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课程的通识教育功能*
——《1828年耶鲁报告》的启示
2014-04-17钱铭
钱 铭
(1.盐城工学院 江苏盐城 224051; 2.南京大学 江苏南京 210093)
大学英语课程的通识教育功能*
——《1828年耶鲁报告》的启示
钱 铭1,2
(1.盐城工学院 江苏盐城 224051; 2.南京大学 江苏南京 210093)
作为自由教育哲学经典阐释的《1828年耶鲁报告》影响了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报告强调古典学科尤其是古典语言不可弃。它是现代语言的基础,能提供最好的精神文化,具有最普遍的有用性。时至今日,报告所反映的教育理念和古典语言课程观仍然对我国大学英语课程通识化有启示作用。
《耶鲁报告》;大学英语课程;自由教育;通识教育
大学课程是各种高等教育思想、模式与实践的荟萃之所,是高等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常被人们称为高等教育的“黑匣子”[1](P226)。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教育目的要能实现必须以课程为中介,因此课程本身就可以被理解为使学生达到教育目的的手段。1828年耶鲁学院提出的《耶鲁报告》,是美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史上有关课程最有影响力的报告之一[2]。
一、《1828年耶鲁报告》的产生背景
在美国高等教育界,19世纪20年代是课程改革讨论热烈的十年。面对美国社会经济的急剧发展,以及欧洲启蒙主义思想及德国新大学运动的影响,强调民主价值、注重实用知识和科学知识的高等教育改革派提出了各种对传统学院教育及课程内容进行改革的设想,改革焦点集中在改造传统学院实行的以拉丁语、希腊语为学院课程主要内容的古典课程必修制度上。
1819年弗吉尼亚大学创建,自此美国兴起了州立大学运动,这些新成立的公立大学以为迅速发展的工商业社会培养从业人员为目的,开设各类科学课程。与此同时,一批留学欧洲的学者学成回国,移植和改造英、法、德等国的经验,也开始对高等教育机构进行改革,把实用课程引入大学。哈佛学院、阿默斯特学院、联合学院、佛蒙特大学等纷纷舍弃古典语言等传统课程,增加现代语言、自然科学等实用性课程,同时引入选修制。
19世纪20年代,古典语言课程是当时耶鲁学院的主要课程内容和考试内容。想进入耶鲁学院学习的考生考试内容有希腊语、拉丁语、希腊圣经、算术等,古典语言是入学考试的主要科目。学生一旦入学就读,在四年内要持续学习古典语言。因此,古典语言课程是当时耶鲁学院的主要课程。大多数课程采用的教学方式以诵读、讲授和背诵为主,指导老师负责每天督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掌握情况[3]。
1827年,毕业于耶鲁的州议员、校董事会成员诺伊斯·达林(Noyes Darling)提出课程大纲中应放弃希腊语、拉丁语等“僵死语言”(dead languages)的教学,用其他实用课程来代替。这一提议引起耶鲁校方的重视,董事会迅速行动起来,任命了由校长杰里迈亚·戴(Jeremiah Day)等五人组成的一个专门委员会进行调查研究。五人委员会充分调查了学院课程的有关情况,广泛征集了学院教职员工的意见,于1928年发表了《关于耶鲁学院教学课程的报告》(ReportsontheCourseofInstructioninYaleCollege),人们往往称之为《1828年耶鲁报告》(TheYaleReportof1828)或《耶鲁报告》。
二、《耶鲁报告》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耶鲁报告》再次重申了耶鲁学院一直秉持培养社会领袖和精英人物的教育目标,指出:学院办学是给学生更高层次的教育奠定基础(lay the foundation of a superior education),是为完整教育(thorough education)奠定基础,这个基础必须是广博的、深入的和扎实的(broad,deep,and solid)。耶鲁学院课程的使命是为学生的卓越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为全面良好的性格和平衡宽广的心智能力养成提供思想和精神养育[4]。要达到这一教育目标,学院在进行课程价值选择时要明确以下三点:首先,大学是教育的开始而不是完成教育;其次,课程教学目的不是获取部分的、肤浅的知识,也不是职业、专业教育,而是奠定坚实的基础以适应将来任何职业、专业的需要。因此,通过学校课程学习,学生要奠定自由而全面的基础,扩展及平衡心智能力,塑造美好和谐的性格[5]。大学教育应该选择自由教育。
要达到自由教育的目标,古典课程如古典语言文学是最适宜的课程选择。古典学科具有极高的品格陶冶与心智训练价值,能够为任何程度的智力训练提供材料,这一训练将贯穿青年学者从启蒙直至成熟的全部过程[4]。古典学科研究的领域,从语言基本要素的学习直到文学研究的最繁难、深奥的问题,涉及心智的每一方面,如记忆能力、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与想象能力均可通过训练得以提高。
《耶鲁报告》竭力推崇古典语言课程的价值,认为忽视或放弃古典语言课程不仅会影响大学教育的内涵和品质,甚至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对于是否应该摒弃古典语言课程,《耶鲁报告》予以了坚决的否定,认为放弃古典语言课程,会损害学院教育的内涵和品质,进而危及学院的生存。现代语言和古代语言联系非常紧密,要想学好现代语言就必须掌握作为其基础的古典语言和文学。学习现代语言主要是训练记忆力,而古典语言课程的学习更是通过对古典名著的比较与辨别而达到心智的训练。通过深入研究无与伦比的经典作品,学生回到早期历史年代,了解古人的心智历程;掌握古代神话、古代历史地理能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愿望,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史诗里的英勇行为,他们的智慧、戒律将启发和引导学生的判断,调和他们的热情,引导他们实现价值。古典语言课程提供了关于品位和美德的最好范式,欧洲现代文学、建筑、雕塑等艺术家在他们的创作过程中无不从古希腊、古罗马的历史作品、文物古迹中汲取营养,获得灵感。
综上所述,学习古希腊、古罗马作家的经典作品,不仅是现代语言的基础,有文学价值,能训练良好心智,还提供最好的精神文化,有益于学生对美德的向往和追求,引向最完整的知识,为心智训练的每个阶段和每个方面提供素材,是今后职业、专业教育的最好准备,具有最普遍的有用性。《耶鲁报告》断言,那些谙熟古典文学的人是最富有潜力和发展优势的人。如果心智得以充分训练,缺失现代语言知识可以很快补上。而要是在古典语言文学知识上不足,日后则难以弥补且少有机会成功。
《耶鲁报告》是美国从国家独立到内战以前的高等教育形成期古典课程在19世纪的再创造、再解读的一份重要文献。它集中阐述了耶鲁学院的自由教育立场,对美国传统学院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教学方法进行了有价值、负责任的思考,开明地处理好古典课程教育和其他学科教育的关系,为其以后人文教育特色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社会发出改革课程的呼吁下,《耶鲁报告》能够不盲从市场,明确自己的办学宗旨,坚持自由教育,体现了一种争取个体独立、维护学术自由的耶鲁精神。它的自由教育理念直接影响了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形成和发展。《耶鲁报告》出台第二年,帕卡德(A.S.Packard)在《北美评论》(NorthAmericanReview)上发文支持《耶鲁报告》,并用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陈述了大学开设共同学习科目的必要性,“通识教育”一词就在美国正式出现[6]。因此,通识教育与《耶鲁报告》所倡导的自由教育血脉相连,自由教育是通识教育的起源,通识教育是自由教育的发展。
三、《耶鲁报告》对我国大学英语课程的启示
(一)大学英语课程要体现通识教育功能
一百八十多年前的《耶鲁报告》透彻地阐述了作为通识教育起源的自由教育思想及古典语言课程的作用,告诉我们通识教育更多的是作为一种理念而在大学各类课程中加以贯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思维的工具,《耶鲁报告》将古典语言课程作为心智训练和性格养成的一部分的观点对我们不无启发:大学英语不应仅仅教授语音、语法、语篇等单一的语言知识与听说读写技能,还应起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健全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的作用。
大学英语是涉及所有学生的课程,有着其他课程无法比拟的优势,可以通过语言媒介,贯彻通识教育理念,发挥通识教育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目标。2007年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证明了这一点:“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7](P2)大学英语教学贯彻通识教育的理念,要在英语教学中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把知识的传授与传承人类精神文化、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提高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等结合起来。
(二)课程设计中注重心智训练和知识的可迁移性
《耶鲁报告》在论证古典语言课程的必要性时,指出古希腊语和拉丁语都不是仅被当作工具去学习的,同时也为了文化传承、心智训练和性格养成。学生在学习语言时要关注的不仅是语言本身,还要学习异国的文化以及各种词汇不断变化的丰富内涵;不仅会学习跨时代的经典作品,还能从对文学作品的分析、比较中获得心智的训练和发展;不仅在于获得知识、训练技能,而在于修养、理性的获得等,这些观点即便是在今天听起来仍然十分有道理。在当今变化复杂的世界里,教育永远都不可能完善,必须为不可测的未来培养学生。不但要训练他们的求职本领,还要教会他们如何学习;不但要重视传授知识,还要重视转识成智、转识成性。这些都是通识教育的理念,我国大学英语课程要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设计课程目标。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加强,当今大学生入学时已经具备了良好的英语基础,大学英语课程的重点不再是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更应与通识教育融合,发挥通识功能。大学英语课程要融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于大学英语课程中,培养学生的伦理道德和公民意识;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分析批判,锻炼学生的心智;教的过程是为了不教,要注重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要融生命关怀和保护生态等社会重大问题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激发学生对人类问题的关心和探索答案的强烈愿望。
(三)课程内容选择中要贯穿通识教育理念
《耶鲁报告》启发我们,课程内容的选择要有适切性:首先,要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其次,要趋向于有价值的东西而不是学生、社会所暂时希望的东西。如果适切性的科目内容过多而课程不能容纳,就要有所扬弃。怎样扬弃?《耶鲁报告》强调必须与大学教育目标相一致。自由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体现在各门课程的教学中;大学教育应该给学生全面的教育和训练,课程的内容既包括人文科学也包括自然科学。
就目前我国高校正在进行的大学英语课程改革,专家学者们主要持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以英语为载体的通识类课程将逐渐取代目前的以语言学习为主体的大学英语课程;另一观点则认为学术英语和专业英语的学习更符合学生和社会需要,大学英语教学应定位在偏重于学术或者特殊目的需要的英语教学上。《耶鲁报告》启示我们:大学英语体现通识教育的功能不代表要排斥专业教育和知识的实用价值。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可以贯彻在所有的大学课程中。通识教育体现培养全人的要求,学术英语体现专业的要求,两者都是大学教育的必须,缺一不可;大学英语在这两者中都可以找到切入点,提高素质和专业、学术能力的同时,掌握语言技能。它们与传统的外语教学最大的不同在于倡导通过学习主题而不是单纯学习语言来获得语言能力。
认为在图像和信息爆炸时代不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和记忆的看法是有所偏颇的。《耶鲁报告》强调,阅读和记忆是最基本的思维训练,可以培养理性、启发心智、锻炼意志。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内容可以适当选择西方经典著作。经典著作是最适切的语言教学材料,其语言是对生活语言的高度提炼,往往被视为当时年代语法规范的典范,同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文化特色。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是审美性、情感性,阅读、欣赏、背诵、模仿、讨论和分析批判经典文学作品,不但能让学生开拓视野,还能帮助学生挖掘人性的共同要素,体验各种情感,满足审美需求。中国大学长期以来本科生基本不接触原著,都是一些“概论”性的课程。读不读经典原著的差别在于思考深刻和肤浅的差别,只有阅读原著才能接触深刻的思想,才能培养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和做出明智选择的能力[8]。
虽然大学英语可以开设“西方人文经典”和“西方文明史”之类的课程,但要尽可能摆脱满堂灌的“通史”或“概论”的讲法,最好集中阅读少而精的经典著作。学生经过强化深入的经典文本阅读,能培养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思考能力和通过分析批判能力寻找真理的勇气,以后就有可能自己去阅读其他的经典原作。经典著作的题材可以是文学,也可以是历史、哲学、政治、经济、社会学等。通过经典阅读学习英语在教学方法上亦有极大的灵活性,如进行情景教学、角色扮演、小班讨论等,有利于训练学生表达能力和讨论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19世纪的耶鲁人在社会发出课程改革的呼吁下,能够不盲从市场,冷静思考自己的办学宗旨,坚持自由教育,不放弃古典课程,体现了争取个体独立、维护学术自由的精神。大学教育的功能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给学生提供广博的知识和宽广的视野,培养有高尚情操、健全人格的人,实现“完整的人”的教育。即使在时隔一百八十多年的今天,《耶鲁报告》的教育理念仍然给我国大学英语改革以启示。高校大学外语课程应力戒跟风和外在模仿,要结合各自高校的教育目标,在考虑社会与学生的需要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如办学定位、学生水平、师资水平等情况下,遵循外语教学规律,体现通识功能。大学英语课程不仅要体现其工具性,更要体现通识教育精神,要集中精力探索课程教学要求、选择适切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对课程提出一定的强度和难度要求,从而真正实现大学英语课程的通识功能。
[1]【美】菲利普.G.阿特巴赫.比较高等教育:知识、大学与发展[M].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室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Pierson,G.W.Yale:An Educational History[M].New Haven,CT:Yale University Press,1952.
[4]A Committee of the Corporation and the Academical Faculty.Reports on the Course of Instruction in Yale College[M].New Haven:Hezekiah Howe,1828.
[5]Urofsky.M.I.Reforms and Response:The Yale Report of 1828[J].History of Education Quarterly,1995,(1).
[6]Rudolph,F.Curriculum:A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undergraduate course of study since 1936[M].San Francisco:Jossey-Bass Publishers,1977.
[7]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8]甘 阳.大学通识教育的纲与目[A].孙有中.英语教育与人文通识教育[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李文富)
The General-Education Function of College English Curriculum—Inspiration from 1828 Yale Report
Qian Ming1,2
(1.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Yancheng, Jiangsu, 224051, China;2.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3, China)
How to carry out the reform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n the context of general education,this is still worth to discuss.As an excellent interpretation of liberal education,The “Yale Report of 1828" affected the general education at American universities.The report emphasizes that classical languages should not be abandoned,since it is a foundation of modern languages,a resource of various ideas and cultures,and it has the most general usefulness.The ideas in this report are still enlightening to today's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The Yale Report of 1828;college English course;liberal education;general education
2014-03-20
江苏省2013年度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美国高等院校通识教育评价研究”(CXLX13-013)。
钱 铭(1972—),女,盐城工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大学课程与教学。
G642.3
A
1674-6120(2014)09-0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