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谈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

2014-04-18颜云燕

福建开放大学学报 2014年2期

颜云燕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福建 福州,350003)

谚语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在民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伟大的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曾经说过:“一个国家的天赋、智慧和精神在它的谚语中表露无疑。”[1]英国有句谚语告诉我们:“Proverbs are the daughters of daily experience.(谚语是日常经验的结晶。)”[2]它们是语言的精华和智慧的火花,富含深厚的文化内涵。熟悉一些英语谚语不仅是掌握英语的必要方法,而且还能帮助英语专业学习者了解英语国家,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风俗习惯、情感表达,甚至整个西方国家的道德思想,增加学习者的知识、扩大眼界。在悠久的中国历史中,汉语谚语一直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一、英语谚语和汉语谚语的起源

谚语是人类成千上万年工作和生活经验的总结,是人类文化的一种最古老、最有价值的表现形式。它们是国家智慧的结晶,是国家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

(一)日常生活中的谚语

英汉谚语中有很多是关于农业和气候的,这些被称为“农业谚语”,[3]例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这是中国的一句气象谚语,最早出现在12世纪宋朝范成大的诗里,相似的反映气候条件的农业谚语也出现在16世纪的英国,如:“Make hay while the sun shines.趁晴晒草(趁热打铁)”。

每个国家都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存在并繁衍生命,各地谚语的形成跟所在国家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密切相关。例如:英国是一个被海洋包围着的岛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潮湿,有利于航海和放羊、放牛,因此就有大量的谚语是描述航海和放牧的,如:“A smooth sea never made a skillful mariner.平静的大海造就不出熟练的水手”;“Living without an aim is like sailing without a compass.生活没有目标犹如航海没有罗盘”。而中国是一个内陆国家,农业很发达,因此就盛产独具特色的农业谚语,例如:“春捂秋冻”;“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春雨贵如油”;“人勤地不懒”;“一粒下地,万粒归仓”等。

这些来源于民间生活的谚语,反映出了对客观世界相似或不同的认知,也反映出了人类相似或不同的价值观和智慧。

(二)宗教书籍中的谚语

英国和其他英语国家大多信仰基督教,《圣经》的英文版本对英语谚语的丰富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有许多英语词汇来源于《圣经》或者跟基督教有关。《圣经·旧约》中的《谚语书》,里面记录了犹太所罗门王收集的智慧格言。这些格言实际上就是谚语,被知识分子广为诵读。有许多英语谚语是根据《圣经》改变而成,例如“Every heart has its own ache.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苦痛”是由《圣经·箴言》中的“The heart knows his own bitterness.心中的苦楚自己知道”得来的。[3]

还有一些谚语是完全引用《圣经》的,例如:“The sleep of laboring man is sweet.(Ecclesiastes) 劳动者的睡眠是香甜的。(《传道篇》)”。

也有其他一些谚语来源于《圣经》里面的句子但却与原始句子不同。例如,《圣经·以西结书》里面有句话:“Thus saith the Lord God:An evil,an only evil,behold,is come.耶和华说:有一灾,独有一灾,看哪,临近了。”在其他谚语中却有着相反的意思,例如,“Misfortunes never come single.祸不单行”。

大部分中国人信仰的是佛教,来源于宗教书籍的汉语谚语主要来源于佛教作品,特别是自汉唐以来的佛教信徒的语录。例如:“家丑不外扬”;“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其他一些民间流传的谚语更是带有明显的佛教色彩,如:“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除了佛教,道教经典也是汉语谚语的来源之一。有一些是来自老子的《道德经》,如:“悔于终不如慎于始”;“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有些是来自庄子的作品,如:“君子之交淡如水”。

(三)文学名著中的谚语

一些谚语源于文字作品,并用于文学描述,被称为“习得谚语”。最早使用谚语的作家是英国诗歌之父杰弗雷·乔叟。他的史诗包含了许多广为流传的谚语,如诗句“light come,light go.易得易失”。而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威廉·莎士比亚,他的戏剧是产生谚语的沃土,例如:“Silver will have a sliver sound.银子发出的是银子的声音。(《罗密欧与朱丽叶》)”;[4]“The course of true love never did run smooth.爱情之路,崎岖不平。(《仲夏夜之梦》)”。

事实上,英语谚语的起源是多方面的,其中就有许多谚语来自古希腊罗马神话和其他一些西方经典作品。例如:“Without Ceres and Bacchus,Venus grows cold.没有温饱就难有甜蜜的爱情”,在罗马神话中,Ceres是谷神,Bacchus是酒神,Venus是爱神,它们分别是丰收、食物和幸福的象征。还有些英语谚语来源于西方经典作品。包括之前提到的莎士比亚的作品,还包括一些其他西方国家的作家作品,例如:“Genius is 1 percent inspiration plus 99%of the hard-working.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美国)”。

中国是一个古老文明的国家。早在周朝时期,儒家思想就对中国文化有很大影响。后来,道教和儒家思想成为中国思想和文明的两大模式。据中国古代记载,许多谚语出现在诗歌、传说、和其它中国古代典籍中。具体而言,汉语谚语首先出现在《左传》。但在《左传》之前,就有一些有教育意义并被后人广为流传的句子出现。例如:“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周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温故而知新。(《论语》)”。事实上,这些就是谚语。

唐宋时期是诗歌和散文发展的黄金时期。对于很多中国人而言,背诵这些文学作品就是教育,这些作品对汉语有深远的影响。许多著名诗句自然而然就成为汉语谚语的一部分。例如:“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一失足成千古恨。(唐寅)”;“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

汉语谚语还来源于其他文学作品,如小说和散文。中国的四大名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深受广大中国人民喜爱。这四本书是中国谚语的宝库。例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三国演义》)”;“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红楼梦》)”;“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水浒传》)”。

二、英汉谚语的文化内涵

文化与语言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有专家指出,语言是文化存在的基石,脱离了语言,文化也就不可能存在;反之,语言又会受到来自文化的影响,并对其进行反映。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语言是对一个民族的特征进行反映,这其中既包括该民族的历史渊源以及文化背景,也包括地区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人生态度等。而作为语言中的一部分的谚语同样也蕴含着文化,折射出该民族的社会生活方式、道德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地理环境以及宗教思想等。[5]

(一)反映生活和经验

每个国家的人民都在社会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生活和生产经验。这些经验都反映在他们国家的谚语中,有些是直接反映经验,有些则反映了共同规律。

农业是无处不在的基础产业。从上文我们得知英语谚语和汉语谚语中有很多都是来自民间生活,而且这些谚语通常被称为“农业谚语”,它们反映了生活和生产经验。众所周知,中国是个农业大国,有很多“农业谚语”。尽管没有中国这么多,英国也有很多“农业谚语”。经验谚语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例如:“瑞雪兆丰年”,英语表达为“A snow year,a rich year”;“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衣送”,英语表达为“Cast not a clout till May be out”。

除了“农业谚语”外,还有很多反映其它经验的谚语,这些谚语有着或同或异的经验和教训。例如,关于实践和经验的谚语:“实践是一切智慧的源泉”;关于因果的谚语:“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上梁不正下梁歪”;关于事物变化和两面性的谚语:“长江后浪推前浪”;“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关于恐惧的谚语:“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

这部分,笔者就反映生活和生产经验的英汉谚语进行了对比。人们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并通过使用谚语来学习和传播经验。

(二)反映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个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家文化。英汉谚语反映了各自宗教的思想和理念,学习英汉谚语有利于更深入地理解这两个国家的文化。西方基督教与中国·佛教、道教之间的区别,在英语和汉语谚语中表现如下:

1.有神论和无神论

从上文我们得知基督教是主要西方国家的宗教信仰。基督教是有神论的宗教,它只承认上帝,上帝是世上万物包括人类的统治者。上帝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基督教强调对上帝要绝对服从。例如:“God is above all.上帝高于一切”;“Truth is the daughter of God.真理是神的女儿”;“God is where He was.上帝无所不在”。

佛教所谓的无神论或“泛神论”,是说诸法由因缘所生,宇宙万物由众生的共业所成,承认有精神、有鬼神,只是不以为有一位全知、全能、主宰创造宇宙的、既是最初也是最后而且唯一的神。它们认可天堂和天命,但这仅仅是一种抽象而神奇的力量,却不存在有主导的神。关于人类与神之间的关系的汉语谚语有很多。例如:“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不看僧面看佛面”;“人要衣装佛要金装”。

2.平等和等级

在有神论的基督教,上帝是唯一的、至高无上的。除了上帝,人不能有任何其他的偶像,所以人的人际关系是平等的。在英语谚语中有许多都体现出了平等关系,例如:“Every is a master and servant.每个人都是主人也都是仆人”;“Human blood is all of a colour.人类的血液都是同一颜色的”;“A cat may look at a King.小人物也有权利”。

相反地,中国的佛教、道教都没有唯一的、至高无上的神,而且人类可以扮演许多神的角色。尽管如此,人与人之间却有着森严的等级区别。在中国的旧封建社会,皇帝利用儒家的天命观将自己命名为“天子”,借此来巩固自己的政权。在这样一个等级社会,每个人都扮演着自己的角色,但却不能独占这个角色。例如:“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官大一级压死人”;“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3.恩赐和因果报应

在基督教的教义里,如果人能赎罪,他们会被原谅、会上天堂,这是上帝的恩赐。英语中,有许多关于宽恕的谚语,例如,“There,but for the grace of God,go I.若非上帝恩典,我的残忍本性就会按捺不住”;“To err is human;to forgive,divine.犯错的,是人;宽恕的,是神”;“There is no revenge so complete as forgiveness.没有比宽恕更彻底的复仇方式了”。

佛教非常强调因果报应,汉语谚语中就有很多这方面的例子,例如:“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4.博爱和慈悲

基督教强调博爱,因为上帝是无条件爱着人类的,人类作为上帝的孩子,应该无条件地爱上帝。 西方国家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就是受基督教精神的影响。有些英语谚语说明了这点:“Love begets love.爱爱相生”;“Love makes the world go around.爱让世界转动”。

而佛教倡导慈悲,这是命运而不是无条件的爱。世上的因果都是同时存在的。好与坏之间有明显的界限。慈悲是必要的,但是要宣扬好的、谴责恶的。

上述几个方面是英汉谚语宗教方面文化内涵的简单比较。

(三)反映道德品质

如同法律,道德也对社会行为设置了一些规范,以此来维护社会秩序。总的说来,西方国家和中国的传统道德思想有许多相似之处,但现代的道德思想却有一些差异。这些相似性和差异性同时也体现在谚语中。

第一,谚语反映了英国和中国相似或相同的道德思想。西方与中国的传统道德思想在许多方面是相似的。它们的谚语记录了这方面的内容,比如赞美勤劳、颂扬节俭、保持谦虚、注重名誉。例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节俭是慷慨之母”;“Industry is fortune's right hand,and frugality her left.勤勉是幸运的右手,节俭是幸运的左手。”

第二,谚语反映不同或完全不同的中西方道德思想。因为西方国家受利己主义的影响,而中国传统文化则更强调他人和集体,因此反映在谚语中就体现出了巨大的差异。

首先,关于交友和保持友谊的谚语,例如:

a.“爱朋友但要爱自己”;

b.“ Hunger knows no friend.饥 饿 不 识 朋友”。

其次,关于债务的谚语,例如:

a.“借出等于失去,所以装傻吧”;

b.“Better give a shilling than lend and lose half a crown.宁可给人一先令,也不要借出从而失去两个半先令”。

再则,关于荣誉、言行的谚语,例如:

a.“难听的话不会伤到筋骨”;

b.“A tattler is worse than a thief.搬弄是非的人比贼还坏”。

第三,谚语反映了中西方现代道德的不同之处。中国在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一直处于封建社会,留下了浓厚的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礼教痕迹,而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社会则对他们的道德思想影响深远,例如:

首先,关于孝道的谚语,即孝顺父母的方式。中国人认为父母给予孩子身体和生命,所以他们应该有尽孝道的义务。但在西方国家就不一样了,因为他们认为他们的孩子有独立的人格不必对父母玩完全服从。例如,中国谚语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养儿防老”。而英语谚语则是:“Children suck the mother when they are young,and the father when they are old.孩子们小时候吃母亲的乳汁,长大后吸父亲的血汗”;“Children are not to be blamed for the faults of their parents.孩子不应该为父母的过错被责怪”;“Children when they are little make parents fools,when they are great they make them mad.孩子小时使父母变傻,长大了则把父母逼疯”。

其次,关于女人的谚语。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女性受到压迫,她们是卑微的,不能同男人一样受教育,甚至不能在社交场合出没。在西方的资本主义社会里,即使是男人掌权女人的地位也没有在中国这么低下。例如,中文常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头发长见识短”;“最毒妇人心”,而英文则说:“He that would thrive,must ask his wife.要想发迹,请教妻子”;“He who does mot honor his wife dishonor himself.不尊重妻子的人就是不尊重自己”;“A good wife makes a good husband.好妻子成就好丈夫”。

再则,关于爱情的谚语,这是中国封建道德和西方资本主义道德差异最显著的地方。中国的传统封建礼教严格限制了男女之间的自由恋爱。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西方国家早在14世纪到16世纪就追求自由和人类解放。资本主义社会提倡恋爱自由,甚至到了崇尚爱情的地步。例如,中文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忠臣不事二主,贞妇不嫁二夫”;而英文则是:“Love laughs at locksmiths.恩爱夫妻不分离”;“ True love never grows old.真爱永不变”;“Love is the touchstone of virtue.爱情是美德的试金石”。

由上文我们知道了英汉谚语间的相似性和巨大差异,以及英汉文化的对比。从这个层面上看,只有更深地理解英语文化才能完全理解英语。

三、结语

社会工作、实践和发展是谚语的主要来源。历史的脉搏在谚语中跳动。国家文化主流和文学大师为谚语注入新鲜血液,丰富、发展和完善谚语,使之广泛传播。英国和中国的地理环境有很大的不同,这两个地方的人在各自工作实践中创造了它们独具特色的谚语。英国和中国都具有悠久的历史,有许多伟大的作家和学者的名字在历史上闪闪发光。英国有William Shakespeare、Geoffrey Chaucer、John Milton 等等,中国有孔子、施耐庵、曹雪芹等,这些人作品中的一些句子就成为了流行的谚语。

谚语是语言的精华,可以广泛适用于社会实践的各个方面,既可作为个人的座右铭,也可用于人们交流。无论在中国,还是英国,抑或是世界上其他国家,谚语往往既是一种文化的符号,又是一种时代的印记,更是人们生活的侧影。因此对它们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学好一门语言,用好一门语言,并在跨文化交际中从容应对。

[1]王福祯,赵友斌.英语谚语荟萃[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7:1.

[2]王小凤.中西文化与英汉熟语比较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205.

[3]王德春.汉英谚语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13,73.

[4]李莉华.英语谚语是起源探究[J].今日财富:金融发展与监管,2011,(11):169.

[5]李文颖.跨文化交际中英汉谚语之比较[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5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