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革”时期广西知青文学初探

2014-04-17黄璐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4年2期
关键词:知识青年知青文艺

黄璐

一、引言

在中国文学的百花园里,知青文学是一朵散发着独特芬芳的奇葩。知青文学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与20世纪中期那场声势浩大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密切相关。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公布了毛泽东的“最高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一场轰轰烈烈的1700多万知青上山下乡的运动高潮由此拉开序幕。青春热血的知识青年从大中城市奔赴关东塞北、巴山蜀水、高原戈壁,到农村的广阔天地里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和劳动改造。这是中国当代史上最为特殊的时代。那些阔别自己熟悉的城市,走进陌生、偏僻、贫困而又苍凉的农村,与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知青们,也成为了中国当代史上最为特殊的一代人。上山下乡的知青生活和经历,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命运轨迹以及思想和情感。知青题材创作几乎贯穿了整个当代文学史,知青作家队伍庞大,知青文学作品精彩纷呈、蔚为大观,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谱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张承志、梁晓声、郑义、孔捷生、阿城、韩少功、李杭育、王安忆、陈村、王小鹰、张抗抗、史铁生、叶辛、马原、张炜、卢新华、柯云路、李锐、郭小东等等,他们是1700多万知青的代表。他们的作品在中国当代文坛树立了一座不朽的纪念碑——“知青文学”。

知青文学是在“文革”那个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下催生和发展的,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目前,学界对于“知青文学”的概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在《中国知青文学史稿》中,郭小东认为,“知青文学”就是以上山下乡为题材,展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生产生活、思想情感与精神风貌的一种文学样式[1](P4)。他把知青文学分为5个阶段:“前知青文学”、“文革时期知青文学”、“知青追忆文学”、“知青后文学”、“后知青文学”。“文革时期知青文学”是指1968年至1978年10年间的知青文学[1](P4)。

文革前期(1966~1971年),中国文学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文艺园地百花凋零,一片荒芜。自1971-1976年,国家对文艺政策进行了一定的调整,文艺书刊得到有限度的出版,1971年9月,《广西文艺》以《革命文学》为名率先复刊;12月,由原北京市文联主办的《北京文艺》以《北京新文艺》为名复刊,随后,《广东文艺》和《革命文艺》(内蒙)等文艺杂志相继复刊,到1973年,全国大部分省市文联主办的机关刊物都已复(创)刊。同时,文艺书籍出版也有一定程度恢复。可以说,在“文革”后期,文学创作活动在一定范围里开展。这一时期的知青文学在主题思想、创作手法、叙事模式、人物刻画等方面都深受“文革”文学的影响,与“文革”文学保持一致的同步性。在叙事方式上,“文革”时期知青文学的叙述方式是革命战争式的宏大叙事。革命战争式的宏大叙事是“十七年”时期形成的文艺观念,在“文革”的主流文艺思想中继续被沿用了下来,深刻地影响知青文学的创作。在创作方法上则主要采取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作品主要表现的是知识青年响应伟大领袖的号召,在祖国边疆、农村、农场的“广阔天地”接受贫下中农教育,自觉改造思想,克服重重困难,战胜大自然,用双手改变祖国贫困落后面貌的火热生活。突出表现知识青年崇高的革命理想和英勇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在人物刻画上,强调“三突出”,突出表现英雄人物的高大全形象。在极力奉行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左”倾文艺路线的指导下催生了一批表现革命理想、英雄主义和浪漫情怀的知青文学作品。郭先红的《征途》,张长弓的《青春》,汪雷的《剑河浪》,张抗抗的《分界线》,王士美的《铁旋风》,浩然的《金光大道》《西沙儿女》等是“文革”时期知青文学的代表作品。

二、“文革”时期广西知青作家及作品

“文革”时期广西的文艺创作受到了严重摧残,作家无法进行创作,文学作品销声匿迹。1971年国家调整文艺方针后,广西恢复出版了《广西文艺》杂志,开始较多地发表工农兵业余作者的作品,成为青年业余作者的主要发表阵地。活跃在当代文坛的广西作家中有不少人都有过上山下乡的知青经历,知青代表作家有聂震宁、林白、杨克、麦春芳、黄琼柳、李建平、陈敦德、孙步康、常弼宇、冯艺、彭洋、韦俊海、鲍学谦、罗传洲、何小原、黄乃康等人。那段坎坷曲折的知青人生经历给作家们留下了刻苦铭心的记忆,他们都在不同程度地用自己的内心感受去书写那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和生活。“文革”时期,在《广西文艺》上发表的知青作品有诗歌、散文和小说。而从作品的数量上看,这一时期的诗歌占有重要位置。因为诗歌是最能直抒胸臆、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文学体裁,尤其是在“文革”特殊的历史语境下,知青作家对诗歌这种短平快的文学体裁情有独钟。聂震宁、麦春芳、李建平、杨克、黄琼柳等人在插队时的文学创作多以诗歌为主。这一时期的诗歌作品在叙事方式上采用的是宏大叙事,在内容上以反映知青生活为题材,突出表现了知识青年在农村广阔天地里大有作为,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坚持学习、坚持斗争,在贫下中农的悉心教育下茁壮成长,表达了知识青年高涨的革命激情,作品中洋溢着崇高的革命理想和浪漫情怀。麦春芳的《好呵!我亲爱的三叶宝树》《春姑娘来到胶园》《寄桂林》《胶林夜曲》《胶园来信》《五彩的诗页》《穿云破雾的山鹰》等,聂震宁的《啊,祖国台糖》《警钟长鸣江山红》,黄琼柳的《收果图》《民兵的眼睛》,李建平的《新党员与老支书》,林白的《从这里走向明天》,孙如容的《胜利的赞歌》等诗作都具有那个时代的显著特征。

1969年,聂震宁同千千万万个知识青年一样响应伟大领袖的号召,下到宜山县德胜乡上坪大队插队。在农村劳动之余,他坚持学习、坚持写作,从未中断。他除参加了广西军区政治部组织的民兵斗争故事集的写作外,还写作了一些诗歌作品。发表在《广西文艺》1975年第2期的《啊,祖国的台糖》是写得较好的一首。《啊,祖国的台糖》描写在甘蔗丰收的时节,作者由优良的甘蔗品种——台糖联想到了祖国的宝岛台湾,从而表达了祖国能够实现统一,海峡两岸人民能够早日团聚的美好愿望:“祖国的宝岛呵,台糖的故乡/我们一定把你解放!/台湾的同胞哟,黄河的儿女/我们一定要欢聚一堂!”这首诗纯朴真挚,表达了两岸人民的共同心声。

林白,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家之一。1958年生于广西北流。1975年年仅17岁的她到北流六感公社插队,此期间当过民办教师。林白早期创作诗歌,后来转向小说创作。林白在《广西文艺》1977年第6期上发表了其处女作《从这里走向明天》(三首组诗),从此步入文坛。《从这里走向明天》表现了知识青年在革命的暴风雨中顽强斗争,在广阔的天地里成长成材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气概。1978年,林白考入武汉大学,从广阔天地回到了美丽的大学校园,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她毕业后从事图书、电影、新闻等行业,现为武汉文学院专业作家。1989年,林白创作了长篇小说《一个人的战争》,开创了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私人化”写作的先河,在中国文坛引起轩然大波。她的主要作品有《守望空心的岁月》《说吧,房间》《万物花开》《妇女闲聊录》《同心爱者不能分手》《致命的飞翔》《致一九七五》等。2005年出版的长篇小说《致一九七五》就是一部根据作者插队经历而写就的回忆文本。

麦春芳,16岁初中毕业后到广西军区生产师插队务农。她出生于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生长在诗情画意的漓江边,有较高的文学素养。来到边疆的橡胶园里,艰苦的劳动没有冲刷掉她的诗情,她满腔热情地写出了一批反映胶园生活的诗作,如《好呵!我亲爱的三叶宝树》《春姑娘来到胶园》《写在广阔的天地——插队诗抄》《胶林夜曲》《五彩的诗页》等,发表在《广西文艺》1974年第5期上的组诗《胶园来信》是其代表作。她的诗作清新活泼,充满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

黄琼柳,1956年出生于广西柳州市一个有浓郁艺术氛围的家庭中。其父黄勇刹是广西著名的诗人、民间文艺家,壮族人民喜爱的歌手。在父亲艺术气质的熏陶下,黄琼柳早早地就以诗的眼光探视着周围的世界。1974年,她高中毕业后成为知青中的一员下到农场插队,在劳动之余,开始了诗歌创作,在《广西文艺》1974年第1期上发表了《收果图》组诗。1975年发表了诗作《民兵的眼睛》。1980年代以前,她遵循父亲所走过的民歌体创作路子,写出了“明月跃山梁,/晚风拂面庞,/大队会一散,/踏月把路上……”(《踏月行》)一类民歌体诗作。思想单纯,情绪明朗,手法单调,民歌痕迹浓重是这一时期诗作的特点。黄琼柳大量写诗并取得较大影响与成就是在80年代以后。至今,她已在《人民日报》《诗刊》《中国作家》《北京文艺》《当代》《诗歌报》等报刊发表诗作100多首,被收入多种诗集,有的在国外发表和出版。1985年,她出版了诗集《望月》,以后又出版了第二本诗集《蝴蝶,蝴蝶》。

李建平,1952年出生在桂林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69年,年仅17岁的他下到兴安县金石公社中洞大队插队。艰苦的生活环境磨练了他的意志,使得他懂得光明与黑暗,懂得珍惜机会、珍惜时光,努力拼搏。在农村的几年里,李建平从未间断学习,农闲之时,他读了鲁迅的书,读郭沫若、茅盾、巴金等文学大师的书,积淀了深厚的文学功底。1977年恢复高考,他考上了广西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一直从事文学、文化研究至今。在《广西文艺》1976年第4期发表的诗作《新党员与老支书》是李建平知青时期的早期作品。

在诗创作上写出较好作品的还有孙如容。孙如容高中毕业后到农村插队,7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主要写作诗歌,有《胜利的赞歌》《喜讯传来的时刻》《灿烂的曙光》等诗作。这个时期她的诗歌以弘扬主旋律为主,表现高昂的革命激情。孙如容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民族文学》《广西文学》《南方文学》等报刊发表作品100多篇(首)。1985年,她的诗集《海的变奏曲》收入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广西青年诗丛”《含羞草》中出版。

三、“文革”时期广西知青文学的表现特征

“文革”时期的知青文学是在一种幽闭的环境中进行创作的,在主题思想上与“文革”文学并无二致,在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原则的指导下,创作出一批反映激情燃烧的知青岁月的作品。这一时期的广西知青题材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第一,弘扬革命理想。知青一代是在新中国诞生的胜利歌声中成长起来的,他们深受革命传统教育,备受革命伟大胜利的鼓舞,对未来充满憧憬。知识青年被毛泽东喻为“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是社会主义社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将义不容辞地接过革命前辈的扁担,肩负起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重任。这是他们的革命理想。即使是在偏僻的山村、农场,生活条件极其艰苦,也丝毫没有动摇他们的理想信念,深信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能够改变祖国贫穷落后的面貌,甘愿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奉献自己的青春热血。在这种时代氛围的影响下,20世纪70年代的广西知青作品,大力弘扬主旋律,力图表现上山下乡运动的伟大,深情描绘知识青年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自觉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改造思想,改天造地的雄心壮志。如:黄琼柳的诗《收果图》描绘了柑橙丰收的果园里热火朝天、欢声笑语的劳动画面,展现知识青年在老队长的带领下,辛勤耕耘,喜获丰收。诗歌以果实的丰收来象征知识青年的成熟,表达了他们将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肩负起建设祖国美好明天的信心和勇气。麦春芳的组诗《胶园来信》之第二封信里这样写道:“头戴一顶军帽,/帽徽是闪闪的灯火;/披星载露‘出击’多像革命前辈的游击生活。//上山下乡的道路广阔,/是毛主席为我们开拓;/我们前进在这战斗的征途上,/昂首吹响继续革命的号角。”诗歌采用的是革命战争式的宏大叙事,热情洋溢地歌颂伟大领袖毛主席,歌唱我们美好的祖国,直抒胸臆地表达了知青一代将继续沿着革命前辈开创的道路奋勇前进的豪迈气概。李建平的诗《新党员与老支书》描绘了年轻的知青新党员在党旗下认真聆听老支书的谆谆教诲的情景,抒发了新党员入党后的激动和喜悦心情,和向一切困难和反动势力作斗争的信心和决心:

更深人静,夜风阵阵吹拂,

星光月影,跃进山乡的一幢“长工屋”。

屋边,一条长年潺潺的流水,

门前,几簇拔节吐翠的新竹。

此刻,党支部大会刚刚结束,

屋内,党旗下还坐着新党员和老支书。

六十挂零的老支书呵,

白发下现出风霜镌刻的纹路。

二十出头的新党员呵,

喜悦的脸上滚着激动的泪珠。

山静村静心怎能静呵,

心潮澎湃似倾泻的飞瀑。

“忘不了刚来时的不眠夜呵,

谈论怎样迈出生活的第一步。

批林批孔战斗硝烟滚呵,

火线上向党交了入党申请书。”

“三年前你们来到这山乡‘长工屋’,

拿起了战天斗地的枪和锄。

今天你成了光荣的共产党员,

革命路还长,需要我们加快脚步。

人生就是战斗!斗争就是幸福!

共产主义是我们的理想和前途。

革命需要我们冲破无数的艰难险阻,

革命需要我们把旧基地彻底清除。”

听!冲锋的号角响彻大地,

看!火红的战旗辉映征途。

……

……

月光久久地照着这“长工屋”,

党旗下两辈人的心贴在一起,手紧紧握住。

彩霞映红长年潺潺的流水,

阳光照彻拔节吐翠的新竹。

这首诗书写了满怀革命理想的知青在上山下乡运动中,自觉改造思想,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在老支书的带领和帮助下,茁壮成长,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通过对朝气蓬勃的年轻党员和白发苍苍的老支书形象的刻画,讴歌革命薪火代代相传,革命事业后继有人,展现了他们英勇无畏,前仆后继,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

第二,彰显英雄主义。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是毛主席的召唤,是保证中国革命继续向前,红色江山永不变色的重要举措,知识青年必须奋不顾身地为革命理想而努力奋斗。因此,这一时期的知青文学作品,突出表现了知识青年不畏艰难险阻、革命到底的英雄气概。塑造英雄人物,讴歌英雄主义精神成为20世纪70年代广西知青文学作品的重要内容。如农文扬的《写在广阔的天地——插队诗抄》(《广西文艺》1976年第4期)颂扬了知青要在深山里开创新的奇迹的雄心壮志:“生产队里有我们温暖的家,我们却驻扎在深山的茅屋里。这是当年红军长征的营盘,在这里我们开创新的奇迹!”表达了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和英雄主义情怀。袁凤英的《战友》抒写年轻的支书扎根农村9年,最终从“嫩苗苗长成了擎天的杉”,热情讴歌了她胸怀大志、艰苦奋斗的高尚品格。

麦春芳的诗《穿云破雾的山鹰》则生动塑造了赤脚医生这一高大英雄形象。

暴雨狂倾,沟满渠平

夜幕笼罩,山路泥泞。

电闪闪,芒草伏地,

雨滚滚,百鸟敛声。

呵,脚印!谁的脚印?

这么矫健,这么清新——

泥水里,印壮锦之花,

山路上,将坎坷踏平——

山中草木都认识你呵,

——我们的赤脚医生。

看呵,你飞峰跨谷,

似掠涛展翅的海燕;

瞧呵,你穿云破雾,

如长空翱翔的山鹰。

……

虽不晓,今晚的脚印何处停,

却深知,你步步都是继续革命的长征!

……

一串脚印一串歌哟,赞美你这当年的红卫兵……

在高尔基的作品《海燕》中,作者饱含深情地讴歌了那在苍茫的大海上、在闪电雷鸣间高傲飞翔的海燕,“海燕”的形象深入人心,它是英勇的革命者和英雄的象征。《穿云破雾的山鹰》这首诗,以“掠涛展翅的海燕”、“长空翱翔的山鹰”来比喻在山路上风雨兼程的赤脚医生,突出表现从前是红卫兵小将的赤脚医生是一个具有崇高理想和顽强的革命斗争精神的知识青年,生动塑造了一个坚定勇敢、兢兢业业的革命接班人的英雄形象,热情讴歌了英勇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和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

第三,展现地域风情。虽然这一时期的知青文学不可避免地受到强权政治主流话语的影响,但是在一些作品中还是有反映知青生活、展现地域风情的内容,富有生活气息。

百色知青潘茨宣的散文《凤凰花开》生动描写了南国特有的凤凰树在花开时节的繁荣景象:“南国的初夏,凤凰树燃起了漫天大火。呵!凤凰花开了。你看,团团簇簇的鲜花像滚滚的浪涛,从四面八方涌向天际,和天边的彩云连在一起,红艳艳的,像当年红军举起的千面红旗,又像赤卫队的万杆红缨枪。炽热的火焰映红了山城,烧沸了一江秀水,把整个右江两岸都染红了。”作者描写独具南疆风情的凤凰花,形象生动,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麦春芳诗歌《寄桂林》这样描绘:“机房抽水灌胶园,好似象鼻汲水漓江边;我手中的胶刀亮弯弯,多像秀丽的月牙山;加工胶乳的大烟囱,威严矗立像独秀峰;边疆一幅绚丽景呀,比‘芦笛’‘七星’还迷人。故乡桂林呵我爱你,更爱这边疆红千里。”诗歌通过比兴手法描绘了祖国南疆的秀丽风光,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知青生活图景。她的3首组诗《胶园来信》同样是热情洋溢地描绘了自己在南疆橡胶园里劳动、生活的图景。其中第三封信这样写道:

桔黄干胶一箱箱,

就像匹匹花布待出厂;

纺织工人用万紫千红装缀祖国,

我们把胶片献上。

没有五彩纱线、银梭奔忙,

我们用胶槽烘房纺织胶浆,

我们的工作平凡而又伟大,

织出的“花布”用途多广:

……

“花布”上没有斑斓的牡丹、凤凰,

我们却看到它的花朵是那么壮美漂亮,

工业、农业、科研、国防,

都用它的花纹装扮社会主义的春光。

……

做一名纺织女工装扮祖国,

曾经是我们的美好理想;

如今我们战斗在边疆胶园,

难道不正是实现这个美好的理想?!

——制胶手写

她的诗,生动展现了南国橡胶园的风景风情,饱含青春气息,富于生活情意。可以看出,当时作为千千万万个下乡插队知青中的一员,麦春芳对生活充满热爱,对未来充满希望。1992年,广西民族出版社为她出版了诗集《三叶花》,其中收有不少这类清新纯净的“胶园诗”。诗人柯炽在《三叶花·序》中称她的诗为“一簇清新的三叶花”[2](P140)。

四、结语

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早已烟消云散,然而,历史将永远不会忘记1700多万知青奔赴祖国四面八方贡献自己青春华韶的豪迈气概。尽管这一时期的知青文学作品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豪情万丈,情感激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甚至某些作品纯粹是政治的传声筒,空洞的说教。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知青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理想主义、爱国主义以及奉献精神,在当下物欲横流、功利主义至上的商业社会里却显得特别弥足珍贵。这些是值得肯定的。因此,我们应该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来看待这一时期的知青文学。

[1]郭晓东.中国知青文学史稿[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

[2]李建平.广西文学50年[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5.

[3]邹菡.文革文学中的知青文学[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4,(1).

[4]康长福.论知青文学的英雄主义精神[J].齐鲁学刊,2000,(6).

猜你喜欢

知识青年知青文艺
1942,文艺之春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难忘知青岁月
□文艺范
知青伟大的一代青年
“知识青年”回乡,应该行
难忘的知青往事(二)
难忘的知青往事(一)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研究——发起及坚持上山下乡运动的动因究竟是什么?
节日畅想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