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及政策选择

2014-04-24黄臻

商业经济研究 2014年11期
关键词:政策选择农业现代化贵州省

黄臻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构造一套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对当前贵州及贵州各地市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分析和判断,认为贵州农业现代化发展总体相对缓慢,发展还存在较大的潜力,并根据制约农业发展的不同因素将贵州各地市分成四种类型。并提出促进贵州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贵州省 农业现代化 发展评价 政策选择

我国当前已经进入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阶段,同时我国也处于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的历史阶段。在这“四化”中“农业现代化”的任务最为艰巨,尤其是对我国经济不发达西部地区的省份来说,农业现代化发展更为关键。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是全国唯一以山地为主的农业省份,又是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频发的省份(廖婧琳等,2008)。贵州农业生态脆弱,农业生产条件较差,农业人口所占比例较高。贵州农业一直处于薄弱状况,2011年贵州农林牧渔业产值为1165.5亿元,仅占全国总产值的1.43%,与周边省份相比,明显低于四川、湖南、广西、云南和重庆。推动贵州农业现代化发展,有助于促进农业从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生产方式转型、改善农村村容村貌、促进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农业在县域经济中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张文红,2009),加快贵州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任务更加紧迫。

贵州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

为了科学准确评价贵州农业发展的现代化水平,应当选有一套客观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拟根据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础指标按照严密的逻辑性构建一个指标体系。成熟的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较多,例如国际上世界银行(World Bank)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国内学者蒋和平等(2009)。有些学者研究发现,荷兰、以色列等农业生产条件并不理想的国家,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及生产组织化程度的提升都有效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发展(刘晓燕,2009)。还有学者研究发现资本投入、科技进步、政策与自然灾害等因素对农业经济波动起到直接影响,而农村居民收入、农业贷款、市场价格与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业经济波动的间接影响因素。本文设计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业就业占比、每亩机械总动力、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等,贵州农业现代化不同年份不同指标的具体数值如表1所示。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照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一般一个地区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000美元,就意味着该地区实现了农业现代化。贵州省2011年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5701.84元人民币,2006-2011年平均每年为3833.56美元,差距还很大。

农民人均纯收入。该指标直接反映农业生产者的经济回报。2011年贵州农民纯收入为4145.35元,没有超过3000元,贵州农民纯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劳动生产率。农业劳动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的效率。2011年贵州劳动生产率为5623.36元/人,从2006年到2011年表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2011年比2006年增长1.02倍,但是2006-2011年劳动生产率平均水平仍然没有突破5000元/人,仅为4106.04元/人,农业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

土地生产率。衡量农业现代化实现程度的另一重要指标为土地生产率,计算公式为农业总产值/耕地面积。2011年贵州土地生产率达到2489.41元/亩,2006-2011年平均每年土地生产率为1866.05元/亩,仍然没有突破2000元/亩,土地生产率相对较低。

农产品加工率。农产品加工率可以反映农业生产出的产品转化、加工的程度。其计算公式等于农副产品加工产值/农业总产值,该比率越大,农产品加工率则越高,说明农产品加工的程度越高。2011年农产品加工率达到22.38%,从2006年至2011年,农产品加工率处于不断增长的趋势,2006-2011年平均每年的农产品加工率为14%。

农业机械化率。机械化率是衡量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的重要指标。这一指标按照每亩耕地上使用的机械总动力数进行计算,即贵州全省机械总动力/全省耕地面积。2006年每亩耕地使用的机械总动力为0.46千瓦,2011年每亩耕地使用机械总动力为0.70千瓦。

农村劳动力就业率。农业劳动力就业能衡量农业劳动有效投入的情况。随着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就业呈现逐渐下降趋势,说明农业有效劳动投入不断减少,农业劳动力生产率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率等于乡村劳动力就业数量/全社会就业人数。2006年贵州农村劳动力就业率为75.48%,2011年下降至69%。2006-2011年贵州农村劳动力就业率平均为72%。

综上各项指标可以看出,贵州农业现代化发展总体相对缓慢,发展还存在较大的潜力。

贵州区域农业现代化发展评价

从表2可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贵阳市以3.56万元/人水平、人均纯收入水平处于首位,说明贵阳市农业现代化具有良好的经济发展背景。农村劳动力就业来看,黔西南州农业就业比例所占最高,为63%,其次为六盘水市和安顺市。其他各地农业就业比例均在60%以下,其中贵阳市和毕节市就业比例都在52%。农业机械化方面而言,贵阳市、六盘水市、黔南州、铜仁市的机械化水平较高,每亩农业机械总动力都在0.9千瓦/亩以上,而遵义市、毕节市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不足0.5千瓦/亩,其他各个地级市的机械化程度在0.5-0.9千瓦/亩之间。从土地生产率看,贵阳土地生产率最高,每亩土地产值超过4000元,其次为铜仁市,每亩土地产值超过3000元,除了六盘水市每亩土地产值低于2000元之外,其他各个地级市的土地生产率都在2000元/亩以上。从劳动生产率来看,贵阳劳动生产率最高,每人农业产值超过1万元,其次为遵义市和铜仁市。六盘水市和安顺市的劳动生产率较低,每人农业产值都在4000元以下,其他各个地级市劳动生产率在4000-5000元/人之间。endprint

为了更加准确分析贵州各个地级市农业现代化程度,本文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中的聚类分析方法对该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所谓聚类分析,指将研究对象的集合分成由类似的对象组成的多个类的分析过程。聚类分析的基本步骤包括:第一,确定相似性;第二,选择合并的计算方法;第三,确定类数。在合并的计算方法选择上,系统聚类分析是常用的聚类分析方法之一。可以根据Ward法确定类与类的距离。采用系统聚类分析Ward法对贵州不同地级市的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数据进行处理,得出结果,聚类的树状图如图1所示。将聚类分类成四类,可以发现贵州农业现代化程度的差距(见表3)。第一类为贵阳。贵阳市是贵州省经济最发达地区,经济基础较好,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背景。无论是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土地生产率,还是农业占就业比例,都体现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的比较优势,属于综合型的农业现代化发展。第二类是遵义市和毕节市。这两个地级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处于中下水平,劳动生产率较高,但是土地生产率较低,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属于劳动型的农业现代化发展。第三类是黔东南州、黔南州、铜仁市,这三个地级市的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土地生产率较高,但是劳动生产率较低,农民人均纯收入较低,属于机械土地型的农业现代化发展。第四类是六盘水市、黔西南州、安顺市,这三个地级市农业机械化程度、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相对其他地区来说都比较低,农民人均收入不高,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较低,属于农业发展相对滞后地区,亟需政府扶持。

加快贵州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从本文的研究结果不难看出,贵州农业现代化发展明显存在区域差距。加快贵州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缩小区域农业现代化发展差距的过程。因此,本文从如下五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加快贵州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贵州农业发展滞后的很重要原因就是科技进步贡献率不足。贵州省农业科技任务艰巨,加快科技进步的要求紧迫(张建,2010)。贵州农业生产条件差,科技改善农业生产的空间就越大。

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从本文分析结果看,只有贵阳、铜仁市、黔东南州、黔南州土地生产率相对较高,其他地区的土地生产率仍然偏低。政府必须加强基本农田改造,加强现代农业设施建设,将农业不利的生产条件转变为有利的生产条件,促进农业产出率提高。

促进农民技能提高,增强劳动生产率。现代经济学已经证实,教育和培训在人力资本基本上的重要作用。实现农业现代化,已经不是代价和投入的问题,而是劳动主体转换的问题,即必须培育适应现代化农业需要的新型职业农民(钱津,2010)。从本文分析的结果看,贵阳、遵义市、毕节市的农业劳动力生产率较高,其他各个地级市劳动生产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贵州省应当对农业发展薄弱地区进行有效的财政支持,同时加强基础教育和农民生产技能培训,提高贵州农民人力资本。

逐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近年来,贵州农民收入不断增长,反映了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成为城市的主要劳动者,供给城市就业队伍,对城镇建设发挥了积极的贡献。由此也带来农村人口减少,农村劳动力缺乏的现象。而农业机械化程度是对劳动力的一个替代。提高贵州农业机械化水平,一方面要落实国家关于促进农民购置各类农机具补贴的优惠政策,另一方面要提高农业机械的使用率。

积极落实中央惠农政策,加强地方政府政策支持。贵州省各级政府除了严格落实国家惠农政策之外,要有针对性地结合各地发展实际,对率先能够实现现代农业发展的领域实施重点支持,促进种植业、畜牧业等具体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在贵州少数贫困和经济发展落后地区,要联合出台扶持政策,促进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增收,促进农民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做出实际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建.农业科技进步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其在贵州农业的应用初探.西南农业学报,2010(1)

2.向清华.贵州省属农业科研机构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贵州农业科学,2011(9)

3.刘晓燕.荷兰、以色列农业对贵州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借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9(6)

4.钱津.中国农业必须走现代化之路.贵州社会科学,2010(1)endprint

为了更加准确分析贵州各个地级市农业现代化程度,本文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中的聚类分析方法对该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所谓聚类分析,指将研究对象的集合分成由类似的对象组成的多个类的分析过程。聚类分析的基本步骤包括:第一,确定相似性;第二,选择合并的计算方法;第三,确定类数。在合并的计算方法选择上,系统聚类分析是常用的聚类分析方法之一。可以根据Ward法确定类与类的距离。采用系统聚类分析Ward法对贵州不同地级市的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数据进行处理,得出结果,聚类的树状图如图1所示。将聚类分类成四类,可以发现贵州农业现代化程度的差距(见表3)。第一类为贵阳。贵阳市是贵州省经济最发达地区,经济基础较好,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背景。无论是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土地生产率,还是农业占就业比例,都体现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的比较优势,属于综合型的农业现代化发展。第二类是遵义市和毕节市。这两个地级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处于中下水平,劳动生产率较高,但是土地生产率较低,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属于劳动型的农业现代化发展。第三类是黔东南州、黔南州、铜仁市,这三个地级市的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土地生产率较高,但是劳动生产率较低,农民人均纯收入较低,属于机械土地型的农业现代化发展。第四类是六盘水市、黔西南州、安顺市,这三个地级市农业机械化程度、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相对其他地区来说都比较低,农民人均收入不高,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较低,属于农业发展相对滞后地区,亟需政府扶持。

加快贵州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从本文的研究结果不难看出,贵州农业现代化发展明显存在区域差距。加快贵州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缩小区域农业现代化发展差距的过程。因此,本文从如下五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加快贵州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贵州农业发展滞后的很重要原因就是科技进步贡献率不足。贵州省农业科技任务艰巨,加快科技进步的要求紧迫(张建,2010)。贵州农业生产条件差,科技改善农业生产的空间就越大。

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从本文分析结果看,只有贵阳、铜仁市、黔东南州、黔南州土地生产率相对较高,其他地区的土地生产率仍然偏低。政府必须加强基本农田改造,加强现代农业设施建设,将农业不利的生产条件转变为有利的生产条件,促进农业产出率提高。

促进农民技能提高,增强劳动生产率。现代经济学已经证实,教育和培训在人力资本基本上的重要作用。实现农业现代化,已经不是代价和投入的问题,而是劳动主体转换的问题,即必须培育适应现代化农业需要的新型职业农民(钱津,2010)。从本文分析的结果看,贵阳、遵义市、毕节市的农业劳动力生产率较高,其他各个地级市劳动生产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贵州省应当对农业发展薄弱地区进行有效的财政支持,同时加强基础教育和农民生产技能培训,提高贵州农民人力资本。

逐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近年来,贵州农民收入不断增长,反映了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成为城市的主要劳动者,供给城市就业队伍,对城镇建设发挥了积极的贡献。由此也带来农村人口减少,农村劳动力缺乏的现象。而农业机械化程度是对劳动力的一个替代。提高贵州农业机械化水平,一方面要落实国家关于促进农民购置各类农机具补贴的优惠政策,另一方面要提高农业机械的使用率。

积极落实中央惠农政策,加强地方政府政策支持。贵州省各级政府除了严格落实国家惠农政策之外,要有针对性地结合各地发展实际,对率先能够实现现代农业发展的领域实施重点支持,促进种植业、畜牧业等具体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在贵州少数贫困和经济发展落后地区,要联合出台扶持政策,促进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增收,促进农民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做出实际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建.农业科技进步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其在贵州农业的应用初探.西南农业学报,2010(1)

2.向清华.贵州省属农业科研机构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贵州农业科学,2011(9)

3.刘晓燕.荷兰、以色列农业对贵州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借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9(6)

4.钱津.中国农业必须走现代化之路.贵州社会科学,2010(1)endprint

为了更加准确分析贵州各个地级市农业现代化程度,本文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中的聚类分析方法对该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所谓聚类分析,指将研究对象的集合分成由类似的对象组成的多个类的分析过程。聚类分析的基本步骤包括:第一,确定相似性;第二,选择合并的计算方法;第三,确定类数。在合并的计算方法选择上,系统聚类分析是常用的聚类分析方法之一。可以根据Ward法确定类与类的距离。采用系统聚类分析Ward法对贵州不同地级市的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数据进行处理,得出结果,聚类的树状图如图1所示。将聚类分类成四类,可以发现贵州农业现代化程度的差距(见表3)。第一类为贵阳。贵阳市是贵州省经济最发达地区,经济基础较好,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背景。无论是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土地生产率,还是农业占就业比例,都体现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的比较优势,属于综合型的农业现代化发展。第二类是遵义市和毕节市。这两个地级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处于中下水平,劳动生产率较高,但是土地生产率较低,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属于劳动型的农业现代化发展。第三类是黔东南州、黔南州、铜仁市,这三个地级市的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土地生产率较高,但是劳动生产率较低,农民人均纯收入较低,属于机械土地型的农业现代化发展。第四类是六盘水市、黔西南州、安顺市,这三个地级市农业机械化程度、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相对其他地区来说都比较低,农民人均收入不高,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较低,属于农业发展相对滞后地区,亟需政府扶持。

加快贵州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从本文的研究结果不难看出,贵州农业现代化发展明显存在区域差距。加快贵州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缩小区域农业现代化发展差距的过程。因此,本文从如下五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加快贵州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贵州农业发展滞后的很重要原因就是科技进步贡献率不足。贵州省农业科技任务艰巨,加快科技进步的要求紧迫(张建,2010)。贵州农业生产条件差,科技改善农业生产的空间就越大。

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从本文分析结果看,只有贵阳、铜仁市、黔东南州、黔南州土地生产率相对较高,其他地区的土地生产率仍然偏低。政府必须加强基本农田改造,加强现代农业设施建设,将农业不利的生产条件转变为有利的生产条件,促进农业产出率提高。

促进农民技能提高,增强劳动生产率。现代经济学已经证实,教育和培训在人力资本基本上的重要作用。实现农业现代化,已经不是代价和投入的问题,而是劳动主体转换的问题,即必须培育适应现代化农业需要的新型职业农民(钱津,2010)。从本文分析的结果看,贵阳、遵义市、毕节市的农业劳动力生产率较高,其他各个地级市劳动生产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贵州省应当对农业发展薄弱地区进行有效的财政支持,同时加强基础教育和农民生产技能培训,提高贵州农民人力资本。

逐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近年来,贵州农民收入不断增长,反映了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成为城市的主要劳动者,供给城市就业队伍,对城镇建设发挥了积极的贡献。由此也带来农村人口减少,农村劳动力缺乏的现象。而农业机械化程度是对劳动力的一个替代。提高贵州农业机械化水平,一方面要落实国家关于促进农民购置各类农机具补贴的优惠政策,另一方面要提高农业机械的使用率。

积极落实中央惠农政策,加强地方政府政策支持。贵州省各级政府除了严格落实国家惠农政策之外,要有针对性地结合各地发展实际,对率先能够实现现代农业发展的领域实施重点支持,促进种植业、畜牧业等具体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在贵州少数贫困和经济发展落后地区,要联合出台扶持政策,促进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增收,促进农民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做出实际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建.农业科技进步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其在贵州农业的应用初探.西南农业学报,2010(1)

2.向清华.贵州省属农业科研机构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贵州农业科学,2011(9)

3.刘晓燕.荷兰、以色列农业对贵州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借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9(6)

4.钱津.中国农业必须走现代化之路.贵州社会科学,2010(1)endprint

猜你喜欢

政策选择农业现代化贵州省
贵州省种公牛站
不动产登记地方立法的思考——以贵州省为例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研究
农民工城市购房的困境、路径与政策选择
贯彻新的发展理念 促进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及其金融支持的国际经验
探究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及其选择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内涵与实施策略研究
我国开征碳税的政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