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回报、收入预期与居民消费关系研究

2014-04-24燕翔

商业经济研究 2014年11期
关键词:居民消费

燕翔

内容摘要:本文研究了高等教育改革对于城镇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一方面,很多文献认为高校扩招增加了家庭的预期教育支出,由此产生的预防性储蓄倾向抑制了居民的消费。而另一方面,高校扩招可以使家庭成员获得更多的教育,从而提高了家庭的未来收入预期。本文通过双重差分DID方法研究了高校扩招对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结果发现,高校扩招之后,拥有在读高中生的家庭消费比率非但没有下降,反而有显著提高。本文认为,高校扩招后,预期收入的增加是影响居民家庭消费的主导因素。

关键词:高校扩招 收入预期 教育回报 居民消费

引言

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总需求中居民消费比例始终比较低,而且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还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很多研究认为,这源自于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如施建淮和朱海婷,2004;陈兵,2012等)。

根据预防性储蓄的观点,人们会因为未来支出不确定的增加而更多储蓄减少当期消费。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进行了教育、医疗和住房等改革。改革的目的是从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包办的方式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下通过价格调节相关资源的配置。改革的结果是教育、医疗、住房等支出从完全由政府出资转变为家庭自行承担。相关的研究也证实了,在教育(杨汝岱和陈斌开,2009)、养老(白重恩、吴斌珍和金烨,2012)、医疗(白重恩、李宏彬和吴斌珍,2012)等领域的改革中,预防性储蓄动机对于居民的消费和储蓄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我国从1999年开始了高等教育改革。改革主要措施包括两项,一是大规模扩招,二是高校教育开始实行收费制度。显然,改革之后,居民家庭未来的教育支出预期显著提高了,根据预防性储蓄,这会减少家庭的当期消费。然而,高校扩招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提高了未来的教育程度,从而增加了未来的预期收入。在永久收入假说下,未来预期收入的增加会提高居民的当期消费。因此,有理由认为居民家庭会因为未来预期收入的提高而增加当期消费。

一方面是预期教育支出的增加导致家庭储蓄的增加和当期消费的减少,而另一方面是未来预期收入的增加导致的当期消费增加,那么高校扩招对于居民家庭消费和储蓄行为的净影响如何?这是一个需要通过数据实证来回答的问题。

本文使用CHIP1995和CHIP2002的城镇家庭数据,通过双重差分(Difference in Difference,DID)方法,研究了高校扩招对于居民家庭消费行为的影响。本文的结果表明,高校扩招之后,拥有在读高中生的家庭其消费比率有显著提高。这说明,高校扩招后,预期收入的增加是影响居民家庭消费的主导因素。

制度背景与计量模型策略

(一)高校扩招的制度背景

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开始于1999年,也有人称之为高校扩招元年。高等教育改革最重要的措施有两项,首先,大幅度扩大了高等学校的招生规模,当年高校扩招了近50%,从1998年的108万人上升到160万人。随后,高校招生人数逐年扩大,到2010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达到657万人,与1998年相比扩招了近6倍,与恢复高考时相比,扩招了近25倍。其次,高校改革了原来的学费制度,政府不再无偿提供高等教育,转而由大学生自行支付学费。

区别于西方国家,中国的高等院校多为政府管理的公立学校,而每一所高校每年的具体招生人数需要经过有关政府管理部门的批准。而且,至少到目前为止,中国的高等教育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高等学校的招生人数几乎等同于最后的录取人数。这也就是说,对于每一个家庭,其适龄孩子能否接受高等教育的概率是外生给定的,并不是家庭自身选择的结果。

同时,由于中国户口制度的存在,我国的高等院校招生在本科和专科阶段并不是全国统一招生,而是以省一级行政区域进行招生。各地高等院校会将相当多的招生名额留在本省。所以,在同一年度内,各个地方的考生被高校录取的概率也是不同的。这一制度的存在,为我们区分上述DID结果中的年度效应和高校扩招效应提供了机会。

(二)控制组与对照组选择

根据上述制度背景,本文采取了双重差分的计量方法来识别高校扩招对于家庭消费的影响。利用DID方法,首先我们需要做得是定义受到高校扩招影响的控制组(treatment group),以及没有受到高校扩招影响的对照组(control group)。高校扩招之后,受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是高中生了,他们继续升学的概率被大大增加了。由此,我们认定这些拥有高中生的家庭,其消费行为也会受到高校扩招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定义的控制组为拥有在读高中生的家庭。

而我们对于对照组的选择,就是那些既没有在读高中生也没有在读大学生的家庭。我们认为这样做的合理性主要在于:第一,对于其他有在读小学和初中学生的家庭而言,由于他们的孩子离升上大学还有很长的时间,高校扩招对于其家庭预期的影响相对很小。第二,由于我国实行的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这一政策在我们的样本期间内并没有改变,因此在高校扩招前后,拥有在读小学生和初中生家庭的实际教育支出是相对一致的。

(三)数据来源及主要变量

本文使用的是中国家庭收入项目调查(CHIP)1995年和2002年的城镇家庭数据。数据的时间跨度覆盖了高校扩招前和扩招后。

本文的主要被解释变量是家庭消费比率,即家庭的消费性支出除以家庭收入。本文所定义的“消费性支出”包括食品类、衣着类、通信交通、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杂项商品和服务支出,不包括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居住。这种对于消费的认定方法与其他文献是相一致的。对于居民“家庭收入”,我们认定的是其总收入,也就是包括工资薪金、离退休收入、转移收入等在内的所有收入。

此外在后续的计量分析中,本文还需要控制一系列家庭的基本特征。我们考虑的家庭基本特征主要包括:户主年龄、户主性别、家庭平均人口数、家庭收入的对数等。endprint

双重差分实证结果

(一)控制组与对照组消费行为差异变化

本文首先考察了高校扩招前后控制组与对照组无条件的消费差异变化,也就是在不控制任何家庭特征变量时两者差异的变化。

表 1报告了利用DID方法分析的基本结果。从中我们注意到以下几点:

第一,无论是控制组还是对照组,相比于1995年,2002年所有家庭的消费比率都有很明显的下降。

第二,对于拥有在读高中生的家庭,其消费比率从1995年到2002年虽然也是显著下降的。但相对于对照组家庭而言,其消费比率却上升了4.27%。这说明控制组家庭没有简单地因为预防性储蓄的动机而减少家庭消费,相反,由于预期收入的增加,其当期消费反而上升了。

(二)计量模型设定及实证结果

表 1反映的是从1995年到2002年控制组和对照组家庭消费比率的变化。然而,单从表 1我们并不能从年度效应中区分出是受高校扩招的影响,还是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本文将使用各地高考录取率的变化来度量高校扩招的影响,同时对一些主要的家庭特征变量进行控制,从而可以得到更加精确的估计。

我们设定的基本计量模型如下:

yidt=α+β1I2002+β2Highschoolidt+β3 Highschoolidt×Colratedt×I2002+Xγ+μd+idt

其中,yidt表示第i个家庭在d地区在t年(t=1995,2002)的家庭消费比率。是年度虚拟变量(I2002=1,t=2002)。Highschoolidt=1如果在t年第i个家庭拥有在读高中生,否则等于0。Colratedt表示在t年d地区的高校录取率。X是一组控制变量,包括户主年龄、户主性别、家庭人口数、家庭平均年龄、家庭收入对数等。μd是地区变量。

其中,β1反映了从1995年到2002年的年度效应。β2反映了高中生家庭本身的消费行为特点,这包括孩子在外读书、营养需求等各种因素。β3是我们关心的主要参数,反映的是高校扩招对于拥有高中生家庭消费行为的影响。如果预防性储蓄动机是影响家庭消费的主要因素,那么预计β3<0。相反,如果预期收入增加是影响家庭消费的主要因素,则会有β3>0,说明拥有在读高中生家庭在高校扩招后的消费比率提高了。

表 2报告了模型(1)的回归结果。列(1)至列(3)分别为改变控制变量X的回归结果。从表 2中可以发现:

第一,趋势性的年度效应非常明显。从1995年到2002年间,我国居民家庭的总体消费比率下降了约21.6%。

第二,对于拥有在读高中生的家庭而言。首先,在1995年拥有在读高中生家庭的消费比率就比对照组低约2.5%。其次,我们主要关心的参数表现出显著为正。这说明,在2002年高校扩招之后,拥有在读高中生家庭的消费比率相对显著提高。由于我们已经使用地区的高校录取率将年度因素进行了剔除,我们认为这部分消费比率的提高源自于高校扩招带来的未来预期收入的提高。

综合表 1和表 2的结果,本文发现高校扩招之后拥有在读高中生家庭的消费比率相对显著提高,而这部分消费比率的提高正是来自于地区高等院校录取率的上升。因此,高校扩招后,预期收入的增加是影响居民家庭消费的主导因素。

结论

本文通过双重差分方法,研究了高校扩招对于居民家庭消费行为的影响。高校扩招会通过两个方面来影响家庭的消费和储蓄行为。一方面,家庭会因为预防性储蓄的动机而减少当期消费。另一方面,高校扩招增加了家庭成员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从而提高了家庭未来的预期收入水平。

本文的结果显示,高校扩招后,拥有在读高中生家庭的消费比率比扩招前有了显著提高,这说明预期收入的提高是影响家庭消费和储蓄行为的主要因素。基于此,本文给出如下的政策建议:第一,不能简单地认为高校扩招是造成我国近年来消费比率下降的原因。提高居民家庭的消费比率需要发掘更深层次的原因。第二,高校扩招提高了教育水平,增加了未来收入,这一政策应当予以坚持。不断提高居民家庭的未来收入水平是提高消费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1.白重恩,李宏彬,吴斌珍.医疗保险与消费:来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证据[J].经济研究,2012(02)

2.白重恩,吴斌珍,金烨.中国养老保险缴费对消费和储蓄的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12 (08)

3.陈兵.中国城镇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估计[J].上海金融,2012(10)

4.施建淮,朱海婷.中国城市居民预防性储蓄及预防性动机强度:1999-2003[J].经济研究,2004 (10)

5.杨汝岱,陈斌开. 高等教育改革、预防性储蓄与居民消费行为[J].经济研究,2009 (08)endprint

双重差分实证结果

(一)控制组与对照组消费行为差异变化

本文首先考察了高校扩招前后控制组与对照组无条件的消费差异变化,也就是在不控制任何家庭特征变量时两者差异的变化。

表 1报告了利用DID方法分析的基本结果。从中我们注意到以下几点:

第一,无论是控制组还是对照组,相比于1995年,2002年所有家庭的消费比率都有很明显的下降。

第二,对于拥有在读高中生的家庭,其消费比率从1995年到2002年虽然也是显著下降的。但相对于对照组家庭而言,其消费比率却上升了4.27%。这说明控制组家庭没有简单地因为预防性储蓄的动机而减少家庭消费,相反,由于预期收入的增加,其当期消费反而上升了。

(二)计量模型设定及实证结果

表 1反映的是从1995年到2002年控制组和对照组家庭消费比率的变化。然而,单从表 1我们并不能从年度效应中区分出是受高校扩招的影响,还是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本文将使用各地高考录取率的变化来度量高校扩招的影响,同时对一些主要的家庭特征变量进行控制,从而可以得到更加精确的估计。

我们设定的基本计量模型如下:

yidt=α+β1I2002+β2Highschoolidt+β3 Highschoolidt×Colratedt×I2002+Xγ+μd+idt

其中,yidt表示第i个家庭在d地区在t年(t=1995,2002)的家庭消费比率。是年度虚拟变量(I2002=1,t=2002)。Highschoolidt=1如果在t年第i个家庭拥有在读高中生,否则等于0。Colratedt表示在t年d地区的高校录取率。X是一组控制变量,包括户主年龄、户主性别、家庭人口数、家庭平均年龄、家庭收入对数等。μd是地区变量。

其中,β1反映了从1995年到2002年的年度效应。β2反映了高中生家庭本身的消费行为特点,这包括孩子在外读书、营养需求等各种因素。β3是我们关心的主要参数,反映的是高校扩招对于拥有高中生家庭消费行为的影响。如果预防性储蓄动机是影响家庭消费的主要因素,那么预计β3<0。相反,如果预期收入增加是影响家庭消费的主要因素,则会有β3>0,说明拥有在读高中生家庭在高校扩招后的消费比率提高了。

表 2报告了模型(1)的回归结果。列(1)至列(3)分别为改变控制变量X的回归结果。从表 2中可以发现:

第一,趋势性的年度效应非常明显。从1995年到2002年间,我国居民家庭的总体消费比率下降了约21.6%。

第二,对于拥有在读高中生的家庭而言。首先,在1995年拥有在读高中生家庭的消费比率就比对照组低约2.5%。其次,我们主要关心的参数表现出显著为正。这说明,在2002年高校扩招之后,拥有在读高中生家庭的消费比率相对显著提高。由于我们已经使用地区的高校录取率将年度因素进行了剔除,我们认为这部分消费比率的提高源自于高校扩招带来的未来预期收入的提高。

综合表 1和表 2的结果,本文发现高校扩招之后拥有在读高中生家庭的消费比率相对显著提高,而这部分消费比率的提高正是来自于地区高等院校录取率的上升。因此,高校扩招后,预期收入的增加是影响居民家庭消费的主导因素。

结论

本文通过双重差分方法,研究了高校扩招对于居民家庭消费行为的影响。高校扩招会通过两个方面来影响家庭的消费和储蓄行为。一方面,家庭会因为预防性储蓄的动机而减少当期消费。另一方面,高校扩招增加了家庭成员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从而提高了家庭未来的预期收入水平。

本文的结果显示,高校扩招后,拥有在读高中生家庭的消费比率比扩招前有了显著提高,这说明预期收入的提高是影响家庭消费和储蓄行为的主要因素。基于此,本文给出如下的政策建议:第一,不能简单地认为高校扩招是造成我国近年来消费比率下降的原因。提高居民家庭的消费比率需要发掘更深层次的原因。第二,高校扩招提高了教育水平,增加了未来收入,这一政策应当予以坚持。不断提高居民家庭的未来收入水平是提高消费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1.白重恩,李宏彬,吴斌珍.医疗保险与消费:来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证据[J].经济研究,2012(02)

2.白重恩,吴斌珍,金烨.中国养老保险缴费对消费和储蓄的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12 (08)

3.陈兵.中国城镇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估计[J].上海金融,2012(10)

4.施建淮,朱海婷.中国城市居民预防性储蓄及预防性动机强度:1999-2003[J].经济研究,2004 (10)

5.杨汝岱,陈斌开. 高等教育改革、预防性储蓄与居民消费行为[J].经济研究,2009 (08)endprint

双重差分实证结果

(一)控制组与对照组消费行为差异变化

本文首先考察了高校扩招前后控制组与对照组无条件的消费差异变化,也就是在不控制任何家庭特征变量时两者差异的变化。

表 1报告了利用DID方法分析的基本结果。从中我们注意到以下几点:

第一,无论是控制组还是对照组,相比于1995年,2002年所有家庭的消费比率都有很明显的下降。

第二,对于拥有在读高中生的家庭,其消费比率从1995年到2002年虽然也是显著下降的。但相对于对照组家庭而言,其消费比率却上升了4.27%。这说明控制组家庭没有简单地因为预防性储蓄的动机而减少家庭消费,相反,由于预期收入的增加,其当期消费反而上升了。

(二)计量模型设定及实证结果

表 1反映的是从1995年到2002年控制组和对照组家庭消费比率的变化。然而,单从表 1我们并不能从年度效应中区分出是受高校扩招的影响,还是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本文将使用各地高考录取率的变化来度量高校扩招的影响,同时对一些主要的家庭特征变量进行控制,从而可以得到更加精确的估计。

我们设定的基本计量模型如下:

yidt=α+β1I2002+β2Highschoolidt+β3 Highschoolidt×Colratedt×I2002+Xγ+μd+idt

其中,yidt表示第i个家庭在d地区在t年(t=1995,2002)的家庭消费比率。是年度虚拟变量(I2002=1,t=2002)。Highschoolidt=1如果在t年第i个家庭拥有在读高中生,否则等于0。Colratedt表示在t年d地区的高校录取率。X是一组控制变量,包括户主年龄、户主性别、家庭人口数、家庭平均年龄、家庭收入对数等。μd是地区变量。

其中,β1反映了从1995年到2002年的年度效应。β2反映了高中生家庭本身的消费行为特点,这包括孩子在外读书、营养需求等各种因素。β3是我们关心的主要参数,反映的是高校扩招对于拥有高中生家庭消费行为的影响。如果预防性储蓄动机是影响家庭消费的主要因素,那么预计β3<0。相反,如果预期收入增加是影响家庭消费的主要因素,则会有β3>0,说明拥有在读高中生家庭在高校扩招后的消费比率提高了。

表 2报告了模型(1)的回归结果。列(1)至列(3)分别为改变控制变量X的回归结果。从表 2中可以发现:

第一,趋势性的年度效应非常明显。从1995年到2002年间,我国居民家庭的总体消费比率下降了约21.6%。

第二,对于拥有在读高中生的家庭而言。首先,在1995年拥有在读高中生家庭的消费比率就比对照组低约2.5%。其次,我们主要关心的参数表现出显著为正。这说明,在2002年高校扩招之后,拥有在读高中生家庭的消费比率相对显著提高。由于我们已经使用地区的高校录取率将年度因素进行了剔除,我们认为这部分消费比率的提高源自于高校扩招带来的未来预期收入的提高。

综合表 1和表 2的结果,本文发现高校扩招之后拥有在读高中生家庭的消费比率相对显著提高,而这部分消费比率的提高正是来自于地区高等院校录取率的上升。因此,高校扩招后,预期收入的增加是影响居民家庭消费的主导因素。

结论

本文通过双重差分方法,研究了高校扩招对于居民家庭消费行为的影响。高校扩招会通过两个方面来影响家庭的消费和储蓄行为。一方面,家庭会因为预防性储蓄的动机而减少当期消费。另一方面,高校扩招增加了家庭成员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从而提高了家庭未来的预期收入水平。

本文的结果显示,高校扩招后,拥有在读高中生家庭的消费比率比扩招前有了显著提高,这说明预期收入的提高是影响家庭消费和储蓄行为的主要因素。基于此,本文给出如下的政策建议:第一,不能简单地认为高校扩招是造成我国近年来消费比率下降的原因。提高居民家庭的消费比率需要发掘更深层次的原因。第二,高校扩招提高了教育水平,增加了未来收入,这一政策应当予以坚持。不断提高居民家庭的未来收入水平是提高消费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1.白重恩,李宏彬,吴斌珍.医疗保险与消费:来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证据[J].经济研究,2012(02)

2.白重恩,吴斌珍,金烨.中国养老保险缴费对消费和储蓄的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12 (08)

3.陈兵.中国城镇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估计[J].上海金融,2012(10)

4.施建淮,朱海婷.中国城市居民预防性储蓄及预防性动机强度:1999-2003[J].经济研究,2004 (10)

5.杨汝岱,陈斌开. 高等教育改革、预防性储蓄与居民消费行为[J].经济研究,2009 (08)endprint

猜你喜欢

居民消费
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1%
2018年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5%
2018年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3%
2017年居民消费统计数据资料
2017年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7%
2017年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9%
2017年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6%
2017年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8%
2017年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4%
居民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