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五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现代化的进一步探索

2014-04-17高明明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4年2期
关键词:领导集体现代化政治

高明明

现代化是指一国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以习近平为核心的第五代领导集体将中国现代化的总布局提升至 “五位一体”的高度,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现代化。

一、经济现代化是核心

中国经济的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基础与核心。经济现代化从广义上来说,是一个世界性的过程,是指人类社会自工业革命以来,通过科学技术进步推动经济领域由传统性走向现代性,继而引发政治、文化、思想等各个领域相应变化的全球性大变革过程[1]。具体来说,则是以科技和人才为核心动力,建成工业强国。

这种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现代化是一个国家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关键。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十八大三中全会强调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教育、医药等17个方面,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心,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首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政治现代化是基础

政治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在政治层面的体现,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布莱克认为政治现代化是用一种合法制度来代替个人独断,全体公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参与选择政治领袖和政策,并且个人选择权可以通过有效的公民参政权得到保障[2]。罗荣渠认为,政治现代化是实现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大转变中,工业主义渗透到政治领域,并引起政治组织和政治行为深刻变化的过程[3]。

政治现代化是整个政治体系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过程。中国的政治现代化具有中国特色,其目标是实现人民民主,其实现途径是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以推进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建设。第五代领导集体以强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将民主政治建设推至反腐工作层面,习近平总书记“老虎和苍蝇一起打”的政治魄力前所未有。十八大三中全会表示要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加强反腐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加强反腐舆论与政策宣传,强行打击公款消费与公车私用,厉行节俭,着实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三、推进文化现代化建设

文化对于人类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广义的文化现代化即包含了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的现代化,经济、政治现代化等都是文化现代化的内容之一。这样的定义过于笼统,易造成文化和经济、政治现代化定义上的模糊。学术界更倾向于狭义上的文化现代化,特指人类精神成果的现代化,主要体现在上层建筑和精神领域内,包括思想观念现代化、制度现代化、文化设施现代化、文化信息化、文化产业化等[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现代化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形成民族文化理念。新一届领导集体以“中国梦”凝聚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等3个层面内化成全体中国人民的文化价值观,使民众形成“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的思想氛围,以个人梦想的实现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

四、社会现代化建设以和谐社会为目标

社会是相互联系、依存的个人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现代化是指人们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全面改造自己生存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过程[5]。这种社会领域由传统向现代变迁的过程,包括经济上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政治上由专政向民主进步,文化上由落后向先进过渡,社会生活、结构、制度、观念等由传统向现代转变,内涵丰富,是一个综合概念。

中国的社会现代化首先是中国社会领域的一种革命性的社会变迁,是一种新兴的社会学与政治学理念;其次,中国的社会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分阶段的历史过程[6]。中共十三大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目前已经实现前两步目标,正朝着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党的十八大以来,第五代领导集体进一步提出要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现代化必须分阶段实现,努力改善民生、创新管理,以改善和保障民生为保障,以社会体制改革为动力,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逐步实现社会现代化。

五、发展和完善生态现代化建设

中共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上升到国家政策和制度层面,使中国社会主义生态现代化建设融入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这是中共第五代领导集体提出的最新理念,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拓宽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所谓生态现代化,指的是发生在生态环境领域之内但意义又超越了生态环境范围的具有划时代的革命性变革[7]。在社会整体现代化的过程中,生态环境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变量和重要内容,与经济现代化紧密联系,是衡量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尺标;合理科学的生态价值观是文化现代化中日渐重要的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几代领导集体共同凝结的智慧;同时,强调政府政策与法律法规在保护生态环境中的强制性作用,使生态现代化与政治现代化相辅相成。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现代化,需要一整套体系方法,使人对消费、生产、资源消耗和污染之间相互关联和复杂途径采取谨慎的态度[8]。这套体系方法必须在国家制度与法律的强制性作用下,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保力度;同时,更严格地规范人类对待资源与环境的态度,以培养民众环保意识为重心,形成全民自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活理念与生态环保意识。

[1]乔臣.经济现代化范式理论及其模型建构[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6,(3).

[2]C·E·Black.现代化的动力[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3]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4]陈依元.现代化、文化现代化、文化现代化指标体系[J].福建论坛, 2000, (1).

[5]李秀林.中国现代化之哲学探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6]何传启.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战略思考[J].理论与现代化,2006,(6).

[7]方世南.生态现代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学术研究,2005,(3).

[8]李学丽.生态现代化的哲学探讨[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4).

猜你喜欢

领导集体现代化政治
边疆治理现代化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维护祖国统一的思想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论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伟大历史贡献
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涉台外交斗争述略
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和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