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孝若与南通红十字会的建立
2014-04-17蒋国宏
蒋 国 宏
(1.南通红十字事业发展研究中心,南通 226019;2.南通大学商学院,南通 226019)
张孝若,张謇之子,光绪二十四年(1898)正月十八生,1922年被北洋政府任命为考察各国实业专使,赴美国等十国考察,1924年回国,后被任命为驻智利公使(未到任)①南通红十字会编《光辉的历程(1927—2007)——纪念南通市红十字会成立80周年史料画册》15页说“由张孝若(晚清时任瑞士公使)发起,经上海总会核准,颁发会章、证书,(南通红十字分会)在中公园召开成立大会……”。此误。第一,张孝若被委为“中华民国”第一任驻智利国全权公使,而非瑞士公使。当然,张孝若也从未到智利赴任。第二,张孝若生于1898年,1911年清廷垮台时才14岁,何来晚清公使?。1925年任大生纺织公司董事会董事长,1926年任扬子江水道委员会委员长。民国二十四年(1935)十月十七日被刺身亡。张孝若是张謇事业的继承人、张謇研究资料的整理者和保存者。相比与对张謇研究成果的丰硕,学术界对张孝若的研究几近空白。目前发表的学术论文仅有寥寥数篇,它们是:许冠亭的《张孝若之欧美日十国实业考察述论》(《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张孝若赴欧美日实业考察若干史实考辨》(《民国档案》2010年第3期)和石静的《张謇和张孝若的父子情》(《民国春秋》2000年第4期),涉及张孝若的实业考察以及其家庭教育思想,对其与南通红十字事业发展之间的关联均未涉及。众所周知,在周秋光、池子华、张建俅、卡罗琳·里夫斯等中外学者的推动和努力下,中国红十字运动的研究呈现出兴旺繁荣之势,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内容日益丰富,学理性也愈加浓郁,但正如有研究者指出的那样,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红十字总会的整体研究,对其分会的研究则相对较少”[1]。就南通而言,对其红十字运动早期发展的历史,学术界关注极少,迄今尚无专文论及,仅有张謇之孙女张柔武女士在回忆乃父的文章《怀念父亲张孝若》(《钟山风雨》2007年第5期)中说其父张孝若为南通红十字分会首任会长,至于其前因后果等方面并无介绍。那么张孝若为什么会参与红十字运动并被推举为首任会长,他对南通红十字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又做了哪些贡献?本文拟运用《通通日报》②《通通日报》为南通地方报纸,保思毓主办,南通翰墨林印书局印刷。1926年11月24日创刊,4开1张,发行量近千份。1938年3月,南通沦陷前停刊。该报为反映民国前期南通地区情况的珍贵资料,有残缺,现藏于南通市图书馆。等文献资料对此问题进行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1 张孝若与南通红十字分会的创立
红十字事业源于战场救护。战场救护在各项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也是红十字会根本性的机动社会救助活动。红十字会是西方人道主义的结晶,而中国古代则相对缺乏包括平等、博爱在内的人道主义思想的资源,因此许多地方成立红十字会大多出于免受战争的直接威胁和破坏,保障个人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带有明显的功利、救急和乱世求安的色彩。例如1923年底,全国有红会分会241处,1924年初,江、浙、闽三省“因时局不靖,各地士绅,均请组织分会,俾便预防救护,综计现在已经筹备者,亦有三十一处之多”[2]。1924年江浙地区战争爆发后,许多地方即出现了建立分会的热潮,“……日来各地士绅,因惧当地军事之骚扰,纷纷加入红会,籍资保护……”[3]。南通原有的慈善公益以平时的救助为主,不能适应20世纪20年代中叶军阀混战的形势要求,成立以战场救护为特色的红十字会成为当务之急。1927年初,北伐战争推进至长江流域,战场军士死伤相藉,人民流离载道,救护救济刻不容缓。2月,通邑各界人士,因邻省发生战事,特发起征集会员,并备会费银750元,委托杨薇生至沪,送交总办事处核收。同时积极筹备成立通邑分会[4]。经总商会、县教育会证明后,由上海总会核准设立,并颁发会章、证书和徽章。1927年2月21日首先在中公园开谈话会,出席会议的有张孝若、高楚秋、顾贶予等20多人。由于按照会章,须先确定议事员才能正式成立,遂商定于23日实行选举,选出议事员19人,并开成立大会。该会后提前一天,于22日召开。会议于下午2时在中公园召开,到会会员30余人,经投票选举张孝若等19人为常议员。接着由常议员互选产生出张孝若为会长,陈葆初为副会长,于香谷为议长,高楚秋为副议长,杨薇生为理事长,薛郢生、宗渭川为理事,刘叔璜、徐赓起为候补[5]。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章程》中“分会”一章及《中国红十字会分会章程》规定,“各分会概应名为中国红十字会某处分会”,“须遵照总会章程办理”,“所订章程可由总会会员大会时修改,随时知照各分会办理”[6]。章程还规定各分会应协助总会工作,并对总会负责;分会应将所收会员会费至少半数按季汇交总会总办事处,并将办事情形、会员名册和财政收支按季向总办事处报告;分会所用旗帜、袖章等标识均由总会发给,且须尽力禁阻滥用;对于不符合规定滥用红十字会名义的机构,中国红十字会坚决予以取缔。根据上述要求,南通红十字分会成立后即向红十字会总会汇报开幕成立情况。
南通红十字分会成立后,对于会务均按定章积极进行。为寻求地方政府的保护和支持,即请红十字会总会“转陈京外主管各官厅立案,并请所在地方军民长官一起出示保证”[7]。随后,中国红十字会上海总办事处致函江苏军政当局,由联军总司令、江苏省长发1202号训令至南通县署、联军通海区域戒严司令部及九师,要求其保护中国红十字会南通分会。
南通红十字分会把救济和救护放在首要位置,考虑到当时“军事、征伐频繁、大局未定”,所以特别关怀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妇女和儿童,经过筹备,在南通城区设立了13个救济妇孺收容所,并陈报总会察核[8]。第一所在通城南门濠南别业,所长叶吴;第二所在南门图书馆,所长陈星南;第三所在南门南通医院,所长李书城;第四所在南门五松别业,所长章希瑗;第五所在西门京江公所,所长薛郢生;第六所在城内基督会堂,所长杨绍南;第七所在城内女师附属学校,所长为该校教员马洁人;第八所在徐赓起住宅,所长徐赓起;第九所在南门女子师范学校,所长罗玉衡;第十所在东门留耕堂,所长刘叔璜;第十一所在东门杭富会馆,所长为寓居南通的浙商会馆负责人许伯铭;第十二所在西门贫民工场(1914年8月张謇创建于西门外大码头),所长吴骥臣;第十三所在东门天主堂,所长缪涤生。
会长张孝若以收容所事属创举,尤其需要得到军警保护。于是,南通红十字分会于1927年4月1日将收容所简章一份以及已设各所的地址、职员名单呈送地方军政当局,希望得到其保护[8]。
在救济妇孺收容所建立后,南通红十字分会还在报纸刊登简章,并按照要求,健全组织,规范管理。《中国红十字会救济妇孺收容所简章》规定,不论总会、分会为地方发生战事及灾害时救济妇孺均得设立;房屋等由地方士绅补助租借之。对收容之妇孺负有保护之责,地方官及各路军队应一体从优待遇;每所不超过50人;伤病者随时分别轻重送疗养院医治,并无伤病救济出险者则由所收容之。每所设所长1人,医生1人,女监察1人,女看护2人,夫役无定额[9]。
经过19世纪末以来20余年的建设,南通一城三镇的城市格局初步呈现,州城为商业、生活、居住区,州城西北六公里的唐家闸为工业区;城西南六公里的天生港为动力、港口区,城东南六公里的狼山为风景名胜游览区。所以在红十字会救济妇孺收容所的建设方面,除州城外,其他地区也不可或缺。南通县(南通)红十字会分会“以大局仍未静谧,地方防务加严”,为了“实心为善,裨益地方”,根据唐闸、天生港、卢泾港等地会员的请求,在这些地方设立救济妇孺收容所8所[10],具体情况如下:第十四所唐闸基督堂,所长葛辅仁;第十五所唐闸新医院,所长吴鸣阶;第十六所,唐闸粮业公所,所长顾旭明;第十七所,天生港泽生水利公司,所长宗渭川;第十八所,卢泾港包宅,所长李鼎臣;第十九所,宁绍台会馆,所长沈祁臣;第二十所,新安会馆,所长程者栽;第二十一所,金陵六邑会所,所长卢实君[10]。在这8所中,唐闸占3所之多。
1895年前,唐闸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村落,大生纱厂等企业的创办使唐闸迅速崛起。唐闸成为南通主要的工业区,成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摇篮。时人赞扬这里“工厂林立,盖犹中国之汉阳也。其街道全为新式,朴素坚实,颇有德国之风。居住者为大工厂、堆栈、运输所、工人居住所、发买商、原料供给商等,盖完全为工商区也。”[11]张謇还在唐闸兴办教育、医疗事业,使这里不仅有发达的工商业和交通运输业,而且有较为完备的教育体系,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和高等教育,既有国民教育,又有职业教育,还有良好的医院、公园等配套设施。日本人上冢司1918年12月至1919年1月曾在这里进行参观,唐闸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写道:“眺望掩映在几个烟囱之间的直冲云霄的大生纱厂的时钟台时,我们仿佛现在才为宏伟的四周的光景而感到震惊。沿河的一条街,车水马龙,络绎不绝,人来人往,摩肩接踵,异常热闹,河边停泊着数百艘民船装卸着货物。所见这般光景,一切的一切都是在活动着的,又是现代化的……只有这地方才充分发扬了所谓利用厚生的风尚”[12]。红十字会南通分会会员吴冥阶等以唐闸“地处要冲,时势需要”,于1927年3月发起成立红十字会南通分会驻唐闸办事处,得到地方各界一致赞同,于是公推代表赴南通红十字分会接洽,并转请上海总会备案。1927年4月1日,南通红十字分会驻唐闸办事处在唐闸市公所成立,推举秦亮夫为主任,另在新医院、粮业公所、天生港三处设妇孺收容所,吴冀阶、顾旭明、宗渭川分别为所长,“连日入会者颇形踊跃。闻正会员及普通会员近百余人,学生会员尤多”[13]。
2 张孝若与南通红十字分会1932年的重建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对中国东北进行了大规模的武装侵略。1932年1月28日,战火燃烧到上海,十九路军奋起抵抗,伤亡惨重。作为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组织,红十字会立刻组织起救护队和伤病医院,并着手建立难民救济所。在与上海一江之隔的南通,人们也行动起来,1932年3月20日,徐继宸、宗渭川、汪兰生、陈葆初、王桂亭、徐国祥、孙仲英、李伯猷、沈伯藩、吴兆梅、吴蓂阶、杨薇生、陈桐修、徐雪楼、刘秉仁、蔡绍齐、喜仰之、胡丕扬、王星奎、杨震九等作为筹备员在《通通日报》头版刊登广告——“中国红十字会南通分会通告第一号”,希望会员在自3月22日起的七天内迅速来会登记,并计划在4月10日下午在中公园开会员大会,选举正、副会长及理事各员,“以专责成”[14]。后来于3月30日至4月1日连续三天在该报头版刊登《中国红十字会南通分会通告第二号》:鉴于原定七天登记时间太短,而延长登记一周,“关于开会日期仍依原定四月十日下午。”[15]3月31日和4月1日又连续两天刊登这一广告。1932年4月11日下午二时,中国红十字会南通分会就中公园嘉会堂原址开选举大会,到会人员40余人,公推俞心斋为临时主席。经过票选,徐继宸当选为会长,俞心斋为副会长,杨薇生为理事长,许伯明、薛郢生为理事,徐庚起、宗渭川为资产委员[16]。杨薇生、许伯明、薛郢生、徐庚起、宗渭川均为1927年张孝若建立的南通红会中的骨干。因此,该会与张孝若当年在通建立的中国红十字会南通分会存在着明显的承继关系。
众所周知,作为民间组织,自红十字在中国落地生根以来就一直面临着与国家关系的矛盾和冲突。晚清官办红会的努力因清政府的垮台而宣告破产。北京政府时期,政府又试图实现对整个中国红十字会的管辖。但由于内外交困也未能完全控制。1922年6月召开的中国红十字会第二次会员大会确立了“免受政府非法命令所束缚”,自立自主发展的原则[17],并以此为基础通过了《中国红十字会修正章程》,重申了红会的管理机制与运作方式。会议结束后,根据会章,由新当选的常议员票选会长、副会长。政府任命的汪大燮和蔡廷干虽得以当选,但常议会以此二人均在北京总会为由,另选杨晟为驻沪副会长,负责日常管理工作。不久之后选举结果得到了政府的批准,上海总办事处实际上取得了这场管理权之争的胜利[18]。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对红十字会的态度并不友善,除拒绝按惯例任命红十字会选出的领导外,更是取消了其原先享有的如电报免费等优惠待遇。从此,国民政府开始介入红十字会。而1930年8月11日的临时会员大会可说是在政府的压力之下召开的,尽管红十字会重新修改了章程,希望以此符合政府的期望,但国民政府仍认定此次修改不符合原章程所定程序,手续不完备。以后,红十字会的独立性日益削弱,接受官方管理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再难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挡[19]。20世纪30年代后,红十字会被彻底官办,成为官方实际上的附属机构。
清末民初,由于中央威权的虚弱、地方自治的推行、大生集团的发展和张謇的巨大影响,南通地方当局对张謇家族多有顾忌,双方关系尚属融洽,基本能相安无事,但随着张謇的去世,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及其政权的巩固,国家开始对社会组织予以打压,在南通与致力于地方自治的张家的关系一度紧张,张謇的三兄张鋱被指为劣绅,受到国民政府通缉,财产也被没收。20世纪30年代初,这种紧张关系虽在表面上有所缓和,但政府始终没有放弃对张家的打压和防范。为减少官方的猜忌,体现出对南京政府的驯服,张孝若尽可能处事低调,不出头露面,卷入政治。加之长期旅居上海,而不在南通生活,因此,张孝若没有在该会中任职。在张謇去世后的几年中,张孝若主要的工作,一是撰写张謇传记(即《南通张季直先生传记》),二是编辑张謇遗著,三是铸造张謇铜像、筹备铜像揭幕及张謇墓园开放事宜。1931年夏秋间,张孝若因肝病遵医嘱前往香港,居留近一年。张孝若曾解释自己之所以久留上海的原因,是因为大生“事业成功枢纽全在经济之筹措,而近年大生、大达各公司董事重心集于沪上,余既主席董会,自须留住彼间,以资接洽主持。盐垦事业关系国计民生至属切要。植棉事业近年又为举国所注重,虽有巨大垦区而经营资本亟待筹措,无论集自本国银行,或借自美国财团,亦均非在沪上接洽办理不可。此外余又与朋好经营中外报纸事业,亦须时常照顾。”[20]所以张孝若并没有参加南通(县)红十字分会的重建并担任要职。
薛丽蓉在《红十字会在江苏的抗战救护研究》中提出,南通红十字会首建于1932年,说鉴于暴日侵凌,国难当头,1932年5月16日下午2时,南通红会于中公园嘉会堂原址召开选举大会……[1]。其实,南通红十字分会不是首建于1932年,此乃该会重新组建。另外,中国红十字会南通分会的选举会议召开时间为4月11日,而不是5月16日。南通市红十字会编《光辉的历程(1927—2007)——纪念南通市红十字会成立80周年史料画册》说“1932年7月17日,召开选举大会……”[21]也是错误的。
3 张孝若发起成立南通红十字会之思想基础
作为1927年南通红十字分会的创始人,张孝若与红十字结缘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原因:
1)张孝若很早就受欧风美雨浸润,接受西方人道主义思想的影响,思想比较开明。在启蒙阶段,张謇就为其安排了专门的外籍教师,六、七岁时是来自日本的保姆森田政子,后来有美国人雅大摩。入学后,张謇为了他将来能出洋留学,所以特别注意其外文学习,希望他熟悉外国文化。当张謇听说张孝若英文读法不切实,亦不肯熟读时,十分着急,说“英文最重音读,不切实则音不准,不熟读则语法不合,虽学犹未学矣,何以出洋游学?何以进清华预科?”[22]1281915年,张謇将其子送到德国人在山东青岛开办的学校读书。与他同学的有清朝遗老郑孝胥、时任江苏民政长韩国钩、江苏议长许鼎霖等人的公子。在这里,学习、生活条件虽然比较优越,但校风不佳,顽劣学生较多,静心向学不易,张孝若因此度过了两年“十分艰苦”的求学生涯。由于该校“德文课綦重,并无英文”,因此,张謇最终还是把儿子转到了上海震旦大学。因为这里教授在适用范围更广的英文,可为张孝若将来留学提供更多的选择。另一方面,该校奉行“干涉主义”[23],也与张謇认定的“教育非放任,乃干涉之事”的思想相吻合。张謇主张从严治校,强化管理。他在“师范学校年假演说”中指出:“以教为育,便是干涉而非放任……干涉便有约束之事,有服从之事”[24]25。1917年6月l 8日,19岁的张孝若踏上了赴美留学之路,但张孝若在这里的求学生涯仅仅持续了一年多时间,考虑到“父亲渐老,地方事又多”,思乡心切的张孝若违背了父亲本欲其留美3年的初衷,在亲友的劝告下匆忙回国。回国后的最初两年,张孝若跟随父亲在大生企事业之间来回奔波,学习经营、参与管理。1920年,他组建县自治会,任淮海实业银行总经理。1922年6月总统黎元洪、总理颜惠庆安排张孝若出任中国考察英、美等九国实业专使。张謇一方面认为儿子经验浅、交际疏,并非最佳人选,但最终还是考虑到这是一个学习的机会,而以“用是不辞,庶几犹学”,“以仕为学,始进宁敢必其优;闻召无语,后生不敢违于礼”为由接受了任命。1923年9月17日考察团从上海启程,同行的有朱中道、席德炯、钱昌照、张文潜、李瀛、许兆丰6人,共考察了10个国家(在原定9国之外又增加了奥地利),在途经香港、越南、新加坡等地时也作了考察。1924年4月19日,张孝若率考察团回到上海,前后历时7个月零3天,经历十国,凡三万英里[25]。考察过程中,张孝若勤于观察、随时记录,对各国朝野大力宣传中国科学、实业发展的情况,说明中国社会改造的光明前途,又多方论证目前的战乱和财政困难实乃专制国家向民主进化过程中之不可避免的现象,还对各地华人团体和留学生给予了力所能及的帮助[22]149。1924年4月19日,张孝若出访归来,向政府呈递了全部资料和考察报告。不久,张孝若被任命为中华民国第一任驻智利国全权公使,由于其单纯属于外交,与实业发展关系不大;二来其父年老,许多事要帮他料理,所以始终没有赴任。张孝若从小收到的是多元文化的教育,加上多年在国内外学习和考察,这使他见多识广,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与张謇相比视野更加开阔,思想更为开明。张柔武曾回忆乃父,说他未受封建思想束缚,对儿女一视同仁,不重男轻女,还曾计划安排其几个女儿出国留学。在专业选择方面上也能尊重子女的意见和兴趣爱好,而不垄断包办,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她们,比如他同意其女张柔武学习音乐,而不是屈于祖母之意去学师范。后来张柔武考进了杭州国立艺专,实现了自己的理想[26]。显然,思想开明是他超越乃父张謇,能够参与红十字运动的重要原因,也是必要的前提。
2)受家庭影响,热心慈善事业。张孝若之父张謇热心慈善事业,被誉为“全中国最慷慨,最热心公益”的人[27]。慈善公益活动成为张謇人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慈善事业能够减轻社会压力,缓解民众生存危机,尤其是能消除突发性灾难的影响,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弥补政府职能的不足,因此在社会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1915年,张謇在《拟领荒荡地为自治基本产请分期交价呈》中说,“国家之强,本于自治,自治之本,在实业教育,而弥缝其不及者,惟赖慈善”,“盖失教之民与失养之民,苟悉置而不为之所,为地方自治之缺憾者小,为国家政治之隐忧者大也”[24]406。张謇的慈善思想融合儒、道、释三家,他曾指出,“孟子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又曰:“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此儒者之训也。诸君其有功于中乎?一钱匪少,一万匪多,各尽其力,以行其仁,以自完其为人而已。若因果报应,道家之求长生者,须积善之功,周人之急,济人之穷;释家云,布施为第一波罗蜜”[24]364。为创办和维持南通地区的慈善事业,张謇四处奔波,呕心沥血。后来,因摊子太大,负担过重,财力难以支撑,仍痴心不改,除拿出自己的薪金和花红,让大生系统企业常年赞助,多次向亲朋和社会募捐外,他甚至拖着羸老之躯,登报卖字。张孝若之母吴氏也热心慈善。张孝若曾回忆说,“我母生平周济了很多穷苦的人,世俗妇女的习惯,他丝毫没有,虽然信佛诵经,也和祖母一样不佞。”[28]受家庭熏染,热心慈善公益事业是张孝若参与红十字事业的重要前提。
3)与上海联系甚多,受到《申报》等传媒宣传的影响。甲午战争前,有关红十字会的宣传介绍已见于中国的报章。甲午战争后,中国各大报刊特别是《申报》、《大公报》、《中外日报》等不时刊发文章,大力宣传红十字,赞美红十字事业,使得红十字在中国逐渐深入人心。在这场启蒙运动中,《申报》的宣传鼓动最具有感染力[29]5。从1898年5月到1899年4月间,《申报》先后发表《创兴红十字会说》、《红十字会历史节译》、《红十字会说》、《中国亟宜创兴红十字会说》等一系列文章,介绍红十字会的性质、宗旨、任务以及中国“亟宜创兴红十字会”的理由。此后,《申报》常常有关于红十字运动的报道。上海是近代中国传播西方文化的中心,“西学东渐”的桥头堡。上海的几大报纸又是宣传红十字的主要舆论阵地。天时、地利、人和等多种因素的合力交叉互动,使中国红十字会首先在上海诞生[29]26-28。南通与上海仅一江之隔,受上海的辐射和影响巨大,何况上海还是大生企业集团对外联系的总“办事处”。因此,在《申报》等的影响下,耳濡目染,关注并参与红十字运动对张孝若来说应该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4 结论
1927年初国民革命军北伐,直逼苏沪一带,直鲁联军节节败退,战云笼罩,筹备将来的救护成为当务之急,这使南通建立红十字分会刻不容缓。张謇在南通创造了众多事业,有着高尚的人格魅力,张家在民间有着良好的口碑,虽然大生系统企业在1921年后陷入了困境,张謇又于1926年辞世,但在南通地区,张家无疑为第一望族,张家的威望和势力是保障红十字事业在南通发展的有利条件。因此,张孝若出任红十字会南通分会首任会长也是大势所趋、众望所归。1927年2月,张孝若在南通县成立中国红十字会南通分会。1932年4月红会分会重建,由于避免引起政府的忌讳,加之维持大生事业发展和个人健康原因,张孝若未在会中任职,但至少在抗战之前,张謇的门生、故旧、子侄辈仍在南通地方事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红十字运动在南通无论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张家的支持。受家庭熏染,热心慈善公益事业,受欧风美雨的浸润及《申报》等媒体宣传的影响,接受西方人道主义的思想,思想比较开明,这些是张孝若参与红十字运动的主要原因。
[1] 薛丽蓉.红十字会在江苏的抗战救护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8:1.
[2] 红会之分会统计[N].申报,1924-02-17.
[3] 红十字会之昨讯[N].申报,1924-09-02.
[4] 地方通信—南通—红十字分会之筹备[N].申报,1927-02-15.
[5] 红十字会分会谈话会记[N].通通日报,1927-02-22.
[6] 中国红十字会章程[J].中国红十字会杂志,1913(1).
[7] 保卫红十字会[N].通通日报,1927-03-17.
[8] 红会设立救济妇孺收容所[N].通通日报,1927-04-02.
[9] 中国红十字会救济妇孺收容所简章[N].通通日报,1927-04-02.
[10] 红会续设妇孺救济所,共计八所[N].通通日报,1927-04-05.
[11] 通通日报编辑部.二十年来之南通:下[M].南通县自治会,1930:87.
[12]野泽丰.日本文献中的张謇和南通[C]//严学熙.论张謇——(第二届)张謇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5:152-153.
[13] 红十字会驻闸办事处成立,推定驻闸主任并设妇孺收容所[N].通通日报,1927-04-01.
[14] 中国红十字会南通分会通告第一号[N].通通日报,1932-03-20.
[15] 中国红十字会南通分会通告第二号[N].通通日报,1932-03-30.
[16] 红十字分会选举正副会长,徐继宸、俞心斋当选[N].通通日报,1932-04-12.
[17] 孙柏秋.百年红十字[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135.
[18]羡萌.民国初期中国红十字会的发展——兼论近代社会团体与政府的关系[J].兰台世界,2011(1月刊上):15-16.
[19] 杨勇玲.南京国民政府与中国红十字会[J].黑龙江史志,2008(21):35-36.
[20] 张孝若谈地方事业,报告久留上海原因及今后计划进行[N].通通日报,1932-07-05.
[21]南通市红十字会.光辉的历程(1927—2007)——纪念南通市红十字会成立80周年史料画册[R].江苏南通,2007:15.
[22] 常宗虎.末代状元张謇家族百年记[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
[23] 张謇研究中心,南通市图书馆.张謇全集:卷6[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636.
[24] 张謇研究中心,南通市图书馆.张謇全集:卷4[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
[25] 许冠亭.张孝若赴欧美日实业考察若干史实考辨[J].民国档案,2010(3):140-143.
[26] 张柔武.怀念父亲张孝若[J].钟山风雨,2007(5):26-27.
[27] 查尔斯·T·保罗.中国的召唤[C]//南通市档案馆.西方人眼中的民国南通[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2:4.
[28] 张孝若.南通张季直先生传记[M].上海:中华书局,1930:485.
[29] 池子华.红十字与近代中国[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