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异地办学融合问题实证研究
——基于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的实践
2014-04-17南文化
南文化
(江苏科技大学 张家港校区,江苏 张家港 215600)
高校异地办学是我国高等院校在原所在地区(地级市)之外的另一地区以某种形式建立新的高等教育的活动,是在新的市场经济形势下高校调整发展战略、理清办学体制的变革举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异地办学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于1999 年高校大扩大招生规模之后达到高潮。江苏科技大学*江科大是一所地处江苏省镇江市,以船舶科学为主,理、工、经、管、文诸学科相互支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省部共建、江苏省重点建设的大学。张家港市是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和长江两大经济开发带交汇处的长三角,是江苏省苏州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新兴港口工业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江科大张家港校区是因应苏南,特别是张家港市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进步而高等教育不足,以及江科大突破自身发展所遭遇的理念落后、用地不足、经费短缺等瓶颈,由张家港市政府出资进行硬件建设,江科大负责办学并作为江科大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较大独立自主性的校区。张家港校区就是在此语境中应运而生的。对此,张家港校区创始负责人之一的许建飞回味道:“在这种背景下,江苏省率先迈出试验的步伐,于2006 年批准江苏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江科大)与张家港市政府合作办学,建立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以下简称校区)[1]”。本文拟以校区为参照,回顾、审视我国省属普通理工高校异地办学,特别是跨地域办学带来的融合问题,力图通过融合语境探讨、找到当下较为现实而合理的融合路径,以推动异地办学更好更快地发展。
一、成就与差异:融合问题的语境发现
从2005年秋季开始招收本科第二批次学生至今,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校区在毕业生毕业率、学位授予率、就业率、专业等级证书考试合格率、在校本科学生科研、应届本科毕业生研究生入学考试录取率、本科入学录取最低分数线和独立硕士点的建办等反映学风建设的指标均远超出全省高校平均水平。近三年,校区学生毕业率分别达到98.3%、99.13%、99%,学位授予率99.2%、99.31%、99.14%,就业率达95.15%、96.13%、97.51%,大大高于同期江科大镇江本部(以下简称本部,本部按本一批次分数线录取,比校区高一个档次——笔者注)。在校期间,校区本科学生的全国大学生英语水平等级考试和计算机等级证书考试成绩都高于同类高校(校区2010、2011、2012级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分别为92.01%、93.78%、95.86%;2009、2010和2011级计算机二级通过率71.11%、73.27%、76.03%,同期江苏省计算机二级平均通过率为40%)。在校学生的科研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每年均有200余人次获得省级以上科技竞赛表彰,如校区2011级机械制造专业本科生张昌伟团队获得2014年“微软创新杯”计算机程序设计大赛二等奖,他们所开发的“智能手机语音自拍”系统软件即将投入商业应用。校区应届本科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不断上升,近3年分别达到12.3%、13.69%、14.19%,2014年则高达15.6%。校区本科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一直在自我超越,2013年在江苏省的录取最低分数线,理科高出13分,文科高出15分(2013年,江苏省高考文科、理科总分均为480分,其中,本二批次理科录取最低分数线为312分、文科299分)。校区已独立获得冶金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首批研究生已经毕业。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总之,成绩十分突出,正面影响不断攀升。
然而,随着校区逐步脱离本部半独立运转和毕业生相继离校,逐步显现出在文化理念(含校本部文化与校区所在地文化)差异,人才队伍不稳定,产、学、研一体化不足,基础设施短缺等问题,引起学校(校本部和校区)和地方(张家港市*在江苏,长期以来,以长江为界,以南谓苏南,以北为苏北。苏南原系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五市的总称,但近年来,镇江、南京甚至常州因为理念与经济相对落后而被排斥在苏南之外。故本文中,苏南主要指苏州与无锡,改革开放以来,苏州与无锡快速崛起,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有着较大的积极影响。苏南与苏北在经济发展、社会理念、生活模式、思维方式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以致在苏南有“有女不嫁苏北佬”的说法;同样,苏北有“宁向江南行千里,不向苏北行一步”的向往。、苏州市和校区)双方不能高效有机合作的顾虑和担心。
问题当中,尤为突出的是思想理念差异。人们看到,一方面,相较于张家港和苏州,地处镇江的江科大原本是由计划经济时代的华东船舶学院演变而来,历来注重并围绕国有船舶行业的两个大的集团——中国船舶重工(南方)集团和中国船舶重工(北方)集团开展工作,在大、小环境方面很大程度地残留着计划时代的影子,带着这样的精神面貌、以本部为主导的张家港办学,必然影响校区教师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的学习、就业。另一方面,校区的管理者、教师、学生大多来自观念相对陈旧、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镇江和苏北,本真观念差异明显。苏北学生之所以选择在苏南院校,目的之一在于通过几年置身于苏南的直观学习,了解、理解、掌握并融入苏南这个他们长期向往而陌生的地方,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市场经济的弄潮儿。“身为在苏南读大学的我们,不仅仅要学习书本知识、技术,在苏南找到一个合适的就业岗位,更重要的是将苏南快速发展的理念带回家乡,为家乡的崛起贡献一份力量!”一位在校区学习两年、来自于苏北的在校大学生深有感触而真诚地说。同时,在校区,走出去与请进来尽管存在但较少,沟通渠道不太通畅,使校区因受外在先进文化(本文中以苏南是市场经济文化为先进文化,苏北文化为相对落后文化——笔者注。)影响而产生的思想观念转变较慢。理念差异与交流不畅导致的结果,是校区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与苏南存在较大差异。比如,在校区,自我创业、独立发展的思想还未完全形成,对政府、社会的“等、靠、要”思想较为严重。在张家港,校区是“一座闭塞的城堡”,是苏南的苏北,校区的个别教师和部分学生短时间内无法适应苏南这一大环境。事实上,尽管当下校区学生的学习、生活、教学实习与就业地主要在苏南,特别是在张家港,但这些实习生、毕业生却不能更快、更大程度地适应苏南的市场经济氛围。同样,苏南也在接受校区学生的时备受文化等方面“磨合”考验。
其次,人才队伍不稳。目前,校区教师共两部分:“走教”与“自有”。专业课教师大多数是来自本部、处于“临时工”状态的“走教”——有课便匆匆地来,下课便匆匆地回镇江,根本没有多少精力、时间在校区。“走教”并不认同自己是张家港人,工作(精力)主要在本部,有的从内心讲不十分愿意承担校区的教学,更不用说在校区进行耗时持久的科研及其成果转让工作了。本部心甘情愿地调入校区的屈指可数。校区花费大量财力、精力引进、长居张家港的“自有”教师不足100人,且主要是年轻、工作时间短、经验不足的基础课教师。这些“自有”教师中的个别人,因为对江科大缺乏认同感,看不到校区的发展前景而离职的比例较大,如外语教师的调离率达三分之一,暂时留下的也不太安心,工作效果当然也不十分理想。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校区的发展。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主要因素是:校区周边的配套设施不足:没有配套的教师住宅小区,没有可供教师孩子就地享受良好教育的教育设施,等等,这些都不是校区所能解决的问题,必须由地方完成。
再次,产、学、研一体化不足。在校区,由于认识不到位,自主权不足,分配机制不灵活,教师不太积极投身于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动力不足。
此外,基础设施短缺,人员不足。校区现占地856亩,校舍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近9000人,有船舶与土木工程、冶金工程等本科专业,但基础设施紧张,人手不够。如实验基地、实验设备不完备,实验指导教师数量不够、经验欠缺,不能满足需要,一周最多只能安排一次实验课,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其次,校区图书在数量和品种等诸方面都不足,难以满足文献资料查阅的需要。
这就提出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如何让校区、校区教师、校区学生尽快地有机融入苏南社会,将校区教师尤其是学生培养成一个具有苏南特色市场文化的专业人才?同样,一分为二的是,如何让苏南更好、更快地认可校区,解决上述“人才队伍不稳”等问题,从而使校区更好地为苏南和张家港服务,使校地双方共同长足进步?这便涉及融合问题。可是,事实表明,目前,校区与苏南融合得很不够。校区知名度欠缺,苏南没有更好地从校区的发展中获得应有的诸如人才培养、人才储备、人才吸引,和科研转化、知识创新等方面的正能量。这就违背了江科大异地办学的目的和宗旨。可见,融合问题十分必要而迫切。
二、有机融合:融合问题的解决路径甄别
怎样融合?具体地,融合应当遵循什么样态的路径?融合的主体——校区与苏南——谁应该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对方?是校区积极主动地融入苏南,还是苏南积极主动地融入校区,抑或彼此共同积极主动地融合?我们的初步回答,是校区与苏南互动、彼此有机主动地融合。彼此有机主动地融合实际上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校区积极主动地融入苏南与苏南积极主动地融入校区。当然,融合路径都有待于仔细甄别,并在实践中接受检验。
然而,不得不先行明确的问题是,什么是有机融合?我们认为,“有机”体现在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上:一是目的性。不为融合而融合,而是有目的地融合,这是根本前提。融合的目的是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与共同进步;二是主动性。不被所在地、利益、身份、主管部门、行政级别等问题所困扰而被动融合,而是主动地积极接洽,寻求结合点、突破口;三是互动性。不是单方面“投怀送抱”,而是“两情相悦”、迎合,强调共赢与共荣;四是渐进性。融合不是一招一式,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要假以时日,不懈地努力,有计划、有步骤、有条理地合作。同时,之所以强调“融合”,而非“融入”,是因为这不单单是一个机械式、单向度地一方被另一方所同化、吸收,而是一个双向交流、相互补助、求同存异、共同勉励、携手进步的过程,是“和而不同”。否则,融合便不是有机的,而是无机的杂乱地混同,是“同而不和”的杂烩,融合的效果当然也不会太理想。
怎样做到有机融合?这也涉及两个方面。第一,理所当然的是,校区应积极主动地融入苏南,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为与苏南相比较,校区是一个形成中的新生事物,也是一个小型事物,是矛盾的次要方面。新的、形成中的小型事物,融入业已成型的大型事物,与已成型的大型事物融入新生的、形成中的小型事物要方便、快捷得多,难度、成本也要小得多。当然,校区要积极主动地融入苏南,就必须先行解决一系列问题:校区如何扬长避短地接受苏南先进的市场社会发展理念,在改变、提升自身的同时发挥积极影响以做到思想与苏南同质化?校区如何克服异地办学的劣势,发挥其人才、专业、知识、管理、信息、科研优势,达到办学目标?校区如何将自身优势与苏南的密集的产业相结合,理想地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校区如何把握融入苏南的节奏,使融合不至于失于理性而不能持续?校区如何在融合中完成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知识创新、管理优化、信息通畅等多重历史使命并确保自身的(半)独立完整性?第二是苏南积极主动地融入校区。这同样面临着一系列前提:苏南如何使校区及时获悉自己在人才、文化、科研、知识和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实际需求?苏南如何主动地接受校区的有效服务?苏南如何更大程度地满足校区在生活、学习、实习、就业,以及科研成果快速而经济地就地转化、知识不断更新、管理日渐合理的种种诉求?问题林林总总,必须有所区别、有目的、有步骤地予以消解。
就目前的情形看,我们认为,对校地两方而言,三大举措可以而且应该践行:理念变革、人才政策与特色办学。其中,理念变革是前提,实施人才优惠政策是关键,走特色办学之路是根本。
首先是理念变革。理念变革是校区有机主动地融入苏南的必要前提。苏南地处东南沿海与长江三角洲交接处,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转型,出现了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境况”[2],简而言之,在这里,市场经济(理念)已经基本确立。相反,校区虽然地处苏南,但受本部所在地镇江的影响,在思维方式等方面很大程度上残存着计划社会的负面影响,校区在苏南是一块“有特色”的“飞地”,与周围多多少少有些格格不入。然而,实践证明,市场经济理念是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各项事业包括校区蓬勃发展的根基。校区与苏南的差距主要在理念上,校区要想扎根于苏南这样一块市场观念重、“共赢”思想浓、守纪风气强的朝气蓬勃土地,就得主动吸收这些思想。在某种意义上,校区融入苏南实际上就是落后融入先进,计划让位于市场。校区学习并形成苏南式市场理念,实现从传统的计划经济思维定式转向现代市场起决定作用的发展模式,是一场深刻的精神与智力革命。在这场革命中,校区应根据时代的变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导向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视野,立足当下,放眼未来,改变传统、本部那种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不断地克服唯上是从、求稳怕乱、固步自封、因循守旧、小富即安、自我满足的传统观念,确立与时俱进的市场起决定作用的思想;树立当代大学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管理变革、科学突破的社会责任观;确立校区发展以教师与学生为双重主体、教学与科研并重、教书与育人并举、做人与育人一体、基础教学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的思想;培养市场竞争精神和安贫乐道的科研气质;追求效率第一,公平与仁道有机统一;增强平等观念,尊重学术自由;更加注重公平,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以程序公平、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诉求公平、救助公平为主要内容的公平环境;确立利他与利我相统一的共赢理念;升华和谐发展的内在境界,自觉地把小家和大家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利他与利我的统一;确立先富与后富、共富相统一的思想。[2](当然,相辅相成地,苏南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也得不断地解放思想,自我开放,自我完善,形成赋予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现代化全新理念。这是一个问题的另一个方面。)具体地,校区在理念上积极主动地融入苏南,可以在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1.确立全方位“开放”理念。学习苏南全方位地既对外开放,又对内放开,大胆、全面、系统地学习、借鉴和吸收人类社会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当然首要地是走进苏南,了解、理解、把握苏南;其次是让苏南走进校区。校地两方平等地交流,虚心对等地学习,开动大脑,群策群力,如此方可相得益彰。
2.确立市场决定理念。在中国,大多数大学是计划体制的产物,但校区则是市场经济的新事物。随着市场化日益成熟,校区应该更进一步在市场竞争中寻求办学的归宿和教学科研发展的方向、路径,用市场化的标准来规范、评价的自己价值取向和社会、历史贡献,不断地寻求、捕捉市场信息,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
3.确立“亲商”理念。“亲商”是苏南全面发展的真经。走进市场就得走进市场的主体——商人。校区要认真借鉴苏南的亲商做法,以掌握市场的真谛,了解商人们的所思、所感、所求,如让儒商走进课堂,走上讲桌,理性审视、发现他们所代表的社会历史发展潮流,努力推进观念、体制和实践模式的根本转变。
4.确立“致美”观念。“致美”即不懈追求,力争更完美,“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正是有了致美的追求,才使苏南的“完美”无处不在。如在苏州工业园区。在规划设计上,园区力求每一幢建筑都是一道亮丽风景;在建筑设施上,坚持投入高标准,力争50年不落后;在产业发展上,努力做到样样高端化;在环境建设上,追求高产出,低污染,使生产、生活交相辉映;在“软件”运用上,坚持从学习借鉴到创新超越,实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校区融入苏南,就必须不断地取人所长,开拓创新,超越自我,追求卓越,勇争一流。
其次是实施人才优惠政策。校区应该以环境优化为先导,以利益激励为手段,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特别是地方(张家港、杨舍镇)政府的优惠政策,形成优越的人才培养、人才引入、发挥人才作用的激励机制。具体地,在硬环境上,及时满足引进人才必需的住居等场所,购置科研设备,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科研和教学条件。加强与张家港市(杨舍镇)政府的沟通与合作,完善校区周边地区的基础教育、生活服务、娱乐、购物、交通等设施。如建立专供校区教师住居的高教小区,或让校区教师享受地方的人才用房政策;加快完善幼儿园、小学、中学以及医院等等配套设施。在软环境方面,以独特的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吸引人才,以宏图事业留住人才。打破国籍、地域、户籍、身份等对人才流动的制约,形成政府引导、校地共享、市场调节、智力共享、来去自由的人才存在方式;采取兼职、聘请顾问、合作研究、远程合作等灵活多样的人才任用方式,不转移原人事关系,或不改变原户籍、国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在利益激励方面,实行地方人才补贴制度*如东莞,引进硕士,地方津贴人民币1.2万/年,博士1.8万/年,教授3.6万/年。等优惠政策,以利于人才队伍的稳定和发展。
再次是坚持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特色办学之路。省属普通理工高校本来就是行业性较强、技术运用性强,而全面尖端科技和基础研究相对较弱的大学。它的异地办学必须体现自身行业技术特色,而不能跨行业或者企图建办综合性、追求全面尖端科研的校区。这一方面因为校本部本身不具备这种能力,力图在它的基础上实现大步跨越,在短时间内可能性不大。另一方面,地方吸引高校异地办学的目的,首先在于形成或提升地方特定行业的技术,实现产学研一体化,以壮大规模,强化特色。江科大本是一个以造船科学为基础的教学、研究与转化为特色的大学,走校企合作办学、工学结合的异地办学方式,是一条既不失行业大学的特殊历史任务,也有利于地方发展特色行业经济的办学路径。放眼全球,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大半读小半工、产教研合作,本来就是贴近行业开展教育的改革方向和发展举措。这方面新加坡和韩国做得很好,如韩国浦项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和社会评价都很高。相反,在我国,近年来本科毕业生就业严重不足,究其原因,据调查,不在于他们基础理论上有欠缺,而在于实际动手能力上的不足,即学非所用、学非所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技校生则在此方面占有优势。为更大程度地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校区应该与本部错位发展,将研究性(教学)的任务交给本部,校区则继续深入、积极地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学研一体,根据社会需要和行业发展,遵循教育规律,确立“立足张家港、面向苏南,以培养学生基本理论和动手能力为双重核心,以产教研学为平台,努力把学生培养成懂理论、擅动手的专业人才”的办学目标——理论功底扎实是校区学生强于技校生的地方,实践动手能力强是校区学生胜过普通本科生之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校区(学生)在当下大学生就业不足的语境中胜出的法宝!
具体地,可以采取“订单”、“顶岗实习”、“车间课堂”和“学习”等培养模式*可以借鉴英国“工读交替”模式。(参见:J.C.厄尔斯.英国多科技术大学和专科学院高等工程教育[A].国际高等工程教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28.)在校学习期间,安排工作学期。在工作学期,学生是以职业人的身份参加顶岗工作并获得报酬。工读交替,前两年在学校学习,第3年工作,第4年回学校学习、考试,取得证书,即“2+1+1”培养模式。也可采用日本“产学合作”模式:实习企业向学校提供资助或捐赠、奖学金,吸引毕业生到本企业就业;企业人员与学校教师交流、换岗;企业委托学校完成科研项目;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企业在学校建立“共同研究中心”。。“订单”培养模式,就是校区根据自身专业实力,与特定企业达成共识、联合办专业。校区负责招生、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企业提供实习教学(条件)。校区与企业共同组织实施教学。学生直接学习用人单位所必需的理论知识、技能、文化,毕业后由该企业接收就业。“顶岗实习”模式,就是针对在校学习2年半左右的学生在基本理论考核合格后,推荐到那些暂时需提前用工的企业顶岗实习1年,后回校区自主学习,完成必须的课业。还可以在校区引进、建办实验室(企业),形成“车间课堂”。这样校区的实验室也就同样是承担生产任务的小型工厂或者车间。(目前,校区内的校办工厂已经发挥着较大的作用,但还不够,可以借鉴武汉高校与地方政府、企业合作建立以高校为主体,以学校科研、实验和教学为特色的“东西湖高新经济技术开发区”模式,充分利用本校区的造船、冶金等专业优势,建立校区高新经济技术开发区。)“学习”模式就是把苏南企业作为实习基地,安排学完理论基础课的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和短期见习,使他们了解、体验苏南企业,强化感性知识的学习。
当然,必须做好融合的前期工作。一是加强调研。可由校区领导亲自带队、各专业教师参加,深入张家港市、苏南的相关企业进行实地调研,以形成一手的专业建设、学科发展科研需求、人才使用资料。二是及时调整专业布局和相应的教学、科研内容。加大“适销对路”专业的招生规模,新增有市场需求前景的专业,改变课程设置和教学、研究计划。事实上,校区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成绩也十分可观。如“汽车与动力专业”与张家港相关汽车生产与研究单位的合作,“冶金技术专业”与“张家港冶金工业园”的合作,都卓有成效。有的学生也在这方面先行一步。如部分计算机专业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到计算机公司打工,边学边用,进步很快。三是校企人才交流。校区派专业骨干教师到企业做“访问工程师”,校区的教师也可以来自于企业一线的具有工作经验的管理专家和卓越工程师。事实证明,校区的专业教师“柔性进企业”活动也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教师们已经能根据市场的需要开展教学和科研,“张家港江苏科技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的研究主要是受企业和地方政府委托展开,其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新知识等成果都是企业和地方发展所急需的。
最后是增强校区在苏南的合法性。成立“校区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会包括校区、地方政府、教育专家、新闻媒体、企业代表和社会知名人士等组成,定期召开交流座谈会,研讨实习实训、科研等事宜。积极地宣传校区,建立通畅的校、地人才信息平台,如校区苏南人力资源市场,定期、不定期地召开信息发布、人才招聘会;倡导学生走进社区和企业;校区合理使用地方的图书馆、体育场地,增强校区在苏南的合法性。
[1] 许建飞 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办学的探索与实践——张家港校区发展[J].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3).
[2] 姜建成 观念变革是苏南人社会转型的必要前提[J].新华文摘,2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