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2014-04-17乔玉香安立龙

继续教育研究 2014年10期
关键词:协同企业教学

乔玉香 安立龙

(广东海洋大学教务处,广东湛江 524088)

【乔玉香:广东海洋大学教务处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安立龙:广东海洋大学教务处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这就要求高等学校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抓手不断推进教学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文基于协同创新的理论和时代背景,将高等学校构建以高校和政府部门、行业企业以及科研院所等多元主体参与、以协同创新为手段、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的的人才培养模式界定为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地方高校构建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进行探讨,以期推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

一、构建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意义

(一)地方高校主动争取优质教育资源优化办学条件的重要选择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之间在生源、师资、办学经费等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高校闭门办学的局面很快会打破,跨领域吸纳教育资源将成为高校扩大发展的必由之路。高校通过实施“协同创新”战略,探索校政、校企、校所之间的协同创新的教育模式,加大人才协同培养力度,主动争取地方社会和行业企业的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合作办学、协同育人的实效。在这个多元主体协同育人的过程中,政府的主要职责是为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提供良好政策支持,调动各方主体协同参与人才培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行业企业的主要责任是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场所,参与指导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使高校按照社会行业企业发展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策略;科研院所的主要责任是与高校协同指导学生参与科研项目训练,挖掘学生的学术创新潜能;高校的主要责任则是积极寻求协作教育主体,整合优化各协作主体的教育资源,更好地发挥自身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大领域的效能。

(二)地方高校实现内涵发展和特色办学的重要举措。

“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教育质量的首要问题”[1],而“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质量的第一体现”[2]。从这个逻辑上说,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高校特色发展、内涵发展的首要问题,人才培养模式包含办学特色的意蕴。地方院校办学要有特色,主要通过各学科专业构建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来实现,整合生成学校总体的人才培养特色。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应用,使培养人才的主体从高校单一主体向高校、政府部门、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等多元主体转变,高校学科专业发展与相应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结成了行业化发展的联盟协作关系,多层面多方式开展合作与协同创新,这种模式促使高校学科专业发展视野更宽阔,办学行业特色更加鲜明。

(三)地方高校推进“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助推器

教育部提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该计划具备三个培养特点,即行业企业深度参与高校人才培养过程、要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高校工程人才、高校要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3]。高校在实施“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过程中,需主动改革封闭办学的局面,构建行业企业参与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联合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以及人才评价标准,合作开发新课程,请企业实质性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机制体制进行深层次改革,有力推进各类“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切实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二、探索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路径

(一)构建科学的教育理念体系

1.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4]这是对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内涵的高度概括。从人才培养特征来看,地方高校一般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应以“两个适应”,即是否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否适应“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全面发展”的需要作为根本标准,改变传统单一性的学术质量观,树立以学术质量观、地方需求导向质量观、个人需要导向质量观三位一体的多元化教育质量观,指导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

2.构建科学的教学观。近年来,尽管高校教学改革取得不少成果,但教学体系仍沿袭“教师、教材、课堂”三中心的传统模式,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客观主义的教学理念、重知轻行的价值取向、权威依存的师生关系、机械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程式化的教学设计、背离学习者发展的教学评价等诸多局限[5]。因此,高校需重建教学观,更新教学设计理念,教学体系的设计从以学科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转变,鼓励和引导广大教师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案例式、参与式教学方法,改变课堂教学“满堂灌”局面,营造独立思考、主动学习、勇于创新的课程教学环境,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独立思考,综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创新创业能力。

3.构建开放协同的育人观。现代大学与社会的联系日益紧密,大学已经成为社会的“轴心机构”,学习型社会对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需要重建育人体系,从封闭的学校教育向开放的社会化学习体系转变,主动融合地方和行业企业的教育资源,加大人才协同培养的广度和深度。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既要促进地方学习化社会建设,又在社会化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习型个人、创建学习型组织。

(二)推进教学体系的实践性改革

1.增强课程设置的实践性。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理论课程的综合实践化。可以借鉴CDIO的一体化课程理念,以综合集成为改革的核心思想,改变就理论讲理论,开发融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于一体的“综合课程”,改“坐中学”为“做中学”,实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根据需要形成教学内容的改革更新机制。二是课外实践活动的课程化。将教学组织形式由课堂教学扩展到团学社会实践、学科专业竞赛、课外自主学习以及创新创业训练等课外实践活动之中,课外实践创新活动内容围绕专业学习和实践活动进行,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改变“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两张皮现象。

2.强化实践教学的应用性。实践教学是一个培养学生获取实践认知、提高实践技能、增长实践智慧的系统过程。高校实践教学的应用性应着重强调教学要素及其组合方式的应用性,实践教学内容应尽可能将学科专业理论知识与地方经济社会及行业企业发展所需的技术、管理、工程、市场等实际问题相结合,将行业企业最新技术和需求反映到教学内容之中,使学生学到专业实践知识的同时,增长实践理性和实践智慧。

3.构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注重采用“合作教育”促进教学活动与行业企业相结合已经成为地方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一方面,将生产认识实习、生产实训等实践认知、操作课程置于生产一线进行,建立起包括产品认知、技术认知、企业文化认知在内的实践教学模式,拉近学校教育与生产实际的距离;另一方面,通过推进创新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校企共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校企协同育人平台、企业模拟实验室等,将产业、行业、企业的实践项目适当纳入学校实践课程项目和模块,实现产学研用的对接。

(三)创新以第二课堂为平台的校政企协同培养人才的多样化模式

第二课堂是相对于课堂教学而言,指学生在课堂教学以外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的与课堂教学相关的实践活动。调查表明,“对学生影响深远的教育活动4/5都发生在课外”[6]。因此,第二课堂是实践教学与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平台。当前,高校第二课堂一般由团委、学生处等职能部门牵头,各院系组织实施的社团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寒暑假社会实践以及课外学科专业技能竞赛等形式的活动,这类活动对于拓展知识、锻炼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局限性在于大多数活动是高校主导实施的封闭式的实践形式,容易与外部社会实践脱节,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高校在现有形式的基础上,力争向外扩充实践内容,建立由政府、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多方主体介入的、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以志愿者活动为平台的校政合作育人模式。一般而言,社会志愿者活动大都由政府或专业协会类社会组织牵头举办,由政府或用人部门根据活动或项目需求,对招聘人员提出具体的素质、能力及活动事项要求,并组织严格的筛选培训,择优遴选人员,入选者按照组织主体的意志和要求完成实践活动的内容和要求。地方高校可以将政府的志愿者行动和校内的第二课堂活动结合起来,为学生接触社会增长实践知识提供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以学生社团为平台的校企协同创新模式。校企合作育人日益成为高校和企业的共识,以学生社团为平台推进校企合作,探索创新人才培养及学生创业就业新模式,正逐渐成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亮点。地方高校应积极引导学生社团发展,支持社团通过介入企业培训和比赛、聘请企业高管或资深专家担任社团指导教师,开展企业管理实践、市场营销或企业文化的课程培训,使学生接触课堂和书本以外的生产或商业实战知识和技能;企业通过向学生传授商业实战知识和技能,在社团中物色、培育后备精英,将企业的项目交由优秀学生团队来研究完成,创建校企深度合作平台。学生通过校企协同创新社团平台,专业知识得到拓展深化,实践能力得到锻炼提升,并为自主创业积累机会。

3.以科技竞赛为平台的校企(所)协同创新模式。科技竞赛一般是指政府作为竞赛的核心组织,协会或群众性组织承办的各类竞赛活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万美元商业计划竞赛”是校企协同培养创新人才的典型,竞赛活动历史悠久,成效显著,诸多竞赛获奖商业计划被企业高价买进,项目团队被企业吸纳,很多创新企业从这项竞赛活动中诞生。因此,我国可以借鉴这种模式,将科技竞赛项目和大学生创业教育相联系,利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大赛、创业计划竞赛等重要学科技能赛事为平台,主动寻求与相关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的合作,鼓励行业企业将自身科技需求信息以项目形式传递给学校参赛团队,参赛团队在行业企业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研究,通过这种模式,企业与学校建立良好的沟通与协作关系,企业利用高校人才、设备资源,学生利用企业最真实的实践场所来反复验证项目方案的可行性。项目技术的创新必将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言而喻的经济价值,学生也在整个竞赛过程中大大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

(四)建立实施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机制

1.成立协同创新人才培养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以学校领导为组长,负责制订学校参与“2011计划”,推进协同创新工作的总体规划;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推进学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协调、服务和考核工作。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领导小组要吸纳政府与行业企业的相关人员,把人才培养、科研、人事、经费等问题切实地协调好。

2.建立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合作平台。地方高校要按照《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精神和要求,结合实际,加强校内单位部门之间以及与校外的深度合作,提高协同创新的能力和成效。学校应及时开展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协同创新中心的前期培育工作,在具有优势和特色的领域组织优秀团队,选择条件较成熟、前期基础较好的项目进行重点培育,组建一批以重点实验(研究)中心为枢纽,二级学院的工作室、科研所等为支撑的校级协同创新中心,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不断积累经验,以自身的特色优势努力争取培育以本校牵头或作为主要参与单位的省级或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建立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合作平台,集中资源,以点带面地把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起来[7]。

3.构建促进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地方高校结合协同创新目标与任务的要求,系统设计机制体制改革。完善协同创新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创新学生培养机制;构建协同创新的人事管理制度,创新人员聘用与考评方式,鼓励教师赴企业行业实践兼职,改变单纯以科研论文、获奖为主的教师考核评价方式,形成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评价体系,注重原始创新和解决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实效。为确保多元主体实现持续协同创新,高校还需建立保障双方利益分享制度、风险承担制度、技术研发转让制度、保障人事交流制度等。

4.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文化环境。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协同创新,不仅需要双方在制度上的合作,而且还需要协作方之间营造和谐的组织文化氛围。高校应从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角度,主动与合作方进行积极的沟通,尊重对方,平等交流,加强协同育人的可持续性,使双方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均能受益。建设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校园文化环境,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求真务实、团结合作的精神风貌。

[1]王伟廉.人才培养模式:教育质量的首要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9(8):24.

[2]杜玉波.全面把握《若干意见》主要精神 认真做好贯彻落实工作[N].中国教育报,2012-05-22(03).

[3]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3810178.htm,2013 -01 -26.

[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2012-12-11].http://www.gov.cn/jrzg/2010 -07/29/content_1667143.htm.

[5]钟志贤.大学教学模式革新:教学设计视域[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22.

[6][美]理查德·莱特.穿过金色阳光的哈佛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76.

[7]广东海洋大学“协同创新”行动计划(2013-2015)[C]//广东海洋大学三大行动计划及其实施方案汇编.2013:19.

猜你喜欢

协同企业教学
企业
企业
企业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