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肖邦《c小调夜曲》
2014-04-18重庆西南大学400715
王 雯 (重庆西南大学 400715)
一、前言
肖邦是波兰伟大的音乐家、作曲家,是欧洲音乐史上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钢琴曲,被誉为“钢琴诗人”。夜曲和圆舞曲是他创作中最富浪漫气质的体裁。他的夜曲表现的情感很丰富,有的清澈、明镜,没有明显的波澜;有的乐曲内部形成不同的情绪对比。而创作于1841年的《c小调夜曲》(op.48 no.1)更是打破了夜曲的一般格局,这首夜曲富含抒情性、悲剧性与英雄性,音乐形象对比异常强烈、突出,充满了动力,将乐曲再现部分发展为一种严峻、激越、充满戏剧性力量的内心独白,使夜曲这种体裁从形式到内涵都进入了一种更加新颖、深刻的境界。
二、曲式与音乐分析
(一)结构图式
复三部曲式
(二)分析说明
1.首部(1-24)为单三部曲式,Lento(慢速),4/4拍,c小调主题旋律流露出情绪的低落,内心的哀伤,预示着即将来临的狂风暴雨。
A段(1-8)由两个平行乐句组成,4+4方整性结构的转调乐段。其调性布局为c-bE-g,通过三度关系的转调,进入属小调。a乐句主题开始的两个单音均在弱拍上,强拍为休止,等分节奏。在静穆的柱式和弦的衬托下和织体的八度加入下,给人一种沉重的感觉,加以小调阴暗柔和的色调,烘托出一种类似葬礼进行队列的压抑、悲痛的悲剧性色彩气氛。第二小节则打破第一小节的沉闷节奏,在节奏方面求突破,整体动力感不断加强。整体旋律线在波浪式的进行逐渐下行(如图所示),叹息式的主题旋律线无疑为全曲的悲情性意味奠定了基础。a1 乐句伴奏织体出现十六分音符休止,进一步加强音乐的不安定因素。调性首先转入主调的关系大调bE大调,视乎想使这一主题的色彩由阴转明。然而,这一努力立即被证明是徒劳的,因为在第6小节后半拍出现的g小调二级七和弦又使这一主题转向阴霾,最终结束在主调的属小调上。这一耐人寻味的调性和声变奏显露出了一丝微妙的戏剧性变化。
如图:《c小调夜曲》主题旋律线
B段(9-16)由两个对比乐句组成,4+4方整性结构的转调乐段,b乐句开始于拿波里调bD调,11小节又转入主调。15小节的第一个G音是延留音,本在强拍上,但是将其处理为P弱拍,与14小节的G音形成对比,仿佛由明亮突然转向暗淡,表达出内心的矛盾与纠结。最后结束于主调的属和弦的半终止,带来更多的期待感,给人以欲言又止的感觉。
A1段(17-24)为A段的变化再现,由两个对比乐句构成,没有直接从主调再现,而是从关系大调bE大调开始,随后转入主调。
2.中部(25-48)为带再现的单二部,与首部形成鲜明的对比。调性转入同主音大调。节奏变为顺分型的持续平稳进行。旋律变为连续柱式和弦的合唱形式,使首部之前波澜渐起的音乐情绪平稳了下来,肃穆宁静地似乎将先前的阴霾一扫而光,只剩下一片阳光灿烂。
C段(25-32)由两个模进乐句构成。结束于C大调的主和弦。e1乐句是e乐句的八度模进进行,加之琶音的运用使得音乐色彩更加清澈明朗,29小节将第三拍的处理为P弱拍更突出音乐的轻柔,给人以神圣,纯净如水之感。e乐句的旋律在高声部,e1乐句的旋律则转入中间声部。
D段(33-40)由两个对比乐句构成,4+4的方整性结构。结束于C大调的完满终止。主要是进行一系列上行模进,连续的模进引起了调性和织体的变化,从而使音乐的紧张度不断增加。在39小节时开始引入半音化的新材料,同时加入三连音,打乱乐曲发展,给人以紧迫感,逐渐将音乐推向不可逆转的风起云涌中去。
D1段(41-48)为D段的变奏重复,完全以三连音代替了最初的和弦式织体的平稳进行,音乐紧张而有张力,不断加强的力度将音乐一步步推向高潮。夹杂在半音化三连音中的旋律仿佛暴风骤雨中的一声声呐喊。最后结束于同主音调的主和弦。
3.再现部(49-72)为首部的变化再现,其延用了中部激动的织体形态,开始标以pp(很弱)的力度,再到逐渐渐强,表明作曲家并未急于采用强悍的力度来宣泄心中压抑已久的情感,而是先抑后扬,乐句环环相扣,情感层层推进,最终把音乐推向光辉灿烂的高潮。
4.尾声(73-77)由5小节构成,在74小节进入主持续音,使乐曲获得稳定的终止效果。力度在再现部的完满终止后逐渐减弱,再到最后的pp,使音乐逐渐消失,激动的情绪点点平复,令人回味无穷。
总之,肖邦的c小调夜曲是一首热情奔放的作品。无论是首部间断呻吟的曲调,充满戏剧性的内心悲伤的独白。还是中间部分的由最初的温和、平静,象是对心灵的抚慰和祝福。到后来逐渐变得刚毅豪迈,雄伟有力,象一首壮丽的进行曲。甚至最后,音乐回到第一部分,悲伤的独白变成了焦急不安的、激动人心的语言。这些都体现了肖邦打破了夜曲的一般格局,使夜曲这种体裁从形式到内涵都进入了一种更加新颖、深刻的境界。
参考文献:
[1]钱仁康,钱亦平.音乐作品分析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
[2]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