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技能大赛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关系

2014-04-17刘永新杜学森

教育与职业 2014年21期
关键词:职业技能竞赛职业院校

刘永新 杜学森

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1.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自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高职教育大规模扩招之后,关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研究也随之展开。纵观各种文献,专家、学者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概念的界定主要集中在其内涵上,目前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公认的定义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为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人才培养活动的组织和运行方式。

2.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对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国内学者的提法众多,到目前为止仍未统一。综合文献资料,大多数学者认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者对所培养人才的具体培养要求。至今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1991年全国高等职业技术研讨会提出高层次实用人才,1999年教育部第一次高职高专工作会议提出高等技术型专门人才,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提出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2011年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全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会议中提出全面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尽管上述人才培养规格的界定不同,但其核心要素均体现了“高素质”“技术型”“技能型”,也就是说,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具备的特点是:应用型人才层次的高级性;知识、能力的职业性;应用型人才的技术性、技能性。

第二,专业设置。专业设置是高职院校根据教育主管部门提供的专业目录,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需要所设置的学科门类。职业教育的职业针对性要求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必须按照职业岗位或岗位群设置,以满足职业教育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此外,高职教育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办学宗旨决定了其专业设置必须与当地的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战略相衔接,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并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对专业设置及时进行调整。

第三,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活动的载体,是课程及教学内容按一定程序的排列组合。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决定了其课程和教学内容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和岗位需求为核心,满足基础理论知识够用为度、强化专业技能和职业综合素质培养的教学目标要求;因此,高等职业院校要根据企业岗位能力的需求,与企业共同开发课程,将企业的要求和标准引入教学,以技能培养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体系,使教学内容与企业的生产实际密切联系,以提高企业对毕业生的满意度。

第四,培养途径。培养途径是指教育者使培养对象参与到一系列的认知与实践活动中的载体。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决定了高职教育的培养途径必须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道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就是通过整合学校、行业和企业的教育环境与教育资源,不断开拓新的培养途径,实现职业专业与产业和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从而实现高职院校毕业生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第五,培养制度。培养制度是指教育机构制定的有关人才培养的规定、程序及实施体系,一般包括专业设置制度、修业制度和日常教学管理制度三类。培养制度是人才培养按规定实施的重要保障与基本前提。

第六,培养评价。培养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培养过程及所培养人才的质量与效益做出的客观衡量和科学判断。通过校内评价和社会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以及质量点监控和全过程管理相结合等方法,对培养目标、制度、过程进行监控,并及时进行反馈与调节。通过培养评价找出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并及时解决,从而达到以评促建的目的,切实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二、职业技能竞赛的现状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备受社会关注。作为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检验的一种途径,国务院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提出职业院校要定期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2007年,教育部又提出“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的发展方向。2002年,教育部在长春举办了“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2007年,又在重庆举办了第二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2008年,由教育部发起,联合其他部委在天津举办首次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到2013年大赛已成功举办六届。目前,全国职业技能竞赛已经发展成为专业覆盖面最广、参赛选手最多、社会影响最大、联合主办部门最全的国家级职业院校技能赛事,成为中国职业教育的一大特色。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开展增强了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提高了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逐渐成为培养选拔高水平技能型人才的一个重要平台。近年来,相关行业和专家组织举办职业技能竞赛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各职业院校参与技能竞赛的热情也不断高涨,职业技能竞赛已在各高职院校全面展开,目前已基本形成了“校校有比赛,层层有选拔,国家有大赛”的局面。

三、职业技能竞赛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

1.职业技能竞赛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关系。职业技能竞赛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职业技能竞赛的指导思想上。高职院校举办职业技能竞赛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学生专业技能训练、职业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进而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这与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应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是一致的。由此可见,职业技能竞赛必须有效对接相应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按照专业职业核心能力的要求,设计竞赛项目和竞赛内容,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同时,职业技能竞赛的评价标准强调了职业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促进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由单一向综合的转变。

2.职业技能竞赛与专业设置的关系。职业技能竞赛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竞赛项目的设置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竞赛项目是在高职现有专业方向的基础上根据行业标准和企业技术发展水平进行动态调整的。2012年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所设置的96个竞赛项目都是紧跟我国产业技术发展的前沿,符合行业、企业发展需求的专业方向,充分体现出我国职业教育“导向就业,对接企业,强化技能,注重综合素质”的改革方向,在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中发挥了导向功能。职业技能竞赛项目的调整为各大参赛院校开发新专业、改造老专业提供了契机。

3.职业技能竞赛与课程体系的关系。课程体系是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渠道,职业教育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课程建设水平。职业技能竞赛在职业院校的课程建设发挥了风向标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选用上。首先,职业技能竞赛的比赛项目、比赛内容和规则是以完成工作岗位的任务来确定的,因此,职业院校就可将竞赛内容、规则、评价标准体现在教学大纲及课程标准中。其次,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对参赛选手竞赛成绩的评定采用按职业岗位评价的方式,评分的细则按工作任务中各知识与技能评价点指定。这就促进了职业院校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引导教师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转变为“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引领了职业教育“以项目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改革,进而形成“以赛促练、以赛促改”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最后,职业技能竞赛强调的是学生综合素质,如最新操作工艺、安全知识、环保概念、节能措施、职业素质等,因此,单靠专业教材来训练学生是不够的,这就要求专业教师通过对竞赛项目内容、规则、标准的解读及竞赛历年试题的剖析,开发满足竞赛需求的校本教材,推动课程体系建设。

4.职业技能竞赛与培养途径的关系。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作为一种制度设计,目的就是在宏观层面上建立起广泛的教育与行业、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的导向机制,进而推动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例如,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倡导采用企业标准引领竞赛标准,竞赛项目的设计、竞赛命题以及评价标准的制定均由行业、企业一线的专家、技师、技术能手参与,竞赛的考核考评内容密切结合行业、企业的最新标准,把企业对员工的要求融入比赛,同时聘请企业相关人员,参与技能竞赛评价。因此随着全国职业技能竞赛影响力的增强,各高职院校为了在课程设置、实训内容和专业建设等方面满足职业技能竞赛的需求,必须主动与拥有最新技术的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同时,全国职业技能竞赛的结果也得到了行业、企业的认可,许多行业、企业单位主动联系高职院校,提出合作意向,推动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5.职业技能竞赛与培养制度的关系。职业技能竞赛在高职院校的全面开展,促使高职院校的培养制度不断改进和完善。例如,许多高职院校将竞赛组织、指导工作纳入教师教学工作业绩,将学生竞赛成绩列入相关课程学习成绩,完善和创新了教学管理制度等。

6.职业技能竞赛与评价体系的关系。职业教育“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决定了职业院校应以学生职业技能的掌握作为教学质量评价的核心指标。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的组织与实施,搭建了企业员工、教师学生多层次、开放式竞技和评价的平台,架构了企业间、学校间、企业与学校沟通学习的桥梁。职业技能竞赛过程,既是师生、企业员工的自我展示、自我评价,也是职业院校技能培养效果与教育教学能力的展示,同时也是职业院校直接获取企业、社会和同类院校评价的最佳途径。也就是说职业技能竞赛已成为评价和衡量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

由此可见,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一种促进发展的“倒逼”机制,推动职业教育遵循大赛的导向发展,引领职业教育特性的本质回归,从而实现我国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竞赛职业院校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我看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提高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探索
职业技能竞赛国内外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