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心理辅导应用于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个案研究——以“筑梦之旅”工作坊为例
2014-04-24李晓玮
于 波,李晓玮
(山东建筑大学,山东 济南 250101)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成员在共同的活动中彼此进行交往、相互作用,使成员能通过一系列心理互动的过程,探讨自我,尝试改变行为,学习新的行为方式,改善人际关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0世纪70年代,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开始出现,并逐渐被重视。近些年来,团体心理辅导已开始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尤其是针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虽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由于其开放性和实践性特点,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团体心理辅导逐渐成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新兴理论新宠,这不仅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也源于现代教育理论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首先,这是职业生涯教育理论不断深化的结果。职业生涯教育理论从20世纪初美国起源开始,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吸纳新的理论指导,譬如群体动力学、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心理学中关于人际沟通、信息传播、人际吸引等的研究等。这些理论指出了群体的影响力巨大,开展团体辅导活动有助于建立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好的团体辅导活动可以使人更好的放开怀抱,在释放自我和相互的交流中认知自我,认知社会。这些理论的提出对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有很大的启发,同时也奠定了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基础。
其次,就我国实际而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根据大学生的特点进行教育和引导。在国内高校中,大学生既是个体,同时又融入了各种形式与内涵的大学生团体。“由团体的特殊性质决定了职业生涯团体辅导中成员可以双向沟通,其目标及契约是由成员共同制定的;成员在团体中必须担任各自的角色,来促进团体的运作;成员之间有自己的人际关系沟通网络;团体可满足团体成员不同的需求。”[1](P55-56)
团体心理辅导是以人的成长、发展为中心,强调主体发展功能的一项新兴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形式。利用团体心理辅导来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有效地使学生认识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更好地认识自我、探索自我,根据自我的情况设计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方案。[2](P109-11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是指大学生在全面认识自我和环境的基础上,设定职业发展目标,合理安排相应的学习、实践和培训计划,采取各种积极的行动去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目前,随着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重视程度的不断加深,高校的职业指导服务工作开始变得越来越丰富,职业规划和指导的体系涉及的面更广,渠道更多,由以往的浅层次指导逐步向更高层次的服务指导发展。但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强调的不是规划本身,而是教育,更注重的是一个影响和教化的过程。而这种影响和教化的过程是全方位系统性的。
近年来,国内各大高校在运用团体心理辅导进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了进一步探索团体心理辅导对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路径与方法,我们在大学新生中开展了“筑梦之旅”工作坊活动,即通过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融入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活动中,并贯穿大学生活全过程,取得了较好效果。本文选取“筑梦之旅”工作坊辅导团队所开展的“立足职业定位,实现人生梦想”主题团体心理辅导案例,对团体心理辅导应用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进行理论与实践上的总结分析。
二、“筑梦之旅”工作坊活动方案设计
“筑梦之旅”工作坊辅导团队以“立足职业定位,实现人生梦想”为主题,根据团体心理辅导既有的理论成果,以Peterson等人的认知信息加工理论为基础,以CASVE为技术框架,精心设计活动大纲,开展5个单元的特色团体心理辅导。单元方案如下:
单元名称 单元目标 主要活动第一单元:自我认知之旅协助队员,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用科学的方法对自己进行价值观、兴趣、能力、性格、潜能、职业倾向等方面的分析,对自我的现状、所处的环境进行全面了解。1.个人盘点(九组专项能力测验);2.他人盘点(优缺点风暴);3.小组讨论。第二单元:团队领袖力之旅1.帮助学生调整心态,强化沟通意识,拓展人生的价值观,提升自己认真负责积极主动迎接挑战的态度,以开放的心态,应对变化,积极进取;2.给学生一个良好的、正确的定位,塑造个人的闪光点,让自己变得与众不同,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自己的能力在哪里,从而达到成就自己的人生梦想。1.萝卜蹲;2.珠行万里;3.明七暗七;4.盲人与哑巴。第三单元:职业定位之旅1.协助成员明确写出他们的生涯愿景;2.协助成员订立行动计划;3.帮助成员订立短、中、长程的目标,构建职业生涯体系。1.自我职业生涯规划表;2.环境与职业评估;3.确立初步目标;4.职业生涯策略;5.生涯评估与反馈。第四单元:感恩励志之旅1.引导广大学生从感恩父母、师长入手,培养其感恩、自励的精神理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2.不断激发其感恩自强意识,使之成为伴随学生终生的精神底蕴,知恩报恩,刻苦学习,奋发图强,努力实现人生的理想。1.感恩励志电影展播:《十 一 度 青春——老男孩》《当幸福来敲门》;2.小组讨论;3.主题演讲。第五单元:梦想启航1.引导成员回顾各单元历程,汇总活动收获;2.协助成员立足职业定位,向梦想出发。1.我的梦;2.梦想启航。
三、“筑梦之旅”工作坊案例分析
“筑梦之旅”工作坊辅导团队组织实施的“筑梦之旅”5个单元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在理论和实践上作了有益探索,发现问题,分析梳理,团队互动,跟进辅导,成效显著。
案例一:自我认知模糊,自信心不足
自我认知是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条件。辅导开始阶段,通过“滚雪球”游戏让学生们相互认识、相互了解,同时也为之后团体活动建立了和谐轻松的氛围。正如团队成员王译同学所说:“从小学到高中,到考上大学,我就一个目标: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至于自己喜欢什么,自己适合做什么,自己能做什么,这些都没怎么想过。”王译同学道出绝大多数学生的心声,也反映出当代大学生自我认知能力薄弱,不能正确全面对自身情况做出合理定位,对人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甚是模糊的状况。
团队辅导方法:通过“优点风暴”活动进行自评与他评,挖掘自身潜力。通过“优点风暴”活动,学生分两组进行,每位同学顺次坐到小组中央,依次述说“我是谁”、“我喜欢做什么”、“我的理想是什么”、“我的偶像是”、“我最成功的人生经历是什么”。学生在对过去深思总结的基础上,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同时其他成员也认真倾听,予以评定,为他指出优点。学生从他人眼中进一步认识到自己的优势,更加自信。有的同学在进行自我评估后自信满满地说:“原来我也有这么多优点,只要我加以挖掘,肯定会成就一番事业。”
案例点评:大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征来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职业,良好的匹配才能使之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赢得职业成功,而人职匹配的首要前提便是全面的自我认识。G·H·米德认为:只有通过社会反馈和自我觉察的结合,才能帮助个体形成对自我的正确认知。[3]正确的自我定位将为接下来的职业理想提供必要的参照,进而增加成功几率。
案例二: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人生目标不明确
随着高校扩招,大批本科生涌入人才市场,就业难成为大学生之痛,确立人生目标、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成为每一个大学生必经之路。但是对于刚进入大学的学生们,因中小学阶段缺乏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循家长的安排一路走来,而今要自己制定目标、选择方向感到无从下手。正如有的同学所说:“以前都是遵从父母意愿,现在进入大学想自己主宰人生,闯一番天地,但我们不知道怎么规划自己的人生。”
解决方法:参加“筑基讲坛”和“创业大讲堂”,借鉴成功经验,选择人生目标,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借鉴以往经验将帮助学生们更快、更好地了解专业情况与未来走向,兼顾兴趣对于择业的重要作用。首先,邀请各界精英人士在“筑基讲坛”和“创业大讲堂”上传授成功经验,让学生深入了解所学专业就业前景,并介绍双学位和跨专业考研等政策,为各类学生解答疑惑。之后,依次进行“兴趣大搜索”、“确立初步目标”、“制定详细职业生涯规划”等活动,引领学生们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案例点评:职业规划对于大学生而言非常重要,却也是容易被忽视的,一方面由于大学生自身没有树立明确的方向目标,更重要的是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和意识。“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在于寻找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职业,实现个体与职业的匹配,体现个体价值的最大化。”[4](P84-86)进入大学,就是进入自我成长自我发展的关键时期,每一个大学生都面临着对自己人生未来规划和设计的重要课题,做好一个契合自身实际的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每个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甚至是人生走向的必要一步。
案例三:追梦意志不坚定,易受外界干扰
在“想到”和“得到”之间还有“做到”,而“做到”往往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难以坚持的。每个人骨子里都是不甘平庸的,却又是懒惰的。田亮同学说:“大学里没有人监督,刚进大学时的梦想已渐行渐远,我的激情慢慢被吞噬了。”大学里自由无拘束的环境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但只有那些自制力好、上进心强的学子才能成为真正的“人才”。
解决方法:找寻追梦动力,培养自控能力。开展“团队领袖力之旅”激发了人人当领导的愿望,也让学生们认识到一个领导者应具备的素质;接下来的“感恩励志之旅”中,影片《当幸福来敲门》让学生深深感受到父母的含辛茹苦、忍辱负重,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纷纷找到了奋斗动力。在舒缓的音乐中,许多同学低头沉思,也有不少同学即时向家里的父母打去了电话,表达了自己的决心与信心。团队成员田亮同学深有感触地说:“以后看到玩游戏自己也想参与的时候,就想想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母。”
案例点评:能控制住自己的人,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只有明确方向与动力,才能时刻保持高度的自控能力。
四、讨论与总结
“筑梦之旅”团体心理辅导等系列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取得了预期成效,成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方式。
1.帮助学生认知自我,明确方向
自我认知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很重要的一环,在大学阶段,大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在这重要的时期,做好引导,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而且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里所指的自我认知包括了对自我性格、能力等的认知,也包括了对自身的社会存在和价值发展等问题的认知。大学生只有正确的认识自己,才能做到悦纳自己,并做出根据自身情况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从而明确前进和努力的方向。
大学生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必须遵守择己所爱、择己所长的基本原则,即在设计职业生涯时务必注意考虑自己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珍惜自己的兴趣,做到扬长避短,选择最有利于发挥自己优势的职业。[5]因此,“筑梦之旅”工作坊在“我的梦”总结感悟活动中,让每一个团队成员深刻分析自己,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气质和职业性格,学会坦诚面对自我。团队成员表示参加“筑梦之旅”工作坊受益匪浅,很多团队成员感悟到:由于以前从未对“自我”做一次认真地梳理,造成胆小怕事走一步算一步的处事方式,通过活动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从而收获了更多的“我不了解的自我”,并得到了大家的恳切的评价与帮助,逐渐明确了对未来的方向。
2.帮助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职业生涯目标
大学时期是一个学生由学生身份向职业者过渡的重要时期,许多高校也因此开设了职业规划指导课程和相关的指导措施,然而众多学生对此并不重视,还仅仅停留在应付层面,并没有把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作为自己以后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准备,一方面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对学校的指导课程等不认真对待。
“筑梦之旅”工作坊通过一个易于让学生接受的方式接触和了解了职业生涯规划,认识到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同时,也澄清了学生们的职业生涯疑惑,帮助学生了解了自己的兴趣和理想,促进学生们自主独立的思考自己的职业生涯,并在这个过程中确立生涯目标,掌握职业生涯决策技能。例如团队成员李宁同学就是因为参加“筑梦之旅”工作坊开启了他生物科学研究的逐梦历程,让他有勇气正视自己内心长久以来的梦想,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一味地怯懦与懊悔,开始认真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寻求在专业与梦想间的最佳结合点。
3.帮助学生改善人际关系,树立团队意识
大学阶段,人际关系是造成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处理不当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影响颇大,另外,社会和职业的需求,也将人际关系推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大学生活是为以后步入社会打基础的,大学生要尝试自己独立的人际交往,交往能力是个人能力的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然而,时间的充裕,网络的发展,致使许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忽视现实中的人际关系。
在“筑梦之旅”工作坊的团队心理辅导活动中,大学生人际关系中的社交回避与苦恼、交流恐惧、自卑、羞怯、感情与社交孤独等方面有了明显的改善,比团体辅导之前更加自信、有勇气、乐观积极。共同的生涯发展问题,相互的鼓舞与支持,这种团体内的友好互动,使学生们消除了孤独感,建立了自信,培养了积极主动、甘于奉献和敢于冒险的优良品格,强化了团队意识,促进了自信与成熟。
4.有助于培育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筑梦之旅”工作坊,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有效的团体心理辅导,有助于减轻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克服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培育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人格的不断完善。
团体心理辅导以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思维,更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团队发展的教育理念。掌握好、运用好团体心理辅导这种载体可以更好的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引导学生学会适应环境,学习与人相处,并且能够树立自信,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和择业观,为将来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对于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和实践创新,仍有待于我们持之以恒地深入探讨。
[1]陈秋云.大学生团体生涯心理辅导的意义、特点与价值[J].教育评论,2007,1(4).
[2]夏体韬,李辉.团体辅导在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教育中的效果研究[J].昆明学院学报,2010,32(4).
[3]时蓉华.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4]袁小娜.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2).
[5]宋长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策略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