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目标与路径刍议
2014-04-17谢勇
谢 勇
(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25)
【谢 勇: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问题研究】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级学科,目前设有六个二级学科,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这六个二级学科,实际上都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不同路径,它们分别从史与论、中与外、历史与现实等不同维度对马克思主义做了具体的探索,而且各种路径相互支撑、相互补充,形成了一个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既然这些二级学科都是路径,那就涉及一个研究的目标或目的问题,进而要明确研究路径与目的的关系问题。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路径可以是多样的,但是,研究的目的是确定的,是不能随意变动的。何谓研究的目的?一般说来,当然是要拓展和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促进高校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创新和发展。但是,这不是最终的目的,最终的目的还是要通过各种研究,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形成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以引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健康发展。各种路径的研究虽然研究的角度、重点、内容和方式不同,但最终的研究还是为了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形成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离开了这一目标,各种路径的研究也就失去了基本的方向和最终的意义。而且,只有在这一目标下,各种路径的研究才能有机地整合起来,才能形成优势互补。即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总目标下,看不同的路径或学科是怎么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的,研究中提出的哪些经验教训是值得吸取的,哪些观点和方法是需要合理借鉴的,从而在不同路径间形成相互参照、相互促进,强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整体优势。有鉴于此,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给予全面的理解和把握。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下面的一个二级学科或一个具体研究方向,更重要的是,它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目标和归宿,各种路径的研究都应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
既然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那么,这就必须正确看待这一总目标与各个二级学科之间的关系,重点是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其他五个学科之间的关系。这就是要使这五个学科研究的最终落脚点都应该指向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丰富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
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理所当然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通过研究,获取思想资源,以奠定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进而指导中国现代化的发展,为中国发展现实服务。事实上,要分析中国的实际,指导我们的现代化建设,都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掌握。因为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要透彻地理解和把握中国发展的实际上是不可能的。而且,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与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就失去了可靠的理论基础和理论依据。就此而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有重大创新,它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生动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要全面准确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从源头上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没有这样的硬功夫,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也必然是浮浅的。因此,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基本原理,为的是更好地认识和把握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可以说,正是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需要,才要求我们扎扎实实抓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
作为一个学科,马克思主义要有学术史的支撑。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顾名思义,就是要弄清马克思主义形成发展的历史及其规律,弄清马克思主义各种观点的来龙去脉。但是,研究的最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推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因为一方面,“论从史出”,只有了解“史”,才能更好把握“论”;另一方面,“以史为鉴”,研究“论”必须清楚地了解“史”,通过史的考察可以加深对论的认识。而且,历史、现实和未来是一个发展的链条,相互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不能很好地研究历史,就不能透彻地认识现实;不能很好认识现实,就不能合理地把握未来。
要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发展史,必须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离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只能变为过去的僵死的历史。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应当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进程,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研究总结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新成果,充实更新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完整地展现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和理论逻辑。而且,只有结合时代的新变化和新发展,结合时代提出的新要求和新任务,回应马克思主义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才能真正使马克思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才能真正使马克思主义具有发展的动力,成为活的历史。其实,我国几十年来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无论是文本考察的热点变换,还是理论阐发着力点的发展,都与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直接相关,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和实践的现实需要。正是对现实的高度关注,才引起人们对马克思主义思想资源的兴趣,才引发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的重视。相应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生命力,也恰恰在于它能够给当代社会发展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咨询,从而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发展。因此,加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与现实的紧密结合,这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需要。这样的研究方法,实际上也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一贯倡导的做法。早在创立新哲学的过程中,马克思就坚决反对思辨哲学,主张“实践的唯物主义”,认为以往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这种方法对于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也是非常适用的。
三、关于“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研究
深化马克思主义研究,无疑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自身的研究,但加强这样的研究,并不排斥与当代国外各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对话、交流。如何卓有成效地开展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必要的译介和评述固然是不可或缺的,但最重要的是应服务于、服从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需要。易言之,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为发展和深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思想资源。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还是要落脚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上来。因此,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与国外马克思主义的“对话”比较研究,这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要一环。对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不能狭义地理解,也不能关起门来进行。了解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必要的。尤其是在全球化条件下,文化的交流日益增强,以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不可能关起门来孤立地进行,加强“对话”势在必行。应当看到,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潮林林总总、五花八门,其各自的立场、观点也不尽一致,对马克思主义的看法也不尽相同,但它们共同的特征在于从不同的角度对当代社会出现的各种重大问题做出了独特的思考,提出了相应的看法和解决的出路,体现了对当代社会发展的高度关切。如关于全球问题、生态问题、资源问题、女权问题、市场经济、公平问题、恐怖主义问题等,都是国外马克思主义关注的主要问题,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国外马克思主义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可以给我们提供某些启示和借鉴。
四、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这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历史上来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与马克思主义同时产生、同步跟进的。如《共产党宣言》的创作和问世,既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在工人运动中传播和扩展的过程,是对工人阶级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向来是马克思主义实现其价值目标必不可少的中介,是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桥梁。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更是如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主义从其创立之时起,就与宣传群众、武装群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认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为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2]。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人所创造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和有机组成部分,在我国的革命和建设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既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教育内容,这既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本质特性。从实际情况来看,如果不能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人、说服人,就不是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样,如果不能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能满足广大群众实践的需要,那么,也不能真正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思想政治教育以学科的方式紧密联系起来,有机统一起来,既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平台,又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提供了价值实现的理论和方式。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理论性、应用性、综合性都很强的学科,它既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教育内容,又要密切关注现实,解决人们的实际问题,因而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五、关于“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的研究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在增设“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的通知中指出:“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是围绕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即中国的发展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由谁来领导等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问题,专门系统研究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进程及其基本规律和主要经验的学科。”这是对“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的性质和功能做出的科学定位。本学科就是要在广泛了解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在全方位的分析和比较中阐明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通过这样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理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本学科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虽然应在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基础上求得发展,但它本身的基本属性仍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这一学科名称表明,它不同于历史学中的中国近现代史二级学科。它并不要求去展开研究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各个方面及其具体的历史细节、事件、人物,而是要在弄清楚中国近现代史基本线索的基础上,着重对与“三个选择”紧密相关的基本历史规律和主要历史经验进行研究。本学科要将理论研究同了解历史进程、总结历史经验结合起来;要从历史和理论相结合的角度,深入开展对中国人民做出“三个选择”的历史进程及其规律性的研究,深入开展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的研究,深入开展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研究,深刻阐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进一步增强人们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既然上述研究都涉及规律与道路等重大理论问题的探索和研究,因而“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本质上不属于历史学科,而是属于理论学科,理应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反过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这一学科研究的重点或主题。
综上所述,要解决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路径和目标的关系,切实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突出问题意识、强化问题研究。因为只有突出问题研究,才能真正体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特色,才能切实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只有突出问题研究,才能把六个不同的二级学科有效地整合在一起,形成共同关注的问题、共同的研究目标、共同研究的话语体系;而且,只有形成共同关注的问题,才能打通各个学科之间的界限,在研究中通过不同视角的审视,相互吸收借鉴,以利于研究水平、研究质量的提高。因此,突出问题意识、强化问题研究,这不仅对于二级学科建设,而且对于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建设都有重要意义。
需要指出的是,突出问题研究、突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这也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我们经常讲,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是它的实践性、科学性和革命性。在我国,如何使这些特点或特性得到具体体现和彻底贯彻呢?最根本的方式,就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因为只有紧密结合中国发展的实际加强理论研究,才能真正使马克思主义这些基本特性切实体现出来,并落到实处。而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最根本的是要加强对中国问题、中国经验、中国道路的研究。通过这些研究,既充分展现马克思主义实践性、科学性和革命性的巨大作用,又使这些特性得到有机统一与融合。因此,加强对中国问题、中国经验、中国道路的研究,既与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致的,又与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是一致的。
总的说来,无论何种学科的研究,最终都不能离开对现实问题特别是“中国问题”的研究。将马克思主义拉回到“思辨哲学”中去,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推进,毋宁说是一种逆转。马克思主义应当对重大问题做出深刻的理解与回答,这正是其学术生命力之所在。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