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路径刍议

2014-04-17

继续教育研究 2014年3期
关键词:创新型协同创新能力

刘 明

(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江苏南京 210094)

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积极贡献。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生力军,其协同创新能力的高低,对于能否顺利实现国家协同创新战略、早日建成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培养大学生的协同创新能力,笔者认为可以从强化大学生协同创新意识、营造高校协同创新氛围、培养协同创新型教师等方面做出努力。

一、加强对大学生协同创新意识的培养

所谓协同创新意识,是指在创新的过程中,对于遇到的技术、资源、管理等方面的难题,不囿于原有框架,敢于积极突破,寻求帮助、寻求合作的意识。协同创新意识是协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一环。只有在协同创新意识的引导下,才能在遇到创新难题时,积极拓宽视野,寻求外来帮助,推动创新难题的解决,实现多方共赢。

大学生要具备较高的协同创新意识,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出努力:一是要有正确的学习观。《回答未来的挑战——罗马俱乐部的研究报告〈学无止境〉》一书指出:学习总起来有两种类型,即维持性学习和创新性学习,创新性学习是通过学习提高一个人发现、吸收新信息和提出新问题,以迎接、处理好社会日新月异发生的变化的能力。知识经济要求大学生具备创新性学习观。二是要敢于突破传统。大学生一定要有“初生牛犊不畏虎”的气魄,要敢于突破传统、打破常规。只有突破传统、打破常规,才能“跳出自己看自己”,才能打破原有条条框框的束缚,寻求到更多、更大的帮助与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三是要有良好的合作意识。在“协同创新”中,“创新”是核心,“协同”是手段。要做到“协同”,各方都必须有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奉献精神,这样才能群策群力,为实现同一个目标而共同努力。

二、积极营造高校良好的协同创新氛围

虽然环境是外部因素,不起主导作用,但古代的“孟母三迁”、近代的家长“择校”等无数事例告诉我们,好的环境对人影响力是巨大的。现在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他们被家长所主导,自理能力较弱,很容易受环境的左右和影响,所以好的环境对他们而言更显得弥足珍贵。

高校作为知识传播、知识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作为大学生开始协同创新之旅的“第一站”,更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协同创新氛围,让协同创新意识早日在学生头脑中“生根发芽”。营造良好的协同创新氛围,一是营造自由平等的氛围。斯坦福大学校长卡斯帕尔教授在谈到该校以及硅谷的成功时认为,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高校要在部分教学课程上尝试打破“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积极借鉴国外教学先进经验,努力探索教学新模式,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敢于“站起来”、“跳出来”挑战权威,教师不会因为回答不出学生的问题而感到尴尬,学生不会因为挑战了教师的权威而被“穿小鞋”,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教学相长”,也才能真正营造出自由平等的氛围。二是营造协同创新的氛围。目前,国内许多高校已经开展了一些协同创新工作,例如,在校内成立“协同创新中心”、培育新兴研究领域、组建跨学科团队、搭建科研合作平台,在校外与地方政府或行业共建研发基地、与科研单位和企业联合申报科研项目等,这些工作在客观上营造了良好的协同创新氛围,作为高校一分子的学生势必会受到这种氛围的影响,自觉不自觉地投入到这种氛围之中。

三、加强高校协同创新型教师的培养

教学是培养协同创新人才的主渠道,学生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核心,而且“教”和“学”是一个双方互动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缺一不可。而教师的“教”在引导学生过程中又是首当其冲的。俗语讲:“师傅领进门,学艺在个人。”“教”如何去引导,直接决定着“学”的效果如何。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协同创新意识的灌输和协同创新能力的锻炼,其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此,高校要有意识地培养更多的协同创新型教师,增强协同创新型师资的力量。培养协同创新型教师,一是要积极引导有潜力的教师往协同创新型教师方向发展。要进一步改革高校的体制机制,在课时计算、职称评审、薪酬待遇、出国深造等涉及教师利益的方面,给予协同创新型教师更大的倾斜,引导一部分有条件、有诉求的教师往该类型上发展。二是要鼓励广大教师踊跃投身于协同创新实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注重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鼓励学生的协同创新行为,引导学生积极培养协同创新兴趣、发掘协同创新潜能。

四、加强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的实践锻炼

世界著名经济学家阿罗认为,创新源自于实践中的经验积累。协同创新作为创新的一种模式,同样源自于实践中的经验积累。目前,国内外很多高校都十分重视大学生的实践锻炼,对学生在企业、公司等单位实习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时间要求,同时,也提倡和鼓励学生组织多样性的科技实践活动,提高组织协调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但对于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的实践锻炼,则相对较少,亟待加强。

加强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的实践锻炼,首先,要进一步丰富第一课堂,强化教学实践。高校应与社会各界进行广泛联合,建立大学生长久的教学实践基地,设立开放型实验室,为大学生提供协同创新实践的机会和场所,这样才能提高大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推动学生实现从知识型向知识技能型转变。其次,要拓展第二课堂,丰富活动载体。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必要补充,是培养学生协同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高校应该针对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搭建丰富多样的平台,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实践需求,推动学生协同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再次,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技活动,吸引学生参与科研课题。笔者所在学校教务部门即对所有本科生提出了“科研训练”的要求,将本科生参加“科研训练”作为一项必修科目,鼓励广大本科生及早参与课题研究,培养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后,要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组建团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或科研活动。不同学科、专业、年级的学生为了同一个实践课题或科研项目走到一起,合理分工、积极协作,在检验和巩固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进一步拓宽了视野,锻炼和提升了协同创新能力。

五、建立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的体制机制

当前,各大高校都积极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吹响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号角,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制度规定,用以推动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相对于各高校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轰轰烈烈,对协同创新能力的培养则显得冷冷清清,这也从某些方面反映出高校对于协同创新能力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纸质层面,还没有进行过系统思考,更谈不上在体制机制上予以保障,因此,高校在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上的体制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第一,高校要将培养协同创新人才作为高等教育目标之一,认真遵循教育及人才成长规律,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力争早日探索出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第二,要积极推进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树立符合国家和社会需求的协同创新人才评价观。高校要根据各自的大学章程,依据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把人才的需求和评价标准与社会发展、国家需要结合起来,切实树立协同创新人才的评价标准。第三,要建立鼓励学生参与协同创新的激励机制。如笔者在前文所提到学校在本科生中开展的“科研训练”项目,学校不但给予经费支持,还在免试研究生上给予政策鼓励,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当然,除此之外,还可以在学生奖学金评定、三好学生评选等评优评奖中对于该类学生进行政策的引导和倾斜。

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高校和社会各方互相协作、搭建平台、共同努力,更需要作为主体和中心的学生有意识地加以培养和锻炼。相信随着探索和研究的不断深入,一定会培养出更多适应国家和社会需求的具有协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1]郭 鑫.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四个“关键”[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2):13-14.

[2]李忠云,邓秀新.高校协同创新的困境、路径及政策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2011(17):11-13.

[3]王 华.培养理工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J].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6):7-10.

[4]王海建.基于协同创新思想的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105-108.

猜你喜欢

创新型协同创新能力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