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向积极教育: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2014-04-17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4年4期
关键词:消极教育者心理学

蒋 平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运动,它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发展,把研究重点放在处于社会生活中的普通人的光明面、优点与价值等积极因素上面,主张以人的创造性、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提倡用积极的心态对待生活,激发人的内在力量与优秀品质,以促进个人、群体与社会的发展和自我完善。积极心理学兴起后迅速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心理学潮流,并以一种蓬勃的姿态日益深入地渗透到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积极心理学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范式和实践创新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现实生活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一些消极取向的教育现象,如偏重教化,忽视大学生的自觉能动性,未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过分注重理论知识授受,忽视大学生的精神建构、情感培养、意志锻炼及行为养成;聚焦于大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与缺点,忽视他们的积极潜能、积极品质和发展愿望;等等。积极心理学作为一种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与美德等积极品质的科学,能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克服消极教育取向提供理论与实践上的借鉴。

一、积极心理学的基本思想

二战后,西方心理学界认为心理学的核心任务就是去修复人们的心理疾患,主要将研究重心放在人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及其治疗措施上面。这使心理学日益发展成为一门类似于病理学的学科。毫无疑问,这些研究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其研究成果十分有助于治疗人的心理疾病。然而,真实情况却是,面对战后国际社会对立、种族与宗教冲突、南北发展不平衡、环境压力及生命意义迷失等种种生存问题,人类世界患心理疾病的人数却越来越多。面对这种心理学发展困境,美国心理学界于20世纪末发起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

积极心理学认为,面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危机与人的心理问题,人们不能依靠事后对问题的修补来谋取幸福,而应充分认识、挖掘和利用人的积极力量。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与美德等积极品质,主张重新审视和反思人的生命价值、生活意义及生存方式,充分认识、肯定与挖掘人的潜能、善端和美德,激发人的内在力量和品质,发挥人的创造性,使其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各种危机和问题,追求和创建美好幸福生活。积极心理学的根本使命是让人们的生活更幸福、生命更有意义,反映了人们对交往、秩序、快乐、希望、幸福的本能追求。积极心理学注重人的心理生活中的积极因素研究,在研究内容上主要有人的积极情绪体验、人的积极人格特征与品质及积极的社会制度系统等三方面的内容。

一是人的积极情绪体验。心理学的情绪研究表明,人有复杂多样的情绪,每一种情绪都会产生对应的特定行为倾向。这种特定行为倾向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心理调适机制,它既可以是潜意识或意向性的行为反应,也可以是外显的行为方式。从性质上看,人的情绪可以分为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对应的特定行为倾向分为逃避倾向行为和接近倾向行为。消极情绪会限制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指令系统,促使人产生诸如警觉、隐藏、躲避、逃跑、攻击等特定行为。如出现悲伤的情绪时,大多数人会收敛自己的行为,表现出沉默、哭泣的行为。与此相反,积极情绪则能扩大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指令系统,促使人冲破一定的限制而扩大思想,进行更多的新行为。也就是说,积极的情绪体验有利于一个人表现出创造性的思想和行为。积极心理学致力于利用各种已有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探讨各种积极情绪体验的产生机制和行为影响。

二是人的积极人格。一般而言,人格是指一个人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稳定思维方式、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人格具有独特性、稳定性、综合性、复杂性等特征。人格的独特性在于每个人是不同遗传基因、成长环境和教育背景等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独特个体,具有不同的思想、情感、心理和行为方式。但是,从宏观上看,在同一历史时期,人们的成长具有相同的社会历史条件,在相同社会因素的作用下,不同个体的人格也会具有相同之处。稳定性是指一个人的人格一旦形成就会在一定期限内保持不变。但是,稳定性并不意味着人格一成不变,人的生活经验与人生体验的重大变化会改变其原有的人格。因而人格具有可塑性,可以改变和培养。综合性是指人格具有多种组成成分,它是知识、情感、信念、意志、行为等组成成分综合构成的整体。人格的复杂性体现了人与社会环境的复杂关系,是其多种组成成分的外在反映。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影响人格形成的积极因素,探讨良好人格品质的形成发展机理。

三是积极的社会环境。人一出生下来就处于某种历史境遇中,“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P470-471)。 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既要与自然、社会发生关系,也要同自身发生关系。因此,社会环境是个体进行生活和人生体验的场所,是形成人格的决定性因素。社会环境有多方面、多层次的内涵,如国家、社区、学校、家庭等方面。社会环境的不同方面对个体人生成长的影响亦是复杂的,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积极心理学研究积极的社会大系统(包括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等)和积极的小系统(学校、社区、工作单位和家庭等)及其对人生幸福的影响,研究积极的环境如何促进个体的成长等。

从研究内容上看,积极心理学是一种对传统心理学的继承和发展,是对传统心理学的补充和完善,它的兴起“并不是要把以问题为核心的病理性心理学排挤出心理学的阵营,积极心理学本身只是对病理性心理学的一种补充,这种补充的最大意义在于使心理学从不平衡到平衡”[2](P336)。这种平衡使人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在心理学领域得到了恢复和重视,使人性中的消极力量和积极力量得到了平衡。这在某种程度上再造了心理学的价值观,并在心理测量与评估、心理干预及行为干预等方面完善了心理学功能。积极心理学运动兴起后迅速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心理学潮流,它以一种蓬勃的姿态日益渗透到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给这些领域的研究带来了积极的理念,促进了各社会科学领域的理论与实践创新。

二、积极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

“消极”(passive)一词来自于拉丁语“passives”,一般是“消极的”、“被动的”的含义。 “积极”(positive)与“消极”相对应,源自拉丁文“positum”,原意是指“实际而具有建设性的”或“潜在的”意思,积极心理学中的“积极”,一般是指“正向的”或“主动的”含义[2](P9)。 长期以来,人们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即认为只有把消极的因素消除了,才能产生积极;只要把消极的因素消除了,就能产生积极。这正是消极心理学产生的思想根源。而积极心理学则发现,积极与消极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变量,积极并非消极这个自变量的因变量。也即是说,积极的产生并非是因为消极因素的消除,而依赖于积极因素自身的积累。因此,人的发展与成长并不是矫治问题、纠正缺点的结果,而更多地依赖于人自身积极潜能的发挥和积极品质的积累。因此,发展人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才能最大地预防各种问题的产生。事实上,积极向善、追求幸福是人类的本性,是不同种族、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们的共同生活追求。正是这种本性促使人们不断发挥创造性的力量去改造自然界、改造社会及改造自身。正是这种积极追求使人类脱离了自然的存在状态,远远优胜于其他的生命存在形式。

回归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实进行审视与反思,可以发现,一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存在消极教育现象。譬如,教育者习惯从大学生的问题与不足出发开展工作,将工作重心放在帮助大学生克服缺点、改进不足和修补各种思想品德问题上,而不注重或不懂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品质和引导大学生发挥自身的潜能、主体性。大学生没有正确认识自身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不能积极发挥学习主体性,未承担自己的主体责任。在这里,大学生成为教育活动的被动接受者,成为待开发与改造的对象,被当作等待填充的“道德之洞”(杜威语)或“美德之袋”(柯尔伯格语)。教育者习惯于以知识拥有者和真理掌控者的身份将所谓的思想品德或美德灌输给大学生,以修补大学生的问题与不足。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教育者常常发现,尽管付出的努力越来越多,大学生却似乎是永远不能改造好的对象。有时旧的问题还没有得到矫正和改变,新的问题与不足又出现了。并且,这种教育过程常常异化为一种知识灌输和授受过程,教育者更多关心的是大学生是否记忆和掌握了相关的思想品德知识,而较少关心大学生的人生角色、价值与实践问题。这种消极取向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问题矫正和知识授受,常常使教育者不能看到大学生的积极潜能和发展愿望,更多地采用灌输、质疑、批评、指责的方式对待大学生,大学生的自我控制、自我激励、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发展能力受到限制,妨碍了大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

消极取向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会恶化思想政治教育关系,降低教育者的影响力,不利于大学生的进步与成长,这种偏差应该得到纠正。事实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源自人、为了人、发展人”的教育活动,理应成为人们探索、发现、认识、肯定和发展自身创造性和积极品质的途径与手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以积极为取向,从积极的人性论出发,以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品质为目标,肯定和引导大学生的积极潜能和发展愿望,通过营造积极的教育环境与和谐的教育关系增进大学生的积极体验。此时,教育者肯定大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大学生的情感、意志和需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教育活动、自觉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和承担主体责任。大学生正确认识和确立自己的主体地位,对自己充满信心,对未来充满希望,自觉做学习的主宰者和责任主体,自由、自觉、自主地选择、消化和吸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传递的内容、价值与意义。同时,积极的教育是一种全面的教育。雅斯贝尔斯曾强调:“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的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 ”[3](P3)教育者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生成高尚的政治自觉性、道德观和审美情趣,形成坚定的理想和信念,生成健全的人格和自觉的道德行为。

三、积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机制

积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培养大学生个体层面和集体层面的积极人格为目标,主张营造积极的教育环境和建立积极的教育关系,充分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潜能,采取积极、正面为主的教育活动激发大学生的积极体验,不断培养和扩充大学生的积极品质。

一是营造积极的教育环境。人的本性是趋向积极和向善的,但人的现实发展状况和潜在发展可能之间存在距离甚至巨大的鸿沟。其根源在于,人的潜在发展可能的实现需要多种条件,既依赖于个体的努力与付出,又依赖于外在客观条件的满足。一个健康的充满信任、关爱和希望的环境与氛围符合人的向善追求,将抑制、减少、消灭原有的劣行和不良品质,促进人的良性品质的生成和发展。反之,如果人长期处于敌对、打击、伤害的恶劣环境与氛围中,其向善的积极性和发展力量就会受到压抑,就无法生成积极健康的品质,甚至形成扭曲的人格。因此,要用良好的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人和教育人,营造积极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积极的社会大系统(包括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等)和积极的小系统(学校、社区、工作单位和家庭等)——以培育和强化大学生的积极品质。

二是建构良好的教育关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教育主体之间的交往关系。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的引导作用需要通过与大学生的交往来实现。如果教育者与大学生的教育关系没有建立,或者没有建立良好的教育关系,则教育者的教育功能就不能实现。在充满平等、真诚、信任、友善、理解、关爱的教育关系下,大学生才愿意聆听教育者的言教,才愿意与教育者交流、互动,才有可能获得积极的教育体验,形成积极的发展愿望,进而去领会思想教育活动的价值和意义。因此,教育者与大学生要相互尊重、协调与合作,一致努力、饱含热情和勇气去克服教育交往中的困难,积极建构良好的教育关系,创建教育共同体,创建美好教育生活。

三是采用正面为主的教育方式。积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张采用以肯定、鼓励、欣赏、强化等积极、正面为主的教育方式,同时注重挖掘“问题”的积极方面,合理运用消极教育法。其中,教育者要积极肯定大学生的进步和成长,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所有大学生,引导大学生参与教育活动,帮助大学生打开思路、弄清概念,引发大学生积极思考、明确认识,促使大学生不断成长。大学生要自觉发挥自身的主体性与承担主体责任,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理性分析个人的人格品质,自觉查看、检查和审视自己的思想和言行,以改错纠偏,不断自我管理、自我调控、自我发展、自我超越。同时,教育者和大学生还要善于发现问题的积极方面,合理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对他人及自身的思想、观点、行为进行分析与评判,抵制错误思想,克服缺点错误。

四是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情绪体验有利于一个人表现出创造性的思想和行为,能够有效消除心理紧张,扩大人的思想行为指令系统,逐渐改变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有利于活跃思维,提高认知水平,形成乐观心态和开放的行为方式。如学习和掌握知识、合理调控情绪、形成内在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而促进个体生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积极情绪体验与人的认知评价机制密切相关。积极体验、积极认知、积极评价、积极行为等“内化-外化”运动构成了美德的形成机制。长期的、规范化的积极情绪体验,诸如幸福、满足、幽默、愉悦、欢乐、希望、谦虚、仁慈、宽容、慷慨等情绪体验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在积极思维的基础上形成积极正面的价值观,培养大学生的积极道德行为,促使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五是追寻和建构有意义的生活。人不能盲目地活着,而应该追寻意义,创造价值。那么,什么是有意义的人生?什么是幸福的生活?由于每个人的定义和标准各不相同,对于不同的人而言其答案自然各异。事实上,正是由于没有统一的答案,每个人才立足自身的历史性去追寻和思考,去建构自己的人生意义,实现自己的价值追求。这体现了人对自身的未完成性与不完满性的审视与反思。“对教育放弃了价值的追问,就等于放弃了对‘好’的教育的信念,放弃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就是放弃了对现实的教育改善的理想和愿望。”[4]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就在于引导大学生认识自身的未完成性与不完满性,在于让其明了生活必须有意义、生命必须有价值,进而立足现实生活选择合理的方式去追求意义和实践自己的价值,而不在于根据统一的标准定义自己的生活内容。关照好生活,创造美好生活,就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追求,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亦正是在这种追求中不断显现出来。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4]金生鈜.教育哲学怎样关涉美好生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2).

猜你喜欢

消极教育者心理学
从消极隐私保护到积极隐私保护:元宇宙中的隐私风险及其治理进路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家庭教育:你种的是积极树还是消极树?
“消极保护”不如“积极改变”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