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移动事件表达课堂教学研究
2014-04-17张雳
张 雳
(哈尔滨师范大学 斯拉夫语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英语移动事件表达课堂教学研究
张 雳
(哈尔滨师范大学 斯拉夫语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移动事件研究大多集中在语言类型学方面,近来国内已有研究开始转向英语移动事件表达习得。既有研究表明,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习得英语移动事件表达过程中,母语思维方式仍然对习得产生影响。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原文与译文进行英汉对比的方法,可以展现英汉移动事件表达系统差异,训练学习者高质量注意英语移动事件表达特征,提高学习者语言意识,促进教学效率。
移动事件表达;英汉对比;翻译;课堂教学
一、英汉移动事件表达的差异
Talmy (2000) 的移动事件类型理论认为,移动事件框架包括移动、路径、移动主体、背景等四个主要概念成分和方式、原因两个副事件概念成分。移动动词的词化模式主要有三种类型,即动词语义融合了[移动+方式/致使]、[移动+路径]或[移动+主体]。核心概念成分路径在不同语言中有不同的映射方式,在句法中表现为动词或动词的附加语。以核心概念成分路径的句法表达为划分标准,语言被分为V型语言(verb-framed,又称为动词语言、核心语构架语)、S型语言(satellite-framed,又称为方式语言、附加语构架语言)。在V型语言典型移动事件表达中,路径概念被映射为主要动词,移动的方式被省略或由副词等其他形式表达。在S型语言的典型移动事件表达中,路径概念被映射为介词等附加语,主要由包容方式语义成分的方式动词表达。
Talmy(2000)曾提出汉语是一种很强的“附加语构架语言”,但此观点引起众多异议。Slobin(1997)认为汉语是“均等构架语言”(equipollently-framed,也称E型语言)。国内学界已有研究可归纳为以下主要三种观点:汉语基本属于“附加语构架语言”,但不是典型的“附加语构架语言”(沈家煊,2003);汉语具有S型语言类型倾向,非典型结构表现出多样性(史文磊,2011);汉语属于广义均等构架E型语言(阚哲华,2010)。上述观点的共性在于承认汉语与典型S型语言不同程度的差异。
Slobin (1997)从方式、路径、背景、叙述风格等方面总结了S/V型语言类型的差异。从方式表达上看,V型语言只有绝对必要时表达方式。与V型语言相比,S型语言有更多更丰富的方式动词,这些方式动词比起V型语言中的方式动词更具有表现力。从路径概念成分上看,当移动事件描写有可比性时候,V型语言使用更少的路径片段。从背景概念成分上看,V型语言比起S型语言更可能使用更少的背景信息。从整体风格上看,V型语言更注意静态情景的描写,而S型语言更注重移动的过程。
语料调查揭示了英汉移动事件表达系统性的差异。由于英汉对方式的概念化和词汇化方式不同,汉语方式动词类型没有英语丰富,或者说,汉语方式动词的语义区分没有英语细致(李雪白、解红,2009)。语料调查还表明,汉语方式动词的丰富程度强于V型语言但弱于S型语言。汉语路径动词大大少于V型语言,但使用频率却几乎和V型语言一样高。在汉语中,单独的方式动词和路径动词都被经常使用,路径动词的使用频次略高于方式动词,但汉语移动动词结构中大多数为方式动词+路径动词。在移动事件描述中,汉语典型表达为方式动词+路径动词(Chen & Guo,2009)。与S型语言相比,汉语背景描述较少,有明显的V型语言特征,但从事件片断描述分析,汉语又兼具事件片断描述精细的特点,具有S型语言特征(阚哲华,2010)。Chen & Guo(2009)的语言使用调查也发现,汉语更多使用一个背景成分分句,而两个背景成分分句甚至少于像西班牙语这样的V型语言。汉语在独立的移动分句中提供较少的背景信息,可能会用静态的物理场景描述暗示移动进入到一个新的背景,读者因此可以推导移动路径。汉语不及物连续性移动事件框架中路径的表达主要是[移动+路径]连续表达式,而英语主要是[路径]连续表达式;汉语不及物连续性移动事件描写状态的主要特点是重复的动态画面(相对动态),而英语是单一的动态画面(相对静态)。从话语性质看,汉语表现为语篇性,而英语表现为句子性(邵志洪,2006)。
二、母语思维方式对移动事件表达习得的影响
Larranaga(2012)对三组不同水平的西班牙英语学习者的研究表明,包括高水平学习者在内的受试在如何使用方式动词表示跨界移动仍有困难,即母语的迁移作用在学习的高级阶段仍然很明显。Inagaki(2001)的研究反映出母语为日语的英语学习者和母语为英语的日语学习者在习得移动方式表达的过程中都存在母语的负迁移。Hendriks等 (2008)的研究表明,在母语习得过程中获得的由母语系统提供的原型视窗难以改变,需要认知重组。学习者的母语系统强烈影响二语致使移动表达知识。基于Slobin(1987)的语言与思维关系假说, Xu Ziyan(2013)的研究调查了母语为汉语的英语学习者和母语为法语的英语学习者,研究发现母语对两组学习者习得英语指示动词都产生影响。
专门针对中国学习者的实证研究也有类似发现。许子艳(2013)的研究表明,在英语移动方式与路径表达习得中,汉语的框架结构对于路径表达习得存在迁移作用,高水平的英语学习者也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制约。由于英汉框架结构的差异,方式动词的习得对中国学生构成很大困难。实证研究表明, 即使处于学习的中高级阶段,中高水平学习者口头能够使用的动词数量仍非常有限。从方式移动动词的使用来看,中国学习者在数量上远少于本族语,并且过度使用基本层级词汇,较少使用表达下位范畴的方式动词,产出移动动词的能力偏低。在路径表达方面,中国学生常使用单个的移动动词加路径的分析式表达法,所提供的背景信息有限,采用事件合并方式的比例要低于母语者。从整体风格来看,中国学生更关注移动事件的终点及场景。研究结果表明,学习者初步习得了英语移动事件的表达特点,但母语思维方式对中国学生描述英语移动事件仍产生明显的影响(曾永红、白解红,2013)。
三、 原文与译文对比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Slobin(1987)的语言与思维假说认为,语言会“训练”本族语者选择能够适合某种概念化和容易在该语言中编码的事件或事物的特征。Slobin(2005)的研究选择了英语和西班牙语两组受试,西班牙语受试被要求读西班牙语小说中的段落,英语受试读到的是该小说相同段落的直译,这些语篇的特点是不使用方式动词。阅读后受试被要求报告心理意象(mental imagery),英语受试使用了非常精细描写的方式动词,而大量西班牙语受试的报告中几乎没有或完全没有主人公的方式,他们更清晰的意象是场景的物理环境。Slobin因此推论,S型语者和V型语者的心理意象有很大不同。如果因为语言的原因,思维被训练采取观察事物的特定视角,这种视角则很难被“重新训练”(Slobin,1996),而外语课堂教学面临的挑战就是“重新训练”。学习者注意目标语表达的特定特征并正确表达,而外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展现差异,并训练学习者高质量地注意。
(一)训练学习者注意英汉方式信息的差异
例(1)到例(3)是《狼图腾》中动词“冲”的汉英翻译范例。在这些例子中,原作者都用了汉语同一个方式动词“冲”,但译者分别翻译为三个方式动词。课堂中可以操作的训练是把“冲”的各个对译词去掉,留出首字母,并在句子末尾给出该词的语义成分,由语义成分诱发学习者产出相应的表达下义的各方式动词。通过语义成分和首字母诱发训练,学习者会提高注意的质量,并意识到汉语“冲”可能被译为英语当中三个不同的方式动词:explode, race, dash,借此提高移动动词产出能力和词汇丰富性。
(1)一百多条憋足了劲、急红了眼的猛犬恶狗,从东南西三个方面,甩脱了长绳,冲向狼群。 (姜戎,2004)
More than a hundred snarling dogs with harnessed power and red eyes e__________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wolves from the east, the south, and the west. [+move +suddenly +with a lot of force] (Goldblatt,2008)
(2)接近围场,狗群立即发现雪坡上的异物,便狂吼着冲过去。(姜戎,2004)
As they neared the site of the encirclement, the dogs discovered something new on the slope and r__________ over, leaving frenzied barks in their wakes. [+move + at full speed] (Goldblatt,2008)
(3)但那条狼王并没有随狼群冲下山……(姜戎,2004)
But the leader did not d__________ downhill with his pack... [+move +quickly +suddenly] (Goldblatt ,2008)
汉语中同一个方式动词可能被译为多个语义更为精细的英语下义方式动词,汉语中的方式副词+上义动词表达在翻译中可能经历再词汇化过程(刘华文,2009),词汇化为英语方式动词,该动词包容动作和方式。例(4)中汉语用了典型表达“跑出”,即方式动词+路径动词,由副词性表达“一溜烟抱着肩”表明移动的方式,在翻译过程中,被再词汇化为“sprint”。例(5)中汉语单独使用了路径动词 “出”,由副词性表达“一溜烟”表明方式。在翻译过程中,“一溜烟出”被再词汇化为“streak”。例(6)中的“慢慢的走着”被再词汇化为 “saunter”。值得注意的是译者在译文中增加了方式副词 “unconcernedly”,如果说汉语中的副词性表达“慢慢的”是为表达移动方式而必不可少的表达,英语中增加的副词“unconcernedly”却并非如此,增加副词后的英语表达使移动的方式更加精细,由此也可看出英汉语副词性表达成分作用的不尽相同。例(4)至例(6)仍可作为产出性移动动词词汇能力训练在课堂操作。
(4) 贾瑞瞅他背着脸,一溜烟抱着肩跑了出来。(曹雪芹,2006)
Still hugging himself against the cold, he s__________ out of the other gate while her back was towards him. [+run + at full speed] (Hawkes,1973)
(5) 宝玉听了,带着奶娘、小厮们一溜烟就出园来。(曹雪芹,2006)
Bao-yu s__________ back towards the gate, a string of nurses and pages hurrying at his heels. [+move +very fast +in a particular direction] (Hawkes,1973)
(6) 凤姐儿慢慢的走着,问戏唱了几出了。(曹雪芹,2006)
…and she s__________ on quite unconcernedly, talking to the old women as she went. [+walk +in a casual and unhurried way] (Hawkes,1973)
本环节训练的主要目的是使学习者注意到汉语方式动词的丰富性弱于英语,汉语中高频重复的上义方式动词在英语中可能表现为语义区分更为精细的下义方式动词。汉语中常见的“副词性表达+上义方式动词 +路径动词”或“副词性表达+路径动词”在英语中也可能表现为种类繁多的方式动词,这些动词在翻译过程中经历了再词汇化,其语义成分的主要模式为[动词+方式]。
(二) 训练学习者注意英汉背景信息的差异
在上下文准许的情况下,汉语可能会略去背景信息,英语表达却可能选择补充背景信息。在例(7)中,汉语在路径动词“过”后用指示动词“去”,对话的双方都已知“去”的目的地,背景信息略去,但英语译文补充背景信息 “the Garden”。而例(8)中,同了疯道人飘飘而去的目的地,一般而言,汉语是不必说出的,但英语译文却补出了背景信息 “the wide world”。
(7)我也不吃茶,等妈洗了手,我们就过去了。(曹雪芹,2006)
‘I don’t want any tea, thank you,’ said Bao-chai. ‘As soon as Mamma has washed, I shall be going back into the Garden with her.’ (Hawkes,1973)
(8)同了疯道人飘飘而去。(曹雪芹,2006)
…he strode off into the wide world in the company of the madman. (Hawkes 1973)
英语译文对背景信息的补充不只局限于移动的目的地,例(4)译文补充的是移动路径的源头“the other gate”。例(9)补充的是移动路径的中介 “the muslin curtains”。
(9)是晚,宝玉、李嬷嬷已睡了,他见里面黛玉和鹦哥犹未安歇,他自卸毕妆,悄悄进来……(曹雪芹,2006)
…so, when she had finished taking down her hair and making herself ready for bed, she tiptoed through the muslin curtains …(Hawkes,1973)
例(10)中,汉语“是一条南北宽夹道”是静态的移动背景描述,这是汉语移动事件表达的又一重要特征,静态描述移动背景的主要目的是弥补路径描述的不充分,通过静态描述背景由读者推理移动的路径。例(10)的英语译文把移动事件合并,并由表示路径的介词into连接。
(10)王夫人忙携了黛玉,从后房门由后廊往西,出了角门,是一条南北宽夹道。(曹雪芹,2006)
…whereupon Lady Wang took Dai-yu by the hand and hurried her out through a back door. Passing along a verandah which ran beneath the rear eaves of the hall they came to a corner gate through which they passed into an alley-way running north and south. (Hawkes,1973)
训练目的是使学习者注意英汉移动事件表达中背景信息表达的差异。相同的移动事件,英语提供的背景信息可能多于汉语。汉语静态物理场景描述在英语译文中可能由路径介词连接而成为移动事件分句中的背景信息。
(三)训练学习者注意英汉移动事件合并的差异
对比例(11)中英语不及物连续性移动事件框架及其汉语译文中路径的表达,我们可以看到,英语重视路径的细节描写,主要是[路径]连续表达式:flow from…across…down onto…;汉语主要是[移动+路径]连续表达式:流出、滑过、落在。英语在同一分句中使用事件合并方式,而汉语没有把不同的场景合并到一个分句中。这种典型特征在例(12)中表现得更为充分。
(11)One single tear flows from her left eye, across the cheek and down onto the pillow. (郑树棠a ,2002)
一颗泪珠从她的左眼中流出,滑过脸颊,落在枕上。(郑树棠b ,2002)
(12)一面引人出来,转过山坡,穿花度柳,抚石依泉,过了荼蘼架,再入木香棚,越牡丹亭,度芍药葡,入蔷薇院,出芭蕉坞,盘旋曲折。(曹雪芹 ,2006)
He led them out of the ‘village’ and round the foot of the hill: through flowers and foliage, by rock and rivulet, past rose-crowned pergolas and rose-twined trellises, through small pavilions embowered in peonies, where scent of sweet-briers stole, or pliant plantains waved. (Hawkes ,1973)
分析例(11)和例(12),研究者发现,英语句子重自然时空,顺空间结构(路径)移动。即通过路径,造成一种化零(路径之零)为整(移动事件之整)的格局。描写状态为单一的动态画面,与汉语相比,相对呈静态。汉语句子重心理时空,顺时间事理(移动+路径)移动,通过连续铺排动词性词组,即通过“移动语” (移动+路径)造成一种化整(移动事件)为零(移动语之零)的格局。描写状态为重复的动态画面,与英语相比,相对呈动态(邵志洪, 2006)。
本环节训练的目的是使学习者注意英汉不及物连续移动事件表达的差异,英语表达的主要特点是在同一分句中采用事件合并的方式,重视路径细节,并顺空间结构(路径)移动。而汉语较少在同一分句中采用事件合并方式,顺时间事理移动,句法表现为连续使用动词性短语而形成流水短句,这些动词性短语可能是方式动词+路径动词,也可能是单独使用的方式动词或路径动词。
四、结语
本研究探讨了词汇和句子层面的移动事件表达课堂教学,并讨论了如何对典型原文与译文进行英汉对比训练,这些训练为激发学习者最终习得目标语移动事件语篇层面的复杂结构是必要的。课堂环境下的外语学习有下面两个主要特点:一是缺乏有语境的语言接触;二是存在已有的语义和词汇系统(Jiang ,2000)。本研究主张的原文及其译文对比法的目的之一是使学习者理解母语的性质,即已有的语义和词汇系统的性质;目的之二是使学习者理解目标语的性质,而对目标语有语境的接触正是课堂教学所缺乏的。本研究提出的课堂操练为“重新训练”学习者像母语者一样关注移动事件提供一种可操作的途径,也为语法课教学提供一种启示,如果不通篇讲语法规则,外语教师还可以做什么?通过对比的方法训练学习者注意到要学习的外语和已习得的母语之间到底有哪些差异,是外语教师一个重要任务。注意到这些差异使学习者未来的外语能力达到母语者的水平成为可能。
[1]Chen, L. & Guo, J. S. Motion Events in Chinese Novels: Evidence for an Equipollently-framed Language [J]. Journal of Pragmatics, 2009(9): 1749-1766.
[2]Hendriks, H., M. Hickmann & A. Demagny. How Adult English Learners of French Express Caused Motion: A Comparison with English and French Natives[J]. Acquisition et Interaction en Langue Etrangère, 2008 (27):15 -41.
[3]Inagaki, S. Motion Verbs with Goal PPs in the L2 Acquisition of English and Japanese [J].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2001(23):153-170.
[4]Jiang, N. Lexical Represent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a Second Language [J]. Applied Linguistic, 2000 (1):40-80.
[5]Johnson, M. The body in the Mind: The Bodily Basis of Meaning, Imagination, and Reason [M].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6]Larranaga, P., Treffers-Daller, J., Tidball, F. & Gil Ortega.L1 Transfer in the Acquisition of Manner and Path in Spanish by Native Speakers of English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lingualism, 2012 (1): 117-138.
[7]Slobin, D. I. From “Thought and Language” to “Thinking for Speaking”[C]//. In Gumperz, J. J. & Levinson, S. C. (Eds.) Rethinking Linguistic Relativi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70-96.
[8]Slobin, D. I. Thinking for speaking [C]// In J. Aske, N. Beery, L. Michaelis and H. Filip (eds.) Proceedings of the Thirteenth Annual Meeting of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 Berkeley: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 1987: 435-444.
[9]Slobin, D. I. Mind, code and text [C]// In J. Bybee et al. (Eds.) Essays on Language Function and Language Type.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97: 437-467.
[10]Slobin, D. I. Linguistic Representations of Motion Events: What is Signifier and what is Signified? [C]// In C. Maeder, O. Fischer, & W. Herlofsky (Eds.) Iconicity inside out: Iconicity i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4. Amsterdam/Philadelpia: John Benjamins, 2005: 307-322.
[11]Talmy, L. 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 [M].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2000.
[12]Xu Ziyan. L1 Influence on the Use of English Deictic Motion Verbs for Chinese EFL Learners and French EFL Learners [J].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2013(10) :219-224.
[13]阚哲华.汉语位移事件词汇化的语言类型探究[J].当代语言学, 2010(2): 126-135.
[14]李 雪,白解红. 英汉移动动词的对比研究——移动事件的词汇化模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4):7-10.
[15]刘华文,李海清.汉英翻译中运动事件的再词汇化过程[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9(5):379-385.
[16]邵志洪.英汉运动事件框架表达对比与应用[J]. 外国语, 2006(2):33-40.
[17]沈家煊.现代汉语“动补结构”的类型学考察[J]. 世界汉语教学, 2003(3):17-23.
[18]史文磊. 汉语运动事件词化类型的历时转移[J]. 中国语文, 2011 (6):483-497.
[19]许子艳. 英语运动事件表达习得与二语水平关系研究[J]. 中国外语, 2013(5): 64-71.
[20]曾永红, 白解红. 中国学生英语运动事件表达习得研究[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3(6): 44-48.
[21]Hawkes, D. (trans.) The Story of the Stone [M]. London: Penguin, 1973.
[22]Goldblatt, H. (trans.) Wolf Totem [M]. London: Penguin, 2008.
[23]姜 戎. 狼图腾 [M] 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4.
[24](清)曹雪芹. 红楼梦 [M]. 长沙: 岳麓书社, 2006.
[25]郑树棠.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3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6]郑树棠.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3:教师用书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张 雳:哈尔滨师范大学斯拉夫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英汉对比与翻译研究】
G712
A
1009-4156(2014)10-131-0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学生与俄罗斯人俄语语言意识对比及模式化研究”(编号:12BYY143);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项目“英汉移动动词隐喻对比与翻译研究”(编号:12512170);哈尔滨师范大学俄语教育研究中心资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