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企校合作培养人才新模式

2013-04-12于云霞杨玉真梁全芳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9期
关键词:专业技能职业院校大赛

于云霞,杨玉真,梁全芳

(1.烟台职业学院,山东 烟台 264670;2.山东城市服务技术学院,山东烟台 264001)

浅谈企校合作培养人才新模式

于云霞1,杨玉真1,梁全芳2

(1.烟台职业学院,山东 烟台 264670;2.山东城市服务技术学院,山东烟台 264001)

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提高培养质量,必须以企校合作为前提条件,共同探讨企校合作培养人才的新模式。基于此,从总结国内外文献资料入手,在借鉴和发展前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企业对应用型高技能人才需求的调查,立足国内现有的企校合作模式的研究成果,研究高职教育企校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模式改革。首次提出建立紧密型合作基地、举办专业技能大赛等企校合作培养人才模式,企校双方主动参与,对学校、企业、学生和社会都具有重大意义。

职业教育;企校合作模式;紧密型合作基地;专业技能大赛

我国的高职院校办学时间较短、办学经验不足,企校合作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相比,同当代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相比,还远远不够,迫切需要符合企业和社会发展的企校合作培养人才新的模式。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职教育和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我国职业教育企校合作的开展情况调查

我国的职业院校学生对企校合作职业教育的参与基本上是被动的,即学生是否参加了企校合作、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安排权在于职业院校,而非在校学生。我们通过对20家企业的实地调查得知,有50%左右的企业未听说过有“职业技术院校”这样的学校,与职业院校有联系的企业还不到13%,而与职业院校合作培养人才的比例更低,据统计不到10%。上述这些数字说明企校双方缺乏沟通,企业只是在学生毕业后开始“选择人才”,而对人才的培养却根本不参与或者极少参与。

我们分析主要原因在于对企校合作的认识不够。现在大多数职业院校一提起企校合作,只希望与知名企业、国有企业等合作,而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却不太重视,尤其瞧不起民营企业,认为学生在民营企业工作没出息、无发展前途,是大材小用。而这些企业相比大企业却更需要职业院校的学生,更渴望技能型、操作性职业技术人才,迫切希望与职业院校进行合作,并且能够加强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所以,职业院校应改变企校合作的思路,更新观念,与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进行密切合作,积极探索新的企校合作模式。

另外,我们还对企业的人才需求情况、人才素质要求、对企校合作模式的认可程度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在企业的人才需求情况方面,认为最需要的人才是“应用性、高技能技术人才”的企业达到75%以上,所以职业院校应切实加强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在企业的人才素质要求方面,有一半左右的企业要求院校要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在对企校合作模式的认可程度方面,有72%的企业希望以企业为中心来开展企校合作,学生才能更好地胜任实际岗位工作。

通过对职业院校开展企校合作的制约因素、作用、评价等方面进行的调查表明,有73%的院校认为制约企校合作的因素是企校之间缺乏沟通,政府缺少有关鼓励;有95.2%的院校认为目前的企校合作还属于浅层次,只是局限于可提供就业岗位和提供学生实习实训机会的层面上;只有9.3%的院校认为企校合作关系紧密,成效明显。

从以上的调查数据中可以得出结论,企校合作培养人才很有必要,但其模式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企业希望院校能以企业为主建立企校合作培养人才模式,培养应用性、高技能技术人才,以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技能为重,选择适合的模式。院校希望企校合作的层次更加深入,政府能够鼓励企业积极主动参与,从而加强企校双方合作的紧密程度[1]。

二、国外企校合作模式的启示

发达国家职业教育企校合作的模式有许多,其实践经验对我国高职教育企校合作的启示是:职业院校不能一味追求高层次的企校合作模式,而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实现浅、中、深层次的全面而充分的发展模式。

(一)积极寻求一些浅层次的企校合作机会

职业教育企校合作模式应以企业为主。所以,职业院校应当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确定学校专业,在合作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将教室搬进企业,并与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签订合作培养协议,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结合,这样有利于“做、学、教”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推广应用,使学生毕业就能熟练地参加生产实践,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

(二)逐渐推进中层次的合作模式

职业院校为企业提供培训、咨询等服务,形成若干投资主体共建的合作团体。譬如,我们职业学院会计系积极开展多种形式、内容不同的社会培训,面向山东省财税系统,形成了山东省财税系统干部培训的重要基地,主要承担财政、税务系统中青年后备干部培训、青年业务骨干培训、参赛选手等各类教育培训任务;积极配合烟台市财政部门,参与了全市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会计从业资格、会计电算化考试和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各项培训工作;依据企业财会人员业务提升的需要,分层次、多形式举办了会计师、高级会计师等企业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班,培训内容涉及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企业内部控制实务、企业会计基础工作及税收筹划等。我们还联合了省内25家财会管理水平较高的著名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以及我市会计界具有威望的20名专家,成立了烟台职业学院会计专业建设理事会。依托这一庞大的企事业单位群和会计专家群,搭建起企校合作共育人才的良好平台,按实际会计岗位群比例确定专业教学比例,并与合作企业共同开发有关岗位教材,如出纳会计实务、企业会计核算实务、成本会计实务、企业资金筹措与运用、企业纳税实务、企业内部审计、财务报表分析等。切实以企业为主进行会计岗位专业人才培养,以实现学生与社会的零距离对接。同时也为会计专业进行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并有效实施实训实习教学,在体制机制上提供了支持。

(三)力求达成深层次的合作模式

职业院校应以企业需求为主,确立相关科研、教研课题,并将研究成果在企业进行应用,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也积极主动向职业院校投资,双方共建紧密型合作基地,密切联系、相互渗透,真正实现产学研三位一体[2]。

三、企校合作培养人才的新模式

随着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改变及劳动就业制度、招生分配制度的改变,职业院校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企校合作、产学结合”就是在新形势下,职业院校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一条发展之路,是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对我们的重大启示在于:企校深度合作是职教发展的方向,必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企校合作”,让学生了解企业,让企业关注学生。所以,以下两种模式就成为企校合作培养人才新模式的首选。

(一)建立紧密型合作基地模式

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建紧密型的合作实训基地,应以企业为主要依托。这样,企业和学校可进行深度合作,使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受益。基地可以建在学校,以满足学生岗位实训、综合实训和“学做一体”的需要;也可以建在企业,以满足学生顶岗实习的需要。我们院校会计系在校内与合作企业,如与张裕葡萄酒有限公司、万华集团、烟台冰轮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合作,引入大量真实项目,建立了与企业实际工作环境相似的会计岗位技能实训基地,具体有出纳会计实训基地、成本会计实训基地、会计综合实训基地等等。我们聘请合作企业中具有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等经验丰富的高技能人才作为我们的兼职教师和实训教师,共同谋划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共同设计会计岗位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设院级、省级精品课程,以突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大大提升了实践教学的业务水平,真正实行近距离办学。同时他们也为学校带来了最新理念、最高超的技艺,使学生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解决了许多课堂上的疑惑,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了其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另一方面,合作企业也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优质教学资源,委托院校专业教师(大多为“双师型”教师)为企业在职员工开展岗前培训和进修培训,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提高在职员工的综合素养,促进企业的技术改造与更新。如将实训基地建在企业,需要尽可能地将实践教学环节搬进企业。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顶岗实习提供平台,使学生了解企、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及其工作流程,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实际参与到企业的生产实践活动中去,在经历解决专业问题的过程中具有了专业能力,强化了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培养了其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其在学校、企业两个育人环境中学会做人、做事,提高其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也便于学生提前接触和了解社会,大大缩短了学校与企业的距离,保证学生毕业后立即适应其工作环境,实现了“教学环境企业化、能力培养岗位化和教学内容职业化”。

综上所述,校企共建紧密型合作基地是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同合作的产物,不仅是职业院校与社会共同办学的有效形式;也是教学实践和生产实践的有机结合,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其主动性;还使职业院校资源与企业资源达到最佳组合,实现了效用最大化[3]。在建设和运行中,很显然职业院校取得了很好的收益,切实提高了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但如何使合作企业能够一直保持对职业教育的热情,使他们的付出得到较好的回报,是保证实训基地正常运行的关键之一。因此,职业院校要通过紧密型实训基地这个窗口,充分发挥职业院校的优势,为企业职工提供专业培训,努力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同时,通过开展师资互兼互聘、合作建设精品课程、安排学生实训和毕业生顶岗实习与就业等方式,也进一步加强了与合作企业的深度合作,有效整合了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使合作企业成为职业院校紧密稳固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

(二)举办专业技能大赛模式

专业技能大赛是企校双方立足专业特色,结合行业需要,由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共同参与的一种专业技能比赛。这种大赛以巩固专业知识,提高应用型专业技能为宗旨,有利于引起学生对学用结合的高度重视。因此,“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这一思想观念将会逐渐得到全社会的认可,在举办专业技能大赛时,应紧密结合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岗位需求,按照就业岗位基本要求设置比赛的项目[4]。力求争取每个比赛项目都邀请企业参与,参与企业或提供经费赞助,或参与制定比赛方案,或担任技能大赛评委。企业也可以通过这种大型、正规的职业技能比赛选拔优秀人才,挖掘科技新人,培养应用型专业技能人才。

举办专业技能大赛,旨在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综合素养,加快培养和选拔应用型、高技能专业人才,展示职业院校师生的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和熟练的职业技能,提升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水平和市场核心竞争力。为了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改”的目的,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职业岗位必需的基本操作技能,各类专业应积极开展具有本专业特色的技能竞赛活动,特别是对接国家级竞赛项目。另外,我们也可以与合作企业联合举办专业技能大赛,由企业根据实际工作岗位所需知识设置竞赛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增强其社会竞争能力,促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5]。由此可见,技能大赛对职业院校、对学生就业、对满足企业需要等都是相当重要的。据了解,这种专业技能大赛在国内高校普及程度并不是很高。因此,这种企校合作模式值得企校双方认真探讨,大力发展。

通过企校合作培养人才新模式,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与产品融合,实训与实习整合,实现学生与企业岗位的近距离接触,突出学生技能教学,培养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这样,“理论知识够用,实践技能过硬”的学生进入企业后,如鱼得水,会很快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实践证明,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大多数在新技术应用、技术更新改造等方面都将作出特殊的贡献,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

[1]李海燕.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安慧娟.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23-30.

[3]王林.“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8,(21).

[4]杜银娟.技能大赛对职业职业院校导游专业教学的导向作用[J].职教通讯,2012,(6):62 -64.

[5]魏华典,李国文.浅议中职汽车技能大赛对专业建设的引领作用[J].交通职业教育,2011,(2):31-32.

On New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YU Yun-xia1,YANG Yu-zhen1,LIANG Quan-fang2
(1.Yantai Vocational College,Yantai 264670,China;2.Shandong City Service Technology College,Yantai 264001,China)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cultivating quality must be based upo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joint efforts in exploring new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mode.Therefore,proceeding from domestic and foreign literature,based on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previous scholars and domestic existing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mode,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enterprises'demand for applied talents,this paper researches higher college educatio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industry-study combination school running reform and proposes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cultivation mode through establishing intensive cooperation bases and professional skill contests and the active participation of school and enterpris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chool,enterprise,students and society.

vocational education;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mode;intensive cooperation base;professional skill contest

G710

A

1001-7836(2013)09-0016-03

10.3969/j.issn.1001 -7836.2013.09.008

2013-02-13

2012年山东省企业培训与职工教育重点课题,并获二等奖(2012-235)

于云霞(1968-),女,山东威海人,副教授,工商管理硕士,从事企业管理研究;杨玉真(1970-),女,山东烟台人,讲师,硕士,从事国际贸易研究;梁全芳(1967-),男,山东莱阳人,高级讲师。

猜你喜欢

专业技能职业院校大赛
“鸟人”大赛
插秧大赛
浅谈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衔接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不断提高摄影记者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之思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模具专业技能水平综合测试探索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