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琴教学中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

2014-04-17谭翕予

剧作家 2014年3期
关键词:跳音双音指法

谭翕予

钢琴教学中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

谭翕予

钢琴教学中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是不容小视的“奠基工程”。而这种基础能力的培养,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从钢琴视奏能力培养、钢琴练奏能力培养、钢琴伴奏能力培养、钢琴演奏能力培养四大理论层面,对钢琴教学中学生基础能力培养这一重要命题,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研究与论述。

钢琴 教学 基础 能力 培养 视奏 练奏 伴奏 演奏

钢琴教学中对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是不容小视的,因为基础能力的培养是钢琴演奏艺术的“奠基工程”。众所周知,只有“地基”牢固,才能建造起万丈大厦。同样,钢琴音乐的“建筑大厦”,也是建造在坚实牢固的基础能力之上的。

然而,钢琴教学中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本身又是一项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高水准的复杂系统工程。具体而言,可以将其分解为以下四大层面,进行分层次解析与研究。

一、视奏能力培养

钢琴教学中学生基础能力培养的第一个层面,是视奏能力培养。这是基础的基础、前提的前提。

所谓“视奏”,顾名思义,就是看谱弹奏。同声乐教学中的《视唱练耳》课一样,钢琴教学中也以《视奏练耳》课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

视奏能力又可以再细分为以下五种基础能力:

(一)识谱能力。识谱能力是钢琴学习者的起步能力与入门能力。钢琴演奏过程实质上就是把纸上的乐谱“建造”成真正的声音艺术的“施工”过程,所以识谱能力就如同看读“设计图纸”的能力一样,因为乐谱就是钢琴音乐的“设计图纸”,没有识谱能力,就无法进行“施工”。而错读误读乐谱,则会造出“劣质工程”与“豆腐渣工程”。至于盲人弹钢琴,看似并未“识谱”,但实际上他们凭借的是头脑中识记的乐谱,而这种识记又是凭借听觉实现的,所以他们也是有谱弹奏,而并非无谱弹奏。

识谱能力的要点有三:一是理解三项——曲名、作者、速度;二是看准三号——谱号、调号、拍号;三是读准三法——指法、奏法、句法。

(二)听音能力。钢琴音乐同所有的音乐艺术一样,都是声音艺术、听觉艺术,所以听音能力十分重要。听力在整个钢琴演奏中,具有声音“导航”与“裁制”的重要作用。只有具备听音能力,才能对自己的演奏进行判断、校正,也才能欣赏别人的演奏。听音能力包括对音乐中的音准、音质、音色、音符、音阶、音型、音高、音值、音调等各种乐音因素与旋律线、节奏、和弦、调式、调性等各种音乐要素的听辨能力。也就是说,这是对声音的一种综合听辨能力。

(三)指法能力。指法能力是钢琴弹奏时手指运用方法的能力,有人把钢琴演奏比喻为“手指在键盘上跳舞”,因而指法是确保旋律弹得正确、完整、连贯、流畅的基本保证。也就是,没有指法能力,就无法进行正确的钢琴弹奏。钢琴弹奏的指法多种多样,各有不同的功能与作用,其中主要有四种:一是顺指法(又分五音位置、扩张位置、收缩位置)、穿指法(又分右上穿指法、左下穿指法)跨指法(又分右手跨指法、左手跨指法)、换指法(又分重复音换指法、轮指法、替指法)。指法能力的养成主要依靠长期刻苦的训练。

(四)触键能力。“……触键是演奏包括钢琴在内的所有键盘乐器时手指与键接触的方式。手指按键时不同速度、力度、姿态等,都会影响发音音乐及音与音之间的连贯与间断,从而产生不同的音乐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说,触键是钢琴演奏的关键,一方面,它直接决定声音的快慢、强弱、高低,是一个演奏技术问题;另一方面,它又关系到乐思与风格的表现等重要问题,所以必须予以高度重视。”[1]触键要求做到有力、灵活、点击。触键的方式又分为指力触键、手力触键、臂落触键、全臂触键四种。

(五)踏板能力。踏板在钢琴演奏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踏板运用能力也是钢琴演奏的基础能力之一。其中右踏板(延音踏板)可使音量加大、声响延长,具有美化声音、美化旋律、润色和弦等重要作用。因此俄国钢琴家鲁宾斯坦说:“踏板是钢琴的灵魂。”[2]他指的就是右踏板。左踏板(弱音踏板)则具有减弱音量、改变音色、使琴声变柔的作用。而中踏板(持续音踏板),有人认为作用相对不大,魏廷格先生就认为:“大多数家庭用钢琴,都有三个踏板,中间的那个,踩下去,一条毡子就盖住了琴弦,使琴键的槌头只能打在毡子上,不能直接打在琴弦上,可以把音量减到最小程度。实际上,不妨说这个踏板是为邻居或隔壁房间而设的,这样他们可以听不到琴声。在正常的乐曲弹奏中,这个踏板是不用的。”[3]踏板的运用应当灵活、有深度,并注意动作规范,不同品牌、不同规格的钢琴踏板的不同特性与不同使用方法。

钢琴视奏能力是识谱能力、听音能力、弹奏能力的三力合一,也是眼、耳、心、手同步运作的有机统一、完美结合的能力,要求学习者既要“眼观六路”,又要“耳听八方”,更要手到音出。这正如王培伋先生所说:“眼睛看到的谱子要读清楚,心里思维也要搞明白。这样,眼中之谱与心中之谱,这两条小溪融为一条河,才能够奔流千里,这条河才能成为跳跃腾飞的演奏之龙的栖息之地。……一切艺术活动如果最后没有归位于人的心中,升华于灵魂深处,那么它只是一幅抄袭的画像而已。”[4]

二、练奏能力培养

钢琴教学中学生基础能力培养的第二个层面,是练奏能力培养。

练奏是钢琴教学中的一门主要练习课,练奏是钢琴演奏的基础与前提,所有的钢琴家都是通过练奏练出来的。德国钢琴家彪洛说过一段颇有意思的话:钢琴家有三件事:第一件是技术,第二件是技术,第三件还是技术。显而易见,他强调的是钢琴家训练钢琴弹奏技术的重要性。具体来讲,钢琴练奏能力又包括以下几种:

(一)音阶练习。音阶是把钢琴作品中所用乐音,按音高的顺序依次排列起来,形成阶梯状的序列。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所使用的乐音不同,音阶也就不同。即使同一国家同一民族、同一地域,也会有不同类型的音阶。这种音阶的不同,主要表现在音阶中各音间的音程关系不同,例如西洋钢琴曲常用七声音阶,而我国钢琴曲则多用五声音阶。钢琴演奏中大多数音阶10个手指都要用上,所以音阶练习可以训练每一个手指的基本功。而且熟悉了音阶,也就熟悉了调式、调性。所以钢琴家霍夫曼说:“我对音阶毫不放松的练习,使我终生受益。”[5]

(二)琶音练习。琶音,是将同时发音的和弦各音,依照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奏出。在乐谱中,琶音弹奏有明确的时值记号:在和弦左侧加一条竖波浪线,表示此和弦用琶音从下往上(从低到高)依次奏出;反之,则在竖波浪线下连一个倒黑三角。琶音的弹奏比音阶的弹奏难度大。如果说,音阶是文章的字词的话,那么琶音就是文章的句子和段落。所以魏廷格说:“弹好了琶音,也就等于弹好了许多钢琴曲的片断。”[6]

(三)跳音练习。跳音,又叫“跳音奏法”,也简称“跳奏”。跳音的表情特点异常丰富,变化无穷。跳音又分为反弹力跳音、下弹力跳音、手指跳音、手腕跳音、前臂跳音、单音跳音、双音跳音和弦跳音等,各有不同的弹奏方法。

(四)双音练习。双音是任何两个音的同时弹奏,几乎所有的钢琴曲,都有双音。双音又分时值较长的双音、连奏的双音、跳音的双音、持续重复的双音等等,也各有不同的弹奏方法。还分为纯五度双音、纯四度双音、协和双音、不协和双音、不完全协和双音等,也各有不同的弹奏方法。

(五)装饰音练习。装饰音指的是对音进行装饰的音,包括基本音(被装饰的音)和装饰基本音的音。装饰音具有对声音美化的作用,也是对钢琴发音弱点的一种弥补,因为钢琴发不出滑音、抹音,更不能“揉弦”,这就以装饰音进行装饰。钢琴弹奏的装饰音,主要有倚音(前倚音、后倚音)、回音、波音(上波音、下波音)等,各有不同的弹奏方法。

(六)连奏练习。连奏,也称“连音”,指弹奏时音与音的连接既无一点空隙,也不互相重叠,至少要有两个音依次出现。连奏的弹奏,要求弹奏者心中要有连绵不断的乐感。连奏又分为单声部的连奏、(又分旋律音程窄的连奏、旋律音程宽的连奏、音符快的连奏、音符慢的连奏)双声部的连奏、和弦的连奏等,各有不同的弹奏方法。

(七)断奏练习。断奏的弹奏要点是先将手臂慢慢提起,手自然垂下,手指自然弯曲,然后手臂再慢慢地落下,手指按在键上,指端“站立”。掌关节不要塌陷,在手指按键的同时,要认真倾听钢琴发出的声音,待声音发出后,手指放在键上不再用力。如此往复,就完成了弹奏一个断奏的过程。

(八)八度练习。八度是指弹奏两个相互距离为八度的双音。这种弹奏方法最为常见,也最为高难。又分一般八度、强音量八度两种,各有不同的弹奏方法与要求。

(九)和弦练习。和弦是三个或三个以上不同的音按一定规则结合起来同时发音。又分原位和弦、变位和弦等多种,各有不同的弹奏法与要求。

三、伴奏能力培养

钢琴教学中学生基础能力培养的第三个层面,是伴奏能力培养。

钢琴伴奏是在练奏的基础上,向独奏演奏的过渡,可视作“亚独奏”或“准演奏”。钢琴伴奏指的是用钢琴为其他音乐(声乐、器乐)进行衬托性的弹奏,包括为独唱、合唱、重唱、独奏、重奏、协奏、合奏等伴奏,也包括为其他艺术(如舞蹈、戏剧、杂技、电影、电视等)配乐等。钢琴伴奏又分为一般伴奏和即兴伴奏两种,即兴伴奏又分有谱即兴伴奏、无谱即兴伴奏两种,其中的无谱即兴伴奏已经十分接近独奏和演奏了。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钢琴为合唱伴奏,可以充分发挥钢琴以一件乐器代替整个交响乐队的优长。其伴奏方法有和声织体衬托法、复调性与副旋律对比衬托法、主题并置对比衬托法、色彩重叠衬托法、声部带状进行衬托法等等,各有不同的要点与特点。

四、演奏能力培养

钢琴教学中学生基础能力培养的第四个层面,是演奏能力培养。这是钢琴学习者的最终能力。

从基础能力的视角考量,钢琴演奏能力培养是循序渐进、逐步攀升的,其演奏基础能力又包括对演奏曲目的作品分析能力、情感表达力、风格体现力、艺术创造力等等。其中特别重要的是艺术创造力。因为钢琴演奏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创造要立戒模仿和复制。这正如波兰当代音乐理论家卓菲娅·丽莎所言:“属于音乐的特殊性的,还有作品与听众之间的中间环节,即表演,它具有自己的历史发展规律,具有自己的美学价值,并在很大程度上服从于社会的要求,同时也改变着作品本身的面貌。”[7]同样是演奏钢琴曲《黄河》,殷承宗、郎朗就各有不同的艺术创造,形成不同的艺术风格。这种艺术创造力的培养,要从基础能力做起。

[1][2]王在畅.钢琴艺术系统论[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7. 第130页,第135页.

[3][6]魏廷格.钢琴学习指南——答钢琴学习388问[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第203-204页,第122页.

[4]王培伋.谈钢琴教学中读谱的必要性[J].哈尔滨:剧作家,2001(4). 第114页.

[5]霍夫曼.论钢琴演奏 [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 第50页.

[7]卓菲娅·丽莎.论音乐的狂[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第180页.

(作者单位:衡阳师范学院)

责任编辑 姜艺艺

猜你喜欢

跳音双音指法
bB 调大号指法研究
殷商编铙的类型学与双音性能研究
郑樵“双音并义不为假借”平议
钢琴作品《春舞》跳音演奏分析
曾侯乙编钟双音原理解析
浅谈钢琴演奏中的“跳音”技术
西夏语人称呼应类动词的双音化
跳音训练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论钢琴初级程度学生指法训练的方法与途径
合理的跳音技术在钢琴演奏中的运用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