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麦金太尔《德性之后》中的德性思想

2014-04-17梁乐欣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4年2期
关键词:麦金太尔亚里士多德

梁乐欣

麦金太尔是英美著名的道德哲学家,他以在道德哲学领域独树一帜的观点而蜚声于西方学术界。他于1981年出版的《德性之后》一书是他的代表作,被誉为“近10年来最重要的一部著作”。该书对现代西方社会的道德现状进行了有力的批判,并站在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传统的立场上阐述他的德性思想,他的观点引起了西方学术界的关注和争论,对西方学术界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

一、现代西方道德的现状

麦金太尔在《德性之后》第一章提出了这么一个令人担忧的设想:一场巨大的浩劫发生在自然科学领域,所有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教育都被废除。浩劫过后,一些人重新意识到科学的好处和重要性,并试图复兴科学。然而科学已在浩劫中被连根拔起,人们凭残存的记忆试图还原各种科学,却因各人的记忆偏差开始了无休止的争论,谁也没法证明自己才是正确的,谁也没办法还原整个庞大的科学体系。最终,科学体系还是无法还原,整个科学界处于一种混乱而且无序的状态。

麦金太尔作这样一个假设是为了说明,当代道德语境就如设想里浩劫后的科学一样,处于一种严重的无序状态。他认为,现代人对道德的理解和传统道德观念相差甚远,人们关于道德的争论没完没了且相互对立。以“战争是否正义”这一论点为例,就有多种相对立的看法:一种认为战争会殃及无辜平民,战争是不正义的;另一种观点认为获得和平的唯一办法是扩充军备以震慑潜在的威胁者,因此,战争是正义的;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战争正义与否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从这例争论中可以看出当代道德争论的无终止性和不可通约性,社会上这样的争论数不胜数。各种相互冲突的观点和意见无法通约,谁也无法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双方之间只有无休止的争论,无法达成一致,因而形成了不计其数的冲突、对立的道德争论。

麦金太尔认为这就是当代道德语境的现状,各种道德争论无休无止没完没了,无法达成一致,没有一个客观、确定的论争终点。道德语言呈现为一种无序的混状,结果是陷入了道德上的虚无主义和相对主义,从而引发了严重的道德危机。

二、对现代西方道德状况的分析

(一)现实原因——情感主义的盛行

麦金太尔认为,社会道德深陷危机的现实原因在于现代社会中情感主义的泛滥。情感主义是一种宣称对任意价值评判作出解释的理论,它是这样一种学说:“所有的评价性判断,尤其是所有的道德判断,就其在本性上,它们是道德的或是评价性的而言,都不过是爱好、态度或感情的表述。……但是,表达情感和态度的道德判断,无真也无假,没有任何合理方法来确保道德判断上的一致,因为这里根本没有这种方法;假如一定有的话,也是靠对有分歧者的态度或情感造成某种非理性影响;我们使用道德判断,不仅是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确切地说,也要对其他人造成这种影响。 ”[1](P16)情感主义者认为,道德判断因个人情感和个人好恶而异,道德行为没有客观评判标准。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没有也不可能有普遍客观的判断道德的标准。情感主义的盛行导致第一阶段中推崇的那些客观的、具有非个人性的道德标准不复存在,社会逐渐丧失道德根基,产生了深刻的道德危机。

(二)历史根源——启蒙运动的失败

情感主义是当代西方道德文化的具体体现和危机产生的现实原因,其思想源头可以追溯到启蒙运动。不同于极力推崇启蒙运动的西方主流思想,麦金太尔把批评的矛头直指启蒙,认为启蒙是一项彻底失败的运动,其失败直接导致了当代的道德文化困境。启蒙运动以后,17世纪末和18世纪对道德的合理性证明蔚然成风,逐渐成为整个西方文化的核心。

根据麦金太尔的划分,近现代证明式的道德哲学可以归为三种类型,分别是克尔凯郭尔、康德和休谟的证明方式。麦金太尔认为,这三种证明方式中的任何一种都是失败的,原因就在于这些道德证明破坏了亚里士多德德性论的目的论传统。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体系是一种目的论体系,由三方面因素构成——“未受教化状态下的人性”、“合理的道德戒律”、“人认识到自身的目的后可能形成的人性”。最初人拥有的人性是未经教化的,需要伦理学的指导,使人经过教化后形成合乎道德戒律的人性。启蒙运动所带来的恶果之一就是亚里士多德目的论体系中,“认识到人的真实目的后可能成为的人”这一概念被取消,道德体系变成只由两种要素构成的、关系模糊混乱的残缺体系。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遭到破坏,人生目的被从伦理体系中刨除出去,近现代哲学家们从哲学史中继承了一些道德体系的残章断片,但又意识不到理论的残缺性,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所处时代的独特文化环境,使得他们对人性概念的理解和提出的道德准则之间存在着不相一致的地方,因而他们所从事的对道德的合理性证明的工作必然会失败。

三、追寻德性的方法

启蒙运动的彻底失败,使得当代的道德语言和道德实践都处于严重无序状态,面对如此令人担忧的道德境况,麦金太尔积极寻求解决之道。既然启蒙以来的现代性道路是失败的,那么有两条路径可供选择:回到前现代或者超越现代到达后现代。前现代和后现代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批判启蒙,二者的代表人物分别是亚里士多德和尼采。

尼采认为道德体现在“超人”身上,超人制定道德法则,决定善与恶的分界。超人不与人交往,也没有实践活动,善只存在于他对自己的超越中。尼采虽然反现代,但他并不是反个人主义的,他提出的超人式道德实际是个人主义的另一种形式,道德标准依然像情感主义一样由个人偏好而定,只是这种个人偏好是超人的个人偏好而已。麦金太尔认为这种超人的道德必然会导致道德上的唯我论,因此前现代之路并不可取,正确的途径是回到前现代,回到亚里士多德。通过对亚里士多德德性观的继承和发展,麦金太尔分析了“德性”这一概念,并且提出了自己的新德性观。

(一)德性和实践

德性概念的第一层面的意义是建立在对 “实践”的解释的基础上的。麦金太尔解释道,实践是一种需要人类协作进行的活动,其范围非常广,一切包括国家、城市和家庭等共同体的生产和生活的创造和维持都是实践。实践和“内在利益”有关,内在利益是内在于实践的利益,它与实践的关系是必然的,只要参与了实践活动,就必然能获得这项活动的内在利益。内在利益不是某些个人的所有物,一些人拥有实践的内在利益并不会导致其他人对内在利益的占有减少,内在利益有益于参加实践的整个群体。

解释清楚实践和内在利益后,就可以对德性下第一阶段的定义了:“德性是一种获得性人类品质,这种德性的拥有和践行,是我们能够获得实践的内在利益,缺乏这种德性,就无从获得这些利益。 ”[1](P24)麦金太尔认为,这是对德性的一个初始定义,阐明了德性对于人类的重要意义——在人类的生活和实践中,德性至关重要,它使人们获得实践的内在利益,如果没有德性,实践的内在利益就与人们无缘。也就是说,德性使人类实践得以维持。

然而,如果某种活动并不带给我们任何好处,我们就不该践行德性吗?并且,如果某活动中各种德性相互冲突,我们又该践行哪种德性?麦金太尔并不只停留在用实践理解德性,而是过渡到了德性的第二阶段。

(二)德性与个人生活整体

当代社会中的个人在不同领域进行不同的角色扮演,人格的统一性被肢解。麦金太尔认为,人应该作为一个整体生活,过一种贯穿人生始终的整体性的生活,这样一个生活整体能提供给德性以一个恰当的目的。个人生活的整体性体现于一种连贯的叙述中,这种叙述把人的一生,即作为开端的出生、作为过程的生活和作为结束的死亡整个联结起来。人的一生在不同时间地点有不同甚至冲突的道德行为,但人具有一种人格的统一,这种统一性存在于他的叙事的历史中,他的一言一行也只有在这个历史中才是可理解和可解释的。人格的统一体现了人生活计划的统一性,这种统一性来自最高的目的即至善,正是在对人生目的和善的追求中,获得关于自我的知识和善的知识。

由此,麦金太尔对德性作了第二阶段的定义:“德性必定被理解为这样的品质:将不仅维持实践,使我们获得实践的内在利益,而且也将使我们能够克服我们所遭遇的伤害、危险、诱惑和涣散,从而在对相关类型的善的追求中支撑我们,并且还将把不断增长的自我认识和对善的认识充实我们。 ”[1](P277)这一阶段的定义中,人的好生活需要德性,德性在人生目的和善的追求中起了这样一种作用,它们不仅使实践能够进行下去,使人获得实践的内在利益,也使人获得关于自我的知识和善的知识,还起着一种支撑的作用,鼓励人们克服挫折,继续坚定对善的追求。

(三)德性与传统

德性的第二阶段定义与人的好生活有关,然而过一种好生活是具体多样的,人们会因时代、地点、环境的不同而对好生活有不同的理解。如果按照好生活来界定德性,德性概念也随之具有偶然性和任意性。因此麦金太尔强调,不能仅仅以个人的身份来寻求善和践行德性。根据麦金太尔的看法,每个人都处于共同体中,在共同体中承担某个特殊的社会角色。人正是从他的家庭、国家、民族继承了属于他个人的一切,他所继承的一切构成了“我”的生活的既定部分,规定了人的道德的起点。

“我”是传统的承载者之一,那么传统是什么?传统是历史的延续和传承,是活生生的传统,它不仅承接着过去,也面对着未来。然而,并非所有历史传统都在传承下去,有的传统随着时间洪流不断传承发展,有的传统却逐渐衰败、分解乃至消失,原因何在?麦金太尔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相关德性的践行强化了传统,否则,相关德性的缺乏则会削弱传统。“如果要获得实践的多钟内在利益的话,德性就要维持那些必需的关系,而德性不仅在维持那些必需的关系中,也不仅在维持个人生活的方式中——在这种方式中,个人以他的整体生活的善(利益)来寻求——有它的意义和作用,而且在维持那些把必然的历史关联条件提供给实践和个人的传统中有它的意义和作用。”[1](P281)这就是德性的第三阶段,也是最后一个阶段的定义:德性的意义和作用在于维持传统,赋予实践和个人生活以必要的历史关联。拥有正义、真诚、勇敢等相关德性并践行它们,就能很好地维持传统,缺乏这些德性,则会腐败传统,使传统逐渐分崩离析甚至最终消亡。

至此,德性的三个阶段的定义已经给出。在第一层意义上,德性与实践相关,维持实践,使人们获得内在于实践的利益;在第二层意义上,德性和个人生活有关,维持个人的生活,使人们在生活中追求作为其个人整体生活的善;在第三层意义上,德性与传统相关,维持传统,赋予实践和个人生活以必要的历史关联。通过这三个层次的定义,麦金太尔给出了一个关于德性的完整定义。

四、重建社会的道德根基

在麦金太尔看来,在德性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个阶段:各类德性、德性以及德性之后。最开始的阶段是各类德性阶段,这个时期形成了以亚里士多德目的论伦理体系为核心的德性传统。在这一时期,德性与实践和个人生活整体有关,是为了获取内在于实践的利益,以及过一种人的好生活所必需的品质。由于各人的生活及实践类型多种多样,所以德性也是多样的,表现为复数形式的各类德性(virtues)。这个发展阶段的德性虽然多样,但不是散乱的,而是由一个支配性的人生目的把它们统合起来,使它们在人生中发挥各自的作用,辅助人认识自己、充实自己,在不断追求善的过程中,过上人的美好生活。

德性的第二个发展阶段是单数德性时期,德性由复数德性(virtues)变为单数德性(virtue)。这是一个现代性萌芽乃至发展成熟的时期,现代化导致生产走出家庭而变得流水化,生产劳动被排除出本身具有内在利益的实践范围之外,导致实践概念也随之被排挤至社会生活和文化的边缘。同时,对人类生活的整体的叙述性理解也被驱逐至现代文化的边缘。虽然为传统德性论提供必要背景的实践概念和个人生活整体概念被边缘化,但德性并没有被舍弃,人们还使用着传统的德性概念,对德性的实践依然如以前一般遍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就产生了一种无法调和的矛盾与不一致,导致的后果是,不管是在概念上还是在实践中,德性都不再是历史中的德性。

由此可见,德性的发展已经走入一条死胡同,急需寻求出路,这就是德性的第三个阶段——“德性之后”的阶段。德性之后应该是一种怎样的道德?这条出路应该怎么走?麦金太尔认为,正确的道路是回到历史,回到传统。在对亚里士多德德性论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麦金太尔提出了他自己的新德性论。他对德性的论述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把德性看作是获得实践的内在利益所必需的品质;第二是把德性看作是有益于个人整体生活的善的品质;第三是把德性与人对善的追求相联系,这个善只有在一个承上启下的活生生的传统内才能得到恰当理解和才能实现。麦金太尔坚信,只有回归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将它放在历史传统中重新表述,才能使道德在现代语境中恢复其可理解性和合理性,使德性重新在当代重焕生机,这就是麦金太尔把他的这本书取名为《德性之后》的真正涵义。

本人认为,麦金太尔的德性思想对研究西方的德性伦理学以及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戴扬毅,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猜你喜欢

麦金太尔亚里士多德
硝呋太尔中残留溶剂测定
天 路(下)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一瞬倾城
解析亚里士多德的“修辞术是辩证法的对应物”
雨衣叫麦金托什
国内麦金太尔思想研究现状
童话歌剧
重大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