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启智兴邦:张謇开办教育与“中国梦”的实践探索

2014-04-17廖大伟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民智救国张謇

李 健,廖大伟

(东华大学,上海 201620)

张謇是实业家、政治家,也是著名教育家。其致力教育达30年,把它当成事业来做,为此从精力到财力都付出很多。他为了什么?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那就是:办教育以启迪民智,最终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梦想。张謇有个著名的观点,即“父实业,母教育”。他认为“启民智必由教育,而教育非空言所能达,乃先实业”[1]468。意思是教育可以启民智、明公理,但是兴办教育需要通过举办实业来筹集经费。他还认为启民智,惟有力行普及教育,大力筹办初等、中等教育,然后再创办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高等院校。他提出“教育以普及为本,普及以生计为先”[1]247,希望培养实用人才,所以大力兴办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他建立了中国近代第一所师范学校,本意基于“师范造端教育”[1]17,以此造就一批教育家来兴旺扩展教育事业。张謇在南通进行的一系列教育试验、改革与创新,成了当时全国的榜样和典范。张謇在教育方面锲而不舍地践行与探索,不在教育本身,而是寄教育于实现富民强国的振兴梦想。

1 梦之缘由

张謇大器晚成,41岁前一直参加科举考试,他对科举有着异于常人的感受。一方面,科考之路坎坷心酸,另一方面,功名之求又使他博览群书,积累了深厚的学识,也因此受到清流派的器重与提携,结识到一批对他学业以及日后事业有帮助的朋友。后来高中状元,这一身份为他日后开拓实业和兴办教育奠定了基础。1903年,中国第一个近代学制——“癸卯学制”出台,张謇便是其积极的鼓动者。科举成就了张謇,但新政之际他又主张废除科举制度,提倡发展新式教育,张謇这样的举动有着极深的背景和意涵。

1)科举考试存在了27年,张謇深切感到了科举制度禁锢思想、摧残人性的一面。大多数人读书只为应考,无论是四书五经还是八股文章,都是对读书人眼界、创造力、独立思考的限制,所以张謇感叹“科举之弊,令人气短”[1]19。“科第之足以麻醉人心,弄到一般做八股试帖的先生们,根本认识不清国家与民族的重要性”[2]82,而“张謇在近代读书人之中,头脑比较清新,其见解尚且如此”[2]2。张謇一方面痛恨科举,一方面又不得不为,那是那一代人的正途和出路,尽管张謇也认识到自己“成童至于弱冠必责以尽读全经,而经乃徒供弋取科举之资,全无当于生人用”[1]20,但当时他别无选择,所以当科举之废除水到渠成的时候,他竭力赞成,是为明智。由于切身体验过科举取士之弊,认识到现代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张謇将梦想托付于教育,认为国家振兴、百姓开智有赖于教育先行,有赖于教育奠基,希望以此破旧立新。

2)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激发起张謇教育救国的决心与勇气。“国何为而须教育?教育者,期人民知有国而已。”[1]831895年4月守制在家的张謇得悉中国战败后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顿时痛心疾首,将十款内容记录在册,发出“几罄中国之膏血,国体之得失无论矣”的感慨。这件事对张謇后半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他深刻意识到清政府的腐败、国人的麻木及民心的涣散。由此张謇的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走上了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他提出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主张,并且身体力行,以“舍身喂虎”的勇气和“虽牛马于社会而不辞”的精神为梦想而奋斗。

3)日俄战争结果坚定了张謇走教育救国道路的决心。日俄开战,战场放在中国东北。目睹外敌侵入,主权沦丧,大多数国人无动于衷,此事如一把利剑刺痛了张謇的爱国之心。弹丸之地的日本何以打败沙皇俄国?“日本崛起,先图工业。苟欲兴工,必先兴学”[1]52,张謇开始反省。日本的强大,与工业与教育密切相关,反观中国,“国势艰危,比去年更甚。日俄之战,无论孰胜孰负,祸终萃于我国,盖战地在我,本无苟安中立之理。……而知此痛者,以全国人比较,分数不过千万中之一二,处堂燕雀,姑以为安,岂非民智不开,公理不明之故。开民智,明公理,舍教育何由?”[1]28中国要自强自立,必须从提高民众觉悟和知识水平入手,“科举主意在培养特别之人才,学校主义在开通多数之民智”[1]53,故发展新式教育,开启民智,乃务实之举。

4)张謇从小接受的是传统教育,熟读儒家经典。孔孟之道是他的思想基础和行为准则,精忠报国情怀,卧薪尝胆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是张謇教育救国的内驱力。张謇作为爱国者,主张和平主义,鼓吹以教育代革命,他坚信诉诸教育的威力胜过兵戎相见,“制胜之道,要在兵不血刃,冒死攻战,已属下策”[1]217。他希望用柔性的教育手段和社会改良的途径来救国救民。

2 梦境与追梦

2.1 教育救国之梦

启民智而兴邦国,张謇教育梦最闪光之处就是“父实业,母教育”的理念与主张。1903年他在《师范学校开学演说》中说:“数年以来,竭蹶经营,薄有基础,益见实业教育二事,有至密至亲之关系。”[1]24张謇所说的实业,包括农业、工业、商业等等。要发展实业,以我们现代人的想法,觉得这并非难事。但对于一个曾在科举之路上到达顶峰的人来说,让他从事在当时被视为末业的商业活动,需要极大的勇气,免不了一番激烈的内心博弈。张謇找到了精神支点,这就是“从利出发,以义终结”[3]。在大生纱厂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后,他便把精力投向了教育开发。那么在张謇看来实业与教育到底是什么关系呢?张謇把它形容为家庭中的父母,实业如父亲,教育如母亲,各自分担职责[1]90。发展实业为解决生计,开办教育系开启民智,发展教育离不开振兴实业,振兴实业也得教育支撑,而且发展教育必须紧密结合实业,为振兴实业服务。一些实业部门初具规模后,必须开办实业学堂以培养人才求得进一步发展,比如“有棉地,须讲求改良棉种及种法,又创设农业学校。纺织须纺织专门人才,又设立纺织学校,此校为全国所仅有。又设商业学校。注重卫生,设立医校和医院”[1]206。他不仅这样思考,事实也是这样做的,之后又设立了土木工科测绘特班、镀镍传习所、女子桑蚕讲习所等等,形成了一套与实业相匹配的教育体系。这些学校的创办,收到了教育与实业双赢的效果。教育能够服务经济,满足社会需求,为经济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实业支撑教育,为教育提供资金物质基础,教育救国、实业救国相得益彰。

“张謇不是政治家,他感觉自己的性情不宜做官,所以大魁之后,仍旧回家,他已有极大的决心,即在南通原籍,实行他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口号”[2]73。张謇的这个决定影响了中国近代史,成就了他日后的辉煌。假如张謇当初不是选择回籍而是混迹官场,他不仅要面对内忧外患的时局,清廷官场的腐败,志趣殊异的同僚,而且按例从六品翰林院修撰开始慢慢升迁,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即使以后仕途顺利,外放封疆大臣,或内进中央枢廷,少说还得十多年。可事实是他性格耿直,书生意气,哪怕“在清朝光绪时代做了宰相或辛亥后居于袁世凯之地位,亦必失败”[2]283。

张謇不仅熟谙中国传统文化,而更为难得的是具有世界眼光,同时又能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求发展。他对于国外的新知识乐此不疲,认为“有世界知识,而后可以知一国之地位”[1]98。1903年他东渡扶桑,参加日本劝业博览会,参观了钢铁、纺织、造纸、玻璃、印刷、电力等行业以及许多学校,实业和教育是其关注的重点。博览会上的展品多代表着时代潮流,开启未来之新气息,但中国展品多为彰显过去的文物。进步与落后鲜明对比,使张謇的内心颇受震动,回国后他撰写《东游日记》,字字有感而发。此行张謇收获颇大,对于国外新事物、新做法十分赞叹。通过了解国外的发展模式,他认识到“环球大通,皆以经营民营生计为强国之根本。要其根本之根本在教育。而实业不振,又无以为教育之后盾。先吾国国民生计日蹙,欲图自存,势已岌岌;舍注重实业教育外,更无急要之计划”[1]90,实业如此,教育亦是如此。张謇善于吸收借鉴国外教育新思维。1920年,张謇邀请美国大家哲学博士杜威先生到南通讲解美国的政治与教育,“杜威不但强于教育理论,而且富于教育经验”[4]1,杜威博士了解世界思潮,又明白中国政治、教育情况,所以能“将哲学灌入政治教育”[1]163。张謇多次选派优秀毕业生赴国外留学或实习。张謇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认识到实业与教育对国家独立,民族富强有重要意义并付诸实践的先行者之一。

2.2 育才兴邦之梦

在学有所教,在校有所学。在国家政治紊乱之际,张謇办教育旨在“造成独立之人格,实非奴隶之人才”[1]221。学生上学的目的是学知识和技能,并创造财富和幸福,他说:“如入校数年,于知识上一无所得,其个人将来之知能,何从发展?社会将来之幸福,何从创造?学校应负莫大之罪过。”[1]164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共和之声腾于全国”[1]103,但由于学生对共和认知程度并不深,“乃有误解放任以为共和,等秩序于弁髦,病严师为专制者”[1]103,更有无知民众做出越轨乱辄之事。面对此情形,张謇以欧美共和国家“军队无放任,学校无放任,此今日世界各共和国之通例”来教育学生,指出如若真心维护共和,公民唯一的办法就是“重公德爱秩序”[1]103。而作为在校师生,须共念民国前途。“凡教之道,以严为轨;凡学之道,以静为轨”[1]103,要求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要静心学习。对于害群之马,绝不姑息。

张謇生活的时代正值社会转型、政治变迁之际,面对政局更迭、民心骚动的大环境,张謇尽可能地抓住时势的有利部分,创造相对安静的局部外在条件来实现他的育才兴邦之梦。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引发了五四运动,南通受罢课风潮影响,纺织学校和第七中学学生也实行了罢课。张謇经营南通地方教育“以艰苦自立为的,不愿涉入外界旋涡,期为学生养成自治特立之根性”[1]152,因此不支持学生罢课。他认为学生正值青春年华,虚掷宝贵光阴实为不当,学生爱国该鼓励,但“学生爱国当爱身,爱身当先爱学,爱学当自爱其可宝贵之光阴。辍学弃业,为无济于事之叫嚣,充类至尽,何异自杀”。“假使政府永不良,外交永失败,学生其永罢课乎否乎”[1]152。他反对学生通过罢课这种极端方式表达爱国之心意,对于罢课学生,视为与学校对立,予以开除处理,并致电教育厅要求撤换罢课学校校长。而对于没有参与罢课的农医两校,则能申明赞许,以扩充和改进设备作为褒奖。

张謇此种做法,虽有值得商榷之处,但其初衷完全是为学生未来打算,张謇说道:“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学生如能“习一艺而专制,各本识所明,力所胜,习一事而勤之。期以三年五年八年十年,学生其必有其成焉者”[1]155。学而有所成,这才是真正的爱国;学而无所成,对学生无益,也有损政府权威。罢课是因中国政府外交失败引起,外交失败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国家弱,弱国无外交,所以要育才兴邦。中国该如何自立于世界之林,张謇对此认为,“夫世界今日之竞争,农工商之竞争也。农工商之竞争,学问之竞争,实践责任合群阅历能力之竞争也”[1]155,这便是爱护学生的真正想法。1925年上海发生五卅惨案,租界当局大肆拘捕爱国学生,射杀学生4名,击伤学生6名。张謇为此召集南通学生发表演说,认为这是“青年之厄运,国家之危机”[1]216。学生多为热血青年,空怀爱国热情但无社会经验,对于事情真相并无清楚的认知,所以极易被有野心之人利用。告诫学生不应有罢课之不明之举,“罢课一日,即荒废一日之宝贵光阴,合千百万亿学生计之,损失宁可胜计耶”[1]216。张謇鼓励青年学生要树立信心,“世界虽大,我是其中一份子,只需努力于学业,将来无论为士为农为工为商,皆为健全之国民。雪耻复仇,不足言也。若不此之图,而急于自见,恐未见其有济”[1]217,张謇认为,中国前途全在于学生,学生空谈罢课只会误己误国,惟务实自强方能救国兴邦。

3 未圆之梦

张謇是个转型之人,是处于新旧时代交替中的大名人和探索者。一方面他的身上留有旧时代的烙印,另一方面他亦是走向新社会,热心为社会服务的一个先驱者[2]286。教育救国、教育强国、启智兴邦是张謇一生的梦想,也是他的中国梦。这样的中国梦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事实上还是未来的。他的中国梦,不是个人的小家梦,而是以追求南通自治、区域繁荣为发端进而国家强盛的近代中国人的集体梦,凝聚着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追求,承载着中华儿女的共同向往。张謇不仅筑梦,而且实际践行,努力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追逐梦想。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和特殊的社会现实,他的梦想未能完全实现,但历史将梦想又延续下来,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为之奋斗。

在张謇的梦境里,本来还有许多色彩斑斓的画卷。“謇营南通实业教育二十余年,实业教育大端初具。言乎稳固,言乎完备,言乎发展,言乎立足于千百县而无惧,则未也。”[1]181张謇认为还有许多有待完善和发展的事情,甚至“到了病重的时候,还时时提到全县工业原动力的大电厂没有办成;全县民兵的制度没有办成,引为遗憾。他经营地方的精神,至死未已。”[5]当然,张謇的梦最终濒临破碎,除了社会大环境的险恶外,急进务广、单打独斗,是其主要原因。“对于中国现状的深深忧虑时时刻刻刺激着他,让他为之奋斗,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可是他的斗争未免过于孤独了。”[6]

“教育是社会进步和社会改革的基本方法”[4]22,杜威的观点如今已经普遍被接受。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民族的振兴发展梦确实需要长时段的设计、考量、规划和实践。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教育置于何等地位,它对民族兴旺、国家富强、中国人国民性的完善究竟能做出怎样的贡献,这些还需要进一步审视和重视。张謇的启智兴邦中国梦,对当下对未来仍有许多的启示。

[1] 曹从坡,杨桐.张謇全集:4卷[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

[2] 刘厚生.张謇传记[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5.

[3] 卫回春.状元实业家张謇[M].团结出版社,2009:51.

[4]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 张孝若.南通张季直先生传记.台北:学生书局,1974:379.

[6]桐原健真.作为近代化的模式——新新世界之雏形[C]//.张謇与中国近代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177.

猜你喜欢

民智救国张謇
科学救国的和平使者
状元实业家张謇与其兄张詧
张謇家训一则(书法作品)
基于张謇文创产品开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与探索
一生践行“科技救国”
浅议严复和梁启超的民权说
论中华富强的动力和源泉
联墨双馨六
听谎有瘾
越南抗美救国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