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类眼底出血的疗效观察

2014-04-18赵璐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7期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疗效

赵璐

[摘要] 目的 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类眼底出血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0年2月~2012年7月本院眼科门诊或住院的眼底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而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观察患者眼底出血吸收情况、视力变化情况以及治疗有效率。 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治愈21眼,显效15眼,有效4眼,无效5眼,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视力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对于不同发病原因的眼底出血,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均较好。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各类眼底出血均具有良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3(a)-0062-03

眼底出血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眼科临床多发病症,多发于50~80岁的老年患者,其病因主要包括视网膜病变(如血管阻塞或静脉炎症)、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妊娠中毒等[1-2]。目前眼底出血发病率较高,但对于眼底出血的治疗尚无简便有效的方法,治愈难、病因多、发病急、易反复等特点使眼底出血多发展为视觉障碍甚至失明,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3]。传统的西医治疗多以止血、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等药物为主,但效果并不理想[4]。本研究选取2010年2月~2012年7月来本院眼科门诊或住院的眼底出血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并观察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2月~2012年7月本院眼科门诊或住院的眼底出血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暴盲的诊断标准[5]。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0例,男17例(19眼),女23例(26眼);患者年龄最小34岁,最大72岁,平均(58.47±12.34)岁;出血时间2~32 d,平均(24.86±14.45)d;双眼发病5例,单眼发病35例;按照眼底出血的发病原因分类:视网膜静脉阻塞10眼,视网膜静脉周围炎5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10眼,高血压眼底出血13眼,外伤性眼底出血7眼。对照组40例,男16例(19眼),女24例(27眼);患者年龄最小35岁,最大76岁,平均(59.62±13.74)岁;出血时间5~36 d,平均(25.07±15.22)d;双眼发病6例,单眼发病34例;按照眼底出血的发病原因分类:视网膜静脉阻塞9眼,视网膜静脉周围炎5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12眼,高血压眼底出血15眼,外伤性眼底出血5眼。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发病原因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单纯西医治疗方法,针对各患者的不同临床表现及症状,分别使用神经营养剂、血管扩张药物、抗凝剂、降压、降脂类药物以及碘剂等进行治疗,对于眼底出血严重的患者加用尿激酶、透明质酸钠等。以1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疗效。

1.2.2 观察组 在单纯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辅以中医治疗,按照中医理论进行处方,多以清热凉血、化瘀止血、滋补肝肾等药物进行治疗。本研究采用祛瘀汤[6]进行治疗,处方:赤芍、牡丹皮各12 g、生地黄20 g,当归尾6 g,丹参、莞蔚子、泽兰各10 g,三七粉3 g。根据患者的体质以及症状的差异,适当增减药量或另行添加药物治疗。每天1剂,早晚各服1次,以1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疗效。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眼底出血的吸收情况;患者视力变化情况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进行检测并记录。疗效评定参照李全智《眼底出血》疗效标准[7]。其中,眼底出血完全吸收且视力恢复为治愈;出血大部分吸收,视力提高4行以上,视野扩大10度为显效;出血部分吸收且视力提高2~3行、视野扩大5度或以上为有效;眼底出血未被吸收或变化未达最低标准为无效。总有效=治愈+显效+有效。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39%,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131,P=0.013)(表1)。

3 讨论

眼底出血作为常见的眼科临床病症,会导致患者视觉障碍,甚至失明,且其病因多、发病急、易反复,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西医对于眼底出血的治疗,多根据患者的症状及临床表现进行对症治疗,如使用止血剂、抗凝药物、扩血管药物等,从而改善微循环,促进眼底出血的吸收;使用降压、降脂类药物,减少眼底出血的发病原因等,但效果并不显著。中医理论多将眼底出血归为暴盲、视瞻昏渺的范畴,主要由外邪入侵、脏腑失调、血脉受阻所致,临床多采用清热凉血、化瘀止血、滋补肝肾等药物治疗。现代研究显示,中药对于眼底出血的治疗效果良好。李群英等[8]对于110例患者129眼的眼底出血采用生蒲黄汤加减治疗,结果表明治疗后患者的视力、眼底出血均显著改善,且对于不同种类疾病的效果均较为显著。车选义等[9]对68例视网膜静脉阻塞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所致眼底出血患者采用中医治疗,结果显示和血明片及葛根素注射液可显著改善患者视力,促进眼底出血的吸收。

目前,鉴于中、西医治疗的优缺点,中西结合治疗方法逐渐被广泛应用于眼底出血的治疗。本研究在采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祛瘀汤进行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与郭建军[10]、梅玲[11]的研究结果一致。这主要是由于祛瘀汤处方可有效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防止出血发生,同时其活血成分可促进血液微循环,有效促进眼底出血的吸收,从而改善患者视力,提高治疗有效率。此外,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不同发病原因的眼底出血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对于各类眼底出血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各类眼底出血均可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但另一方面,中医药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使用,各类药物使用须酌情增减,以防止过度或不及而引发不良后果或达不到治疗效果[12]。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于各类眼底出血均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在眼底出血的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白建民,时伟峰.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43例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研究,2011,3(4):191-192.

[2] 马冰松,张兵,马雪松.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50例[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Z1):37-38.

[3] 崔庆霞.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40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8):108-109.

[4] 戴维智,郝晓琳,刘桦,等.和血明目片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性眼底出血的临床研究[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1(2):20-22.

[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11.

[6] 郑丽绵.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40例疗效观察[J]. 新中医,2005,37(12):55-56.

[7] 李全智.眼底出血[M].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93:6.

[8] 李群英,李妍,汪伟,等.生蒲黄汤加减治疗眼底出血疗效观察[J]. 辽宁中医杂志,2011,38(9):1829-1831.

[9] 车选义,马勇,李裕钦,等.和血明目片治疗眼底出血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8,1(8):741-744.

[10] 郭建军.中西医结合法治疗糖尿病眼底出血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0):330-331.

[11] 梅玲.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眼底出血42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2,18(12):40-42.

[12] 李春艳.中医辨证论治眼底出血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15):85-86.

(收稿日期:214-01-21 本文编辑:魏玉坡)

[摘要] 目的 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类眼底出血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0年2月~2012年7月本院眼科门诊或住院的眼底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而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观察患者眼底出血吸收情况、视力变化情况以及治疗有效率。 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治愈21眼,显效15眼,有效4眼,无效5眼,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视力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对于不同发病原因的眼底出血,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均较好。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各类眼底出血均具有良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3(a)-0062-03

眼底出血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眼科临床多发病症,多发于50~80岁的老年患者,其病因主要包括视网膜病变(如血管阻塞或静脉炎症)、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妊娠中毒等[1-2]。目前眼底出血发病率较高,但对于眼底出血的治疗尚无简便有效的方法,治愈难、病因多、发病急、易反复等特点使眼底出血多发展为视觉障碍甚至失明,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3]。传统的西医治疗多以止血、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等药物为主,但效果并不理想[4]。本研究选取2010年2月~2012年7月来本院眼科门诊或住院的眼底出血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并观察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2月~2012年7月本院眼科门诊或住院的眼底出血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暴盲的诊断标准[5]。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0例,男17例(19眼),女23例(26眼);患者年龄最小34岁,最大72岁,平均(58.47±12.34)岁;出血时间2~32 d,平均(24.86±14.45)d;双眼发病5例,单眼发病35例;按照眼底出血的发病原因分类:视网膜静脉阻塞10眼,视网膜静脉周围炎5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10眼,高血压眼底出血13眼,外伤性眼底出血7眼。对照组40例,男16例(19眼),女24例(27眼);患者年龄最小35岁,最大76岁,平均(59.62±13.74)岁;出血时间5~36 d,平均(25.07±15.22)d;双眼发病6例,单眼发病34例;按照眼底出血的发病原因分类:视网膜静脉阻塞9眼,视网膜静脉周围炎5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12眼,高血压眼底出血15眼,外伤性眼底出血5眼。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发病原因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单纯西医治疗方法,针对各患者的不同临床表现及症状,分别使用神经营养剂、血管扩张药物、抗凝剂、降压、降脂类药物以及碘剂等进行治疗,对于眼底出血严重的患者加用尿激酶、透明质酸钠等。以1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疗效。

1.2.2 观察组 在单纯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辅以中医治疗,按照中医理论进行处方,多以清热凉血、化瘀止血、滋补肝肾等药物进行治疗。本研究采用祛瘀汤[6]进行治疗,处方:赤芍、牡丹皮各12 g、生地黄20 g,当归尾6 g,丹参、莞蔚子、泽兰各10 g,三七粉3 g。根据患者的体质以及症状的差异,适当增减药量或另行添加药物治疗。每天1剂,早晚各服1次,以1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疗效。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眼底出血的吸收情况;患者视力变化情况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进行检测并记录。疗效评定参照李全智《眼底出血》疗效标准[7]。其中,眼底出血完全吸收且视力恢复为治愈;出血大部分吸收,视力提高4行以上,视野扩大10度为显效;出血部分吸收且视力提高2~3行、视野扩大5度或以上为有效;眼底出血未被吸收或变化未达最低标准为无效。总有效=治愈+显效+有效。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39%,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131,P=0.013)(表1)。

3 讨论

眼底出血作为常见的眼科临床病症,会导致患者视觉障碍,甚至失明,且其病因多、发病急、易反复,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西医对于眼底出血的治疗,多根据患者的症状及临床表现进行对症治疗,如使用止血剂、抗凝药物、扩血管药物等,从而改善微循环,促进眼底出血的吸收;使用降压、降脂类药物,减少眼底出血的发病原因等,但效果并不显著。中医理论多将眼底出血归为暴盲、视瞻昏渺的范畴,主要由外邪入侵、脏腑失调、血脉受阻所致,临床多采用清热凉血、化瘀止血、滋补肝肾等药物治疗。现代研究显示,中药对于眼底出血的治疗效果良好。李群英等[8]对于110例患者129眼的眼底出血采用生蒲黄汤加减治疗,结果表明治疗后患者的视力、眼底出血均显著改善,且对于不同种类疾病的效果均较为显著。车选义等[9]对68例视网膜静脉阻塞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所致眼底出血患者采用中医治疗,结果显示和血明片及葛根素注射液可显著改善患者视力,促进眼底出血的吸收。

目前,鉴于中、西医治疗的优缺点,中西结合治疗方法逐渐被广泛应用于眼底出血的治疗。本研究在采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祛瘀汤进行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与郭建军[10]、梅玲[11]的研究结果一致。这主要是由于祛瘀汤处方可有效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防止出血发生,同时其活血成分可促进血液微循环,有效促进眼底出血的吸收,从而改善患者视力,提高治疗有效率。此外,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不同发病原因的眼底出血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对于各类眼底出血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各类眼底出血均可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但另一方面,中医药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使用,各类药物使用须酌情增减,以防止过度或不及而引发不良后果或达不到治疗效果[12]。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于各类眼底出血均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在眼底出血的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白建民,时伟峰.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43例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研究,2011,3(4):191-192.

[2] 马冰松,张兵,马雪松.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50例[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Z1):37-38.

[3] 崔庆霞.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40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8):108-109.

[4] 戴维智,郝晓琳,刘桦,等.和血明目片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性眼底出血的临床研究[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1(2):20-22.

[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11.

[6] 郑丽绵.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40例疗效观察[J]. 新中医,2005,37(12):55-56.

[7] 李全智.眼底出血[M].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93:6.

[8] 李群英,李妍,汪伟,等.生蒲黄汤加减治疗眼底出血疗效观察[J]. 辽宁中医杂志,2011,38(9):1829-1831.

[9] 车选义,马勇,李裕钦,等.和血明目片治疗眼底出血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8,1(8):741-744.

[10] 郭建军.中西医结合法治疗糖尿病眼底出血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0):330-331.

[11] 梅玲.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眼底出血42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2,18(12):40-42.

[12] 李春艳.中医辨证论治眼底出血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15):85-86.

(收稿日期:214-01-21 本文编辑:魏玉坡)

[摘要] 目的 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类眼底出血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0年2月~2012年7月本院眼科门诊或住院的眼底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而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观察患者眼底出血吸收情况、视力变化情况以及治疗有效率。 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治愈21眼,显效15眼,有效4眼,无效5眼,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视力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对于不同发病原因的眼底出血,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均较好。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各类眼底出血均具有良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3(a)-0062-03

眼底出血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眼科临床多发病症,多发于50~80岁的老年患者,其病因主要包括视网膜病变(如血管阻塞或静脉炎症)、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妊娠中毒等[1-2]。目前眼底出血发病率较高,但对于眼底出血的治疗尚无简便有效的方法,治愈难、病因多、发病急、易反复等特点使眼底出血多发展为视觉障碍甚至失明,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3]。传统的西医治疗多以止血、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等药物为主,但效果并不理想[4]。本研究选取2010年2月~2012年7月来本院眼科门诊或住院的眼底出血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并观察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2月~2012年7月本院眼科门诊或住院的眼底出血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暴盲的诊断标准[5]。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0例,男17例(19眼),女23例(26眼);患者年龄最小34岁,最大72岁,平均(58.47±12.34)岁;出血时间2~32 d,平均(24.86±14.45)d;双眼发病5例,单眼发病35例;按照眼底出血的发病原因分类:视网膜静脉阻塞10眼,视网膜静脉周围炎5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10眼,高血压眼底出血13眼,外伤性眼底出血7眼。对照组40例,男16例(19眼),女24例(27眼);患者年龄最小35岁,最大76岁,平均(59.62±13.74)岁;出血时间5~36 d,平均(25.07±15.22)d;双眼发病6例,单眼发病34例;按照眼底出血的发病原因分类:视网膜静脉阻塞9眼,视网膜静脉周围炎5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12眼,高血压眼底出血15眼,外伤性眼底出血5眼。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发病原因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单纯西医治疗方法,针对各患者的不同临床表现及症状,分别使用神经营养剂、血管扩张药物、抗凝剂、降压、降脂类药物以及碘剂等进行治疗,对于眼底出血严重的患者加用尿激酶、透明质酸钠等。以1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疗效。

1.2.2 观察组 在单纯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辅以中医治疗,按照中医理论进行处方,多以清热凉血、化瘀止血、滋补肝肾等药物进行治疗。本研究采用祛瘀汤[6]进行治疗,处方:赤芍、牡丹皮各12 g、生地黄20 g,当归尾6 g,丹参、莞蔚子、泽兰各10 g,三七粉3 g。根据患者的体质以及症状的差异,适当增减药量或另行添加药物治疗。每天1剂,早晚各服1次,以1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疗效。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眼底出血的吸收情况;患者视力变化情况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进行检测并记录。疗效评定参照李全智《眼底出血》疗效标准[7]。其中,眼底出血完全吸收且视力恢复为治愈;出血大部分吸收,视力提高4行以上,视野扩大10度为显效;出血部分吸收且视力提高2~3行、视野扩大5度或以上为有效;眼底出血未被吸收或变化未达最低标准为无效。总有效=治愈+显效+有效。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39%,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131,P=0.013)(表1)。

3 讨论

眼底出血作为常见的眼科临床病症,会导致患者视觉障碍,甚至失明,且其病因多、发病急、易反复,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西医对于眼底出血的治疗,多根据患者的症状及临床表现进行对症治疗,如使用止血剂、抗凝药物、扩血管药物等,从而改善微循环,促进眼底出血的吸收;使用降压、降脂类药物,减少眼底出血的发病原因等,但效果并不显著。中医理论多将眼底出血归为暴盲、视瞻昏渺的范畴,主要由外邪入侵、脏腑失调、血脉受阻所致,临床多采用清热凉血、化瘀止血、滋补肝肾等药物治疗。现代研究显示,中药对于眼底出血的治疗效果良好。李群英等[8]对于110例患者129眼的眼底出血采用生蒲黄汤加减治疗,结果表明治疗后患者的视力、眼底出血均显著改善,且对于不同种类疾病的效果均较为显著。车选义等[9]对68例视网膜静脉阻塞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所致眼底出血患者采用中医治疗,结果显示和血明片及葛根素注射液可显著改善患者视力,促进眼底出血的吸收。

目前,鉴于中、西医治疗的优缺点,中西结合治疗方法逐渐被广泛应用于眼底出血的治疗。本研究在采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祛瘀汤进行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与郭建军[10]、梅玲[11]的研究结果一致。这主要是由于祛瘀汤处方可有效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防止出血发生,同时其活血成分可促进血液微循环,有效促进眼底出血的吸收,从而改善患者视力,提高治疗有效率。此外,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不同发病原因的眼底出血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对于各类眼底出血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各类眼底出血均可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但另一方面,中医药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使用,各类药物使用须酌情增减,以防止过度或不及而引发不良后果或达不到治疗效果[12]。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于各类眼底出血均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在眼底出血的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白建民,时伟峰.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43例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研究,2011,3(4):191-192.

[2] 马冰松,张兵,马雪松.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50例[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Z1):37-38.

[3] 崔庆霞.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40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8):108-109.

[4] 戴维智,郝晓琳,刘桦,等.和血明目片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性眼底出血的临床研究[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1(2):20-22.

[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11.

[6] 郑丽绵.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40例疗效观察[J]. 新中医,2005,37(12):55-56.

[7] 李全智.眼底出血[M].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93:6.

[8] 李群英,李妍,汪伟,等.生蒲黄汤加减治疗眼底出血疗效观察[J]. 辽宁中医杂志,2011,38(9):1829-1831.

[9] 车选义,马勇,李裕钦,等.和血明目片治疗眼底出血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8,1(8):741-744.

[10] 郭建军.中西医结合法治疗糖尿病眼底出血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0):330-331.

[11] 梅玲.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眼底出血42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2,18(12):40-42.

[12] 李春艳.中医辨证论治眼底出血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15):85-86.

(收稿日期:214-01-21 本文编辑:魏玉坡)

猜你喜欢

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眼底出血的临床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中西医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皮炎的效果及临床优势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效果初步评定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