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农耕文化的传承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14-04-17高耀志陈媚林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4年2期
关键词:农耕农民农业

高耀志,陈媚林

中国是世界三大农业起源中心之一,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文明没有中断过的古老国家。悠久的历史积淀下了深厚的文化,其中农耕文化便是中国传统文化之根。中国农耕文化寓有丰富的内容:有研究者从结构层次上将其分为农耕思想意识文化、农耕器用实物文化和农耕典章制度文化[1];也有研究者遵循实践原则,将其划分为协调和谐的三才观、趋时避害的农时观、主观能动的物地观、变废为宝的循环观和御欲尚俭的节用观[2];还有研究者依其哲学意蕴将农耕文化的精髓概括为“应时、取宜、守则、和谐”八个字[3]。笔者认为,传承中国农耕文化,在剔除其诸如封闭、保守、狭隘等糟粕后,至少还要把握住三个层面:一是在国家层面,要强调“农为邦本”;二是在家庭层面,要注重 “耕读传家”;三是在自然层面,要力求“天人合一”。

一、“农为邦本”与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

在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重农政策一直是国家经济政策的核心内容。早在西周时期,虢文公劝谏周宣王行“籍田”之礼时就说到:“夫民之大事在农,上帝之粢盛于是乎出,民之蕃庶于是乎生,事之供给于是乎在,和协辑睦于是乎兴,财用蕃殖于是乎始,敦庞纯固于是乎成 ”[4](P32)。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重农思想集中表现为“耕战”思想。如商鞅就提出“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圣人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5](P5)。 “耕战”政策实现了寓兵于农,全民皆兵。农民被分为“三军”,“壮男为一军,壮女为一军,男女之老弱者为一军”[6](P137)。 有此“三军”,秦国对内可以固本强基,对外可以攻城伐地,最终灭了六国,一统天下。

汉代以来,重农思想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统治者们认为:“农,天下之本也,民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务本而恃末,故生不遂。 ”[7](P118)汉高祖刘邦就“尊农夫”而“困辱工商”。规定“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贾人不得衣丝乘车”(《汉书·食货志》),工商业子弟“不得仕宦为吏”(《史记·平准书》)。汉武帝更是颁布“告缗令”,打击工商业者。谋士贾谊还在他的《论积贮疏》中提出:“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可以这样讲,从两汉的“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到唐朝的“开元盛世”以及清朝的“康乾盛世”,无不是坚持“农为邦本”、高度重视农业的结果。

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为了克服生存压力,推动革命发展,不得不把争取各地粮食的封闭性自给作为农业的首要目标。在大革命失败后,党就把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了农村,开始了长达10年的土地革命。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又指出:“中国的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抗日的一切,生活的一切,实质上都是农民所给。”[8](P692)为了打破根据地的经济困境,毛泽东还发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开展了轰轰烈烈大生产运动。而从解放战争时期就开始的土地改革运动,经过建国以后的深化也空前强化了农民与土地的联属关系,最终绘就了“农村包围城市”,全民支援战争的壮阔图景。这是共产党人重农而又不轻视工商业的新“耕战”思想的辉煌实践。

完成“三大改造”,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后,国家明确了国民经济应以农业为基础的政策。农业的使命不再是支援战争,而是为国家提供政权建设和工业发展的最初积累[9]。国家继续征收农业税,实行农产品的统购统销,同时还实行工农产品价格的剪刀差。经过20多年的“以农养工”,我国工业化发展了,但工农差别、城乡差距也形成了,而且愈来愈大。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多次强调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从2004年开始接连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锁定在 “三农”问题上。一时间,从中央到地方、从学界到政界,全社会都越来越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和关爱农民。但同时大家也都清楚,解决“三农”问题是一项长期、艰巨和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党的十八大指出:“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10](P17)我们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增强农村发展的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不动摇变。要举全党全国之力持之以恒的强化农业、惠及农村和富裕农民。要让“新重农主义”思想在中国孕育生成、落地生根和开花结果。

二、“耕读传家”与新农村建设中的“两个生产和再生产”

“耕读传家”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里“小康”农家所追求的一种理想生活图景。在中国古代,“士农工商”这“四民”中,士民的地位是最高的,因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神童诗》)。 农民的地位仅次于士民,因为“民以食为天”,“仓廪实而知礼节”(《史记·管晏列传》)。虽然农民终日要为衣食奔波,辛苦劳作,但是当他们的生存需求得到满足后,也会产生更高的精神需求。许多农民会用他们的耕垦所得抚育子女进入学堂。子女理通文墨后,幸运者科考入仕,荣升为士民。就算不能高中,读书也增添了他们的文化品位,使他们远远超越了目不识丁的文盲农民,从而有能力更好地守住家业。另外,一些仕途不如意的官员和不求名利的隐士也会选择栖息山野,由士民自降为农民,从而过着亦耕亦读、逍遥自在的田园生活。如此一来,农民中也出了不少书香世家,他们耕以齐家,读以修身,使“耕读传家”成为民间盛行的社会风尚,成为中国历史上特有的文化现象。

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里,社会物质财富的获取主要靠男耕女织,所以,耕者在社会中的地位很高;而社会精神财富的积累主要靠读书,所以,能入私塾也是令人羡慕的。亦耕亦读,在很多人看来那是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然而,进入21世纪的中国农村,受到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的生活方式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农民相信“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是至理名言,渐渐忘却了“无农不稳”的祖训。20世纪80年代,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20世纪90年代,是外出打工形成风潮。目前,我国很多农村已出现了“空巢”现象,这不能不说是农耕之殇。同时,受商品经济功利思想和其他腐朽文化的影响,新的“读书无用论”又沉渣泛起。一些农村不建学校建大庙,不修路桥修祖坟。一些农民从不读书看报,而是忙着赌博信教。农村出现的不孝敬老人,不管教孩子,不耕不读的现象折射出了一种深层次的社会危机。

相对于城区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而言,我国农村仍显得落后贫瘠。这不单指物质层面,也包括精神层面。农村发展的滞后已严重影响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为了彻底改变这种局面,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要按照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里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对农村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提出的明确要求;而这里的“乡风文明”,则涉及到了农村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问题。马克思指出:“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物、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 ”[11](P4)农村承担着全社会基本生活资料的供给,事关国家稳定和人民福祉,所以,必须要高度重视农业,尤其是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农民是农业现代化的主力军,所以,要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和农民职业技能教育,始终坚持优生优育,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一代又一代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两个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耕读传家”仍然有其存在的价值。只不过时代变了,“耕读”的内容和形式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耕读文化”也要与时俱进。在中国古代,“耕”基本上是粗放式的,正如陶渊明所说,是“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归园田居》)“读”基本上是与“耕”无关的,因为“请学稼”、“请学圃”是要被骂作“小人”的(《论语·子路》),人们只能读四书五经之类的圣贤之书。现在完全不一样了,“耕”已经变成为知识化、技术化的作业,不再是那种“晨曦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式的辛劳了。“读”很大程度上是在为“耕”服务。农民可以借助网络、电视、书报、杂志等媒介,通过学校教育、短期培训等渠道,学习现代农业耕种与栽培技术、禽畜的饲养与加工技术、专业合作社的经营与管理技术等实用技术,使自己成长为专业农民。

“耕”的与时俱进,满足了农村“物质资料的生产与再生产”的需要,促进了农村“生产发展”与农民的“生活宽裕”;“读”的与时俱进,优化了农村“人口的生产与再生产”,满足了新农村建设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要,促进了“乡风文明”。

三、“天人合一”与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保护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中国农耕文化的基本生活取向。中国农耕文化吸融了儒家、道家等众多思想之精华,在天人关系上持“合”、“和”主张。其一,主张不违农时。古谚道:人误农一时,农误人一年。农业具有很强的时节性,所以,要“顺天应时”。“是故得时之稼兴,失时之稼约。”(《吕氏春秋·审时》)其二,主张因地制宜。早在汉代,人们就已经学会因地制宜、多种经营。按照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的原则,全面发展农林牧渔产业。到了清朝,又出现了多种经营的生态农业,如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就构建了“农-牧-桑-鱼”的农业生态系统[12]。其三,主张善待自然。中国农民对自然界有一种天然的依赖感和亲近感,始终对自然界抱有一份感恩的心。《史记·殷本记》里就记载了商汤“网开三面”的故事。汤王要求世人围猎鸟兽时要撤去三面的网,只留一面,为的是不赶尽杀绝。《国语·鲁语》里记载了“里革断罟”的故事。里革告诫鲁宣公,在动物繁殖生长期,谁也不能伤害他们,这样才能保证万物生息繁衍。

只要我们在“行农事”时始终坚持合天时、合地利、合自然规律,就能实现“天、地、人”三者之间的整体和谐与我国农业的持续发展。否则,就可能引起生态灾难。人类历史上因为过度放牧而导致草场退化、过度砍伐而导致水土流失、过度垦殖而导致荒漠化之类的悲剧不少,我们不能总是“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阿房宫赋》)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面临着比较严重的生态问题,如生活垃圾污染、生产垃圾污染、植被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锐减等。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由于我国人口数量的增加和人们生活标准的提高,对自然界施加的影响越来越大。众所周知,我国要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还必须设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人类社会在与自然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时,其行为很容易就突破了自然界可承受的范围,造成生态失衡。其次,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在农业政策上曾出现过重大失误,其后遗症久久难以痊愈。“大跃进”、“大炼钢铁”、“农业学大寨”等,虽然“战天斗地”的精神可嘉,但却违背自然规律,结果导致天人对立,受到客观规律惩罚。再次,由于农民只顾一时的增产增收,政府引导与监管又不够,在我国农村还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化肥污染、农药污染、地膜污染等“无机污染”。最后,城市工业污染也已蔓延到了农村,给农业带来了严重威胁。包括河道污染、地下水污染以及城市垃圾污染等,可能造成农作物重金属含量超标、有毒有害甚至绝收。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0](P29)这是党的大会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加以强调。不仅反映了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后代负责的精神。

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努力建设美丽乡村。”这是我国农业战线落实十八大精神,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体现。而今后在推进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健全体制机制,建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进程中,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件事:

第一,要加大农村生态修复与保护力度。对于日渐脆弱的农村生态,要坚持修复与保护并举,保护优先。首先,要注重保护,不要走先破坏后修复,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那样会得不偿失。按照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示,目前,我国农村最重要的是要积极探索开展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试点工作,遏制和扭转土地退化趋势,然后总结经验,推而广之。其次,对于已经遭到严重破坏的农村生态,要抓紧实施各项修复工程,如退耕还林工程,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等,促进农村生态的恢复与平衡。

第二,要实施农村生态补偿与奖励制度。在我国广大农村,农民的生存与发展需求有时会与农村生态保护产生冲突,对此,国家要有相应的政策引导和制度规范,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如:可以通过提高中央财政对国家级公益林的补偿标准,完善林木良种、造林、森林抚育等林业补贴政策和积极发展林下经济等措施,更好地保护森林资源;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对禁牧牧民给予禁牧补助,对未超载的牧民给予草畜平衡奖励,对实施良种改造的牧民给予牧草良种补贴和畜牧良种补贴等,更好地保护草原资源;应该增加政府对湿地保护的投入,养护好“地球之肺”等。

第三,要搞好农村环境治理,实施乡村清洁工程。近些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环境有了较大的改观。但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垃圾围村、垃圾进田、垃圾上路、垃圾入河”,且长期仅依靠大自然降解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今后,要实现“村容整洁”,需按照“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循环经济理念,以实施清洁田园、清洁家园、清洁水源为主线,以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控为重点,大力推广畜禽粪便、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秸秆等生产生活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施系统的乡村清洁工程。

第四,要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业和休闲农业。我国农业历史悠久,农村自然景观优美,农业经营类型多样,农业文化非常丰富,乡村民俗风情浓厚多彩,因此,在我国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具有优越的条件、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今后,要以广褒的农村为平台,以农业和农村资源即农村特有的生产方式、自然环境、农耕文化、民俗风情等为依托,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在满足旅游者“赏农村景、采农村风;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休闲需求的同时,大力促进农村就业、农民增收和农业增值,促进城乡一体化,让更多农民分享到现代化的成果。

[1]阳正太.关于文化与“农耕文化”的思考[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0,(1).

[2]夏学禹.论中国农耕文化的价值及传承途径[J].古今农业,2010,(3).

[3]彭金山.农耕文化的内涵及对现代农业之意义[J].西北民族研究,2011,(1).

[4]国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5]商君书[M].北京:中华书局,1954.

[6]商鞅.商君书全译[M].张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

[7]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8]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9]任继周.论华夏农耕文化发展过程及其重农思想的演替[J].中国农史,2005,(2).

[10]党的十八大文件汇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2.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2]姚兆余.中国农耕文化的优良传统及其现代价值[J].甘肃社会科学,2008,(6).

[13]顾阳.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工作会召开[N].经济日报,2011-09-27.

猜你喜欢

农耕农民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农耕旧事十二韵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立足农耕 特色强校
拾趣安吉,快乐“农耕”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