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美协进社与哥伦比亚大学的关系及对中国文化的传播①
2014-04-17何勇著郭晶萍译周棉审校
[美]何勇著 郭晶萍译 周棉审校
(联合国中文组,美国纽约)
1926年成立于纽约的华美协进社(China Institute),是在美国成立的第一个致力于向美国大众介绍中国和传播中国文化的教育文化组织。它与纽约另一所闻名于世的教育机构——哥伦比亚大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哥伦比亚大学是美国当时屈指可数的具有东方院系和众多中国留学生的卓越教育机构之一。本文主旨不仅在于探讨华美协进社和哥伦比亚大学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重点介绍几位在两所机构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人物,还在于通过华美协进社和哥伦比亚大学之间关系及相关重要人物的介绍,评述华美协进社及其介绍中国概况、传播中国文化和促进中美文化教育交流的业绩。
一、华美协进社的创办
创办华美协进社的是四位具有哥伦比亚大学背景的著名人士,他们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领袖胡适,著名教育家郭秉文,世界著名哲学家、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教授约翰·杜威(John Dewey)和国际教育领袖、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比较教育学教授保罗·孟禄(Paul Monroe)。
胡适在哥伦比亚大学读哲学博士时是杜威的学生。他于1917年获得博士学位,返回中国后,任教于北京大学。1919年,胡适发起一个项目,邀请著名的英美学者来中国作西方思潮方面的演讲,其中最早邀请的是杜威。胡适对杜威非常敬仰,以至于后来将自己的儿子起名为“思杜”。杜威欣然接受邀请。本来他打算在中国只是短期讲学,但由于他在中国的巡回演讲大受欢迎,最后竟延续了三年。在演讲过程中,杜威惊喜地发现,很多大学教师和学生对美国的历史和文化非常熟悉,而且大多数不需要翻译就能听懂他的讲座。与此相反,他所在的哥伦比亚大学的情况却不容乐观,那里很少有人对中国有充分的了解,会讲汉语的更是寥若晨星。一回到美国,杜威就向孟禄教授提出了这一问题。孟禄教授时任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育系主任。此后不久,孟禄就应胡适及其他人的邀请来到中国演讲、考察。杜威和孟禄都迫切感到有必要在美国创办一个文化教育机构,来传播有关中国的基本的、可靠的信息。这种想法被广泛接受,但是需要资金支持,而当时却无经济来源,直到庚子赔款后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成立,这一梦想才得以实现。
庚子赔款是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署的条约,主要内容是中国向包括美国在内的11个列强因1900年义和团运动造成的所谓损失而赔付巨款。1908年,美国参议院通过决议,决定退回庚子赔款的大部分款项余额。退回的赔款根据不同的用途,分为几部分。其中第一笔被用来创建清华奖学金,用以资助大批中国学生到美国留学(其中就包括下文将提到的胡适、郭秉文、孟治和张彭春)。由于第一笔退款的成功落实,1924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准备建立基金会,于是,乃有庚款的第二次退款。在中美政府的共同协商下,双方同意成立由15人(10名中国人和5名美国人)组成的理事会,成立了“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对此基金进行监管。其中美国理事5名,包括杜威、孟禄,尽管基金会的款项应该用于中国,但是杜威和孟禄还是成功地说服其他理事,将其中25,000美元用于在纽约建立一个机构,并将这一机构命名为“华美协进社”(China Institute in America,如按字面翻译,就是“美国中国学院”),并于1926年5月25日正式开展工作。
二、华美协进社的先驱
新成立的华美协进社首任社长是郭秉文,成员包括杜威和胡适等。
郭秉文(1879-1969),原籍江苏江浦(今南京浦口),生于江苏青浦(今上海青浦)。1896年毕业于上海清心书院。1908年赴美留学,1911年获乌斯特大学理学士学位,后到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学习,1914年获博士学位。在哥伦比亚大学求学期间,他当选为中国留美学生联合会会长。1915年他回到中国,先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长、代校长和校长,后任国立东南大学首任校长。1924年,中国政府任命郭秉文作为监管庚子赔款的理事之一,随后他成为创建华美协进社的先驱和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的10个中国理事之一。
根据华美协进社理事会的规定,华美协进社的职责包括:交流中美教育文化信息,增进中美教育机构之间的联系,如在中美间交换教授与学生,增强美国人对中国文化研究的兴趣,协助在美的中国留学生等。华美协进社取得了迅速的成功。在创建之初,尚处襁褓中的华美协进社立即成为中国信息的中心,向中国学生提供关于美国教育的咨询,并向对中国教育感兴趣的美国人提供咨询。协进社还协助在美的中国留学生申请进入美国大学,提供介绍信和证明信,帮助他们获得实习的机会,办理移民手续,并发放紧急贷款等。
1926年即华美协进社成立初年,在美国费城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上,华美协进社成功地主办了中国教育展。此次展览吸引了大批参观者,展示了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展现了美国人前所未闻的灿烂的中华文化以及中华文明的演变和现代教育的发展。经世博会评选,中国被授予“全面公共教育发展”大奖,而华美协进社也被授予“独特原创展览”的荣誉奖章。
为实现促进中美教育界密切交流的使命,华美协进社安排美国教授来到中国访问,也邀请中国教授前往美国演讲。应邀前往美国的中国教授有大众教育运动协会主席Y.C.James Yen以及燕京大学的William Hung教授。为了向美国公众宣传中国,郭秉文和他的团队以及华美协进社推荐的演讲者们,在全美范围进行了巡回演讲。
随着华美协进社所需资金的不断增加,1929年以后“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不再能支持华美协进社的运营。为此,郭秉文重组华美协进社,将其性质改变为民间社团。但是,此时他受命返回中国,担任国际贸易局局长。于是,包括杜威和孟禄等组成的委员会,开始物色新的社长。
1930年,孟治当选为新任社长,宣布就职。理事会成员包括两名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的成员,一位是国际学院院长孟禄,另一位是政治经济学教授Edwin R.A.Seligman,孟禄是理事会主席。其余的12名理事很有可能也曾在哥伦比亚大学就读。在随后的40年里,孟治的名字与华美协进社息息相关。从1930年到1967年,他任华美协进社社长达37年之久。作为孟子嫡传后裔的孟治,曾就读于著名的南开中学,后来通过严格的考试,从20000名申请人中脱颖而出,以前50名的成绩进入清华大学。1919年,他获得了梦寐以求的5年奖学金,前往美国留学。他先就读于北卡罗来纳州的Davidson学院。两年后,他转到哥伦比亚大学读社会学博士。幸运的是,杜威成为他的导师。但这并不是孟治与杜威友谊的开始,因为早在杜威于中国巡回演讲之时,孟治就是他的陪伴和翻译。在哥伦比亚大学,孟治成为中国学生联谊会的发言人,积极参与有关中美交流的活动和机构,1923年,他当选为北美中国学生基督教协会主席。这一协会在当时是拥有2500名会员的美国全国性组织。同时,他还当选为在美国的清华和南开同学会主席。
孟治当选为华美协进社社长后,就将华美协进社重组为一个独立的、自负盈亏的机构,在中美文化交流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对华美协进社的发展有中兴之功,尤其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在他领导下,华美协进社真正成为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的海外之家。在20世纪初,对中国来说,派遣更多的留学生赴美读硕士乃当务之急,而这些学子赴美后也同样迫切需要协助。1933年,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任命孟治为中国教育使团驻美荣誉主席,负责选拔清华奖学金留学生赴美,并帮助他们解决在美遇到的困难。为此,孟治走访了美国46个州的288所高校,会见了1700名留学生。为了使孟治更好地熟悉国内的情况,中国教育部邀请其回国考察从美国学成回国的留学生。在1936-1937年间,他走访了全国14个省,会见了2400名回国的留美生,他们中的大多数在国内已成为政府、财政、工业、商业和教育等领域的中坚力量。
1937年春天,日本即将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决定把一部分款项转移到美国,孟治负责在美通过华美协进社监管这笔奖学金,以使该款项能真正用来资助在美国有困难的留美生。但是,人们很快发现,“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所提供的款项,对于帮助在美的2000名留学生,不过是杯水车薪。孟治便全力以赴寻找新的资金渠道,包括向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夫人寻求帮助,而罗斯福总统夫人也对当时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的艰难处境深表同情。应孟治邀请,1943年,罗斯福总统夫人在哥伦比亚大学湖边路上的国际学生公寓,对中国留学生发表了演讲。
到1940年代为止,华美协进社已得到中美两国政府的充分信任,成为中美两国交换学者和学生的渠道。截至1943年,通过华美协进社所颁发的奖学金高达2,500,000美元。
孟治的另一个突出贡献是,他通过发起和组织一系列项目,让美国大众了解中国。20世纪初年,在很大程度上,美国大众对中国的了解只限于唐人街,而唐人街当时给人展示的多是阴暗的一面。孟治在重塑中国在美国人心目中的形象和消除美国公众对于中国的成见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他是通过主办一些教育项目和活动取得上述成功的。1930年孟治上任后不久,就和杜威门下的另一位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张彭春[1],成功邀请著名戏剧家梅兰芳先生来纽约、芝加哥、旧金山和洛杉矶演出。梅兰芳的出色表演使美国人对中国文化的感受耳目一新,立刻轰动美国。《纽约时报》评论道:
美得如同一个中国古色古香的花瓶。你能欣赏到的是绝妙可爱的身姿和戏服,你隐约感受到的不是此刻的喧嚣,而是陌生的古老文明。或许,你也会反思西方的戏剧而有点伤心,因为尽管我们的戏剧形式活泼生动,但它却是死板的,而且缺乏想象力的。梅兰芳给我们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优雅、美丽、华贵、冷静、富有真正的想象力。[2]
孟治在促进美国人对中国语言文化的兴趣方面所作出的努力,不仅仅局限于纽约。1940年代初,华美协进社已经与全美范围的40所文化教育机构建立了联系。在1948年到1961年间,孟治组织的重要中国文化活动,遍及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加州斯托克顿的密尔斯女子大学、纽约科特兰州立师范学院、康涅狄格州的中央大学以及旧金山州立大学。1950年代,孟治先后成功地在新泽西州和美国中西部发展了华美协进社的姊妹社。另一个获得成功的项目是,1955年起华美协进社与马里兰大学合作举办中美文化关系年会。此年会持续举办了10届,到1966年发展成为独立的专业机构——“美国中华研究协会”。
孟治还为纽约公立学校的教师设计了若干关于中国历史文化的入门课程。他还做了甚至连杜威都没能做到的,即于1933年说服纽约市市长Fiorello LaGuardia同意华美协进社给纽约公立学校的教师提供在职培训,并发学分,从而使华美协进社的教育项目向美国人开放,并成为美国第一家、也是最大的一家为非专业教师提供培训的中国研究机构。
1955年,孟治在华美协进社组织了一系列的公共讲座,演讲者都是著名的学者。其中具有哥伦比亚大学背景的著名演讲,有胡适的“中国思想的三大奠基者”、L.Carrington Goodrich的“中国科技贡献”、张彭春的“中国剧院之发展和技巧”和周文中的“中国音乐及意义”等。
为了感谢美国政府在二战期间对中国留学生的资助,中国教育部在1940年代末设立专项奖学金,奖励那些在战时为中国作出贡献的美国人,他们可以在中国或者美国学习中国文化3年。受教育部委托,华美协进社负责实施这一项目,孟治负责委员会成员的选择,其他成员还有时任北大校长的胡适以及L.Carrington Goodrich教授。
三、华美协进社的继任者
1967年,年高德劭的孟治退休,他的继任者多数是有哥伦比亚大学背景的学者。自1980年代以来,负责华美协进社教育项目的人都有哥伦比亚大学背景。包括1982-1985年的教育项目负责人Marsha Wagner,1986-1987年的教育项目负责人Morris Rossabi和1988-2008年的教育项目负责人Nancy Jervis。
Marsha Wagner获得哥大中文及比较文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在哥大任副教授,教授中国文学。她于1982年加盟华美协进社,担任副社长及中国研究会主任。1985年她回到哥伦比亚大学,担任首任C.V.Starr东亚图书馆馆长,后来成为监察员[3]。
Morris Rossabi于1970年获哥大中国历史博士学位,1986年任华美协进社中国研究院院长。目前(指2004年,编者注)他是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客座教授。尽管他回到了哥大,但他仍积极参与华美协进社的“教育中国”项目工作,书写课程大纲并为中学教师提供资料。2005年,华美协进社在哥伦比亚大学组织暑期培训班,主题是中国及伊斯兰世界的文化,Rossabi教授将作为主旨发言人[4]。
Nancy Jervis于1987年获哥大人类学博士学位。在哥大求学期间,她师从 Morton Fried教授——一个中国问题专家,而且是最后一个在1949年前从事中国田野调查的学者。有趣的是,Jervis还是1949年以后到中国做田野调查最早的学者之一。从1972年起,她在中国河南做了多年的调查研究。自从1988年加入华美协进社,Jervis一直担任副社长兼项目主任[5],主要分管华美协进社的中国研究院。该院建于1933年,是美国历史最久的中国研究中心,有70000人曾参加过其培训。中国研究院早期主要为公立学校提供在职培训,现在研究院虽然仍在为教师开设课程和举办研讨会,但也向公众开设一些中国特色文化的课程,如中国语言、历史、文化、饮食、绘画、书法、音乐、太极拳,还有关于艺术、文学、商业、旅游和当代中国社会的戏剧、电影的讲座和展览。近年来,中国研究院已经发展成为包括公众项目、语言项目和教育项目三个分支的机构,以针对不同的受众。
1998年以来,华美协进社开办了中国概况的系列讲座,向美国公众介绍中国和中国文化。其中关于历史、哲学、传统和中国文学等四个概况讲座,构成一个关于中国文化的系列讲座,继承发扬了华美协进社推介中国和中国文化的悠久传统,吸引了很多美国听众,仅1999-2000年,听众就多达500人。演讲嘉宾中常有哥伦比亚大学著名教授,如人类学系的孔迈隆(Myron Cohen)教授,东亚系主任王德威教授和Madeleine Zelin教授。2000年王德威教授还在华美协进社主持了一场重要的活动,即当时唯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华裔作家高行健作品的讨论会。在华美协进社的公众项目里做讲座的哥伦比亚大学的名人还有:Wm.Theodore de Bary教授,John Mitchell Mason教授,政治学教授Andrew Nathan,中国法学教授R.Randle Edwards,新闻学教授 Steve Ross,以及哥大东亚研究所的助理研究员 James D.Seymour。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一批卓越的哥伦比亚学者获得了华美协进社的奖章和殊荣,其中包括核物理学家吴健雄博士、艺术学院副院长周文中教授、著名作曲家谭盾等。
中国在历史和当代事务中的地位广受学者的关注。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华美协进社扩展了针对学校老师的“教育中国”项目,这个项目提供在职培训课程、暑期教师进修班、中国考察,并开发了教师培训课程。2001年,华美协进社在哥伦比亚大学组织了一次关于中国与世界的暑期培训,2005年将会在哥大继续举办这一活动[6]。
华美协进社的语言培训项目是美国大学以外的最大语言项目之一。它从1930年代的只有几个班的课程,发展为今天拥有400名学生的成熟项目。华美协进社的语言部也建立了一个高水平、敬业的教师团队,团队里有许多或者曾经是哥大的老师,或者是目前在哥大任教的老师。华美协进社《1999-2000的年度报告》这样写道:
华美协进社有着一个文化名人,他的名字叫汪班。汪老师教授中国语言、书法、中国传统文学、戏剧,以及麻将和中国象棋。[7]
汪班教授是华美协进社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其成就可能也是他人难以望其项背的。他轻松的教学风格、认真的态度、互动的方法,使学生们虽坐在教室里,对中国文化却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因为具备丰富的中国语言文学知识,汪班已成为纽约的一块文化品牌。在他18年华美协进社的教学生涯中,他代表华美协进社在美国许多的大学和博物馆演讲,向成千上万的听众展示辉煌的中华文化,让他们如醉如痴。汪班原也是哥伦比亚大学的一员。他分别于1974-1975年和1987-1991年任教于东亚系。除了作为高级讲员在华美协进社教授语言文化外,他也经常赴哥伦比亚大学演讲。近年来,他在哥大做了关于中国古典戏剧和书法等方面的讲座,总是场场爆满。华美协进社的兼职教师中有哥大背景的还有张晓丹、王海龙和赵瑞雪等人。
四、来自华美协进社的哥大人
华美协进社与哥伦比亚大学的学术关系不只是单向的。很多华美协进社的成员也满怀对中国研究的热情来到哥大工作,最近的两个例子是Torrey Whitman和 Heidi Johnson。
Torrey Whitman在1997到2002年间任华美协进社社长,他先在斯坦福大学获中文硕士学位,随后,在牛津大学师从David Hawkes及其他导师,主修中国文学。1970年代,Whitman在哥大师范学院做博士研究,并获得哥大法学院的法律学位。2003年以来,他出任哥大Weatherhead东亚研究所的执行所长,也是本次会议[8]的主要组织者之一。在华美协进社社长任期内,Whitman亲自主持了华美协进社的装修重建工程,把它建设得如同精致的苏州园林,奇石、流水、植被和假山,再现了理想的中国景色。这个花园似的建筑,是曼哈顿第一个真正的户外中国传统园林。它宛如一幅山水画,让访客徜徉在美妙、精致的自然之中。
2000年,Whitman带领一个由联邦政府、州、市和学区分管人文历史学科的教育官员组成的考察团到中国访问。在当年5月的两周中,17位来自纽约教育局不同部门的教育决策者,包括教材出版商Prentice Hall,走遍中国城乡,在讲座和切身体会中去了解现代和传统的中国。考察的结果是令人振奋的,正如纽约州教育局的Jo Ann Larson所说:
我们曾在社会学科(类似国内的历史课)的核心课程的增减问题上难以抉择,但是这次旅行加强了我们的信心,我们需要在课程里减少西方文化的内容,而增添更多异国文化的内容。
Heidi Johnson是又一个来自华美协进社的工作人员。她在1997-2002年间就职于华美协进社,首先任社长助理,然后被提拔为政府和基金支持部主管。在这个岗位上,她成功地为华美协进社从国家人文科学基金会、Blakemore基金会、Robert Sterling Clark基金会、Fidelity基金会以及纽约州艺术委员会等机构,申请到大笔资金。她现任哥大东亚研究所东亚课程扩展项目(ExEAS)的经理,负责该项目的全面工作。这一项目是Freeman基金会资助的,其初衷是要开发新的课程和教学材料,把东亚研究和主题研究、跨国度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结合起来。她还负责协调一些研讨会和扩展东亚研究所课程的发展协作,目前有20多个博士后、哥大和纽约其他地区机构的教授参与此项目。另外,Heidi Johnson还管理扩展东亚研究所的博士后奖学金和本科生实习项目。
五、回归传统
在此,我也不得不提及一下本人与哥伦比亚大学和华美协进社的关系。
和Nancy Jervis一样,我在哥大人类学系学习,先是师从Morton Fried教授,在他去世后,我师从Myron Cohen教授。学习期间,我协助Cohen教授做了一项关于中国家庭的3年的研究课题。在课题成员中,还有许多来自中国的学者以及和我同样关注中国的一些研究生同学。1992年我获得博士学位。饶有趣味的是,我是在哥大哲学系大楼里杜威教授原先用过的办公室里做了我的博士论文答辩的,而当时没有想到日后我会进入他60年前帮助创立的华美协进社工作。
从哥大毕业后,我换了好几个工作,最后在1997年来到华美协进社任教,并于2000年成为华美协进社语言部的主任。在我任期内,华美协进社的语言项目每学期的学生人数大量增加,突破400人。这不仅表明公众学习汉语兴趣的剧增,也说明我们敬业的教师团队吸引了纽约各界的学生。
从1926年成立以来,华美协进社已经成为纽约地区中国知识分子的磁石。旅美的著名学者如胡适曾是华美协进社的重要讲员,一些从中国来的作家包括老舍,也曾来到华美协进社作报告。讲演的语言有时是英语,更多时候是汉语。这一传统,几年前在乔治湖的银湾通过暑期讲学班的方式得以保持,如今获得了重生并注入新的活力。因为从2001年1月起,我们每周六都举办和中国文化有关的讲座。每周都有一些著名的作家、演员、收藏家以及其他领域的杰出人才,来用汉语(有时是双语)进行演讲。其中许多演讲者有哥大背景,如王念祖、夏志清、Shirley Mow和周洪宇。讲座吸引了众多不同背景的讲英语和讲汉语的听众,其中有许多是哥大的学生。在3年的时间里,我们组织了100多场演讲,主题范围广泛,包括诗歌、小说、艺术、戏剧、历史、语言、考古、电影和宗教[9]。
系列讲座对于纽约迅速发展的中国社区有三点重要作用:一是使留学生和移民保持与祖国文化的联系;二是给中国学者一个发表爱国情怀的讲坛;三是给中国移民社区以及对中国感兴趣的学生一个机会,让他们能够通过汉语聆听专家关于最新的现代文化讲座。2001年以来,我亲自主持了系列讲座。为满足来自大陆、台湾、香港和世界各地的中国留学生和移民的不断增长的需求,华美协进社还于2003年开始发起组织了人文学会,作为一个主要负责举办中国讲座和活动的机构。人文学会目前由我和汪班教授共任主席。
六、展望未来
再过两年,华美协进社就要庆祝它的80寿辰了。回溯历史,我们可以看出,华美协进社在20世纪成立之初,就与哥伦比亚大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华美协进社的成立肇始于两位资深的哥大教授杜威和孟禄,而其早期活动则多赖于他们的学生郭秉文和胡适。之后,华美协进社的组织和管理基本由具有哥伦比亚大学背景的人掌握。多年来,华美协进社的使命有了些许改变,目前的重心在于中国教育,最近的目标似乎回到了原点,即交换学者,而人文学会则关注中国学者的讲座。哥伦比亚大学有着丰富的教育、人文和学术资源,华美协进社不曾停止奋进的脚步,我们希望两个机构的合作传统将继续发扬,并寻求共同目标,促进中美两国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为人类长远的和谐与福祉共同努力。
[1]张彭春(1892-1957),天津人,张伯苓胞弟。1908年天津敬业中学(即天津南开中学前身)毕业。1910年考取北京游美预备学务处,作为第二届庚款游美生入读克拉克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1915年获哥伦比亚大学文学硕士、教育学硕士学位。1916年至1918年任南开学校专门部主任兼代理校长。1919年赴美攻读哲学,1922年获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博士学位。1923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兼教务长。1926年任南开中学主任、南开大学教授。1929年赴美,1931年任教于芝加哥大学。抗日战争开始后,从事国民外交活动。1940年起,正式担任国民政府外交官。1946年联合国大会期间任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中国代表。1947年7月任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中国代表。1948年任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副主席,参与起草《世界人权宣言》。1957年逝世于美国新泽西州。
[2]《纽约时报》转引自孟治著"Chinese American Understanding:A Sixty-Year Search"(China Institute in America,1981)
[3]此处的“至今”是指2004年,现在,Marsha Wagner退休。
[4]Morris Rossabi,现在还是哥大的兼职教授。
[5]Nancy Jervis现在是独立中国研究专家,受聘于不同机构。
[6]这个项目一直延续至今。
[7]华美协进社《1999-2000年度报告》,这是华美协进社2000年编纂发布的年度报告,藏于社内。
[8]指2004年9月在哥伦比亚大学成立250周年“哥伦比亚大学与中国的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
[9]截至2013年,华美协进社关于中国文化的讲座已经增加到300余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