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2.0时代的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
2014-04-17孙晓珍
孙晓珍
(渭南师范学院教育与公共管理学院 陕西渭南 714000)
Web2.0时代的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
孙晓珍
(渭南师范学院教育与公共管理学院 陕西渭南 714000)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是一项惠及社会的大工程,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想信念和旗帜性问题,影响深远。根据对Web2.0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现状的分析,结果可谓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在Web2.0时代更应大力挖掘网络潜能,全面利用网络课堂、互动交际软件等工具,发挥高校、教师、辅导员等主导性作用,实现信仰教育的全方位化,进而确立Web2.0时代的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的有效培育模式。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信仰教育
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中,马克思主义素养是保障社会主义前进方向和克敌制胜的根本性法宝。作为中坚力量的青年人尤其是大学生,具备相当的马克思主义素养,既是时代要求也利于提升个人理论素养。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的讲话中强调“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因此,信息纷繁复杂的网络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已经是一项关系国家民族的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课题。
一、Web2.0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现状分析
Web2.0时代是网络发展的新阶段,即从之前通过网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开始转向用户的沟通和交流,也就是网络用户开始从被动接受信息转为主动传播信息。博客、微博等就是Web2.0时代最具有代表的信息发布平台,甚至也成为某种程度上左右大众舆论的风向标。当代大学生正是充分享受Web2.0时代信息便捷和沟通无碍的青年群体,互联网在大学生群体的生活和学习中已经必不可缺,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上的重要程度和关键程度不言而喻。
(一)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的Web2.0时代特点
通俗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素养即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掌握水平及在其指导下待人处事的一种态度[1]。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长远性和持久性,而Web2.0时代的信息急速膨胀使得各种意识形态和思想潮流冲击社会主义的主流价值观。基于这样一个现实,当前的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体现出了Web2.0时代独有的特点。
第一,充分利用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网络平台建设。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的主要力量是高校,由于Web2.0时代网络互动式工具的广泛影响,高校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方面也积极以网络为基础,推出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网站。
第二,当代大学生的网络互动意识空前活跃。大学生是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的主体,如今的大学生基本是“90后”年轻人,网络已经代替传统的传媒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最重要的渠道。事实上,网络已经是Web2.0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自我培育的有效方式。例如,对于有关马克思主义的空间转载、微博转发、人人分享等。
第三,政府和社会相关机构的马列主义宣传门户网不容忽视。在任何一个社会,即便价值观多元化,但主流价值是唯一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中国,主流价值观就是马克思主义。由各级政府主导的,以政策、法规和重大事件等形式来宣传马克思主义,使得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扩展至整个社会,塑造一个马克思主义的主流价值观氛围。
(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的既有经验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课题,同时也不断地与时俱进,积累下一定的经验。
第一,课堂教育是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的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教育的通识类课程,更是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的主要渠道。倡导大学生以认真的态度对待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务实的精神追求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挖掘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育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方面的潜能,是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的最为重要的经验之一。
第二,校园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对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环境,校园文化建设主导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方向。校园文化是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的一种无形的环境教育力量,往往影响深远。提炼大学校园的马克思主义文化内核,以文化的力量感染人,使得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
第三,集中式政策性学习是强化马克思主义素养的主要手段。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的最本质的时代特征是与时俱进,因此及时学习、领悟党和国家的最新理论和政策在当今多元文化的时代显得尤为重要。当下各大高校掀起的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的热潮正是最好的体现,事实也证明,这种集中式政策性学习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机遇与挑战并存的Web2.0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
Web2.0时代在某种程度上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步伐加快,也同时利用大学生这一庞大的网民群体特点不断地培养和提升新一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素养。近年来不断有媒体报道“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失”等让人不容乐观的信息,虽然不是普遍现象,但也反映出了当前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群体当中的认知度和反响度已经呈现降低的趋势。
(一)Web2.0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的机遇
传统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通常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辅之以马列经典原著、口号宣传等形式,多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而马克思主义素养不仅仅包括理论,更应该体现一种科学的客观的为人处世态度。Web2.0时代利用多媒体的信息互动,用更加具有说服力的社会现实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理性和超前性,这是传统的培育方式无法达到的。大学生也从原来的对于艰涩理论感觉晦涩难懂转向对生动的与时代同步的案例、在线报告、思想政治公开课教学产生日渐浓厚的兴趣。
(二)Web2.0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面临挑战
不可否认的是,Web2.0时代又是一个思想言论自由开放的虚拟世界。随着西方文化产品的大量输入,以及西方一些敌对势力极力宣扬西方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再加上某些别有用心的人的诋毁和恶意诽谤,使得大学生这个生理成熟但思想尚不成熟的群体对原有的政治信仰产生怀疑,极大地削弱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认同。此外,“90后”大学生群体本身是在改革开放文化包容和各种思想盛行的时代中成长起来的,虽不能说政治立场不坚定,但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Web2.0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方面的作用不可否认,可网络世界的信息复杂性会对马克思主义本身产生很大冲击。传统模式下,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主要是通过自上而下的一系列教育和宣传等手段展开,本身具有稳定性和可操控性,而网络综合信息的传播,已经超出宣传者的掌控,极易使人们的思想出现疑惑和混乱[2]。而这正是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在Web2.0时代面临的最大难题。
三、Web2.0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的应对策略
基于Web2.0时代所独有的特点,针对Web2.0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结合新时期网络传媒在大学生当中的巨大感召力,在Web2.0时代更应大力挖掘网络潜能,扩大马克思主义网络宣传和培育功能,用先进理论引导人,用模范人物教育人,用光辉事迹感染人,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自觉本能地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培育的最高境界是自我培育,即受培育者自身主动去接触培育内容。因此,Web2.0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积极建设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网络课堂,打破课堂教育只能在教室进行的传统观念
尽管网络已经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必要工具,但对于大学生来说,培育马克思主义素养的最主要方式仍然是课堂教育。可是传统的课堂教育相对网络课堂是封闭的、信息单一的,更多体现的是一种极为明显的说教性特征,再加上学生不重视公共课,效果自然大打折扣。而网络课堂可以互通有无,把培育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这一课题推向整个大学教育,而不是某一所大学。例如,2011年复旦大学教师陈果的网络课堂“思想道德修养”在大学生中普遍得到高度评价,很多学生在网络上坚持听课并且受益匪浅。由此可见网络课堂的影响力之广泛。当然,网络课堂需要优质的资源,一个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堂教育方面得到学生肯定的教师是最根本的。只有如此,网络课堂才能发挥它自身的作用。
(二)高校的网络互动平台必不可缺,学生的自主参与是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目前,各种网络互动平台层出不穷,主题多种多样,但是以马克思主义为主题的却相对较少。在最常用的百度贴吧输入“马克思主义”没有词条出现任何讨论,这已经足以反映马克思主义在网络层面的互动现状。可现实是,Web2.0时代强调的就是信息互动,就是信息为人所用。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当前的网络监管不力,导致一些负面甚至不利于大学生成长的信息泛滥。但教育不能因噎废食,如何有效发挥网络互动平台这一大学生参与马克思主义培育的途径,是Web2.0时代高校进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
(三)合理利用各种交际软件,发挥网络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的无形力量
据不完全统计,QQ已经基本在大学生中得到完全普及,人人网在大三大四中的普及率已经达到七八成,MSN、新浪UC、微博等在大学生中也不同程度地有所使用。这些常用的网络工具是大学生群体交流互动、发表个人意见以及对社会事件关注的网络阵地,也是最有效的传播工具,当然传播者是大学生自身,传播的前提是大学生的自我认可和真正的付诸实践。例如,有些高校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工程”启动的宣传就是大学生通过网络聊天工具分享、转发而提高知名度的。这些网络工具如果能够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所用,那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健全辅导员网络参与机制,扩大师生互动范围,以大学生对辅导员的信任,培育大学生为人处世的马克思主义原则
在高校,学生接触最多的无疑就是辅导员,辅导员的工作方式和行为方式对学生的身心成长非常重要。而现在学生更习惯网络交际和沟通,与之相适应的,作为辅导员也应把焦点转移到网络,并提高自身的网络修养。但当下辅导员网络参与仅只属于个人行为,并未形成一整套可行的操作机制和程序。当然,辅导员网络参与更多的是对学生为人处世的一种引导,一种身体力行的示范作用。对于理论的教化和培育,似乎作用不甚明显。但是应该清楚,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并不是培育出只掌握空洞理论的华而不实的理论家,比这更重要的是真正具有马克思主义素养、真正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原则指导人生的马克思主义者。
综上所述,Web2.0时代的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应该竭力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消减网络的负面影响。Web2.0时代应加强高校、学生、教师、社会四者之间的互通有无,以学生为核心,以网络为工具,以高校、教师、社会为主体,推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工程顺利进行。
[1]王淑梅.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生成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23).
[2]洪湖彬.Web2.0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3]黄少波.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培养探析[J].学术论坛,2011,(5).
[4]王浩然.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路径探讨[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
(责任编辑:彭文彬)
Cultivation of Marxism Accomplish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Web2.0 Era
Sun Xiao-zhen
(Weinan Normal University, Weinan, Shaanxi, 714000, China)
Cultivation of Marxism accomplish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is a big project with far-reaching influence.It is a flag project that contributes to the society and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beliefs and dreams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According to an analysis of Marxism accomplish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Web2.0 era,it is easy to find both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Therefore,in the Web2.0 era,we should bring out the potential of the network and comprehensively utilize network classroom and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 software.College teachers,instructors and college itself should play their leading role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full range of belief education,and establish an effective mode of Marxism accomplishment cultivation in the Web2.0 era.
college students;Marxism;accomplishment cultivation;belief education
2013-07-03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模式研究”(项目编号:BEA110055)。
孙晓珍(1983—),女,渭南师范学院教育与公共管理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法学基本理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G641
A
1674-6120(2014)01-007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