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意教育的内涵及阶段式实践体系探析

2014-04-17黄元章

继续教育研究 2014年10期
关键词:教育学生

黄元章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广东广州 510507)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来,创新型人才成为各国、各行业竞争的重点。高校纷纷响应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己任,在校内实行创新教育、创业教育等教育形式。有些高校的创新教育或创业教育已渐成体系,有些高校还只是在灌输理论、走过场。其中,创意教育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极少有高校开展创意教育。本文探讨创意教育的概念内涵及其实践体系。

一、创意教育的概念内涵

《广雅》:“创,始也。”同样是“创”,结合不同的宾语有不同的实践活动。创新、创业和创意都是开创性活动,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创新教育、创业教育和创意教育也有不同的内涵。

1.创新、创业、创意的概念内涵

创新是指在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基础上,对事物的整体或部分进行重组或变革,使其得以更新与发展的实践活动。创新的内涵有三个层次:第一,指创造了原来没有的物品;第二,对存在物现有水平的替换;第三,对存在物的发展和改造,有“更好”、“更新”的意思。创新的表现不管是“创造”,还是“更新”,但都是在现有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不是凭空而来。创新的对象包括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创新。创新可以分为科技创新、文化创新、艺术创新、商业创新等。

按当前的文献研究,至少可以从创业者人格特质、创业者所从事的活动及创业的过程和结果等三个角度定义创业。本文从创业的过程和结果理解创业的概念内涵。从这个角度看,创业在狭义上就是创立企业。杰夫里·蒂蒙斯所著的创业教育经典教科书《创业学》(New Venture Creation)的定义:“创业是一种思考、推理和行为模式,是一种追求机会,整体权衡,具有领导能力的行为。”[1]在此意义上的创业就是对资源、技术、组织、市场等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并创立能够实现赢利的组织。在广义上而言,创业就是开创事业,包含创立企业之意,但更广泛的意义是指充分利用或整合优化已拥有的资源,从而创造出一定规模的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过程。在此意义上的创业突破了仅仅是开办公司的局限,更凸显为在自己的领域内做出辉煌成绩,开创事业,也就表现为开创、拼搏和积累的过程。

创意,在过程或持续状态上可以理解为是创新意识,指现有知识水平和技术条件上有没有具备创造新物品、重组结构以获取更好效益的意识。这个层面侧重在意识倾向性。在结果或完成状态上可以理解为是创造新意,“创意首先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思维成果,也就是一种不平凡的、富有创见性的思维方式和一种新鲜的、新奇的思维成果”[2],并据此做出的进一步设想或方案。不管是创新意识还是创造新意,因各人的社会地位、环境氛围、文化素养、兴趣爱好、情感志趣等方面不一样而不一样,但均具有打破常规、拒绝平庸和求新求异的特征。

2.创新教育、创业教育、创意教育的内涵

创业教育被称为是继学术性和职业性后21世纪的人应掌握的“第三本教育护照”。创业教育,“从广义上讲是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是通过相关的课程体系整体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创业能力,使其具有首创、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从狭义上讲,大学里的创业教育主要针对大学生创业,培养学生创办企业的能力”[3],主要特点为“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变化,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在教育过程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参与意识和实干精神,使学生掌握创业技能,以便在社会生活中随机应变地进行创业活动”[4]。创业教育就是通过理论与实操等教育媒介培养个体的创业能力的过程。这里的创业能力既包括狭义上创办企业的能力,更凸显为在职业道路上的开拓性、首创性和应用新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教育是指通过锻炼创新思维,塑造创新人格,形成创新精神,养成创新能力,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过程。创新思维不仅仅是发散思维,有需要有严谨的逻辑思维,还需要有实践操作体系;创新人格重点表现为有创新意识、创新情感和创新意志;创新精神,主要包括有好奇心、探究兴趣、求知欲,对新异事物的敏感,对真知的执着追求,对发现、发明、革新、开拓、进取的百折不挠的精神,这是一个人创新的灵魂与动力。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创造思维能力,创造想象能力,创造性的计划、组织与实施某种活动的能力,这是创新的本质力量之所在。

在实践操作领域,基于各产业的创意,特别是文化传媒产业的创意,形成了创意学、创意心理学等理论总结。但在教育领域鲜有将创意作为一类教育活动开展教学。创意教育是培养创意能力,培育现有创意,实践创意而形成的系统教育过程。创意教育的目的在于肯定每一个创意,孵化每一个创意,实践每一个创意。正如原则上每一个鸡蛋都有孵化成小鸡的可能,每一只小鸡都有成长为大鸡的可能,每一只大鸡都有可能成为种鸡的可能,结果是不会每个鸡蛋都有小鸡出生,也不会每只小鸡都成长为大鸡,也不会每只大鸡都成长为种鸡。这个过程,鼓励创意的产生,鉴别创意的实际操作性,筛选出值得培育的创意,为优秀创意提供实践平台,从这一系列的教育过程中培养创意人才和创新人才,最后鼓励学生通过创意成为创业人才。创意教育表现出基础性、实践性、创新性、创业性、服务性等特性。

二、创意教育的应然与实然

通过创意教育与创新教育、创业教育的概念比较阐述,不难看出创意教育在有关“创”的实践活动阶段中处于起始点,而后是创新教育,再者是创业教育。高校的教育实践活动是不是应然情况与实然情况相符合呢?

应然情况是创意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三者符合由点—线—面前进的教育规律,也符合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发展规律。应然而言,高校开展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首先应该考虑如何开展创意教育,因为创意教育才是整个鸡蛋的蛋黄。有了创意,才会有创新,才能创业。但实然情况却是,只有很少的高校能将这三者结合开展,能将创意教育置于基础核心地位的更是少之又少。开展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大多数高校要么将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单独开展,要么只有极少的交叉。

这种违背教育规律、违背人的成长规律的现实造成:一方面是教育资源浪费,教育效果不明显。对于创意教育、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就业指导课内容,任课教师也不经过选拔,纯理论教学,教师教得糊涂,学生学得虚无。另一方面是无益于树立教育观念和培养创新型人才。很多高校、教师没有理清创意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三者的关系,脱离实际,好高骛远,简单地把个别学生的发明或一些毕业生创业成功就当成创新教育或创业教育成功的例子。没搞清楚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也没搞清楚怎样开展创新教育或创业教育,才是造成培养创新型人才不理想的原因,而不能简单归结为是教育体制的原因。这就要求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应该朝着实然情况发展。

三、创意教育的阶段式实践体系

由以上对创意教育内涵的对比及分析得出,创意教育是创新教育、创业教育的起点,是创新人才培育的启蒙教育,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具有基础性作用。而构建科学的创意教育体系是开展创意教育的关键。通过阶段式创意教育实践,培养学生从创意→创新→创业的能力,真正实现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

第一阶段:组建创意保障机制

本阶段的工作为后续阶段工作提供基础保障性作用。本阶段工作包括:第一,选拔优秀的创意教育教师。要成为创意教育教师,需要具备的品质如下:一是思维开阔,很容易接受新事物,并乐于尝试新事物;二是有较扎实的商业类知识,对商业运行规律有较全面的认识;三是有主见,但能极大地包容别人的意见和观点;四是有较好的职业道德品质,能客观地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五是要有乐于奉献精神。第二,开设创意基础教育课程。课程性质可以是公共选修课也可以是必修课,条件允许的话针对全校各专业开展教学,条件不允许的话就以选修课的形式或其他形式选拔学生开展教学。课程由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两部分组成,理论教学部分主要讲授创意基础知识,实践操作部分主要是进行创意教育实践。理论教学部分应放在入学后第二学期,学时数依教学内容而定,一般为36学时。实践教学部分放在理论教学部分完成之后,具体实践操作主要包括创意形成和创意评估两部分。第三,遴选创意基础教育内容。创意基础教育内容应该具备基础型、前瞻性、实用性等原则,应该从“创意形成”、“创意报告”、“创意实践”、“企业基础知识”、“知识产权”、“公司管理”等基础课程。第四,筹建创业扶持基金。学校成立创业扶持基金为学生创业提供支持。当然扶持基金的支持不是无偿的,要以参股等方式参与创业创收。基金来源可以是学校独资,也可以是校友或社会提供资金。第五,学校成立专门的创意教育管理委员会,管理创意教育开展的相关工作。

第二阶段:形成创意

创意形成的首要步骤开展创意理论教学,使学生明确什么创意、如何配合教师开展创意教育实践等。第二步是深入研究现实。创意的形成不是凭空设想,不是无源之水,不是无本之木,需要对现实有充分而深入的调研。不管是小到一个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的物品,还是大到可以促进某个行业向前发展的某项技术,要形成创意,均需要深入的研究。在实际操作中,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鼓励学生从点开始,深入思考研究某种物品或技术的革新空间。第三步是形成创意报告,指导学生根据研究所得的现实问题撰写创意报告。创意报告要包括对创意对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客观准确的描述、针对创意对象的创意是什么、创意的可行性和现实性描述、实现创意需要的资助是哪些等内容。第四步是指导学生修改创意报告。有些学生有很好的创意,但是由于写作能力、调研的角度等原因,不能在创意报告里准确地描述自己的创意。这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修改创意报告,以使进入筛选环节后能准确把握每个学生的创意价值。

第三阶段:筛选创意

“创意的生成同福特汽车的制造过程一样明晰”,但是“创意的好坏,没有人能够担保”[5]。在收齐创意报告后,就进入创意教育的筛选环节。组织评选专家是对创意进行筛选的首要环节,组织3-5教师为评选专家,从学生提交的创意报告中筛选学生的创意。这个筛选过程可以设置多次筛选,比如以1500份的创意作品基数进行筛选,第一次按照60%的比例筛选获得900份的合格作品,第二次在900份的基础上按照40%的比例筛选获得360份良好作品,第三次在360份的基础上按照20%的比例筛选获得72份的优秀作品。当然,这个筛选过程要制定严格的公平公正的筛选标准、根据作品基础和做品质量确定合适的筛选比例等。

第四阶段:搭建创意实践平台

创意实践阶段主要针对筛选后的良好作品(不包括被筛选的优秀作品)和优秀作品。学校为良好作品提供创意实践园,鼓励良好作品提供者实践创意。良好作品的实践主要依靠创意提供者自己,学校只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教师层面也不提供主动指导,创意成败及利益盈亏完全由实践者自己承担。学校为优秀作品提供较为优越的创意实践支持:第一,学校与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创建创意实践基地,优秀作品的创意将在校内的实训室或企业的生产车间得以实践,生产出实体或技术性作品;第二,优秀创意作品的实践继续得到校内的专业指导,同时还将得到企业界专家的指导;第三,优秀创意作品在实践环节将得到学校的资金和技术支持。通过实践环节,部分良好作品创意在实践中成长为优秀创意,而优秀作品创意也成为实实在在的物品或技术。

第五阶段:实现创意市场化

在市场经济中,创意得到极大热捧是因为创意能够带来丰厚的回报。一个好的创意凝结着创意者的思想和创造的结晶,由此可能带来公司业绩的提升,也有可能创造一个新的产业生活,更可以塑造一个新的品牌。而创意要成为“回报”的前提是要有清晰的专利保护,否则这种依靠创意获取的收益便不能实现。因此,优秀创意作品在实践环节结束后,申请专利保护是实现创意市场化的前提和关键。按我国当前的专利保护的期限,一类是自然终止,即专利保护期限届满,专利期限有10年和20年两种;另一类是提前终止,即未缴付年费或主动提出放弃。当前的创意教育专利保护形式是优秀创意申请专利保护后,学校出资缴付1-3年的专利保护年费,过了这个期限,学校将不再为专利保护提供费用。创意市场化的第二个环节是交易“创意”或创办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平台直接联系企业和互联网创意交易平台,如中国创意交易网等,两个平台交易“创意”;创办企业是指在创意实践基础上,撰写创业策划书向学校创业扶持基金申请创业基金创办企业。不管是交易“创意”还是创办企业,涉及创意提供者(学生)、创意发现者(教师)和创意实践者(学校)三方利益,因此,需要明确规定三者的获利范围,包括当前事实利益和未来可能利益范围。

[1]Timmons,J.New Venture Creation [M].(4thed.)Boston:Irwin.1995:56 -63.

[2]丁俊杰,等.创意学概论[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1-2.

[3]王瑜琨.创业教育:大学生的第三本教育护照[N].中国教育报,2004-06-09(9).

[4]夏春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高教,2004(6):106-108.

[5][美]詹姆斯·扬.创意的生成[M].祝士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13-14.

猜你喜欢

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快把我哥带走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赶不走的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