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加强党的群众路线制度建设的思考

2014-04-17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4年2期
关键词:党员干部干部群众

覃 静

党的十八大作出 “在全党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线路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部署。党中央对此高度重视,中央政治局随后作出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并决定 “在全党范围自上而下地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2014年1月20日,中央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对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作了全面部署。

在此大背景之下,为调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并保证活动顺利进行,效果明显。因此,深入开展及长效坚持,加强党的群众路线制度建设非常有必要。只有建立完善党的群众路线的常态化机制制度,党的群众路线才算真正地得到贯彻落实,才能真正地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1]。

一、加强党的群众路线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一)加强党的群众路线制度建设,是落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并使之常态化的保障。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能否真正落到实处,能否形成常规,是成败的关键。也就是通过活动促使群众路线成为党员干部的主动行为习惯,让群众看到切实成效,避免出现走过场、一阵风的现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要着力于解决人民群众强烈反映的,严重损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以及党群干群关系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四风”问题。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党员干部要通过“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做到动真格,硬碰硬,真正地触及到利益、触及到灵魂。

大多数党员干部对于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性认识是清楚深刻的,但由于监督缺位等制度缺乏的原因,仍然有部分人对于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只是停留在文字材料或口头上,具体执行中搞形式、走过场。所以,建立和完善保障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顺利、有效及长态运行的制度,对于深入开展并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并使之常态化,具有有非常必要的意义。

制度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也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等规范或规格,对行为主体具有约束力及规范性。为了避免群众工作出现短期行为和作秀行为,应该使党员的群众工作受到一定的规范和约束,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制度并认真执行制度。只有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才能使做好群众工作,加强党群之间密切联系更加正常化,从而提高群众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因此,加强党的群众路线机制制度建设,对于落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期遏制党内“四风”,具有极大的保障作用。

(二)加强党的群众路线制度建设,是党的性质、宗旨、任务及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要求。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其任务是通过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带领全国人民把中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党的性质、宗旨和任务决定了党必须要完成人民赋予的各项历史使命,而完成各项历史使命又必须同人民群众保持紧密的血肉联系。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传统和作风之一,也是我们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和基本保障。党的建设包含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党的先进性建设也应该围绕这几个方面进行。其中,党的群众路线制度建设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根本要求。因此,只有建立起能保证党员同志坚持长期密切联系群众的有效、管用的工作机制制度,才能转化党在密切联系群众方面积累的方法和经验为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经常性措施,形成自觉性和强制性相统一的长效机制,从而保证广大党员牢记党的性质和宗旨、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这可以使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得以长期保持,从而充分发挥共产党人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当前群众路线制度中影响群众工作的主要问题

当前,在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方面,由于群众工作难度增大等原因,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群众感情不够深,群众观念不够强;缺少联系群众的渠道,缺乏推进群众工作的方法;缺乏不断学习的自觉性和正确把握复杂形势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等等。这造成不善于联系群众、不愿意联系群众、不能够联系群众等状况。造成这些问题的因素,除了党员干部的主观因素外,主要是机制制度等方面的因素[2]。

当前,群众路线机制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度系统不够完善,缺乏顶层设计。各地围绕党的群众路线践行问题出台了一系列制度,但总的来说还是存在设计的总体规划不够、全面考虑不足的问题,造成出现新的问题才忙于制定新制度来应付的被动局面[2]。

(二)机制制度完善不足,缺乏创新。例如:在党管理干部和群众公认相结合的干部管理体制机制的建立上,尽管中央早在2009年就出台有《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明确要求加强对群众满意度的考核,但在干部考核工作实践中,群众考核以及服务群众成效考评一般流于形式,在部分领导的思维里,与上级领导密切联系远比与下级群众密切联系重要。而且考核多偏重经济业绩方面的考查[2]。

(三)机制制度执行不力。制度执行的程度取决了制度的效力。但由于存在制度操作困难、不够完善,对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重视不够,领导干部制度意识淡薄等等因素,当前,我们很多已经制定的制度并没有贯彻落实到位。如果制度已经制定,而没有严格及时地查处违反制度规定的各种行为,将会导致已有制度成为摆设,流于形式[2]。

三、如何加强党的群众路线制度建设

邓小平同志曾说,制度起决定作用,好的制度使坏人无法干坏事,坏的制度下好人也可能干不好的事。因此,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像中央制定“八项规定”一样,真正建立起切实可行、完善有效的制度,以保障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

加强党的群众路线制度建设,必须建立健全以下制度:

(一)建立健全党员干部联系群众、了解群众、服务群众制度。党员干部要保持与人民群众的经常性联系,必须建立和完善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包括:第一,建立和完善党员干部深入走访调研制度,主动了解社情民意,通过党员干部“下访”的方式,减少群众“上访”事件;第二,建立和完善党员干部接待群众制度。党员干部更好地掌握真情实况和及时解决问题的一个途径是亲自接待群众,必须坚决摒弃群众到访“门难进,脸难看”的问题,如此才能及时了解情况,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第三,建立和完善党员干部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和联系帮扶制度。通过建立诸如“结一联十”等制度(即 “每位干部结对帮扶1户贫困户,联系10户农户”),让每个党员干部结对联系或帮扶困难户、示范户或信访户等。也可以结对联系基层单位,并抓住重点问题、紧迫问题和难解决的问题,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在生产、生活、就业及发展等方面遇到的问题,从而让群众看到干部联系帮扶带来的变化、得到帮扶和联系带来的实惠。

(二)建立健全民意诉求表达制度。建立和完善群众多渠道利益表达和保障制度是加强党的群众路线制度建设的关键一环,是在新形势下贯彻和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途径。

1.要创新健全党务政务公开制度。制定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和政策要预先听取各个层次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可行性论证,走民主程序,尊重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和表达权。

2.要健全信访办理和反馈制度。确保群众的信访诉求有结果、有反馈。要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建立健全民意调查、信息公开、听证会等具体制度,为使群众利益诉求表达逐步走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可发挥各种社会组织等在反映诉求方面的引导作用。搭建各种形式的沟通平台,发挥各类媒体作用。

(三)建立和完善党员干部的群众路线教育培训机制制度,激发密切联系群众的主动性

1.建立和完善党员干部学习培训制度。思想指挥行动,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要求党员干部思想要达到一定的高度。这就要求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和掌握系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知识和党史党建知识,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用科学正确的知识武装党员干部的头脑。建立和完善党员干部学习培训制度,发挥各级党校等培训机构的培训轮训党员干部的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把群众路线教育作为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充实到主体班、社会培训班、研究生班等各种班次,帮助和引导党员领导干部强化群众观点,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通过学习培训,使党员干部保持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责任意识,发扬勤政廉政、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从而激发密切联系群众的主动性。

2.建立和完善经常性的教育引导制度。通过在党员干部中普遍开展各种群众路线主题教育活动,如集中理论学习、开座谈会、定期民主生活会、专题知识讲座及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全面提升干部的个人修养。引导党员把评判自己工作好坏的标准订在“人民群众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上,以激发干部主动积极地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四)建立和健全监督约束制度,使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被强化成习惯和自觉性行为。监督约束要发挥好舆论监督、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的作用,与此同时,更要发挥好群众监督的重要功能。干部存在什么问题,群众看得最清楚;干部为群众服务执行的情况如何,群众也最有发言权。因此,要监督好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情况,就要建立和健全有效、便利、约束力强的群众监督约束机制制度,以确保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工作落到实处并长期坚持。要建立和完善群众监督员制度以及群众检举、申诉、控告制度等,推行下级评上级的群众考评办法。与相应的惩戒和责任机制相配套,尽快形成多层次的群众约束评价监督机制,真正把群众监督落到实处,使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被强化为习惯和自觉性行为[3]。

(五)建立和健全激励评价制度,提高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积极性

1.要建立群众评议制度。采取暗访抽查、机关领导班子成员无记名投票评议、联系对象和服务对象座谈调查评议、农村党员群众随机走访评议等形式,对党员干部服务行为是否规范到位、服务态度是否文明礼貌、办事效率是否高效快捷、矛盾问题处理是否及时有效等进行评议,公开评议结果,有问题则督促整改。

2.要改进党员干部考核机制。切实按照中央2009年出台的《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要求,把党员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放在群众工作能力和群众工作状况上,增加群众评价在党员干部考核中的分量。

3.要创新奖优罚劣的激励机制。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热情,建立健全奖优罚劣的激励机制是一大法宝。可制定并实行党员干部量化考核办法,形成既明确具体又科学合理的党员干部政绩评价体系[3]。

四、要充分发挥利用好党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已有的一系列群众路线的制度作用

这些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层民主制度。党支持工青妇等人民团体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制度等。当前工作的重点在于如何进一步将这些制度落实并发挥好其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民群众的参政议政权利,才能保证党决策的正确性、民主性和科学性,才能维护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提高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的水平,才算是真正地践行了党的群众路线,才能顺利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4]。

[1]韩晓清.加强党的群众路线的制度建设[J].党课参考,2013,(7).

[2]陈志刚.制度建设:实现联系群众常态化[EB/OL].http://news.nen.com.cn/system/2013/06/25/010470451.shtml,2013-06-25.

[3]戴安林.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及其机制构建[J].重庆社会科学,2013,(6).

[4]黄宗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经验和制度保证[N].光明日报,2013-08-02.

猜你喜欢

党员干部干部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党员干部要姓“党”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