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州市两型社会进程监测综合评价研究
——基于2000-2010年的追踪数据

2014-04-19吴小节彭韵妍汪秀琼周艳萍

城市观察 2014年2期
关键词:环境友好广州市指标体系

◎ 吴小节 彭韵妍 汪秀琼 周艳萍

广州市两型社会进程监测综合评价研究
——基于2000-2010年的追踪数据

◎ 吴小节 彭韵妍 汪秀琼 周艳萍

本文以广州市两型社会发展情况为研究对象,选择2000-2010年11年间的广州市纵向追踪数据为评价对象,以科学性、客观性、可比性、系统性、层次性和可行性原则建立指标体系,并使用因子分析方法,分别从两型社会的两个方面(即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进行了综合动态监测,研究结果总结如下:在2000-2010年间,广州市资源节约型社会综合指数呈现波浪式上升的趋势;广州市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指数基本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广州市“两型社会”综合指数整体上呈现三个阶段,一是从2000-2004年,呈现快速上升趋势、二是从2004-2007年,逐渐稳步下降的趋势、三是从2007年至今,呈现2007年上升后又快速下降到平缓的稳定趋势。

两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社会 环境友好型社会 综合评价 评价体系因子分析

一、引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由以往的以农业为主、到现在以工业为核心的经济模式转移,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伴随着经济高速发展而来的,是环境质量急剧恶化,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酸雨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严重影响国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提高,违背科学发展观的战略宗旨和目标。2013年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也明确指出,现在处于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

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要建立“两型社会”,把建立“两型社会”定位基本国策来贯彻执行。广州市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同样面临着建设“两型社会”的战略任务。在2008年12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中明确指出,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率先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推动广州实现社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和战略目标。在此背景下,加强“两型社会”的研究,显得非常紧迫而重要。

目前国内外关于“两型社会”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型社会的内涵和本质[1-2]、消费方式变革[3-4]、新型工业化关系[5-7]、产业结构调整[8,9]以及环境保护关系[10,11]等五个方面上,这些研究比较分散、比较宏观,很多还停留在问题的表面,没有深入地研究两型社会的内涵、本质和特征。这就使得现有的研究大都停留在社会呼吁层面上,而两型社会到底该怎样走?其城市化战略和工业化战略究竟怎样实施?消费方式变革与传统消费方式有什么样的不同?如果说两型社会是一种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那么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是什么?该布局什么样的两型产业?出台什么样的环境政策?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都亟需学界、行业和政府部门同心协力来商讨和研究。这些问题的科学解决,一个重要的前提是要对“两型社会”发展状况作出科学的评价。因而需要提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才能准确衡量一个社会是不是“两型社会”或者“两型社会”建设的进展情况,这样才有助于相关的决策部门克服决策缺少依据、执行缺乏方向、考核无标准的实践问题。基于此,本文尝试建立一套“两型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广州市2000-2010年11年间的“两型社会”发展趋势进行动态监测,分别作出相应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以及“两型”社会的进程综合评价,划分成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以期为实用层面两型社会建设提供实证支持和决策参考以及对日后两型社会的相关研究提供基础,并提出广州市“两型社会”发展的政策建议。

二、评价指标体系、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关于两型社会的定义,目前学术界尚未有统一和公认的定义。本文采纳简新华和叶林(2009)[1]的定义,认为资源节约型社会就是人们合理开发利用和切实保护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维持生态平衡,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社会,也就是人与资源和谐的社会,即人类节约高效开发利用保护资源、资源能够支撑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尽量减少废物排放,有效防止环境污染,不断保护和优化自然生态环境的社会,也就是人与环境和谐的社会,即人类保护改善优化环境、环境能够支撑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一)构建原则

两型社会建设,本质上是要解决经济发展中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时,必须遵守科学性、客观性、可比性、系统性、层次性和可行性原则,全面准确地衡量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两型社会水平。

(二)评价指标的选择

由于两型社会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它涉及到经济社会发展的生产、消费、人口、资源、环境等各个方面,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各种参数差异大,而且对同一问题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研究模型往往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果,本文借鉴已有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1,12],遵循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两方面构建两型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影响区域资源消耗总量、资源消耗发展、资源节约潜力等资源节约,以及环境影响总量、环境影响发展和环境保护潜力等6个子系统(表1),各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又有区别,力求全面准确地反映省市区域的两型社会的综合水平。

(三)数据来源与同向化处理

本文以广州市为研究对象,选择2000-2010年11年间的广州市纵向追踪数据为评价对象,对广州市“两型社会”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综合评价数据资料,来自于2000-2011年的《广州市统计年鉴》、2000-2011年《广东省统计年鉴》、2011年《中国城市竞争力年鉴》、2011年《中国城市能源统计年鉴》以及2000-2011年的《广东城市调查统计年鉴》等。

应当指出,由于各指标的正负取向均有差异,在数据分析之前,需要对数据做同向化处理,即指标越大或越小越好。本文选取的指标中,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潜力相关的指标具有正向性,即越大越好,资源和环境总量和发展指标具有负向性,即越小越好,所以必须对这类数据进行反向化处理,使评价指标具有同向性。公式(1)、(2)分别是正向指标计算公式和反向指标计算公式:

(四)评价方法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和层层因子分析的方法,对广州市在2000-2010年的两型社会水平进行的综合评价。所谓层层因子分析是指先对每一个大指标下的子指标进行因子分析,算出大指标的数值,然后再对所有大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得出总的综合水平,最后对各个样本进行排名。因子分析和层层因子分析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

(五)评价过程

选取广州市在2000-2010年的纵向追踪数据相关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为了避免指标间的信息重叠,采用因子分析法可将35个具体指标转化为相互独立且又包含原

指标体系大部分信息的综合指标,并得出六个分指标的因子综合得分;并采用层层因子分析法将六个分指标对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和两型社会进行评价,得出因子综合得分;并以此因子综合得分作为指标对广州市两型社会进程的趋势描述。

表1 两型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三、结果分析

(一)因子分析

运用SPSS17.0软件对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以35个具体指标对6个子系统分别进行因子分析,按照特征根大于1的原则选取主成分因子数;然后以6个子系统对准则层指标(资源节约指数、环境友好指数)和目标层指标(两型社会建设综合指数)分别再次进行因子分析,也按照特征根大于1的原则选取主成分因子数。所选取的多个指标的主成分因子个数、特征根值、权重值、因子贡献率、累计因子贡献率、KMO检验值及Bartlett球形检验的显著性P值。

从表2中可以发现,根据特征根大于1的原则提取主成分因子,KMO检验值为0.672-0.794,并且它们的Bartlett球形检验的显著性P值最大值仅为0.003(<0.005),适合进行因子分析。①总方差解释均大于70%,说明它们能较好地提取原指标体系所反映的信息。

表2 综合评价系统的因子分析指标

表3 广州市2000-2010年两型社会的综合得分及排名

因子分析后,得到广州市2000-2010年两型社会综合评价样本的综合得分及排名。

(二)趋势分析

根据表3的计算结果,广州市2000-2010年间的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与两型社会综合指标的发展趋势,如下图所示。

1.广州市2000-2010年间的资源节约型社会综合指标的发展趋势

从图1可以发现,广州市在2000-2010年间,资源节约型社会综合指数呈现逐渐波浪式上升的趋势,这说明随着广州市经济的发展,广州市的资源使用效率和节约程度总体上均有所提高;但在2008年后,这种资源节约程度日趋变缓,进一步得到改善的趋势变弱。

2.广州市2000-2010年间的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指标的发展趋势

从图2可以发现,广州市在2000-2010年间,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指数基本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并在2007年有一个较大的飞跃,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这说明随着广州市经济的发展,广州市的环境保护水平和环境条件均有较大提高;但在2007年后,这种环境友好程度有了少量下降,但在2009年后又开始改善。

3.广州市2000-2010年间的两型社会综合指标的发展趋势

图1 广州市2000-2010年资源节约型社会综合指标的发展趋势

图2 广州市2000-2010年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指标的发展趋势

图3 广州市2000-2010年两型社会综合指标的发展趋势

从图3可以发现,广州市在2000-2010年间,两型社会综合指数整体上呈现三个阶段:一是从2000-2004年,呈现快速上升趋势;二是从2004-2007年,逐渐稳步下降的趋势;三是从2007至今,呈现2007年上升后又快速下降到平缓的稳定趋势,这说明随着广州市经济的发展,广州市的资源利用的节约和环境友好状况呈现波浪式发展过程,时好又时坏。

(三)讨论与结论

1.为了进一步分析造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两型社会发展趋势所产生的可能原因,下面从资源消耗总量、资源消耗发展、资源节约潜力(图4),以及环境影响总量、环境影响发展和环境保护潜力(图5)等六个方面的变化趋势来对这些现象进行剖析和讨论。

图4 广州市2000-2010年资源节约型社会综合指标的发展趋势

图5 广州市2000-2010年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指标的发展趋势

(1)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综合发展趋势的讨论

从图4可以发现,广州市2000-2010年间资源节约类各分量指标的变化趋势:首先,在能源消耗总量方面,除了2001年和2006年两年外,广州的能源消耗总量基本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这一点与广州市GDP发展水平相一致。这说明随着广州市经济的发展,广州市所需要的资源消耗总量也越来越大,说明广州需要在集约化发展方面仍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其次,在资源消耗发展方面,资源消耗发展综合指数早期(即2000-2005年间)呈现逐渐上升趋势,而后出现波浪式上升与下降趋势,但到2008年后又开始呈现上升趋势,这说明随着广州经济的发展,广州的资源消耗节约程度的未来发展在逐渐起伏波动,但在2008年后,这种好形势开始出现恶化趋势,这意味着广州在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方面仍需进一步优化和提高;最后,在资源节约潜力方面,相应综合指数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这表明随着广州经济的发展,广州的资源消耗节约程度总体上处于逐渐改善的趋势,但到2010年后又开始呈现下降趋势,这种资源消耗节约程度开始出现明显的恶化趋势,其原因可能是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方面的不足。

(2)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综合发展趋势的讨论

从图5可以发现,广州市2000-2010年间环境友好类各分量指标的变化趋势:首先,在环境影响总量方面,广州市在2000-2008年间,环境影响总量的综合指数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而在2008年以后至今,环境影响总量的综合指数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这表明,从环境影响总量上看,随着广东省GDP的提高,广东省环境状况在逐年恶化;与之相比的是,在2008年实施“珠三角发展纲要”以后,环境状况在逐渐好转,这可能与“腾笼换鸟”经济转型的发展战略导向相关;其次,在环境影响发展方面,广州市在2000-2010年间,环境影响发展综合指数呈现逐渐下降趋势,这说明随着广州经济的发展,广州市环境影响发展指标的未来发展趋势在逐渐改善,这同样与广东省提倡的“腾笼换鸟”经济转型的发展战略导向相关;最后,在环境保护潜力方面,广州市在2000-2010年间,环境保护潜力综合指数总体上呈现逐渐波浪式上升趋势,这说明随着广州经济的发展,广州的环境保护潜力在逐年增强,但近年来潜力增长趋势较为缓慢,其原因可能是产业结构调整和环保投入等方面的不足。

(3)两型社会的综合发展趋势的讨论

表4反映评价对象的“两型社会”状况有两个主因子。根据各项指标对主因子的贡献率,对“两型社会”状况的主因子1影响较大的有资源消耗总量指标(A1)、资源消耗发展指标(A2)、资源节约潜力指标(A3),可以将其命名为“资源节约型”因子;对“两型社会”状况的主因子2影响较大的有环境影响总量指标(B1)、环境影响发展指标(B2)、环境保护潜力指标(B3),可以将其命名为“环境友好型”因子。应当指出,上述六个指标,提取的两个公因子,刚好就是我们所提出的“两型社会”指标体系的二级指标相对应,这也从另一个侧面佐证了本文所提出的“两型社会”指标体系及指标选取的合理性,这也说明了该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科学性和完备性。

可以推定2000-2010年间广州两型社会发展趋势的原因主要包括:第一,随着广州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引起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的增加,尽管其资源使用效率在提高,但近年来的资源集约化利用效率仍有待进一步增强;第二,在资源使用和环境保护程度方面,尽管受到“腾笼换鸟”政策的良好推动,但产业结构和科技投入与产出效率方面在近年来并未得到显著提高。

表4 两型社会主成分因子及其指标贡献率

2.尽管本文为我们客观评价两型社会及其发展趋势是提供了一种思路并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但在选择具体指标时,大多是建立在数据的可获得性和以往的研究文献基础上,仍存在一定的主观性。

3.本文综合评价方法是主成分因子分析法,尽管因子分析法是一个可以克服权重设定主观性,并较好操作的统计分析方法,但所选用的统计分析方法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还可以是诸如物元法、模糊评价法、神经网络法和层次分析法等,不同的分析方法势必会有不同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这需要后续学者做进一步探索。另外,从评价对象上看,本文选用的是广州市这一单一评价对象,缺乏与其他城市进行比较分析,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化。

注释:

①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是用于因子分析的适用性检验的。KMO检验变量间的偏相关是否较小,Bartlett球形检验是判断相关系数矩阵是否是单位矩阵。一般认为,若KMO的统计值为0.7~1.0则表明进行因子分析较好,若小于0.5,则表明不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吴明隆,2010);而若KMO的统计值在0.5~0.7之间,并且Bartlett球形检验显著的情况下,说明仍可以进行因子分析。

[1]简新华,叶林.论中国的“两型社会”建设[J].学术月刊,2009,4(3):65-71.

[2]叶文忠.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的内涵和特征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10,13(6):85-89.

[3]尹向东,刘敏.以扩大绿色消费需求推进湖南两型社会纵深发展[J].湖南社会科学,2011(3):114-117.

[4]海鸣.两型社会消费引导作用和性质的探讨[J].福建论坛,2012(2):40-43.

[5]金碚.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中国工业经济,2006(5):1-4.

[6]金碚.中国工业化的资源路线与资源供求[J].中国工业经济,2008(2):1-6.

[7]陈志平.“两型社会”建设中湖南新型工业化发展探讨[J].湖南社会科学,2010(4):108-111.

[8]熊鹰,韩晓梦.“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产业结构的节能潜力分析:以株洲市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11):222-227.

[9]杨洁,刘运材.促进“两型”试验区产业结构升级的能源价格改革研究:以长株潭为例[J].湖南社会科学,2012(6):141-143.

[10]邓秀华.两型社会建设下的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J].湖湘三农论坛,2011:92-96

[11]吕军,尹伟锋,侯俊东.两型社会建设试点区农村生态环境变迁规律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10):55-62.

[12]《两型社会建设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组.“两型社会”综合指标体系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30(159):114-117.

Evaluation System and Empirical Research of the Dual-oriented Society Process:Based on the Data of Guangzhou from 2000 to 2010

Wu Xiaojie,Peng Yunyan,Wang Xiuqiong,Zhou Yanping

This paper studies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dual-oriented society process in Guangzhou from 2000 to 2010.This indicator system is established on principles including scientificity,objectivity,comparability,systematicness,hierarchy and feasibility.The paper uses factor analysis from two aspects,i.e.,resource-conserving society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society,and obtains the following three results:first,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resource-conserving society increased in a ripple manner; second,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environment-friendly society increased year by year; third,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dual-oriented society increased quickly before decreased sharply and became steady thereafter.

dual-oriented society; resource-conserving society; environment-friendly societ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evaluation system; factor analysis

F127

10.3969/j.issn.1674-7178.2014.02.018

吴小节,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与资源环境评价。彭韵妍,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与资源环境评价。汪秀琼,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与资源环境评价。周艳萍,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钻井总公司经济师,研究方向为能源经济。

(责任编辑:陈丁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10205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09YJCZH018,10YJC630089);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09O-17);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S2013040015292);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12QN07);广东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2012WYM_0010,2013WYXM003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X2jmD2143320)。

猜你喜欢

环境友好广州市指标体系
麓湖春天观景
广州市岭南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广州市一元文化有限公司
广州市中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食物将成为副产品”:爱尔兰农民创造环境友好型田地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环境友好型阻燃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环境友好型社会文化的法制建设思考
环境友好的CLEAN THROUGH水系洗涤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