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兰察部分职务擢升、称号初探

2014-04-17张安昊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8期
关键词:都统奴才侍卫

张安昊

(北京舞蹈学院 北京 100078)

海兰察部分职务擢升、称号初探

张安昊

(北京舞蹈学院 北京 100078)

海兰察是清朝历史上重要的人物,是乾隆朝武臣之首,其受到了皇帝的格外提拔和恩遇。本文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的海兰察朱批奏折为基础进行梳理,总结自海兰察有奏事权开始至其病亡期间反映在奏折上的职务擢升职务或有关称号,试析清高宗乾隆皇帝对其特殊的宠爱。

海兰察;奏折;职务;擢升;称号

海兰察是清朝历史上重要的人物,是乾隆朝武臣之首,其一生戎马,亲历了乾隆皇帝自诩的十全武功中的七个,为祖国安定统一大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保存了海兰察有奏事权始至其病亡止的21年中以唯一奏事者或联名奏事的奏折,是研究海兰察及其相关重大历史事件的第一手资料(以下简称“奏折)。

海兰察一生所受封赏亦颇多,从普通骑兵一路升至一等公爵,四次御题图像紫光阁,在家中病亡后仍入昭忠祠供奉等等,就此前人总结不少,不再赘述。本文依托奏折所记录下的内容,对其中涉及因功职务擢升或有关称号的内容进行整理,尝试进行简要分析,因此《奏折中所录之外其他史料所涉及到的此类内容,本文暂不做分析。

一、擢升职务,在奏折中共有涉及两次

第一次:由镶白旗蒙古副都统擢升为正红旗蒙古都统。在第二次金川之役时,因攻克路顶宗、哈木萨尔山寨所授,海兰察在其谢恩折中写到:“本月十六日连次接奉上谕:此次攻取路顶宗、哈木萨尔山寨者,极为可嘉。俟蒙古都统缺出,即以海兰察补授。著赏海兰察、哈国兴、额森特每人荷包各三。钦此。又奉上谕:嵩椿之缺,著以海兰察补放正红旗蒙古都统。钦此。”[1]。关于此次晋升,有两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一个是晋升的实质,一个是晋升的时间。

1.晋升的实质:从表面上看是由正二品至从一品,提升了半级,但深层却是政治地位上的跨越式的晋升,目的是提高海兰察的政治地位。虽然其本人此时已经隶属镶黄旗满洲,已经具有较高的八旗旗籍地位,但皇帝为了加强其政治地位,此次在其官职执掌上做了文章:首先从旗分地位上看,虽然升之前与之后的职掌都系在八旗蒙古内部调动,但是从八旗次序 “凡八旗序次曰镶黄,曰正黄,曰正白为上三旗;曰正红,曰镶白,曰镶红,曰正蓝,曰镶蓝为下五旗”[2]来看,虽都属于下五旗,但正红旗乃下五旗之首,执掌正红旗实系抬高政治地位的表现;其次是任职资历上,如果是从镶白旗正职调至正红旗正职,还属于平级调动,但综合旗分来看,却是由低一级旗分副职到地位高一级的正职,所以就以上两点不难看出,这次擢升实系跨越,跨越了旗分地位、跨越了资质履历,实质的提高了海兰察在官场上的政治地位,虽不是抬旗,却有抬旗的类似效果。

另外,此次擢升为都统,实为补放实缺,绝非是一种荣誉的虚衔,这不仅在此片奏折中有所提及是补“嵩椿之缺”,同时在清实录中亦记载可以互相印证“著嵩椿所遗正红旗蒙古都统员缺,著海兰察坐补”[3],试想,如果是虚衔,朝廷又何必等编制内有的空额再加以补放呢,只需直接冠以名号即可,因此可分析出,关于此次擢升是授予虚衔进行表彰的理论应该是有问题,确切的是海兰察因功得正红旗都统实缺。

此次官职擢升系海兰察刚赴前线不久,获小胜,皇帝立即大幅提高其政治地位,必是以此鼓励海兰察,同时帮其树立信心,定可不日再建奇功,可见乾隆对海兰察寄予厚望,器重非常。

2.晋升的时间:此次擢升虽然没有见到上谕的成文日期,但可以反推出乾隆帝决定此事的时间。此谢恩折落款为“十一月十八日”,而朱批日期为“乾隆三十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据此推算此折应写于乾隆三十七年十一月十八日,如此可知此折成文后最多十日即可抵京,所以由折中“本月十六日”可反推出连次上谕成文不晚于同月六日,所以可知乾隆帝应于三十七年十一月六日左右决定将海兰察由镶白旗蒙古副都统擢升为正红旗蒙古都统。

第二次:授内大臣。

此次擢升应也应关注官职为何时所授,授予缘由是何。

《参赞大臣海兰察等奏为奉旨复授参赞大臣谢恩折》[4]中“穷于十一月初九日,接准十月二十八日所奏奉上谕:海兰察自免参赞大臣后,凡遇战事,毫不退缩,益加奋勇杀贼,夺取碉楼,奋勉效力,极为可嘉。额森特亦不遗余力,奋勇歼贼,智取碉楼,均属奋勉。著将海兰察、额森特均受为参赞大臣。钦此。钦遵。奴才海兰察、额森特当即望阙恭谨叩谢天恩。伏思,奴才海兰察、额森特均系边隅蒿艾之仆,去年六月,因木果木一案获罪,仰蒙皇上未曾深究,此次降服儧拉地方,并进剿促浸以来,稍微奋勉效力,均属奴才等份内应尽之责。荷蒙圣主施恩,愈格授奴才海兰察为内大臣,奴才额森特为散秩大臣、护军统领,且又改赏超勇巴图鲁、智勇巴图鲁名号,屡赐奇珍异物、银两衣物,委实不胜尽数。兹又仰蒙隆恩,守为参赞大臣,益属奴才等人之非分。奴才海兰察、额森特唯有感激圣恩,凡遇战事,效尽犬马之劳,务期尽速歼灭促浸逆贼,以还报圣恩于万一。”

由此可知,乾隆皇帝确实授予过海兰察此官职,但此折之前未见奏折中有收录关于授内大臣的谢恩折,因此,对于何时所授、理由为何只能依据此折中所说“此次降服儧拉地方,并进剿促浸以来,稍微奋勉效力……愈格授奴才海兰察为内大臣”[5]推测,授予的时间和理由应是刚刚进攻大金川稍有成绩后所授。

在时间上,此折为十月二十八日奉上谕授参赞大臣谢恩,捎带提及前次授内大臣之事,而进军大金川的时间是三十九年正月初十[6],因此授官时间应在三十九年正月初十至三十九年十月二十七日之间。

在理由上,应是此折中所指的“稍微奋勉效力”,而其内容应为阿桂这一路始攻大金川所获之胜利,这个胜利应是包括《清史稿》在内诸多史料在内所载的破大金川门户罗博瓦各峰。因为,这些史料记载的时间与此笔者依据朱批奏折这类一手史料推测的时间段吻合,而克罗博瓦各峰也确为海兰察所在的一路清军在大金川战役中所获的最初胜利,因此包括《清史稿》在内诸多史料提及的因攻克罗博瓦各峰而授海兰察内大臣的记载是可信的,加上邮路传递的延时性,所以海兰察应是在乾隆三十九年三月间被因克罗博瓦各峰有功被授予内大臣。

此外,所藏奏折还有两处擢升,分别是乾隆三十八年正月初十日朱批的《正红旗蒙古都统海兰察奏为授予参赞大臣并与副将军阿桂一路征战谢恩折》[7]和是乾隆三十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朱批的《参赞大臣海兰察等奏为奉旨著准在御前侍卫上行走恭谢圣恩折》[8]。由于参赞为“参赞军务省称”[9],参赞大臣实为因指挥作战所形成的临时性军前职务,战事结束即行终止,并非职官,虽然奏折中海兰察在同一次战争里多次出现在参赞大臣的职位上的变动,但笔者未将其列为擢升范畴;而御前侍卫亦非职官,文章后面将其列为职务称号范畴,在此不做赘述。

二、擢升职务称号的只有一次,既授予御前侍卫

奏折《参赞大臣海兰察等奏为奉旨著准在御前侍卫上行走恭谢圣恩折》载,海兰察于乾隆三十九年十一月十五日接奉上谕:“穷于十一月十五日接奉上谕:参赞大臣海兰察、额森特凡事奋勉,超群拔萃,此次又各率兵丁夺取贼之要隘,痛歼贼众,诚属可嘉,著海兰察于御前侍卫上行走,额森特于乾清门上行走。钦此。钦遵。奴才海兰察、额森特当即望阙恭谨叩谢天恩。伏思,奴才海兰察、额森特均系边隅蒿艾之仆,自出征促浸以来,并未格外奋勉,适蒙圣主施恩,补授奴才为参赞大臣,即为愈格。今圣主又因此次攻克日而巴当噶地方,打通凯叶路时,奴才等亦有所作为,施以宏恩,令奴才海兰察于御前侍卫上行走,奴才额森特于乾清门行走,如此之宏恩,奴才等更未敢希翼者也。嗣后,奴才海兰察、额森特凡遇战事,效以犬马之劳,务期速平促浸,竭力奋勉,以还报圣主隆恩于万一。”[10]

不到一年内,海兰察再次因功得到封赏,前为内大臣,而此次却为御前侍卫,从字面上看似乎侍卫低于大臣,但实际上却为皇帝的特殊封赏,因为御前侍卫的地位比内大臣要高,其特殊意义是:御前侍卫和内大臣虽然都是保卫皇帝安全的职位,但是御前侍卫则更亲近皇帝。

因为,内大臣的戍卫工作不是在皇帝身边开展的,而是戍卫在外朝,“内大臣……太和门以领侍卫内大臣一人总统之,内大臣、散秩大臣二人随班入直。凡常朝,三旗领侍卫内大臣、内大臣、散秩大臣、侍卫除直宿出差外,日于黎明会集于太和门按翼坐班。行幸驻跸宿卫一如宫禁之制”[11],由此还可以看出,皇帝走出宫禁后的临时戍卫,内大臣依然负责外围安全。

而御前侍卫则是皇帝的贴身保镖,是皇帝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虽然乾隆会典并未对御前侍卫职掌做出明确说明,但我们亦可分析出其工作岗位就在皇帝身边:

首先在皇帝巡狩方岳时,“御前大臣、侍卫及乾清门侍卫均随从轮直。……领侍卫内大臣或内大臣、散秩大臣一人,侍卫什长二人率黄龙大纛行。”[12],可知在大活动中御前侍卫是跟随皇帝的,由此对比下内大臣此时是护旗手的领导;

其次,嘉庆朝的大清会典对御前侍卫的职掌做了明确说明,“御前大臣、御前侍卫、御前行走、乾清门侍卫、乾清门行走,掌翊卫近御,常日班于内廷”[13],可见这里明确说是在内排班戍卫,且为皇帝近处的防御力量,但到底离皇帝有多近呢?在御门听政时,“御前侍卫、乾清门侍卫均于御榻两旁立”,在皇帝宿斋宫时,“宵则具在殿左门宿,领侍卫、内大臣、散秩大臣在外正门宿。”,可见在皇帝工作时御前侍卫就在其身边站岗,皇帝睡觉时御前侍卫则在寝殿外站岗,而内大臣则是在宫墙正门站岗。

由于历史的发展,可能会导致御前侍卫职掌的变化,且乾隆会典并未对其做明确说明,所以这里要解释下运用后朝史料解释前朝问题的原因。虽然嘉庆会典成书晚于乾隆会典半个世纪,但嘉庆朝由于皇帝的因循守成的治国思想,认为“守旧不会有错,变革总会出差错。”[14],导致在政治上没有大的突破,而针对典章制度,嘉庆皇帝明确的说“我大清圣圣相承,度越前古,典章制度,巨细毕该,敬守成宪,何敢稍易乎?”[15],所以就御前侍卫职掌而言,乾隆朝就已确切记载有此职位,职掌虽然没有明确在会典中,但嘉庆时应是完全延续的前朝的体制,所以嘉庆会典的御前侍卫职掌记述,应是对乾隆以来该职位的总结性描述,用它来佐证乾隆朝的御前侍卫职掌还是有参考价值的。

虽然御前侍卫还负责奏事处传递奏折的工作,“又命御前侍卫一员总统其事。凡外庭章奏,许其传达,盖以其官职卑微,不敢雍滞耳目”[16],但是一个官至八旗都统的一品大员绝非什么“官职卑微”,而在重大场合,有八旗都统近卫皇帝,不仅威风凛凛,不失朝廷的体面,还更彰显了“首崇满洲”的政治,因此海兰察的御前侍卫也绝非是管理奏事处,而是上段所述的近御皇帝。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乾隆皇帝授海兰察御前侍卫,是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交托于他,是对其的无比信任,但这对于臣子而言则是至高的荣誉。

同时,笔者还认为授予海兰察的御前侍卫并非真正委以全职贴身保镖的重任,而是虚衔,是职务称号。与授予都统、内大臣不同,这两个是有品级和固定工作内容的[17],这不仅由于海兰察身在金川作战,不可能亲近戍卫,还因为全职的侍卫及御前侍卫是需要轮班值守的,试想如果海兰察任了全职御前侍卫,正常班次绝对无暇它事,而倒休时也绝不体力和精力料理琐碎复杂的其他工作,还更因为御前侍卫并非九品十八级的职官序列,其本身就是称号的本质所决定的。

以内大臣举例,自顺治元年,明确官职名额是:领侍卫内大臣(正一品)六人,内大臣(从一品)六人,散秩大臣(从二品)无定员,一等侍卫(正三品)六十人,二等侍卫(正四品)一百五十人,三等侍卫(正五品)二百七十人,蓝翎侍卫(五、六品)九十人[18]。由此可知,在侍卫处体系均属职官,有相应的品级,因此必然有之对应的职官冠服、甲胄,因为“至于冠裳垂定式,用判等威;介胄肃戎行,爰搜军实。凡兹器数之灿列,悉为经制之攸关。”[19],足可见服饰区别之重要性。而在《皇朝礼器图式》(以下简称《图式》)中,从民公至生员,悉数按爵位和品级开列所对应的冠服,其中并无御前侍卫其品级所对应之朝冠、端罩、补服、朝服、朝珠、朝带、吉服冠、蟒袍等物,而同书卷十三中武备所列之职官甲、胄亦无此,而内大臣作为职官,在冠服上有明确的品级对应[20],在武备中亦有明确所着之职官甲、胄[21]。

虽然,《图式》中在雨冠、衣、裳方面,明确御前侍卫所着之制,其制与民公、侯、伯、子、男、一品文、武官员同,但这些着装只是特殊天气情况下的工作服,绝非是用以区别品级高低的职官服饰。而御前侍卫后人富察·建功先生口述,“御前侍卫着黄马褂,用青色镶边,是为其工作服”,也可知御前侍卫并没有职官服装。

综上,海兰察所得的御前侍卫是职官称号,在国家有重大事件时,临时充任而已,但其地位还是较高的,虽然从字面上看,侍卫似乎低于大臣,但工作岗位却离皇帝越来越近,成为是皇帝身边的人,就从雨天工作服与非宗室爵位相同亦可窥见一斑。这实在是对海兰察的重要奖赏。同时这也是消糜敌人气势、鼓舞己方军队士气的方法,试想,当敌人知道皇帝派自己的贴身保镖领兵打仗,定会从心理上产生惧怕敢,而己方大小兵弁知道领军的是皇帝的贴身保镖,定能心悦诚服,勇猛作战。

三、结语

综上所述,海兰察作战勇猛,乾隆皇帝也给予了他在仕途上较高的提拔,这在八旗勇猛之风日下的情况下,皇帝对其的恩宠也是给整个八旗的树立的光辉榜样。

[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档案号:03-2-2501-001.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乾隆朝《钦定大清会典》—<卷九十五>.

[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九百二十>.

[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档案号:04-170-54.

[5]同上.

[6]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编.《清史编年·第六卷·乾隆朝(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194.

[7]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档案号:03-2-2563-001.

[8]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档案号:04-170-55.

[9]龚延明.中国历代职官别名大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477.

[10]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档案号:03-7981-027.

[1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电子库,乾隆朝《钦定大清会典》—<卷九十四>.

[12]同上.

[1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嘉庆朝《钦定大清会典》—<卷六十五>.

[14]张国骥.清嘉庆道光时期政治危机研究[M].岳麓书社,2012,7:87.

[15]赵之恒,等.《大清十朝圣训》—<清仁宗圣训>[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10:5117-5118.

[16]昭槤,《啸亭杂录》,中华书局,1980,12:388.

[17]工作内容本文上段已进行说明.

[18]张德泽.清代国家机关考略[M].学苑出版社,2001,7:86.

[19]允禄等,编纂.牧东点校:《皇朝礼器图式》,广陵书社,2004,1:3.

[20]允禄等,编纂.牧东点校:《皇朝礼器图式》,广陵书社,2004,1:153-215.

[21]允禄等,编纂.牧东点校:《皇朝礼器图式》,广陵书社,2004,1:615,619.

Discuss about Hai Lan-cha’s part position promotion, title

Zhang An-hao
(Beijing Dancing Academy, Beijing, 100078, China)

Hai Lan-cha is important in the history of the qing dynasty, is the first of the qianlong dynasty Wu Chen its exceptionally promoted by the emperor and grace. In this paper, in the first historic archives of China Tibetan Hai Lan-cha Zhu Pi they wished based on comb, conclusion begin Hai Lan-cha have played the governance and reflect on the throne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ir deaths promoted his duties or related title, try to analysis the emperor qianlong for its special favor.

Hai Lan-cha; Zouzhe; position; promotion; title

D63

A

1000-9795(2014)08-000070-03

[责任编辑:周 天]

张安昊(1983-),男,北京人,本科,副科,研究方向:清史。

猜你喜欢

都统奴才侍卫
皇帝传送的纸条
做奴才的不同境界
清代黑龙江地区的副都统及驻防城
航母的“带刀侍卫”
清代乾隆朝察哈尔都统群体特征研究
最怕奴才管人才
做最好的自己
人不努力,皇帝也帮不上
铁锁链
皇帝也帮不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