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世纪初台湾图书馆事业发展述评
2014-04-07韦瑛
韦 瑛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广东 佛山 528333)
图书馆是一个文化机构,因而在影响其发展的众多因素中,文化因素首当其冲。台湾与大陆在文化渊源上同宗同脉,当下又面对数字化和全球化的共同挑战,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促进,有利于两岸图书馆事业的共同发展。笔者分析世纪初台湾图书馆事业发展情况及特点,以期为大陆图书馆事业发展提供借鉴。
1 本世纪初台湾图书馆事业发展概况
我国台湾地区图书馆从类型上大致可分为中央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大专院校(高校)图书馆、高中高职(普通高中和中职、中专)图书馆、国民中学(初级中学)图书馆、国民小学(小学)图书馆和专门图书馆等七大类。依上述分类,1997年,台湾有中央图书馆1所,公共图书馆435所,大专院校图书馆158所,高中高职图书馆440所,国民中学图书馆719所,国民小学图书馆2 540所,专门图书馆537所,另外还建立有113所公共图书馆分馆。在以后的十年时间里,台湾的图书馆事业发展迅速,据2008年初统计,台湾有中央图书馆1所,公共图书馆703所,大专院校图书馆195所,高中高职图书馆505所,国民中学图书馆827所,国民小学图书馆2 722所,专门图书馆728所,分别增加了0所、268所、37所、65所、108所、182所和191所[1],增幅分别达是0%、61.6%、23.4%、14.8%、15%、7.2%和35.6%,大部分类型的图书馆出现了较快增长。目前,“台湾地区共5 400多所图书馆,其中有516个公立公共图书馆,按台湾2 310.9万人口计算,每个公立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人口为4.48万人,达到了国际图联每5万人口设有一所公共图书馆的标准。”[2]另外,除了图书馆数目增加外,台湾的图书馆事业在政策法律法规、专业教育、服务模式、经营理念、从业人员数量和质量等方面也出现较大发展,取得了较大进步。
2 本世纪初台湾图书馆事业发展分析
近年来,经过图书馆人的共同努力,台湾图书馆的文化、精神和服务越来越被台湾人民所认可,同时台湾的图书馆事业也逐渐形成了自身的一些发展特点。
2.1 制定专门政策法规,提供发展保障
2000年,台湾图书馆学会就发表了《图书馆事业发展白皮书》,时任台湾图书馆学会理事长的黄世雄先生在《图书馆事业发展白皮书》的序言中提出“为图书馆事业未来发展方向,凝聚同道共识,有吁请政府重视图书馆作用,早日通过相关立法,作为最大诉求”[3],白皮书对近年来台湾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规划也产生极为积极的影响。“为促进图书馆之健全发展,提供完善之图书信息服务,以推广教育、提升文化、支持教学研究、倡导终身学习”[3],台湾相关部门制定了《图书馆法》,并于2001年1月17日公布施行。台湾图书馆界在1966年就开始倡议图书馆方法,1987年法律草案才得以完成。1989年12月,“教育部”成立“图书馆事业委员会”,该法才开始进入政府部门的审议阶段,直至2001年才获得“立法院”修审并通过,其意义和价值正如台湾图书馆界耋宿王振鹄先生所言:“台湾图书馆界所汲汲追求的就是希望有一部保障图书馆事业永续发展的图书馆专门法,图书馆法之制定乃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关键”,“一部图书馆法的制定旨在使社会大众体认图书馆的社会功能与存在价值;使主管部门得以依法行事;使图书馆界得以在合理运营条件下永续发展。”[4]另外,2006年,台湾还颁布了《图书馆统计标准》。上述措施为近年来台湾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也将进一步推动台湾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2.2 加强联盟建设,拓展服务广度
20世纪60年代末期,台湾地区就开始了图书馆联盟的建立,其初始目的是文献资源共享,方式是馆际互借,此后得到一定的发展。本世纪初,台湾图书馆界加强了联盟的建设,数量和品质都得到较大提高。仅2001-2002年,台湾就相继建立了台湾电子书合作社(TEBNET)、台湾联合大学系统(UST)、中区技专校院校际联盟、南区技专校院校际整合联盟、北区技专校院校际合作联盟、彰云嘉地区大专院校联盟、宜兰县高中职图书馆联盟等七大图书馆联盟。与此同时,台湾还通过技术升级、系统改造等手段,加强对原有的图书书目资讯网(NBI Net)、文献传递服务系统(NDDS)、学术电子资讯资源共享联盟(CON-CERT)的建设,如从NBI Net系统采用集中式书目数据库架构,具有C-MARC及US-MARC两种机读格式转换、CCCò及Big5两种中文内码输出、文字与图形两种编目接口、OPAC及WEBPAC两种公用目录查询等特点和功能,至今已有77所合作图书馆。联盟的建设和加强,使得传统的单一图书馆模式形成了图书馆网,读者及服务对象超出了图书馆所在的社区,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不但节约了资源,而且拓宽了服务的广度。
2.3 与时俱进,提升服务深度
在服务深度方面,台湾图书馆界能够准确把握时代的脉搏,依据读者需求的变化,主动改变传统的服务方式,推动知识服务往纵深方向发展。一是以现代高科技为依托,加强数字图书馆和“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如台北市立图书馆于2005年建成,使用RFID技术,是当时全球第二所无人服务图书馆,其北投分馆则是台湾首座绿建筑图书馆,除利用太阳能发电外,还建立了雨水回收系统,其后建立的石牌分馆也是绿建筑图书馆。二是开设专门读者服务。如设立婴幼儿阅读专区,办理婴幼儿专属借阅证,针对3-18个月幼儿的家长举办“婴幼儿父母阅读讲座”。三是加强个性化服务。2006年台湾召开“创造数字环境及人性化图书馆研讨会”,强调要加强人性化图书馆建设,发展双向沟通管道的服务环境,倡导RSS订阅、发展数字化学习环境、进行数字化资料室建设、提供线上参考咨询服务、引进电子资源整合查询系统及自助借还书机等,同时还加强图书馆私密环境建设和人文环境建设,保证读者在图书馆也能获得类似于个人书房的享受。四是送服务下乡。整合图书馆业界和学界力量,建立“图书馆专业团队驻点辅导服务团”,以驻点的方式重点协助乡镇图书馆人员、义工和社区人士,壮大乡镇图书馆服务团队,提升乡镇图书馆的服务品质。
总体而言,本世纪初台湾图书馆业所发生的一系列变革是外因与内因共同作用形成合力所推动的结果。从外部来看,图书馆事业的变革主要受到科技进步及读者需求变化的影响,在科技因素中,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射频识别技术等信息技术是导致图书馆业发生重大变革的主因。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使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的阅读需求也出现鲜明的个性特征。外部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台湾图书馆界带来了新挑战,对图书馆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从内部因素来看,世纪初台湾图书馆业的变革是台湾图书馆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新技术的高歌猛进要求台湾图书馆业必须与时俱进,响应时代的号角,紧随时代发展步伐,否则就会被时代的浪潮所淹没。
3 面对本世纪初台湾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思考
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台湾图书馆人齐心协力,主动出击,抢抓机遇,推动了台湾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大陆图书馆事业应从政策、技术、人员、服务等方面入手,发展壮大图书馆事业。
3.1 完善图书馆良性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
图书馆是一种公益性文化机构,其运行和发展必须要有基本的经费和人员保障,因而必须要有完善的政策支持系统来加以保障。西方国家对此有较早认识并付诸于具体的社会实践。历经波折,我国台湾于2000年发表了《图书馆事业发展白皮书》,2001年1月17日公布施行《图书馆法》,2006年颁布了《图书馆统计标准》。台湾地区的这些措施为近年来台湾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其近年来所取得的重大进步与此密不可分。图书馆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能够给图书馆建设与发展提供保障,促进图书馆事业朝着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我国大陆于1982年颁布了《省(自治区、市)图书馆工作条例》,同时各地还制定了地方性的图书馆工作政策,应该说从政策层面看起步不算晚。但是建国至今,我国还没有一部全国性的图书馆工作法规,我国公共图书馆法仍然处于草案征求阶段。鉴于此,我们必须加快图书馆法的建设步伐,促进我国公共图书馆法尽快颁布实施,同时完善其他相关政策法规,建立起促进我国图书馆良性发展的政策支持系统,以适应民族文化复兴、提升中华民族素质、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需要。
3.2 提升图书馆的智能化水平
紧随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步伐,加强图书馆的硬件建设,将现代信息技术及设备科学配置于图书馆建设当中,这是近年来台湾图书馆事业得到较好发展的一个经验。相对而言,大陆的图书馆在这一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以RFID技术为例,该技术有利于提高图书馆管理智能化及服务人性化水平,2005年台湾图书馆界就开始使用该技术,2006年深圳图书馆才开启我国大陆图书馆对于该技术的应用,“但相对于整个RFID产业而言,图书馆RFID应用水平处于初级阶段,尚有较大的开发空间和应用潜能。”[5]在科学技术调整发展、海量信息日新月异的今天,“图书馆不仅要具备快速获取本馆和其他馆信息资源的能力,而且还要拥有提供各类信息资源(如数据库、电子出版物、多媒体资源、网络资源)的能力。”[6]上述能力的获得有赖于图书馆工作的现代化建设和智能化建设。因而我们必须遵循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因地制宜,分阶段、有步骤地大力推进图书馆的智能化建设步伐,将云计算、RFID、Web2.0、移动网络、数字电视、Wi-Fi、统一通信、虚拟桌面、IPv6以及电子书阅读器、微服务、关联数据等应用于图书馆建设当中,以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能力,提升其服务水平。
3.3 树立新的图书馆经营理念
伴随着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以及读者需求在时空方面所产生的新变化,图书馆在管理、服务等软件方面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服务方式和手段、图书馆的经营理念与策略等方面如何与新技术、新设备相匹配,在这方面台湾的图书馆界给我们也提供了值得可借鉴的经验。本世纪初,台湾图书馆实施了一系列的计划,如乡镇图书馆建置计划、公共图书馆强化计划等,各图书馆也实施了相应的内部计划,如台中图书馆实施了“永续经营计划”和“读者资讯服务升级计划”等,并开展多项活动,引进社区资源,极积营造温馨有趣的阅读空间,构建以读者为本的阅读环境。借鉴台湾经验,我们必须加强图书馆的软件建设。第一,转变图书馆发展理念。当前,我们应该将图书馆的发展提高到增强社会软实力的高度来加以认识,营造“人人爱读书 个个爱学习”的良好社会氛围,将图书馆作为区域或社区的文化中心来加以经营和建设。第二,树立大图书馆发展观。在图书馆建设事业过程中,将图书馆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文化强国建设融为一体。在农村,以农村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为中心,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将“农村书屋”与当地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合二为一,这样不但可节约成本,便于管理,还能够融合社区和社会资源,形成文化发展的合力。第三,营造相对私密的阅读环境。加强图书馆的内部阅读环境改造,设置一定的私密阅读空间,营造温馨与和谐的阅读环境。
3.4 提高图书馆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
“图书馆员应该被认为是一种专业职务。”[7]图书馆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直接影响到服务模式、服务质量乃至设备的使用效率等,因而台湾各图书馆对从业人员素质有较高的要求,他们大多从台湾的10所大学的图书资讯学系(所)毕业。与台湾相比,目前大陆图书馆员的专业化水平不高,以广东省为例,人口大约是台湾人口的3倍,而广东省仅有中山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设有相关的图书情报学专业。加上其他方面的原因,导致当前广大县级图书馆难觅一个专业的图书馆管理人员;有些地方高校图书馆成为家属的安置场所,图书馆管理人员很多没有专业知识;中小学校图书室大多是学校教师兼职。“在美国,具有美国图书馆协会(ALA)认可的图书馆学硕士学位,并获得任职单位所属州政府颁发的图书馆员资格证书后方可进入图书馆界工作,因此,专业馆员一般都具备硕士博士学位,兼有双学历(一门专业学科和一门图书情报学专业学历)。”[8]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加大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发展步伐,建立图书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加强图书馆学专业教育,加强对当前图书馆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有针对性地强化图书馆从业人员的信息技术素养和服务素养,从而推动图书馆服务理念、服务模式和服务方式的变革,最终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充分发挥图书馆在文化强国建设中的应有作用。
[1]近年来台湾图书馆事业的进展[EB/OL].(2013-10-13)[2014-02-29].http://www.taodocs.com/p-4173826.html.
[2]彭飞.台湾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见闻与思考[J].图书馆,2012,(1):79-80.
[3]图书馆事业发展白皮书[EB/OL].(2013-10-16)[2014-02-29].http://www.docin.com/p-99940670.html.
[4]黄燕妮.我国台湾图书馆法及其影响[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8,(5):22-24.
[5]马瑞,洪光宗.RFID在图书馆:挑战与机遇并存 应用与创新同在[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3):86-89.
[6]杨楠等.图书馆如何应对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机会与挑战[J].图书馆建设,2012,(1):85-89.
[7]陈肃.专业化:从北美经验看中国图书馆教育的改进[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4,22(6):60-64.
[8]吴兆文,朱林.论图书馆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必要性[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2,30(2):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