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奈达的对等翻译理论及其在翻译中的应用*

2014-04-17杜丽娟

关键词:翻译者源语奈达

杜丽娟

(阜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安徽阜阳 236041)

一、奈达的语言、文化观

翻译活动涉及两种不同的语言和两种不同的文化,翻译理论在本质上是一种语言和文化理论,不同的语言和文化决定了翻译的标准不尽相同。

20世纪,语言学领域的发展也影响了翻译学理论的进化和完善。奈达是以语言为导向的翻译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强调人类语言的普遍特性,与其说奈达是一名翻译理论学家,不如说他是一名语言学家。

奈达的语言与文化观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他的翻译理论。奈达坚持认为,翻译者应该像尊重源语文本那样尊重目的语文本,首先是因为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特点,为了更有效地交流,翻译者应该尊重每种语言的特点;其次,他认为用一种语言表达的任何事物都可以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当翻译者意识到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如特殊的篇章结构、构词方式等,他就不会把源语的正式结构强加给目的语。

因为语言在表达内容上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在表达的方式上有所不同,因此,各种语言之间的互译是可行的。正如奈达所指出的:“有些人认为每一种语言都很独特,所以把一种语言的篇章翻译成另外一种语言的篇章时没有有效的方法,但是至少90%的语言功能结构是相似的,语言的共性远远超出了语言的个性。”[1]78

关于语言形式改变的程度问题,奈达提出:“两种语言或两种文化之间的差距越大,就越要对形式做出更大的调整。”[2]5-6

文化是翻译的源泉,翻译是文化交流的工具。没有文化,翻译就像一口干枯了的井;没有翻译,文化也不会这样多姿多彩。在翻译时,文化因素甚至比语言因素更加重要。

人们在翻译时所犯的错误常常不是因为缺乏语言知识,而是对文化的假设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在决定词语或习语的意思时,翻译者不仅要注重语篇结构,还要注重文化内涵问题,因为文化是理解的核心部分。

二、对等翻译理论的主要观点

“对等”翻译观是奈达翻译理论的重要观点。“对等”这个词语最初出现在里欧(Rieu)的写作中,被称为“有效对等原则”[3]554-559。随着语言学和翻译研究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翻译对等”成为以语言学为导向的西方翻译理论研究的中心。

奈达翻译理论在中国被称为奈达的“对等理论”“有效对等理论”“功能对等理论”。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奈达理论在中国翻译理论界遭遇到了强烈的批评,被认为是不切实际的,因为他们认为在翻译时是不可能实现对等的。

然而,奈达的对等并不是绝对的对等。1964年,奈达第一次提出了“动态对等”,这是与“形式对等”不同的理论。直到1969年,奈达意识到了给“对等”下定义的重要性,定义如下:“翻译者必须努力争取对等而不是争取翻译的个性。在某种意义上,这是强调信息的再生产的另一种方式,而不是保留话语的形式。”[4]159

奈达不止一次地强调,翻译时取得绝对的对等是不可能的,他还认为,翻译不是要得到完全的相似,而是要产出“最贴近、最自然的对等”。下面,笔者将详细讨论奈达的对等翻译理论。

(一)奈达理论的“形式对等”

在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on一书中,奈达提出:“翻译时,应该寻找最贴近、最可能的对等,根本上有二种不同的对等,一种叫做‘形式对等’,一种叫做‘动态对等’。”[2]12

“形式对等”主要关注信息本身,包括信息的形式和内容。翻译者关心目的语的形式和内容是否与源语相对应,如英汉诗歌互译时要关注诗歌形式对等问题。从形式的取向上看,翻译者应该关注的问题是,目的语信息要尽可能和源语不同语言元素相贴近。

“形式对等”翻译基本上是以源语为导向的,也就是说,要尽可能翻译出源语信息的形式和内容。因此,“形式对等”翻译试图产生几种形式元素,包括:语法单位的一致性;词汇用法的一致性;源语信息的含义。语法单位的再产出应该体现在保留词汇的形式,如翻译时把名词翻译成名词,把动词翻译成动词,保留所有短语和句子的成分完整;保留所有形式的指征,如标点符号、段落划分,等等。

“形式对等”的翻译旨在允许目的语读者尽可能地以源语读者的思维来思考问题,尽可能地理解源语的习俗、思维方式、表达方式。对以传播信息为主的内容进行翻译,“形式对等”翻译可称为是完美且有效的翻译。

(二)奈达理论的“动态对等”

“动态对等”起源于里欧假设的“有效的对等原则”,它以读者的反应为导向,翻译者关心的不是如何把目的语信息和源语信息相匹配,而是关注翻译时的一种动态关系,也就是目的语读者对信息的反应基本上和源语读者对信息的反应要相一致。

在这类翻译中,翻译的中心转变了,不再关注源语信息,而是关注目的语读者的反应。为了达到翻译的自然贴近,以目的语读者为导向的翻译方法应该考虑词汇、语法和文化元素的改变。

奈达把“动态对等翻译”定义为“对源语信息最自然、最贴切的翻译”,这个定义包括以下三个基本的术语内容:

(1)“对等”是对源语信息的对等;

(2)“自然”是翻译成目的语时,译文的语言表达要自然;

(3)“最贴切”是以最高程度的近似把“对等”和“自然”结合起来。

翻译者有义务做出适当的调整,诸如改变词汇顺序、用动词代替名词、用名词代替代词等[4]167。

(三)奈达理论的“功能对等”

奈达在他的两部作品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和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中,运用“动态对等”陈述了他的新的翻译观点。之后,奈达在From One Language to Another一书中使用了“功能对等”,即把源语翻译成目的语时,在内容上尽可能要求对等,且还要求尽可能使形式也要对等。

“功能对等”要求译文与原文能够达到充分的对等,使目的语读者与源语读者有近似的理解和欣赏,所以他认为不能达到这一要求的译文是不理想的,且不易被目的语读者所接受。

根据奈达的语言与文化观不难得出,两种语言与文化之间肯定存在一定差异,任何翻译都不会达到绝对的等值。两种语言存在着不同语音、语法和不同的词语等表达形式,翻译者要做好准备,认真研究这种差异,以使目的语读者得到与源语读者相同或相似的感受和欣赏。翻译者应该在形式、内容、意义和文体上找出最佳对等语言,使译文最大限度地贴近原文。

三、中西译界对奈达翻译理论的反应

奈达的翻译理论在中西方翻译研究上起着重要作用,翻译家们对奈达的翻译理论及其应用有着浓厚的兴趣,产生了种种不同的反应。

奈达的“动态对等”和“功能对等”是对翻译研究的主要贡献,然而却引起了学者间不同的反应。

中国翻译学家劳陇支持“动态对等”理论,劳陇指出了该理论的重要性,认为该理论以“读者反应”为翻译标准,把目的语读者的反应作为评判翻译的重要标尺之一。劳陇还坚持认为,“动态对等”比中国传统的翻译标准“信”“达”“雅”更加科学,更加客观和具体[5]。

马会娟博士认为,“动态对等”是一种有效的翻译标准,认为该理论把客观的文本和读者客观的反应相结合,批评家可以有效、客观地评价翻译[6]204。

张南峰教授指出:“支持对等效果和对等理论的学习者从未提出过‘读者对等反应’是评价翻译的唯一标准,事实上对等效果和传统翻译理论有共同之处,即以‘读者反应’为导向,如果源语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和反应是消极的,那么目的语读者对翻译文本的理解也应该是消极的。”[7]

而林克难则提出,有必要重新思考奈达的理论,尤其是该理论的局限和不足之处,他还认为,“功能对等”理论不能适用于所有类型文本的翻译;奈达假设目标语读者和源语读者有相同的阅读感受,这种假设虽然对以传递信息为主的内容可以起到指导作用,对文学翻译是不切实际的[8]。

近年来,人们对奈达翻译理论的批评之声不绝于耳。吴义诚在他的文章中否认了“翻译对等”的重要性,他认为在西方翻译理论中任何有关“对等”的讨论都扭曲了翻译的根本问题,对等理论对英汉互译没有任何指导意义;即便对等理论适用于印欧语系语言之间的翻译,但却不能应用于中西方语言之间的互译,因为他们不属于同一个语系[9]。

西方翻译理论家纽马克(Newmark)反对任何翻译活动都要取得对等效果,他认为,对等效果是翻译的最理想状态,而不是翻译的目标。纽马克建议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应该共存,反对对等理论的支配作用。纽马克指出,在一些翻译事例中是不能取得对等效果的,比如当源语信息和目的语信息存在着明显的文化差异时;“动态对等”存在局限性,它不能被看做是翻译的万能药[10]。

格特(Gutt)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对奈达的“动态对等”提出挑战,他认为“动态对等”不能为翻译理论提供理论基础,对认知环境中有着不同交际目的的翻译是不可实现的,比如翻译《圣经》文本时要注意到现代读者所遇到的文化交际问题[11]94。

尽管学者们对奈达的翻译理论有着不同的评价,但奈达理论是以现代语言学的方法来研究翻译理论实践问题的,这在翻译理论研究中作出了重大突破。人们应该学会正确借鉴奈达的理论,但不能盲目地全盘接受。

四、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借助于知网和图书馆查阅到有关奈达对等理论的相关文章,发现和总结了“功能对等”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一些学者把功能对等理论应用到商务英语翻译、美剧字幕翻译和商业广告翻译中。在翻译的时候,译者应首先理解说话者的意思,考虑中国的社会情况,在保证原意的前提下保留其文化本质。

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理论基础,胡志红以歌词《传奇》《心太软》以及Scarborough Fair的中英文版本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歌词翻译中所体现的功能对等理论的应用,诠释了功能对等理论对歌词翻译的实践指导意义,说明了对等理论所体现的不仅仅是字对字、句对句的对等,更是精神层次的动态对等,对以后的翻译实践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12]。

邵巍在《功能对等理论对电影字幕翻译的启示》一文中分析了电影字幕翻译的特点,提出了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可以在语言形式和文化因素的处理上对电影字幕翻译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13]。

张红深入探讨了汉语经贸新词语和英语译文之间达到“功能对等”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提出了在翻译新词时要根据对等理论,从语境(篇章语境和社会语境)、政治意义以及新词特征简洁三个方面考虑翻译策略[14]。

还有许多学者把功能对等理论归结为“以目的语文化”为基础,以“译文和译文读者”为中心,即要用最近似的自然对等值来传达原语的信息,争取使原文的意思和所要传达的精神能准确地再现给目的语读者。

五、结束语

尽管中西翻译界对奈达翻译理论的种种批评声不断,但该理论还是对以传达信息为主的翻译起着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

综合前人的研究,笔者发现,把该理论应用于中英双语网络新闻翻译研究目前尚不多见,这将是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因为“功能对等”理论以“读者”为导向,即侧重于目的语读者的反应,而新闻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满足读者和观众的需要,所以这就使得该理论应用于新闻翻译成为了可能。

[1] NIDA E A.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2.

[2] NIDA E A,CHARLES R T.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Leiden:Brill,1969.

[3] RIEU E V.Translation:In Cassell’s Encyclopedia of Literature[M].London:VolI,1953.

[4] NIDA E A.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M].Leiden:Brill,1964.

[5] 劳陇.介绍金陧、奈达合著《论翻译》[J].中国翻译,1987(2):56.

[6] 马会娟.奈达翻译理论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7] 张南峰.从奈达等效原则的接受看我国译论研究中的价值判断[J].外国语,1999(5):44-51.

[8] 林克难.动态对等的重要性与局限性[J].福建外语,1988(6):2-8.

[9] 吴义诚.对翻译等值问题的思考[J].中国翻译,1994(1):2-4.

[10] NEWMARK P.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New York:Prentice Hall,1988.

[11] GUTT E A.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M].Cambridge:Basil Blackwell Inc,1991.

[12] 胡志红,张良林.基于功能对等理论的歌词翻译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2012(9):53-55.

[13] 邵巍.功能对等理论对电影字幕翻译的启示[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2):89-91.

[14] 张红.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在经贸词语英译方面的应用[J].国际商务,2008(S1):53-57.

猜你喜欢

翻译者源语奈达
诠释学翻译理论研究
紫杉醇、奈达铂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评价
翻译是科学还是艺术?
——再论奈达对翻译本质属性的认知
论翻译者专业化进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翻译家
释义理论指导下的口译教学新模式探究
关于卡特福德翻译理论的思考
翻译者学术经历与翻译质量关系的研究
英语翻译中悖论的发现与理解
源语概念对英语专业学生隐喻词汇习得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