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生产运行一体化模式的创建与优化

2014-04-22陈付启

科技视界 2014年23期
关键词:井位钻机钻井

陈付启

(黄河钻井总公司 生产管理科,山东 曹县274400)

0 前言

钻井行业作为石油工程板块的龙头,是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石油工程板块的主力军。 面对钻井行业管理费用增加、定额补差全额上交、原材料、油料大幅上涨等因素带来的严峻形势,钻井公司所承受的成本压力越来越大,客观上迫切要求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转变管理理念,加强内控建设,厉行勤俭节约;必须有一套新的生产运行管理模式以顺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改变只重投入、重速度的运行机制,由传统的生产管理向精细生产管理转变,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运行质量。

1 传统生产组织机构、运行机制弊端日益突出

传统生产组织机构、运行机制弊端主要表现在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管理层次多,管理粗放、业务交叉。 下属各公司存在片面追求生产速度,超越程序运行搬迁车辆,各自单独调配生产车辆、独立运行钻机,管理模式比较陈旧,生产车辆使用、调度不能统一协调,造成重复上井、效率低下;结算管理不规范、管理难度增加,带来很多重复性的工作。 由于缺少集中管理优势、缺乏前瞻性,管理普遍不规范,生产运行衔接不紧密,不能有效应对钻机集中搬迁造成的被动,难以满足生产需要;由于信息渠道不畅,不能对市场变化做出快速反应,决策效率低下,协调难度大,生产计划性差,内部资源不能充分利用,造成生产资源的浪费。

2 生产运行一体化管理模式主要内涵

生产运行一体化管理模式的主要内涵是:按照“优化流程、降本增效、挖掘运能、满足需求”的一体化管理原则,通过管理架构调整,有效整合生产管理要素,优化配置生产资源,优化流程管理,使组织结构符合一体化管理需要,形成相互衔接、流程顺畅的管理网络,达到生产运行各个环节、各个部门协调、统一、高效,使所有的活动和过程规范化、制度化,构建生产运行一体化高效运行的全新管理模式,提高生产运行效率,提升管理水平,实现钻井生产管理的高效益,推动钻井公司又好又快发展。

3 生产运行一体化管理模式创建与优化主要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和矛盾,通过实施以钻机运行一体化和生产车辆运行一体化为主要内容的一体化生产运行管理, 实现钻机整体部署,统一运作,提高生产运行质量,强化生产车辆对生产经营的支撑,提高内部车辆利用率,降低外雇车辆,最大限度保障钻井生产。

3.1 生产流程改造

以生产运行管理为核心,满足钻机搬迁、配合生产的生产运行流程再造。 流程再造必须具备以下功能:

现场管理:记录现场生产动态,汇集设备运行等信息。

生产监控:通过现场生产管理数据收集和共享,提高管理层的监督、指导、控制、指挥能力。

指挥调度:实现地区公司生产指挥调度,支持生产组织协调、物资及运输管理等工作。

统计分析:收集并汇总生产管理信息,满足黄河钻井总公司管理生产的需求,满足生产数据收集和统计的需求。

数据传输:实现作业现场生产管理数据的远程传输,提高生产管理数据的时效性。

从制度设计上对钻机搬迁进行事先预警和防范,建立钻井生产的预警机制,以有效应对钻机集中搬迁造成的被动。

3.2 实施钻机运行一体化

钻井行业是一个高投入行业。 近年来,钻井工程成本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提高钻机运行效率、加强成本管理、实现降本增效已经成为黄河钻井总公司生产经营的重中之重,也是企业管理的一大难点。 客观上要求必须改变只重投入、重速度的传统生产组织管理方式,坚持勤俭办企业,实施钻机运行一体化生产管理,强化生产全过程控制,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速度和效率。 构建钻机运行一体化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三个保障”,确保井位勘测、设备搬迁、中期管理到完井作业等各施工环节严密组织,环环紧扣,实现“安全、优质、快速、高效”的生产目标。

3.3 实施精细生产管理

3.3.1 优化钻机选型,实现钻机类型和井型的合理匹配

针对有些施工区域钻机类型和井型匹配不合理,存在“大马拉小车”和“小马拉大车”现象。对各钻井市场的井位类型,进行环境因素分析和风险评价,优化钻机选型。

3.3.2 细分钻井市场,调整钻机布局

近年来,由于工农费用定额不足、费用上升、协调难度大等多方面的困难,广泛收集钻井市场信息,按照地域环境和资源状况进行细分,综合各种因素,量化评价结果。 以市场为导向,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合理布局钻机,实行钻井公司相对固定区域的生产管理模式。 利用现有钻机装备,最大程度满足油田勘探开发的需要。

3.3.3 以突出成本控制为主线,推行目标成本责任制。

加强目标成本管理,推行目标成本责任制,形成有效的成本控制管理体系。 按照钻井生产组织运行的性质特点,把整个生产运行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分为钻前准备、生产组织信息、现场调度管理等三个子系统。建立目标连锁体系,实行责、权、利相结合,建立目标费用连锁体系,将目标费用层层分解,形成一个自上而下层层展开,自下而上层层保证的目标体系。 实行责、权、利相结合,为目标的完成奠定可靠的基础。

3.3.4 合理部署钻机,提高钻进运行效率

抓好钻机部署,合理部署各区块的钻机,兼顾油田重点井,满足甲方的需求。根据井位情况,三个钻井公司以主要服务的采油厂为主,及时沟通,合理部署钻机,满足甲方的需要。公司生产部门根据不同的生产阶段,抓好各区块井位钻机的调整和平衡;抓好分阶段生产任务目标的落实。 将生产任务目标的分解,做到压力层层传递,任务层层落实。坚持开好旬度、月度生产运行会,对所有到手的井位口口井进行分析,对影响生产进度的不利因素认真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措施,落实生产任务。

加强生产监控,确保钻井生产安全顺利进行。 一是坚持生产与安全“五同时”的原则,将安全工作贯穿于生产管理的全过程,认真落实安全措施,对井位测量、井架拆运、设备搬迁、钻具转供等重要施工环节,加强危害识别、环境因素评价和风险评价。 坚持按标准、按程序办事,杜绝违章指挥和组织,发现问题,认真整改,确保钻井生产安全顺利进行。二是认真落实安全施工措施,认真执行安全生产“十大禁令”,坚持按标准、按程序办事,杜绝违章指挥和组织,发现问题,认真整改。三是加强日常生产监控工作,针对深探井、高密度井,生产部门每天落实石粉和重泥浆情况,确保生产安全。

3.4 实施车辆运行一体化

以提高内部车辆利用率为目标、 以科学合理调配车辆为手段,加强内部车辆运行管理,严格控制外雇车辆,加大口井搬迁督查力度,规范车辆运费结算程序。提前运行口井搬迁,科学制定口井搬迁预案。为解决好生产与车辆之间的供需矛盾,使有限的车辆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加大内外部车辆的调控力度。 在对内部生产车辆需求市场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通过整合内部车辆资源、加强内部车辆调配、积极协调外部市场等手段,根据钻井生产进度,预测3 天的口井搬迁工作量,有效地满足了钻井生产对车辆的需求。在连续搬迁口井数量偏多、内部搬迁车辆不足时,采取工程运输车辆进行搬迁、外雇车辆用于辅助生产的运行方案;与专业公司协调,将不是很急的工作量压后,组织完成搬迁早回来的车辆加班;长途口井搬迁完成后,将车预留,再承担钻前和管具公司工作,使口井搬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钻井队节省出更多时间多打井、多出进尺。

4 结语

随着时间的动态变化, 生产运行各要素之间的协调会越来越复杂,矛盾会越来越多,解决会越来越困难。 按照系统论的整体性原则,如果不能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相互衔接,不仅不能发挥整体功能,而且可能会相互造成负面影响,其结果势必降低管理的整体有效性。 一体化保证了决策依据的全面性、可靠性和决策的科学性。 随着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进步,一体化管理越来越成为企业管理的一种必然要求和趋势。 建立一体化管理是提高效益的重要途径,一体化管理完全是企业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需要,是适应严峻的生产经营形势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猜你喜欢

井位钻机钻井
基于改进Nelder-Mead 算法的井位优选方法
基于Microstation二次开发在油田井位展绘的应用
自升式钻井平台Aker操作系统应用探讨
邻近既有建筑物全套管回转钻机拔桩技术
河北省行唐县贫水山区物探找水研究
渤海油田侧钻井槽口优选设计方法
国内地勘行业首台5000米多功能变频电动钻机
扫描“蓝鲸”——观察海上钻井平台
大直径潜孔锤钻机
旋挖钻机钻具产品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