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化”: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创新思考

2014-04-18

福建开放大学学报 2014年2期

(福建工程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引言:201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99万,加之宏观经济影响,待业毕业生人数170万人,被公众称之为“史上最难就业年”。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727万,相比较2013年净增了28万人,大学生“就业难”势必继续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本文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在经历教育改革和社会经济结构调整中取得的一些优秀经验,将“职业化”作为突破就业瓶颈,提升就业竞争能力的方法和有益尝试,力求在促进大学生实现充分就业目标上起到积极作用。

一、概念辨析:大学生“职业化”与“职业化素质”

研究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专业学者认为,“职业化”是通过一段时间的专门训练,将员工培养成具有业务知识技能、先进服务理念和高尚职业道德的人才,在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同时,自身价值及潜能也得以不断实现和挖掘的一个塑造的过程。

职业化素质涵括三方面内容,一是职业技能,指具备技术技能的应用技术性人才;二是职业行为,包括职业道德、工作行为;三是职业意识,主要包括职业态度、团队意识、职业价值观与职业形象等。[1]职业化素质是职业化的具体表征和标尺,其中应用型的职业技能则是职业化素质的首要关键要素。

大学生职业化是在已有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支撑地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的现实背景,根据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从专业教育、实践实训、就业指导等方面着手培养,使大学生具备先进服务理念、良好职业道德和精湛专业能力等职业化素养,能够充分适应职场要求,能吃苦、留得住、实践强、上手快、懂经营、会管理、干成事、做贡献,实现校园与职场无缝衔接并向职业人角色顺利转变的过程,真正意义上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二、时代诉求:欧美国家 “职业化”教育的发展及借鉴

联邦理工大学是兼有法国工程师学校和德国工业大学的特称,该校突出强调职业创新能力的培育,实施严格的职业资格考核制度,保证学生达到参与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标准。芬兰通过修订《应用技术大学法》,实现中职、高职学历与学位证书有效衔接,进而帮助该国经济从资源要素驱动向知识和创新驱动的转型。德国伴随“博洛尼亚进程”的实施,引入国际上通行的三级学位体制,使得具备应用技术的职业化人才拥有与综合性大学同等效力的学士和硕士学位。英国则从1966年开始强调31类职业技艺发展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美国,奥巴马对高等教育改革方向阐述中,重点包括了职业教育、职业化人才培养的战略意义和创新的重要性。

在我国,部分高等院校尚不能以国家经济文化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为目标办学,缺乏办学特色,“职业化”、“应用型”、“技术性”概念模糊,意识淡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高等教育的能力失调和功能失衡。如:在应用技术人才的数量结构方面,我国与欧美国家相比存在明显的倒置现象。欧洲发达国家应用技术型人才与学术研究型人才的比例是8:2,美国为6.5:3.5,而我国却为4:6。这一结果势必导致我国劳动力市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不足,造成毕业生就业难与企业招聘难的局面。

由此看,不论是全球竞争力三甲国家,还是美、英、德这些传统高等教育强国,都遵循教育为经济发展服务的规律,非常强调“职业化”人才的培养,使得“职业化”与经济结构匹配,并形成良性互动,这一做法值得学习借鉴。

三、耦合匹配:大学生 “职业化”的价值创造与现实意义

(一)实现与用人单位的无缝链接,解决“产”、“销”不相耦合问题

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给远大于用人单位需求,供需矛盾将愈益凸显。然而与大学生就业难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众多用人单位抱怨找不到合适的人才。造成这一悖论的原因就在于高校人才培养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产”、“销”脱节,一方面,高校盲目追崇扩张和升格,未能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应用需求。另一方面,人才需求市场则对大学生的职业化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要求,有的企业甚至构建素质胜任模型,采用无领导小组讨论、公文筐测试、心理测评等技术方法对大学生的专业技能等素养进行发掘和评价,并将测评结果作为其录用的参考和选聘的前提条件,以期招聘的大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融入到企业团队中,适应企业文化,为其创造价值。在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相互磨合过程中,职业化无疑是可以有效缩短适应周期,帮助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实现更完美的耦合。

(二)推动就业服务体系的完善,解决 “就业需求”与 “市场需求”不相契合问题

大学生就业结构性失衡折射出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式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科学技术等外部关系的不协调。而这种失调更多的需要从高校就业服务扶持体系寻求原因,需要高校整合各方资源,推动产、学、研、用的有机结合,努力营造良好的职业化氛围。通过服务地方经济,立足行业的合理定位,科学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服务市场经济需求;通过组织系统的教学及专业实践活动,调整和改革不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需要的专业结构和就业政策,推动就业指导形式和方法的变革;通过发挥校园招聘市场的主体作用,多形式开展就业双选活动,形成以“即来即开”专场招聘为主的就业市场体系;通过完善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流转数据信息库,建立高效的信息采集、发布工作机制,依托新兴网络媒介和用人单位,打造优质高效的供需信息契合服务体系;通过优化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课程,构建分层分类的就业职业指导、就业援助和创业教育一体化模式,提升大学生职业化综合素养和能力。

(三)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解决 “能力欠缺”与 “职业需求”不相匹配问题

职业化素质是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化的过程既是就业竞争力的提升过程,也是大学生提高思想意识并通过学习和各种实践活动加深对素质能力的认识、理解、提高、运用的过程。发达国家对专业技能的高度重视是其提高就业水平的重要举措。因此,职业化能力俨然成为提升人才素质的关键和推手,它能有效帮助和促进大学生的潜能得以更充分的挖掘,提高主观能动性,解决“能力欠缺”与“职业需求”不相匹配的现实问题。换言之,职业化加快了大学生从社会人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化,同时产生的计划、执行、检讨、再行动的PDCA循环效应,有利于反哺于学习过程和实践,更加强化了实践应用意识,提升就业能力,使之与职业岗位胜任要求相吻合,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市场需要。

四、视域开启:大学生 “职业化”的路径寻绎与创新

(一)基于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定位的职业化人才培养主体创新

据统计,我国高等院校中有600多所创办历史不长的新建本科院校,约占高校总数的25%。另据教育部对2013年毕业生就业率统计排名的结果依次为:“985”高校、高职院校、“211”大学、独立学院、科研院所、地方普通高校。这些新建的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在办学定位上盲目追求综合化,人才培养中“重理论轻实践”,学科专业设置脱离社会需求,科学研究“重科学轻技术”,师资队伍建设重学历理论、轻工程实践经验和能力,基础差、底子薄、经费短缺,企业参与合作育人缺乏机制和制度的保障等是其人才培养质量不高、服务经济社会的水平有限、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因此,朝着培养职业化人才的应用技术大学转型是地方高校发展的根本出路。

明晰定位,以地方经济发展、产业和企业需求为导向,科学制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系统构建我国应用科技大学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平台,着重培养学生“将理论转换为技术、将技术转换为生产力和产品”的能力,使得更多的大学生在应用技术大学的熔炉里“职业化”,养成“职业化素质”,进而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提高学生,用人单位和社会对学校人才培养的满意度。

(二)基于将职业化贯穿于高校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各环节的理念创新

一是纠正职业化教育意识缺失的认识错位。这一缺失必将导致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课程设置、教育模式选择以及师资教学要求等多方面都显得滞后,势必造成人才培养水平不高,供给与需求失衡,专业技术不足,职业精神匮乏的现状。二是纠正高校就业服务体系不够完善的指导缺位。当前高校的就业指导多以提高就业率为目的,工作内容也多集中在提供就业信息、就业政策、求职技巧等方面;就业指导教师往往不具备宽泛的行业知识,缺乏应有的专业理论与技能;就业指导对象仍局限于高年级毕业班学生群体,未贯穿于大学学习的过程。这种就业指导模式显然无法满足大学生的个性化、职业化培养需求。三是纠正大学生“职场”训练重视不足的实践失位。不少高校在专业实训、专业实习等教学环节执行中,由于重视不够、实践基地缺少、产学研结合不力、资金投入不足等原因,实践训练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自然也难以达到工作岗位的要求。

因此,树立“为职业实践而进行科学教育,而不是带有某些理论的职业教育”的职业化教育理念,将职业化贯穿和渗透于高校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各个环节,通过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基础理论教育和充分的职业训练,使其成为在某一领域具有独立从事职业活动能力的高级人才。

(三)基于适应区域社会经济转型升级发展需求的专业设置链接创新

首先,改革现有的专业设置制度,以区域经济需求为导向,注重与社会需求吻合度,在现行本科专业目录的基础上,高校可根据当地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的技术领域需求灵活自主设置专业,建立专题动态调整和适时响应的机制。其次,高校的专业设置要针对技术密集型领域,强调适应技术的发展需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按照工作岗位群来设置专业方向,推进专业集群建设,也可以围绕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成长性产业,开设新专业,改造传统老专业。第三,专业设置要反哺促进高校更好地发展,让学生能够容易地找到实习岗位及工作。同时为面向接受高等专业教育和技术训练的企业提供充足的高素质的职业化人力资源,使高校、企业、学生及地方都能够从创新专业设置模式中获益。以德国为例:在汽车制造业集中地区——奔驰公司总部所在的斯图加特地区和大众集团所在的沃尔斯堡,当地的高校大多以工程制造、电子、汽车为特色专业;鲁尔工业区的大学普遍开设采矿专业;地处德国核能科学研究基地于利希的高校,开设了热点工艺与生产、能源系统工程、能源供给与环境保护、反应堆物理学与工程等专业;世界第二大软件公司德国SAP股份公司的总部设在曼海姆,经济信息专业则是高校与企业双赢的产物。

(四)基于围绕大学生职业化素质养成的师资队伍建设渠道创新

一是出台政策扩大高校引进师资的自主权,根据职业化人才培养的需要,自主引进应用技术型专业和专业群建设急需的领军人才和教学骨干,集聚一批专业结构合理、研究方向稳定、技能和成果突出的创新团队。二是构建灵活多样的弹性用人机制,打造一支专业兼聘结合、双师素质的教学团队,从企业行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聘用专业素质高、实践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师,进而帮助大学生更好掌握专业技能,激发学生对实际工作的兴趣和热情,强化职业化素养。三是加强对现有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与企业合作建立稳定的“双师型”教师校外实习、培训基地,通过顶岗工作,挂职锻炼等方式,尽可能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定岗实践,引导教师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不断积累实际工作经历。四是加强应用型教学团队的管理,改变现行职称评聘、职务晋级等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鼓励教师朝“双师型”方向发展,使那些专业实践能力强、应用性科研成果突出的教师有更好的晋升机会,同时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五是打破就业指导教师由辅导员及学生工作干部独立扮演和承担的局面,增加职业导师人选,形成跨学科、跨专业的指导教师团队,融思政教育、专业指导、就业帮扶、职业养成于一体,满足大学生职业化素养形成的需求。

(五)基于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大学生职业技能提升方法创新

硬件建设:要加强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实践教学共享平台投入,为专业技能培养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和保障。

培养方案:要体现学校办学水平、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的专业实践课程,合理配置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的占比,构建与企业、行业、科研院所、社会有关部门等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实现培养服务与产业需求的对接、课程体系与职业能力的对接、培养标准与资质认证的对接,专业技能与社会需求的对接。

教学过程:通过设立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奖励基金和实践学分,鼓励学生投身专业实验室参与教师科研课题,推行“设计实习一体化”的真题真做模式,充分发挥学科竞赛的龙头引领作用等,强化实践育人环节。

教学方法:改革传统课堂讲授模式,采用试水顶岗、场景模拟、案例分析、实践训练等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职场体验。

协同创新: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与行业、企业、协会及社会团体的横向联合与深度合作。坚持人才、项目、基地、服务一体化原则,围绕地方产业优化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重大需求,积极探索与企业、行业、区域协同创新模式,形成产学研用相结合,人才培养、项目研发、基地建设和社会服务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快速发展的新机制。

(六)基于顺利实现职场角色转换的精细化服务内容创新

参与的角色,除了高校责无旁贷地提供大学生职业化服务之外,应广泛吸纳政府、社会、家庭、学生的共同参与,政府需主动发挥政策制定的导向和职能作用,社会应积极为大学生和相关企业牵线搭桥,搭建互动交流平台,家庭要不断鼓励和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使之尽早投入职业化的思考和行动中去。时机的把握,更加注重三个时间节点及所匹配的教育内容:一是在校学习期间的职业素养认知与培养,包括诚信意识、自律意识、自我管理意识等;二是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的半职业化角色转换,包括加强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培养积极的心态和团队协助意识等;三是应聘就业期间初步完成职业角色转换,包括更加深入了解应聘职业的信息、树立在工作中学习的意识等。职业的认知,借鉴发达国家大学生择业方式和态度,克服职业定位及薪酬待遇的短视现象,通过职业平等化观念教育,引导学生合理正确的看待职业差异,摈弃狭隘的区分职业高低贵贱观念,并学会在尊重个人专业志趣和个性化能力差异的基础上,理性择业。服务的项目,开设“职前课堂”辅导,打造包括职业规划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感恩教育、责任教育、职业礼仪教育、成长成才教育的教育链,帮助大学生树立工作事业心和进取心,充分展示应具备的思想修养、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提升就业择业能力。

基于职业化视阙下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创新思考,对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以及实现充分就业的目标,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职业化”也正如商界中比较流行的“蓝海战略”这个词汇一样,能够有效地帮助大学生突破“就业难”背景下形成的同质化竞争的“红海”,提升能力,彰显特色,创造需求,突破竞争,拓展新的个性化的、非竞争性的就业市场空间,寻觅到大学生展示充分自我才华的“蓝海”。

[1]张翔云.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化素质培养体系构建[J].职教论坛,2010,(1).

[2]李丽芳,钱灿平.社会职场视角下大学生职业化素质培养的思考[J].教育前沿:理论版,2008,(11).

[3]杨洁.高等学校职业化训练体系构建初探[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7).

[4]邢文祥.基于提升就业竞争力的大学生职业化能力培养体系初探[J].北京教育:高教,2010,(6).

[5]林蕙.职业化视野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研究[D].沈阳:沈阳大学,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