数量丰富、实用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文献资源服务系统,必须依靠经费的持续投入,依靠区域化的统一组织与规划,建立长效的区域成员联盟协作机制开展建设,这样才能保证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的长期高效运行。另一方面,伴随着现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服务体系本身已经开始逐渐向协同服务体系发展,资源的共建共享最终是为了提供服务,共建共享的体系要最大限度地适应服务的需要,就需要从文献共享发展到文献保障,服务的内容要能够从一般咨询走向深度咨询,从教学参考发展到教学辅助,从学科服务提升到科研辅助,服务方式应更加智能化、泛在化、个性化、显著化。因此,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还需要不断解决图书馆新服务、新发展的持续性问题,服务形式可能会有所改变,但是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的未来永无止境。

[1]凌美秀,马艳.区域图书馆建设与国内信息资源共享[J].图书情报知识,2011,(2):50-55.

[2]张甫,吴新年,张红丽.国内区域图书馆联盟建设与发展研究[J].情报杂志,2011,30(8):138-143.

[3]郑立新,肖强.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认识与定位[J].图书馆建设,2011,(5):11-13,82.

猜你喜欢

资源共享服务体系广东省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探究与实现
福建省交通运输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广东省铸造行业协会十周年会庆暨第四届理事会就职典礼成功举行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卫康与九天绿资源共享
广东省海域使用统计分析
测量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探索
初具规模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