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例适应不良所致抑郁情绪的咨询案例报告

2014-04-17苏妮妮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8期
关键词:求助者咨询师李某

苏妮妮

(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 江苏赣榆 222111)

一例适应不良所致抑郁情绪的咨询案例报告

苏妮妮

(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 江苏赣榆 222111)

以某一高一新生的适应不良引发抑郁情绪为例,分别记录了咨询师与其四次沟通的过程,证明合理情绪疗法对抑郁情绪控制的良好效果。

高一新生;适应不良;抑郁;合理情绪疗法

求助者李某是一名高一新生,因适应不良引发抑郁情绪,出现情绪低落、睡眠障碍,影响人际关系和学习,SDS测评60分。咨询师根据李某的情况,采用合理情绪疗法,让求助者逐渐认识到自己对班级氛围过分关注,存在不合理信念。4次咨询之后,其抑郁情绪基本好转,取得预期的咨询效果。

一、一般资料

李某,男,16岁,高一住校生,家庭经济状况一般,无家族精神疾病史。足月顺产,家庭和睦,上有一个姐姐。无重大躯体疾病,学习认真,中考成绩不理想,有很大心理落差,人际关系不好,学习也没有了兴趣,对前途感觉无望。

二、主诉

开学一个月来情绪低落、睡眠不好。上大学一直是父母和自己的梦想,但中考失利,只好来到一所普通学校。我还是很想努力学习,可是感觉学习环境不一样了,周围都是陌生的同学。我感到非常迷惘,成天无所事事,情绪低落,睡眠也不好,不知该怎么办。我最近老是走神,神情落寞。

三、观察和别人反映

1.咨询师观察到的情况:来访者面色微红,疲惫,有黑眼圈。衣着整洁。意识清楚,讲话清晰流畅,无幻觉妄想,自知力完整。

2.同学反映:李某学习不错但不太爱说话,喜欢一个人独处,不太了解他。

四、评估与诊断

通过与求助者的交谈可以确定求助者的知、情、意统一,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明显的自知力,并有主动求助的行为,无逻辑思维混乱。求助者心理问题是由明显的显示原因引起的,对照症状学标准,该求助者出现抑郁、睡眠等症状。该求助者的反应强度和现实较为一致,社会功能也没有造成严重影响,无回避和泛化行为。症状持续时间为一个月左右,故可以诊断为一般的心理问题。

五、咨询目标的制定

1.具体目标和近期目标:帮助李某领悟到自己的问题不是由于进入这所学校引起,而是自己的不合理信念,从而消除李某的抑郁消极情绪,提高其睡眠质量,改善目前的消极状态。

2.最终目标和长远目标:通过对ABC理论的学习,帮助李某把在咨询中的获得的方法和理念运用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从而达到个性上的完善和成长,提高处理消极情绪的能力,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在本案例中,主要使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首创的合理情绪疗法。该理论认为,我们的情绪和行为(C)产生并不是由外部的事件(A)所引发的,而是来自于我们对这个外部事件的看法和态度(B)不同所导致的。所以,只要改变我们的不合理的信念,就能帮助我们去除不良情绪和不适的行为。

求助者李某的心理问题表现为不良的班级学习氛围导致的抑郁情绪,内在却是因为对诱发事件A的不合理认识和评价所导致的。帮助他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为核心,运用与不合理信念辩论技术、合理情绪想象技术和认知性的家庭作业等方法,结合适用的行为技术,帮助求助者在认知方式、思维过程以及情绪和行为表现等方面重新建立起新的反应模式。

七、咨询过程

1.心理评估和诊断阶段(第1次咨询):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询问基本情况;介绍咨询中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及相关事项;求助者做90项症状清单(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做出初步问题分析,帮助求助者理解自己的行为,探询改变意愿。

2.咨询干预阶段(第2次咨询):反馈咨询作业,肯定求助者的认真态度;解释合理情绪疗法,结合求助者实际情况对情绪ABC理论进行解释说明,并共同分析找到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布置家庭作业,让求助者认真思考找出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并记在本子上,目的是为了帮助求助者从过分关注自己的情绪和诱发事件转移到关注自己的不合理信念上来。

3.咨询干预阶段(第3次咨询):反馈家庭作业,从他对自己的不合理信念的看法和改变中可以看出对ABC理论的理解。求助者的情绪反应明显好转,询问怎样摆脱低落情绪,怎样提高学习成绩;运用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方法,帮助李某更进一步摆脱他的不合理信念,建立合理的信念;经与求助者进行商讨与辩论,得出如下建设性信念:a.在这样的环境里,我要找到自己的目标,我会有收获的;b.我的这个分数选择这所学校是对的,这里不仅要求成绩要不错,还要求动手能力强,而我恰恰有这个能力。c.我这么喜欢学习,如果摆脱了不良情绪,又有高效的学习方法,我的成绩会进步的。d.我已经开始摆脱这种尴尬了。因为我意识到了自己的状况,也在努力做出改变.

4.第三阶段:巩固和结束阶段(第四次咨询)求助者认真思考了各条信念,以及适合他的行为取向;与求助者回顾整个咨询过程,进行总结,并再次做SDS测验,标准分为36分,抑郁情绪基本好转,结束咨询。

八、咨询效果评估

1.咨询师的评估:通过与班主任进行了解沟通,发现咨询达到预期目标,消除了李某的抑郁情绪,改变了其不合理的认知模式,增强其处理消极情绪的能力。咨询的过程完整有序。

2.求助者自我评估:李某表示睡眠好多了,比以前有活力,有精神气了,上课注意力也能集中,学习较少受到外界的干扰,表示要好好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

3.心理测验结果:SDS测验,标准分为36分,抑郁情绪基本好转,表明咨询有效。

[1]苏思文.试论大学新生心理平衡的重塑[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6).

[2]赵丽芳,陈国锋.大学新生心理调查分析与辅导策略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0(12).

A case of maladjustment caused by the consulting case reports of depression

Su Ni-ni
(Jiangsu Province Haitou City High School, Ganyu Jiangsu, 222111, China)

As a freshman in the maladjustment of trigger depression as an example, respectively recorded the process of consultants communicate with its 4 times, prove reasonable mood therapy for depression to control good effect.

freshman; to adapt to the bad; depression; reasonable mood therapy

G44

A

1000-9795(2014)08-000180-01

[责任编辑:鲍 雨]

苏妮妮(1984-),女,江苏赣榆,本科,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情绪管理。

猜你喜欢

求助者咨询师李某
浅谈心理咨询中如何建立良好的关系
同居男友去世, 女友能否继承遗产
为了讨还债务而绑架、扣押债务人,构成什么犯罪
10年被抓8次的惯偷又栽了
家长管教不力少年犯数罪被判刑
让生殖健康咨询师走近你我身边
拒绝的正确方式
都是生日礼物惹的祸
倪萍不厌其烦的一句话
同感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