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点分析

2014-04-17侯志强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以人为本心理健康思政

侯志强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商丘 476000)

“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点分析

侯志强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商丘 476000)

“以人为本”理念是目前社会进步的具体体现,也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遵循的理念。本文就分析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意义,以及目前进行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点。

以人为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点

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的发展。坚持以人文本理念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确保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根据大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的,重在培养大学生的品质,这也是新时代下高校教育的根本要求。教师在进行思政教育过程中,要以大学生为主,围绕大学生开展各项思政教育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学习,对学生给予充分的尊重,维护大学生自身利益,积极帮助大学生解决各种心理问题。这样能够促进大学生健康的发展,促使其更好的为国家建设做贡献。

一、高校开展“以人为本”理念下的思政教育意义

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当今社会发展迅速,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经济市场化的发展影响着各行各业的发展。大学生是国家人才组成中关键的一部分,对于国家未来的发展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对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使其思想品质得到培养,从而促使其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在将来为祖国做贡献时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以人为本理念重在唤醒人们的人性,对人足够的尊重,充分的挖掘人的潜能,培养人自由民主的思想观念。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能够充分的挖掘大学生的各项潜能,丰富其思想内容,充分的调动大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大学生创造力,增强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大学生身心全面的发展。

二、目前我国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1.高校进行思政教育时没有确定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目前,在高校进行思政教育过程中,对于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确立,一般都是通过教师课堂讲述,学生被动接受,教师很少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另外,有的教师还担任着学校其他的职务,精力有限,对于自己的学生不能充分的了解,平时都是上课来、下课走的模式,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方面都不了解,甚至不知道学生的名字,这样对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设置了很大的障碍,影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其中,学生接受思政教育过程中也存在很多的问题。有的学生只是对基础课程以及专业课程比较重视,对于思想政治课等理论课程,没有足够的重视,课堂上不能积极的参与进去,思想开小差等现象严重,有的学生甚至直接不去上课。这些问题的存在,也严重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阻碍大学生作为教育主体地位的确立。

2.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跟不上时代的变化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时代变化较快,进行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必须能跟上时代的变化,与时俱进。但是目前一些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没有重视教育工作对时代发展向适应的问题,往往进行思政教育的内容陈旧,脱离现实的生活。现在大学生都向着个性化方向发展,但是进行思政教育过程中,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内容过于复杂,并且具有多样性的特点。高校思政教育内容对学生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学生就很难真正的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也就无法真正的发挥以人为本理念下的思政教育作用。

3.缺乏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以人为本理念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要求充分的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但是目前有些高校进行思政教育中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并没有提供足够的重视,有的教师虽然也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但是工作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要求必须充分的对学生进行了解和认识。另外,部分高校没有成立学生心理咨询机构,或者是没有发挥心理健康咨询的作用,甚至心理咨询机构办公室中常常没有值班教师,只是流于形式。

4.高校进行思政教育的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大学生辅导老师大多数都是刚刚脱离学生阶段,思想政治相关的知识只是停留在学生阶段,没有实际的工作经验。教师专业各异,很多教师所学的专业与思想政治千差万别,没有接受过专门的教育培养,也没有从事过相关教育工作,有的教师甚至没有对政治理论进行系统的学习。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有多样性的特点,只是一味的按照教材进行,难免给课堂带来乏味感,但是有些教师由于缺乏教学的技巧,不能很好的掌控课堂的节奏,所以很难起到思政教育的作用。

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的重点

1.确立大学生为高校思政教育的主体

高校进行思政教育过程中,确立大学生为教育主体地位,需要根据大学生根本需求、大学生精神需求进行,另外还需要切实的维护大学生的各项权益。

大学生在身体、心理都已经逐渐成熟,具有自己的需求,这也是人类生活基本规律的体现。需求是每一个人都存在的东西,有了需求,生活才会有动力,大学生不但可以总结生活,还能根据经验总结进行创造,不断完善自己的生活。所以这就要求高校在进行思政教育活动中,以大学生的根本需要出发,充分的发挥以人为本理念的作用,关注学生的发展,对大学生要有足够的尊重,促使大学生向着更高层次发展,培养其自我完善创造的能力。

物质追求已经不是这个时代大学生根本的需求,大学生对于精神层次的追求远远高于物质追求。大学阶段,大学生正处在思想逐渐成熟的阶段,正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寻求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途径。这个时期,大学生在情绪上需要得到宣泄,在情感方面渴望得到安抚,在心灵方面需要找到依托等。所以高校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开展思政教育活动过程中,要对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担当责任义务、社会地位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分析,正确的引导大学生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人生道路。面对大学生的种种疑惑,要进行耐心的开导,为大学生提供精神的寄托以及心灵的依托。正确的教育大学生,促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让大学生能够发现自我的价值。另外,大学生有很大的就业压力,进行思政教育过程中,要进行认真的进行学生的就业指导,并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责任与义务,缓解大学生就压的压力。

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还应该正确的认识大学生的基本利益。人们追求利益是人类生活的本性化,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法则。大学生也不例外,大学生上大学从本质上来说也是其追求自身利益的表现。高校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过程中,要认真的考虑大学生的利益,从大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充分的帮助学生实现自我追求的利益,做到尊重大学生,重视其生活、学习、健康等方面的发展。只有教师给予学生足够的重视,充分的尊重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根本的信任,促进思政教育的开展,发挥以人为本理念的作用。

2.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实行高校思政教育模式改革

高校开展思政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大学生模仿能力极强,对于教师的言行很是在意,教师进行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必须一身作则,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随时都可能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教师只有规范自己的言行,将言传与身教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起到正确引导大学生的作用,促进思政教育活动能够健康的发展。

以往高校进行思政教育中,都是通过教师对复杂生硬的思政文字进行讲解,内容相对枯燥,一味的灌输理论知识从根本上无法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达不到教学的根本目标,甚至学生会有厌学的情绪存在,对思政产生错误的理解。进行思政教育工作中,必须坚持理论与时间想结合的方式,增加课堂的互动性,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也可以进行课堂上的角色互换,让学生进行讲课,教师负责听课,这样能激发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也能充分的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深化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

高校进行思政教育工作过程中,其教学内容需要紧跟时代潮流,更不能脱离生活实际。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

对于大学生的政治教育,要结合党和领导人的重要指示,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充分的发挥政治教育的优势,培养学生正确识别政治动向,对培养学生政治理论水平,促进学生能够具有敏锐的政治触觉,能正确的认识政治发展的大环境与大趋势。

大学生正是心理逐渐走向成熟的阶段,也是极易发生心理问题的关键时期,由于社会的压力,包括家庭以及就业压力等。这个时期,正是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所以更需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才能确保其能更好的发展。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但要对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还需要用实际的行动去关怀学生,正确的引导大学生面对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时的消除大学生心理方面的困惑。还可以设立专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机构,并利用这一机构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其健康的发展。

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需要加强对学生道德教育,只有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才能更好的为国家建设做贡献。要对我国传统美德进行宣传教育,要求学生从小事做起,不断的提升自我道德修养。

4.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思政教育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提高,在进行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还可以充分的利用高科技教学产品,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进全部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思政教育活动中。如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生动的画面以及形象的声音,将教学内容进行完美的展现;利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实现对学生教学成果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避免定量化教育评价弊端的出现。值得注意的是,利用高科技进行教学活动,一定要掌握好度,不然就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四、总结

大学生是我国人才资源中主要组成部分,其健康发展对国家社会的进步都有很大的意义。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开展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必须确立大学生为教育的主体地位,深化教育内容改革,与时俱进,改变以往不利于思政工作开展的教育模式,全面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其在以后社会建设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徐莲.以人为本理念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4):174-175.

[2]韩永进.浅论以人为本理念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华章,2012,25(10):140-141.

[3]李红雷.论“以人为本”理念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6,19(6):234-235.

[4]范晓燕.以人为本视野下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0,25(11):17-19.

Analysi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concept of "people-oriented point"

Hou Zhi-qiang

(Shangqiu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Shangqiu Henan, 476000, China)

The "people-oriented" concept is the embodiment of the social progress, an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must follow the idea. This paper analysi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humanist idea significance, as well a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people-oriented focus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eople-oriented ;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cus on work

G641

A

1000-9795(2014)06-0044-02

[责任编辑:董 维]

2014-03-04

侯志强(1977-),男,讲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以人为本心理健康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