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语录中的民俗文化词*
2014-04-17冯青
冯 青
(海南师范大学,海南 海口 571158;浙江大学,浙江 杭州 210028)
朱熹(1130—1200),祖籍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生于福建南剑(今福建南平)。曾师籍溪先生胡原仲、白水先生刘勉之、屏山先生刘彦冲。仕宦经历短暂,《宋史·朱熹传》:“熹登第五十年,仕于外者仅九考,立朝才四十日。”[1]12769毕其终生潜心穷研,著述颇丰,大开书院精舍,广授弟子门徒,是南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被称为孔子第二。
《朱子语类》[2]是朱熹师生问答语录的总汇,内容涉及哲学、历史、政治、文学以及个人治学等多种领域,1270 年由黎靖德最终合《蜀录》、《池录》、《饶录》、《饶后录》、《建别录》、《婺录》和《蜀类》、《徽类》、《徽续类》而成。 按所谈到的内容分“理气”、“鬼神”、“性理”、“学”、“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易”、“书”、“诗”、“孝经”、“春秋”、“礼”、“乐”、“孔孟周程张邵朱子”、“吕伯恭”、“陈叶”、“陆氏”、“老氏”、“释氏”、“本朝”、“历代”、“战国汉唐诸子”、“杂类”、“作文”26个门目,共 140卷,其中《四书》占 51卷,《五经》占 29卷,哲学专题、专人以及个人治学方法等占40卷,历史、政治、文学等占20卷。朱熹著书立说、讲课授学时除了使用古语词、方言词、口语词、外来词、谚俗词等一般词语外,还涉及了大量的文化词,如职官制度、科技哲学、天文历法、政治经济、医药卫生、文化教育等。报服、版帐钱、鞴扇、步亩、车盘、称衡、厨、打令、粉壁、干屎橛、钩领、骨袖手圈、斛面、加粮、火麻布、熟麻布、虔布、蒸糊、鱼花园等民俗文化词是我们了解南宋文化的重要资料。本文选释了其中的13个疑难词语,在匡补大型辞书不足的同时,真实地还原当时的生活面貌。
衮头
《朱子语类》卷38:“枨,如今衮头相似。闑,当中碍门者,今城门有之。古人常揜左扉。”[2]1001朱熹用“衮头”解释“枨”。《礼记·玉藻》:“君入门,介拂闑,大夫中枨与闑之间,士介拂枨。”郑玄注:“枨,门楔也。”孔颖达疏:“谓门之两旁长木,所谓门楔也。”《说文·木部》:“枨,杖也。 ”段玉裁注:“未详。 ”《尔雅·释宫》:“柣谓之阈,枨谓之楔,楣谓之梁。”郭璞注:“楔,门两旁木。”可知宋代民俗词“衮头”与上古时期的“枨”、“楔”同属一个概念,都是门两旁竖立的木柱,所不同的是时代的称呼有异而已。
火砖
《朱子语类》卷89:“掘地深二尺,阔三四尺,内以火砖铺砌,用石灰重重遍涂之,棺木及外用土砖夹砌。”[2]2284“火砖”是一种土坯经火烧而成的砖块。火砖依据其火烧加工程序相异而成颜色的不同分为红砖和青砖。未经火烧的长形或方形土坯为土砖。“砖”,亦作“塼”,《集韵·仙韵》:“甎、□、塼,烧墼也。或从耑、从土。”表示用黏土烧成的建筑材料的“砖”、“塼”均新生于中古时期,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终制》:“蒙诏赐银百两,已于扬州小郊北地烧砖。”一本作“塼”。《洛阳伽蓝记·城东·景兴尼寺》:“‘本有三层浮图,用砖为之。’指子休园中曰:‘此是故处。’子休掘而验之,果得砖数十万……。”“甎”产生在唐代,玄奘《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室宇台观,板屋平头,泥以石灰,覆以砖墼。”“□”字在宋代才出现,《汉语大字典》未见收录,当补。直到今天,砖依然是重要的建筑材料,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词,我们有必要研究其历史的演变。
灰漆
《朱子语类》卷89:“有虞氏瓦棺而葬,夏后氏堲周,必无周人之繁文委曲也。又礼,圹中用生体之属,久之必溃烂,却引虫蚁,非所以为亡者虑久远也。古人圹中置物甚多。以某观之,礼文之意太备,则防患之意反不足。要之,只当防虑久远,‘毋使土亲肤’而已,其它礼文皆可略也。又如古者棺不钉,不用漆粘。而今灰漆如此坚密,犹有蚁子入去,何况不使钉漆!”[2]2285“堲周”意思是“烧土为砖绕于棺材四周”,《礼记·檀弓上》:“有虞氏瓦棺,夏后氏堲周,殷人棺椁,周人墙置翣。”郑玄注:“火熟曰堲,烧土冶以周于棺也。或谓之土周。”“灰漆”是一种用石灰、桐油、糯米汁等混合的具有坚固作用的黏合材料。元刘埙《水云村稿》卷14:“将本官遗骸装敛入棺,加以钉线灰漆,如法封闭结砌,坟穴用石盖压,务令完牢。”明戚继光《纪效新书》卷15:“又用蚕绵五斤,序布袋一幅盖之,四边竹钉定固,通用灰漆四明,里面布处用油厚涂,使不入水。”《沙弥律仪要略》:“乃至漆彩雕刻,及纱绢帐褥之类,亦不宜用。”清书玉科释:“漆者,灰漆也;彩者,庄彩也。雕刳其内,刻斵其外。纱绢者,皆杀生之财也。”唐怀海编集《百丈丛林清规》卷五《入棺》:“凡病危,棺先预备,其棺材料,较俗减薄,以便焚化。”清仪润证义:“按古制僧寂入棺,着浣净旧服,外搭常用七衣,上露顶,下赤足,数珠挂手,坐具迭足前,入已即用灰漆封固,虽亲族至,不得更开。”《汉语大词典》漏收“灰漆”,当补。现代的“灰漆”是一种灰色的油漆,与朱熹所讲的“灰漆”同名异义。
皆拱子 癩漢指頭
《朱子语类》卷81:“问枸。曰:‘是机枸子,建阳谓之“皆拱子”,俗谓之“癞汉指头”,味甘而解酒毒……’”[2]2121“皆拱子”,闽地建阳对枳椇的异称,俗称“癞汉指头”,落叶乔木,叶广卵形,边缘有锯齿。夏季开绿白色小花,果实味甘,可食。 《说文·木部》:“枸,木也。 可为酱,出蜀。 ”段玉裁注:“按,《小雅·南山》有枸,毛曰:‘枸,枳枸也。’枳枸,即《礼记》之椇。”晋崔豹《古今注·草木》:“枳椇子,一名树蜜,一名木饧,实形拳曲,花在实外,味甜美如饧蜜。”因其“实形拳曲”、“味甜美如饧蜜”,故亦称“金钩子”、“木珊瑚”、“拐枣”。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三·枳椇》:“枳椇木高三四丈。叶圆大如桑柘,夏日开花,枝头结实,如鸡爪形,长寸许,纽曲开作二三歧,俨若鸡之足距,嫩时青色,经霜乃黄,嚼之味甘如蜜。”又“棘枸实如鸡距,故俗谓之鸡距,亦曰癞汉指头。食之如牛乳,《本草》名枳椇,小儿喜食之。”《八闽通志·建宁府·木之属》:“梓,枳枸。《诗》谓之‘枸’。树高大似白杨,有子着枝端,大如指,长数寸,味甘,能解酒毒,人家有此树,则酝酒不咸。亦名木密,建阳谓之‘皆拱子’,崇安谓之‘兼勾’。”因命名理据不同而造成一物数称。
跨子 胯子
《朱子语类》卷91:“那时犹只是软帽,搭在头上;带只是一条小皮穿几个孔,用那跨子缚住。至贱之人皆用之。”[2]2326“跨子”,亦写作“胯子”,同卷记载:“中间有颈,两头有肩,肩以革带穿之,革带今有胯子。古人却是环子钉于革带,其势垂下,如今人钉铰串子样。镌鐩之类,结放上面。今之胯子,便是仿他形像。古人带甚轻,却带得许多物。”[2]2329两者的意思都是皮革带子上的搭扣。“跨”亦作“銙”。《广韵·马韵》:“銙,带饰。”宋沈括《梦溪笔谈·故事一》:“中国衣冠,自北齐以来,乃全用胡服……带衣所垂蹀躞,盖欲佩带弓剑、帉帨、算囊、刀砺之类,自后虽去蹀躞,而犹存其环,环所以衔蹀躞,如马之秋根,即今之带銙也。”清陈元龙《格致镜原》卷34:“《博物要览》:‘胯子金产湖广湖南北诸郡沙土中,像腊茶腰带胯子。’”王雪莉说:“銙带是我国古代革带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它远承先秦革带习俗,直接源于魏晋时期北方胡族蹀躞带。经历隋唐,至宋逐渐发展成熟,成为官服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和等级标志。”[3]138《大词典》“胯子”只列“侉子”义,当补。
凉棚
《朱子语类》卷130:“陈规守顺昌,先教市人做泥团,如今凉棚样,阁之于上。虏人来一齐放下,满街泥团,马陷,皆不能动矣。”[2]3136“凉棚”的使用较早可追溯到唐代,《开元天宝遗事》:“长安富家子刘逸、李闲、卫旷,家世巨豪而好接待四方之士。毎暑伏中,各于林亭内植画柱,以锦绮结为凉棚。设坐具,召长安名妓间坐,递相延请,为避暑之会。时人无不爱羡。”《大词典》据此释义甚是,然其结构、式样等一概不知。宋艾性《剩语》卷下《凉棚》:“数柱伶俜不架椽,密铺松髪厚如毡。御风难觅深蓬岛,障日聊成矮木天。肥瓠引藤髙浥露,闲花借荫省浇泉。热时构汝凉时撤,不是踈恩势使然。”明李裕《题凉棚》:“乃于后苑之中,背墙面屋,垒土为台柱,以四木上架柽梣,傍编苇竹,北则开牖以引清风,南则虚敞以通出入,名曰凉棚,为避暑设也。”从中可见“凉棚”设立方位、材料、内外布置之一斑。例中凉棚状的泥团,形制当如用以蔽日取荫的棚子。远望时平放在额前的手掌与此相似,理据相通,如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六章:“走到桥头,用手在眼眉上边搭了个凉棚,极力远望。”
轮车
《朱子语类》卷31:“如推个轮车相似,才推得转了,他便滔滔自去。”[2]787“轮车”即是手推车。古代运输工具的一种,独轮,上面安有车架,可以用来运货或载人,也称“独轮车”、“土车”、“鸡公车”,现代部分地区仍有使用。上例的记录者是门人潘时举,同卷多有异文可资左证,福建建阳周明作记录为:“如推车子相似,才着手推动轮子了,自然运转不停。”[2]788浙江嘉兴辅广记作:“为学正如推车子相似,才用力推得动了,便自转将去,更不费力。”[2]788江西临川黄义刚录作:“如推车子样,初推时须要我着力。及推发了后,却是被他车子移将去,也不由在我了。”[2]789“车子”与“轮车”都是近代产生的新词。清吴炽昌《客窗闲话·秦良玉遗事》:“箭尽,即以死畜并土车填壕,一拥而入。”四川、江西等地因其形似站立的公鸡,故还称之为“鸡公车”。《大词典》只列“轮流”和“火车的旧称”两个义项,当补。
章陆 商陆
《朱子语类》卷72:“苋、陆是两物。苋者,马齿苋;陆者,章陆,一名商陆,皆感阴气多之物。药中用商陆治水肿,其子红。 ”[2]1837“章陆”、“商陆”,中草药,可以入食。 《易·夬》:“九五,苋陆夬夬,中行无咎。 ”唐孔颖达疏:“马融、郑玄、王肃皆云:‘苋陆一名商陆。’”宋程子《伊川易传》卷三:“苋陆,今所谓马齿苋是也。曝之难干,感阴气之多者也。”苋陆,是苋是陆,各执一词,未为确诂,朱熹折中为两物,是。马齿苋,又称酱板草,一年生草本,茎多分枝,常伏卧地面,圆柱形,带紫红色。叶互生或接近对生,倒卵形,肥厚多汁。花淡黄色,生于枝端。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止泄的功用。商陆,多年生粗壮草本。根粗大,块状。夏秋开花,白色,浆果,紫黑色。根可入药,俗称“章柳根”。性寒,味苦,有毒。中医学上用为逐水药。魏王弼《周易注》:“苋、陆,草之肥脆者也,决之至易,故曰夬夬也。”《大词典》只收“商陆”。
三清椅
《朱子语类》卷87:“几是坐物,有可以按手者,如今之三清椅。”[2]2268“三清”是道教对玉清境洞真教主元始天尊、上清境洞玄教主灵宝天尊以及太清境洞神教主道德天尊的合称。宋祖琇《僧宝正续传·文殊道禅师》:“直饶羽化三清路,终是轮回一幻身。”宋赞宁等《宋高僧传》卷28:“悟宗旨于曹溪,宁劳一宿;访神仙于阮洞,拟到三清。”《大词典》收有“三清客”、“三清境”、“三清殿”等与“三清”有关的词语。“椅”,作为椅子的信息载体,较早出现在敦煌文献等口语性较强的典籍中,唐代日本僧人圆仁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都有使用[4]119。出现在文人的注解中则较晚,如《论语·阳货》:“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朱熹集注:“程颐曰:‘且如置此两椅,一不正,便是无序。无序便乖,乖便不和。’”同书卷4:“竹椅便有竹椅之理。枯槁之物,谓之无生意,则可;谓之无生理,则不可。”[2]61甚至用作人名,如南宋时期的冯椅[5]。“椅”因其有“倚靠”的功用而得名。由此可知,“三清椅”是近代汉语的新词。北宋流行的椅子式样主要有交椅和直腿椅两种,到南宋才出现头部有倚靠的太师椅。后来才出现了“三清椅”,两臂可以搁在“按手”上。宋代家具的最大特点是民间普遍使用桌子和椅子,彻底改变了自古以来席地而坐的生活习惯。
鉄
《朱子语类》卷132:“刘使人下书约战日,虏人笑。是日早,虏骑迫城下而阵,连山鉄阵甚密不动。刘先以鉄甲一联晒庭中,一边以肉饭犒师。时使人摸鉄甲未大热,又且候。候甲热甚,遂开城门,以所犒一队持斧出,令只掀起虏骑,斫断马脚。人马都全装,一骑倒,又粘倒数骑,虏人全无下手处。”[2]3167“鉄”同“铁”。《字汇·金部》:“鉄,今俗为铁字,非。”认为非是有理由的,《方言》卷九:“车下鉄,陈、宋、淮、楚之间谓之毕。”清戴震《方言疏证》:“各本‘鉄’讹作‘铁’,非也。《玉篇》云:‘紩,索也,古作鉄。’据此,‘紩’乃本字,‘鉄’即其假借字。”清毕沅《经典文字辩证书》卷五:“鉄,同铁。 ”《宋元以来俗字谱》“鉄”作“铁”。
洗水
《朱子语类》卷95:“旧时人尝装惠山泉去京师,或时臭了。京师人会洗水,将沙石在笕中,上面倾水,从笕中下去。如此十数番,便渐如故。”[2]2428使水净化谓之洗水。禅籍文献中多见,如宋释慧洪集《新编林间后录·翠岩真禅师真赞》:“如水洗水,相楼打楼,从来脱略无窠臼,接得南泉嗣赵州。”宋延寿集《宗镜录》卷79:“譬如水不洗水,火不灭火,何者?以一体故,不相陵灭。”《修设瑜伽集要施食坛仪》:“水不洗水妙极法身”袾宏补注曰:“既云周徧,则大地皆水也。尘自何立?水既无尘,用洗奚为?岂有水复洗水之理哉。”用沙石使水凈化,其源头可能来自佛教经典中的“浄水珠”,也称“浄摩尼珠”,能使浊水澄清的宝珠。东晋佛驮跋陀罗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第三十四》;“譬如净水珠,澄清诸浊水。”后秦鸠摩罗什《大智度论·释初品中四无量义第三十三》:“慈相应心者,慈名心数法,能除心中愦浊,所谓瞋恨悭贪等烦恼。擘如浄水珠着浊水中,水即清。”唐释道绰《安乐集》卷上:“一譬如净摩尼珠置之浊水,以珠威力水即澄清。”
夜叉木
《朱子语类》卷68:“今人筑墙,必立一木于土中为骨,俗谓之‘夜叉木’,无此则不可筑。横曰桢,直曰干。”[2]1709夜叉木即是用来筑墙并有防护功能的建筑工具。《书·费誓》:“峙乃桢干”孔传:“题曰桢,旁曰干。”孔颖达疏:“题曰桢,谓当墙两端者也。旁曰干,谓在墙两边者也。《释诂》云:‘桢,干也。舍人曰:桢,正也,筑墙所立两木也;干,所以当墙两边障土者。’”“夜叉木”,乃“桢”与“干”的俗称,即筑墙所用的主柱。宋李诫《营造法式》卷三《城》:“筑城之制:每高四十尺,则加高二十尺……城基开地深五尺,其厚随城之厚。每城身长七尺五寸,栽永定柱,夜叉木各两条。”又卷十九《大木作功限》:“夜叉木,长二丈四尺,广一尺五寸,厚一尺,每一条,三功八分四厘。”考“夜叉木”之得名,当与佛经有关。“夜叉”,梵语yaks!a,巴利语yakkha的音译,又作药叉、悦叉、阅叉、野叉。早期表演着反动的角色,后受佛祖教化而成为护法神,列为天龙八部众之一。如隋达摩笈多译《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尔时世尊赞诸夜叉大将,言:‘善哉善哉,大夜叉将。汝等若念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恩德者,当念饶益一切众生。’”“夜叉”因有护法功能,筑墙因有护墙功用而名之。
[1](元)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2](宋)黎靖德.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
[3]王雪莉.宋代服饰制度研究[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7.
[4]董志翘.《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词汇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5]冯青.朱熹门人冯椅小传辑补[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