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态文明与原生态的思考
2014-04-17马亮
马亮
(中共南通市委党校,南通 226007)
对生态文明与原生态的思考
马亮
(中共南通市委党校,南通 226007)
从十七大开始,到不久前闭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生态文明”已连续多次被写入党的最高纲领和会议决定,人们对建设天蓝、地绿、山清、水净的美丽中国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期盼。与此同时,社会上出现了一股否定改革、否定发展的思潮,体现在生态文明观上,就是要回到原生态。这是对生态文明庸俗化、极端化和以偏概全的理解。对原生态和生态文明的内涵进行了阐释和比较,对回到原生态的错误思潮进行了剖析和批判,提出了生态文明不能以原生态为文明的观点,并对生态文明建设可从原生态中得到的启示做了有益的探讨。
原生态;生态文明;技术路径
1 原生态与生态文明的释义与比较
“原生态”这个词是从自然科学领域借鉴而来的。生态是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一种生存发展状态,原生态是一切在自然状态下生存下来的东西,换句话说,它的本意是未经人类加工开发的东西。人类出现之前的生态是绝对意义上的原生态,而自从人类主宰世界之后,原生态只具有相对意义,即社会学家们所认为的某一人群在某一时期、某一地域内,以某种方式产生的某种文化形态。这个定义明确了原生态的三要素:时间之“原”、空间之“原”和方式之“原”,只要未曾中断地保留和继承此三要素,就可定性为现代意义上的原生态。需要强调的是,三要素之一的“方式”是一个多元的概念,它是生态样式、行为(生产、生活等)方式、思维方式、文化(道德、宗教、艺术等)形式的有机统一。流行词汇“原生态民歌”、“原生态旅游”、“原生态食品”等或多或少切中了此概念的某个方面。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与自然交流融通、良性互动的状态。生态文明的含义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广义的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而来,成长在工业文明基础之上,又超越工业文明的相对独立的新型文明形态。从狭义的角度看,生态文明是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相并列的文明形式之一,即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之生态文明,它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自身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相互融通、相辅相成。
从字面上看,原生态与生态文明都含有生态一词,二者都是生态的衍生词汇和附属概念,它们最大的共同点在于以“生态”为指针,力求接近生态的本来面貌,维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平衡性。按照一般的理解,构建“原生态”与“生态文明”的目的似乎是一致的。但笔者认为,两者的以下区别才是其关系的主要方面:①时空差别。从历史时序上看,原生态已经从绝对走向了相对。绝对意义上的原生态在人的意识之外独立存在,与文明无关,已经渐行渐远,而相对意义上的原生态也正在经历着一个从大到小、从有到无的消亡阶段。完整的原生态样板已经越来越少,更多的是残留下来的枝节和片段。相比之下,生态文明是人类对生存现状反思的结果,代表了更高的智慧和文明程度,指明了全球面向未来的必然抉择。因其成长在工业文明基础之上,承接了前人留下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可以说原生态代表了过去,生态文明代表了将来,不能同日而语。就文明演进的历程来看,原生态必将被现代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所取代。②价值差别。原生态在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之间倾向于事实判断,强调的是对族群特色、地域特色、文化特色等继承和保留的事实,突出的是“原”的真实性,否则原生态就失去了意义。当前,不少原始部落为了融入现代社会,也搞起了商业开发,原生态变为了次生态,已经逐渐失去了学术研究的价值。相比之下,生态文明更倾向于价值判断,它首先要灌输给人们的是生态文明是一种善、一种美。“善”就是善待自然、善待他人、善待后人;“美”就是建设天蓝、地绿、山清、水净的美丽中国,展现泱泱大国的生态之美。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表明生态文明不只是一种价值判断,更是一种价值导向,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一提的是,现代人对原生态的喜好和偏爱不能成为原生态价值判断的依据,它或许应视为人们对现代工业文明的反思和背叛;相反,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而言,原生态代表着原始和落后,是需要批判的。③图景差别。虽然作为官方词汇出现的时间不长,但生态文明在中国有着深厚的土壤,生态文明的观念自古有之,那就是发源于农业文明的“天人合一”理念。道家对“天人合一”的解释是: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要绝圣弃智,归于自然,不讲征服与被征服。在道家看来,“天人合一”就是人合于天,强调的是人对自然的敬畏和遵从。这种观念决定了原生态的图景必然是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发达农业社会,因为农业看天吃饭,最讲求对自然规律的服从。今天我们讲生态文明的思想根基源于“天人合一”,其实是将“天人合一”的内涵转变为了天合于人,因为有了科学技术的支撑,人与自然的关系必将在更高的层次上达到“天人合一”。所以生态文明的图景不仅有绿树和青山,还可以有高楼、工厂,甚至可以有污染,前提是污染被置于生态系统动态平衡机制和管控体系之下。笔者认为,动态的平衡比静态的平衡更为可贵,其中包含了螺旋上升和辩证复归的逻辑。因此,生态文明的图景相较于原生态而言,更为丰富和多样,它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是原生态无法企及的。
2 生态文明不以原生态为文明
既然生态文明与原生态的区别明显,为什么还有人将两者混为一谈,认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就是要回到原生态。如此观点是对发展的肯定还是否定,抑或是对发展作了新的定义,值得思考。
2.1 是谁要回到原生态
尽管原生态与生态文明的历史间距较大,原生态也远离了主流文化的视野,但现在仍有不少人热衷于追逐原生态,甚至鼓吹原生态。其观点主要集中于:改革开放是失败的,生态代价极其巨大,难以为继;必须放弃发展、放弃改革开放、放弃GDP,学朝鲜的闭关锁国、学先秦的重农抑商,学道家的无为而治,力求回归原生态。
支撑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就是对邻国不丹发展模式的解读。不丹是地处中印之间的内陆国家,面积38 394 m2,人口数为70.842 7万(2011年)。2006年,不丹的人均GDP仅为0.14万美元,排在世界第152位,但在英国莱斯特大学同年公布的“世界快乐地图”(World Map of Happiness)上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八,比当年人均GDP 4.18万美元的美国还高出9个名次[1]。不丹是一个社会福利占比很高的发展中国家,医疗、教育等领域施行全兜底、全覆盖的社会保障。97%的不丹人觉得自己是幸福的,他们对政府的施政纲领认同度极高。国民幸福总值(GNH)是不丹模式的关键词,它取代国民生产总值(GDP),成了不丹发展信心的来源。为什么一个以农业为支柱的游牧民族国家、一个延续原生态轨迹对外封闭的国家可以有此作为?既然可以在保全生态的前提下使国民得到幸福,为什么不借鉴,不变革?不求富裕、只求幸福的逻辑可信吗?笔者认为,不丹对生态的贡献是巨大的,不丹人的生态意识是值得肯定的,但不丹模式只是该国在特定发展阶段取得的荣耀,并不具有普世价值,更不是生态文明的范式,其模式本身也将被取代。2012年,不丹总理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不丹的GNH已经下降到了41%,事实很好地说明了问题。
根据萨缪尔森对幸福的定义:幸福=效用/欲望,幸福是可以衡量的。假设公式成立,幸福就是由效用和欲望共同决定的。效用即是社会财富,属于客观范畴。在不丹模式下,生产力增幅有限,效用可视为常量;欲望属于主观范畴,是公式中的变量。从一定程度上讲,决定不丹人幸福感的就是其欲望的大小。实践表明,欲望是受到客观因素制约的,比如生产力水平、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个人偏好,等等。而制约不丹人欲望上升的首要因素就是该国地域的封闭。不丹没有充分地加入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在国际市场上既不提供也不消费大宗商品,因此它缺乏竞争的意识,对资源危机和环境危机的感悟不强。没有了比较,欲望就受到了限制,而正是这种受限的欲望反让不丹人民获得了较强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但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不丹的能源和环境保护战略必定被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制定者加以遏制,而被迫加入竞争的行列。就生态而言,用关闭国门的方式来保护生态只能是权宜之计。地球是不可分割的生态系统,当污染突破一国生态平衡的底线进行跨国运动时,没有一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在生态面前没有所谓的国家利益,只有整个人类的利益。
进一步分析表明,不丹模式并不适合中国的国情,无法借鉴。中国当前有两大国情:第一,中国是人口大国,人均拥有的资源和社会财富很少,竞争的领域多、竞争氛围强烈,人的欲望已被极大地激发。对照幸福公式,当欲望增长的时候,只有对应地增加效用,才能提升幸福感。尽管对于个人来讲,边际效用存在递减的趋势,但对于全社会来讲,递减的边界还远未到来,发展在当前仍然是硬道理;第二,根据李斯特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中国已经由农业文明过渡到工业文明,正处在工业化发展的高速期,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加速,能源和环境问题已不能通过消极地保护来解决。因此,回到原生态的想法与我国的国情是脱节的,与发展改革的主旋律是背离的。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已明确指出中国“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原生态的鼓吹者们需要深刻反思。
2.2 回到原生态的三重谬误
回到原生态是对生态文明认识的庸俗化、极端化和以偏概全,生态文明绝不能以原生态为文明,生态文明的实现途径——低碳经济也不应是低速经济。具体来讲,回到原生态存在三重谬误:
1)历史虚无主义的新论调。近年来,在如何对待历史的问题上不时出现刺耳的噪音,那就是否定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取得的建设成就,诋毁改革开放,认为是改革开放带来了诸多的问题,其中包括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这是典型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它在对待历史的态度上没有实事求是、没有分清主次,甚至想割断历史、另起新篇。笔者认为,中国的改革作为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我们用三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一二百年才走完的路。习近平同志明确提出“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肯定了改革功大于过,并表示改革的红利期仍在延续;同时,我们不能将改革的成本等同于改革的失误,比如环境污染和生态的破坏,它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是工业化社会必然面临和必须解决的问题,与人祸是两种性质(不排除人祸的存在);此时提回到原生态是对历史的不负责任,实践上也行不通。原生态的时空要素已经一去不返,既不可能跳出现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也不可能抛开现实存在的生态问题去重建一个原生态。
2)自然主义历史观的新呈现。马克思将自然主义定义为“用自然界及其规律来解释一切的学说”。它把自然界看成唯一真正的本体,人只是自然界的一个部分。自然主义的历史观认为,历史是自然界自身演变的结果,自然力是推进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这就抹杀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实践主体地位,忽略了人是发展的目的,也误解了人类文明的真正含义,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相对立,是机械唯物主义在认识论领域的延伸,是自然主义历史观的新呈现。其实,生态系统的休养生息固然重要,但人居环境不能永远停留在原生态水平,在不超过自然承载力的前提下,人可以适当改造环境、建设生态以增强其服务功能,扩展其对人类活动的承载能力[2]。不能因为有生态风险就放弃改造原生态,也不能一有生态破坏就想回到原生态。正如学者赖功欧所言,“我们面临的是大自然原生态的‘损生态’,技术将被作为工具体系而利用来恢复生态。”[3]也就是说,在生态危机面前不能简单地提回到原生态,而是要依靠人类智慧、依靠科技进步完成从原生态—损生态—复生态的辩证复归。
3)无政府主义的新思潮。原生态的主要特征就是任其自然、自生自灭。其中没有人的理性,没有人的实践,也没有人对自然、对社会的责任,更不要说人的联合体——国家和政府的责任了。无政府主义者意在否定政党政治的合法性、反对国家的统治权威,却也替政府推卸掉了应尽的责任。首先,当前国内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加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发展这根弦不能丢。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大政方针的执行者,应责无旁贷地担当起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和宏观调控的职责。这既是政府职能转变的职之所在,也是行政问责的责之要义。其次,市场失灵的地方,政府必须补台。比如在公共产品的供给上,政府就是第一责任人。生态环境是典型的公共产品,政府应该自觉地担当起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者和生态公共产品的提供者。一方面不能放任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衰退,必须着力建设生态;同时也要协调处理好生态文明建设和其他建设之间的关系。这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大命题,值得重视。
3 生态文明建设应从原生态中得到启示
讲生态文明不以原生态为文明,不是要将原生态一棍子打死。黑格尔说过“存在即合理”,原生态虽然不合乎历史的大趋势和发展的大前提,但其维持生态系统本来面貌的初衷、不蓄意破坏自然环境的主旨是值得生态文明的规划者和建设者借鉴学习的。
3.1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加法和减法
当前国内的生态问题错综复杂,环境污染的多元性、资源的稀缺和浪费等问题并存,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谈及建设,很容易联想到“投资”、“项目”、“大干快干”等关键词,但这不是建设内涵的全部。笔者认为,规划先于建设,规划合理才能建设有序,盲干蛮干只能事倍功半。生态文明建设刚刚起步,不能再走贪大求洋、贪多求快的粗放道路,必须因地制宜、整体布局、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不只是建设,建设中既要学会做加法,为全社会提供优质的生态公共产品;更要学会做减法,减法的内涵有二:一是认清当前的经济下行趋势,注重“调结构”,即消化前期的过剩产能,通过“关、停、并、转”等措施整合同质化竞争中被浪费的资源,淘汰落后产能,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节约资源、避免浪费,以及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率,是对生态环境切实有效的保护。二是为原生态留白。留白是一种艺术境界,“此处无声胜有声”,对全局起到了很好的协调作用。生态留白的目的一是缓解人们对现代文明的视觉疲劳,调节生产和生活节奏;二是建立缓冲区,减缓工业化对生态环境的冲击。尽管原生态社会一去不返,但可以在工业文明的框架内留下原生态空间,主体功能区规划就是一个很好的思路。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实施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按照笔者的理解,规划的意义在于通过对生产力进行重新布局,确定不同区域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政策[4]。哪些区域优先、重点发展,哪些区域限制、禁止发展,尤其是禁止发展的留白区域,都应该在规划中有所体现。
3.2 产业生态化与生态经济化的逻辑
如果把原生态看作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极端,即人对自然的绝对服从,那当前国内的工业化进程似乎有走向另一个极端的危险。现代人正在失去对大自然的敬畏,无度的索取和肆意的破坏让生态系统承受了巨大的负担,大自然的反作用力已经显现,环境容量急剧下降,国内坐等“环境库兹尼兹曲线”拐点到来的条件并不具备。从经济发展与生态安全关系的角度考虑,发展是硬道理,硬发展却是没道理。必须在实践层面促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的融合,积极维护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第一步是产业生态化,把产业活动纳入生态系统的循环中,将企业生产的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把企业对社会的生态责任转化为生产成本,同时把生态成本从事后决算前移到预算阶段,以控制企业生产中“三高一低”的非理性行为。第二步是生态经济化,即生态的资本化和货币化,生态要素只有被量化和定价,才能发生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转移,并为拥有者(企业)带来利益。生态经济化就是通过制定规则,对污染量进行定价,对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价格进行正确评估,通过交易激励企业节省资源、节约成本[5]。综上所述,产业生态化注重发展观念的转变,生态经济化则提供了可操作性,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当前,促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融合有一个很好的切入口——环评机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为依据,由政府制定行业环评的目标体系、并拟定目标值对企业生产进行把关,从而推动环境产权制度、环境价格形成机制和环境要素市场的逐步成型。需要强调的是,环评虽然体现了政府职能的转变,发挥了其市场监管的作用,但其行政效率和行政公正能否双管齐下,环评是否会成为新的权力寻租工具,值得关注。
3.3 生态文明建设的技术路径选择
原生态最主要的问题在于生产力的桎梏。生产不进步,人的各种需求就难以满足,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无法体现。随着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的体力和智力得到极大延伸,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欲望不断被激发。原生态作为改造的对象,第一次遭到批判和否定。然而科技这把双刃剑在树立人的主体地位的同时,也造成了人与自然主客体关系的紧张对立,生态环境一次又一次地向人类敲响了警钟。因此,科技不能止步,它必须在更高层次上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寻求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完成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复归。在技术路径的选择上,可以一分为二:总路径是低碳,低碳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现实选择,它必将革命性地贯穿于生产和生活的全过程;分路径是工业路径和农业路径,工业和农业是生态问题频发的两大领域,重新规划路径势所必然。工业路径方面,必须具备时空转换的观念:一是用时间换空间,继续发挥后发优势,利用时空压缩理论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多年积累的清洁生产技术和新能源技术,为技术的本土化改造赢得提升空间;二是用空间换时间,利用生产力结构重新布局的契机,将传统高碳产业梯次迁移到环境容量更大的中西部地区,为先发地区集聚资本自主研发低碳技术赢得时间。这里需要强调两点:一是就技术层面而言,生产端比消费端更重要,低碳理念的转变必须依靠技术的支撑;二是新能源产业的生态受益环节在消费端,生产端仍然存在较大污染,不能简单地讲新能源产业就是低碳产业。例如光伏发电,发展不过三五年的时间就已经沦为了“绿色输国外、污染留国内”的低端制造业;农业路径方面,重视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回溯农业发展的原生态文化背景,寻求现代农业科技和优秀传统农艺之间的平衡点,充分利用天时、地利等农业发展中的自然要素,生态地发展现代农业;务必警惕农业工业化掉入后发优势理论陷阱的危险,过度的机械化和化学化给农业带来的是短期利益而不是长远利益,是衰退而不是进步。
[1]泰达野驴队.世界幸福感最高的国家——不丹[J].(2010-12-25)[2014-01-06].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1ab42301013fae.html.
[2]王如松,刘晶茹.刍议生态文明的几个误区[J].前进论坛,2008(11):20.
[3]赖功欧.论“原生态—损生态—复生态”的辩证复归[J].鄱阳湖学报,2011(5):18-23.
[4]马亮.警惕农业现代化掉入后发优势理论陷阱[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6244.
[5]张婷婷,汤金来.促进产业生态化与生态经济化的有机融合,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J].学术论坛,2011(25):229.
(责任编辑:胡梅)
Reflections 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Primitive Ecology
MA Liang
(CCP Institute of Nantong,Nantong 226007,China)
From the 17th Party Congr ess to the recently concluded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18th Party Congress,“ecological civilization”has been repeatedly written into the maximum programme and the meeting decisions of the Party,which deepens Chinese People’s understanding and expectation of a beautiful China with blue sky,green land,clear mountains and water.But at the same time a new trend negating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has arisen in the society,which argues for a returning to the primitive ecology.This trend is a kind of overgeneralization,representing a degenerated and extremalize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With the connotations of primitive ecology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xplained and compared,the paper analyzed and criticized the erroneous thoughts,arguing tha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not the same as primitive ecology,but the latter offers inspira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ormer.
primitive ecology;ecological civilization;technical methods
D602
A
1671-6191(2014)02-0049-05
2014-03-20
马亮(1981-),男,江苏南通人,南通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室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生态经济、三农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