摭谈高校学报编辑的职业倦怠现象*
2014-04-17仇慧
仇 慧
(南通大学 杂志社,江苏 南通 226019)
职业倦怠又称为职业精疲力竭(j ob bur nout),是关于职业压力的心理健康研究中一个较为流行的概念,1974年由美国心理学家 Fr eudenber ger[1]提出,他认为职业倦怠是一种最容易在助人行业中出现的情绪性身心耗竭症状。Maslach等[2]通过对一定数量的公共服务人员进行访谈,得出结论,认为职业疲倦是人们因为工作负荷过重而产生的反应,并试图通过疏离服务对象来应对工作中的应激源。专家研究表明,职业倦怠现象最容易在专业助人职业中发生,编辑工作也是典型的助人职业,所以,新闻出版行业的从业人员也名列职业倦怠的十大高发人群中[3]。
编辑的职业倦怠现象不容忽视,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倦怠的表现,认清其危害性,并针对职业倦怠的形成原因,提出了积极的缓解措施。
一、编辑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危害
(一)职业倦怠的表现
职业倦怠的起因通常是由于工作时间过长、工作压力过大,它不是一蹴而就的身心耗竭状态,而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4]。职业倦怠因工作而起,反过来又会影响工作,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Ahola等[5]总结描述了职业倦怠的几种表现:(1)工作失败,精力耗尽,疲惫不堪;(2)创造能力丧失;(3)失去对工作的责任感;(4)疏离服务对象、同事、工作及工作单位。
具体来说,高校学报编辑的职业倦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心理表现 内心时常有不平衡感、委屈感和低个人成就感等。学报编辑一般被学校归为教辅系列人员,在学校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同时由于高校学报综合性较强,普遍学术影响力不高,在学术期刊界也不受重视。在受到双重轻视的情形下,学报编辑往往也就轻视了自我的作用,倾向于消极地评价自己,缺乏自我成就感。
2 行为表现 对编辑工作失去热情,甚至萌发换岗等想法。工作中缺乏耐心,不愿精编细校。没有活力,没有工作热情,对工作敷衍了事。个人发展停滞,不思进取,不钻研专业知识和编校业务知识,缺乏大局观念和长远打算。
3 生理表现 编辑工作由于其较强的专业性、技术性和特殊性,平日需要处理大量繁琐的事宜,同时还要做大量的案头文字工作,于是,在如此繁复的工作中产生一些职业病,如颈椎痛、腰椎间盘突出等,同时还会引起经常性的疲劳感,产生失眠、食欲不振、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等一系列连锁反应。
(二)职业倦怠的危害
1 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看 学报作为综合类学术期刊,在推广科研成果、传递科学信息、扩大学术交流、传播文化知识、保存和积累历史文献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作用[6]。如果编辑工作消极,思想不稳定,对工作充满厌烦情绪,就会影响学报文化传播功能的充分发挥,学报工作也就无法为社会精神文化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
2 从学报发展的角度来看 编辑作为学报的主要生产者,一旦出现对工作的投入减少、创造性降低、对稿件处理缺乏责任心等症状,将直接影响学报的质量[4]。
3 从编辑个人的角度来看 大量的职业病会引起头晕、眼花、失眠以致全身酸疼等生理现象,使编辑长期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造成生理疾患,从而大大降低编辑的生活质量,影响编辑的正常生活。
二、编辑职业倦怠的形成原因
与重点高校相比,地方高校办学层次和规模较低,能申请到的国家级和省部级基金项目数量不多,科研水平较低,科研经费不足,创新性的科研成果数量较少,学术竞争力较弱,而且研究内容与社会学术研究的前沿问题、热点问题尚有一定的差距。因此,与重点大学学报的编辑相比,地方高校学报编辑面临着更大的压力,职业倦怠的发生率更高。
(一)社会认可度较低,导致职业荣誉感不足
编辑从事的是对已有作品进行选择加工、生产精神产品、为知识传播创造条件的劳动。编辑工作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编辑通过设计、组织、加工文化产品,向读者传播社会的文化成果、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鲁迅、李大钊等编辑界前辈在“五四”期间,向广大人民群众传播了大量先进文化思想,同时也发掘了一批优秀作家。然而近年来,社会上的急功近利思想波及到了出版业,学报编辑也受到了这些负面因素的影响。改革开放、体制创新为高校学报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泉,同时伴随着出版业的质量标准和品牌竞争的压力,高校学报面临着生存危机的挑战[7]。高校学报由于封闭性强、开放性差,综合性强、专业性差,被动性强、主动性差等特点,在作者群、发行量、数据库收录及国内外文摘收录等方面与专业学术期刊相比均处于劣势地位,学术影响力较低。尤其是核心期刊评价机制的“异化”更直接导致了高校学报的生存面临严峻的考验。如今许多学校的职称评定、科研成果奖励、岗位津贴等诸多评价标准都是考核发表SCI,EI或权威核心期刊论文的数量,并且还要考评这些期刊的影响因子,从而导致大量优质稿件流向国外权威期刊。高校学报稿源质量一般,导致期刊学术质量不高,社会影响力下降;而社会影响力的下降又影响了优质稿源和作者的投稿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形成非良性循环。这使得高校学报的编辑个人成就感降低,职业荣誉感无法体现。
(二)学校关注度不够,导致职业归属感不强
学报在高校的地位普遍不高,基本上被边缘化,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学校对学报的办刊经费投入少,办刊经验不够,不能客观评价学报所处的位置,因此,编辑对工作也缺乏热情,职业归属感不强。目前,还有不少高校的学报编辑部未能单独建制,仍然是隶属于宣传部、科研处、高教所等单位。编辑部的级别不受重视,从而导致学报编辑部缺乏权威性,影响了编辑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工作压力较大,导致职业疲倦感增加
学报编辑工作是繁杂的脑力劳动,工作单调而责任重大。每收到一篇投稿,栏目编辑首先要对稿件格式及研究内容进行初审,判断稿件内容是否具有送审必要;然后将通过初审的稿件送呈专家复审;收到专家审稿意见后,再与作者联系修改;待稿件修回后再送呈主编审阅,最终定稿。对待已录用的稿件,需要精编细校,仔细雕琢;针对一些内容有所创新、具有发表价值但写作尚存不足的稿件,编辑在编校阶段还会提出修改意见请作者完善。编辑校对是一项非常细致的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每一个细枝末节存在的问题,是保证出版质量的关键。对待未录用的稿件,编辑还需要讲究退稿艺术,做到退稿不退人,以争取下一次的稿件。
编辑部人员不足是编辑工作压力大的另一原因。按照《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规定:“专职编辑人员按任务定编,一般季刊(或半年刊)不少于三人,双月刊不少于五人,月刊不少于七人,并设一定数量的专职编务人员。”但高校学报实际能达到这一标准的很少,甚至有编辑部1人办刊。学报编辑集多项职责于一身,每天除正常编校稿件外,还要处理一堆繁杂事宜,这种压力也是造成身心疲惫的根源。
(四)受到尊重较少,导致职业认同感降低
作者为编辑提供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同时编辑为作者提供创作的引导与帮助,编辑与作者之间是创造性的合作关系,他们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即为读者提供质量优秀的论文,其劳动具有共同的特征——创造性地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因此,编辑和作者能够在情感上互相信任,在人格上互相尊重,在智力上互相弥补,在工作上互相合作[8]87-88。然而期刊编辑常常被误解为工作清闲,只需将作者写好的文章刊发出来即可,辛劳工作往往得不到作者的认同。高校学报本身担负着培养年轻作者、传播科研成果的双重任务,编辑不仅引导本校的青年教师逐步步入科研正轨,同时也培养了一大批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为了青年教师、硕士及博士的练笔之作能达到刊发要求,编辑投入大量的心血进行加工润色,这是一个艰辛的再创作过程。为了使谬误多多的文稿成为语言流畅、言简意赅、表达准确、合乎规范的论文,编辑对论文学术观点、整体框架、实验数据、辅助资料,甚至于一个标点、数字的规范用法,都需要字斟句酌。这种辛劳是旁观者无法体会的。一旦年轻作者硕士、博士毕业,或者取得副高职称,由于现实科研评价制度所迫,就把文章投向国内外的权威期刊,不再光顾曾经引领他们走向学术道路的高校学报。学报编辑勤勤恳恳“为他人做嫁衣”,却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应有的尊重。
三、缓解编辑职业倦怠的有效措施
(一)转变观念,提高自我调适的能力
1 爱岗敬业,构建职业认同感与心理归属感高校学报编辑应始终保持爱岗敬业的精神,持久保持稳定的工作兴趣,才能延缓职业倦怠的入侵。为了克服工作中出现的职业倦怠现象,地方高校学报编辑首先必须认识到编辑劳动所含有的较高的创造性,纠正自己对编辑工作存在的认识误区。编辑工作是生产精神产品的活动,较之生产物质产品要复杂精细得多,对编辑要求也较高,必须具有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首先,编辑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这是编辑的最基本要求。其次,编辑必须具备较强的学术素养。随着数字出版的推进,学报编辑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精通“六艺”,而且要有善于跟踪当代科技发展信息以及把握市场的策划才能和管理能力。编辑必须由单一的“文字工匠”向复合型人才转变,接受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对编辑能力提出的新挑战。新时期编辑仅靠原有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编辑业务知识已不适应工作的需要,现实对编辑人员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编辑要具备较为深厚的专业知识,并在具有扎实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拓宽知识范围,成为一名学者型的编辑。在不断吸收新信息、新知识的过程中,编辑可以产生战胜困难的成就感,缓解工作带来的压力。编辑还可注意积累平日工作心得,撰写编辑学理论与实践文章,锻炼写作能力,提高编辑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也可为晋升职称做准备。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编辑还可逐步发掘工作的乐趣。因此,高校学报编辑应该认识并体会到工作的价值和乐趣,积极构建职业认同感与心理归属感。
2 正视自我,建立合理的专业期望值 高校学报编辑应辩证地看待自身的优缺点,正确地了解自我。客观地看待自身现有的条件和工作能力,发掘自身优势,改进存在的不足,在工作中不断健全心智,锤炼自我,培养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要认识到作为一名编辑,人生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默默无闻的奉献中,从内心出发认同自我,可以有效地减少挫败感,保持身心的健康。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建立适度的期望值,放弃困扰情绪的不合理信念,理性地面对社会上出现的急功近利的人为因素。同时,编辑更应该客观地看待学报工作,由于高校办刊的局限性,学报的质量无法与权威核心期刊比肩,但是学报可以充分依托学校特色学科及地方特色,实现学报有特色的内涵式发展,进而逐步提升学报的学术质量及社会影响力。
3 善于交流,创造和谐的人际环境 高校学报编辑应合理调节情绪,加强人际沟通,努力为自己创造一个和谐、良好的人际环境。由于编辑出版工作的特殊性,编辑需要具有较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在甄别稿件,确定是否录用时,编辑首先应客观公正,严格按照质量标准来选取,不能凭借个人好恶。要尊重审稿专家的劳动,对于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应仔细与原文对应检查后交给作者返修。要站在作者角度,多为作者着想,尊重作者的劳动成果,以平等的态度与作者交换意见,让作者产生对编辑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同事之间要互相尊重,在团结协作中创造价值,实现自我。在条件允许的情形下,尽可能多参加业务培训和学术会议,增进同人感情,拓宽学术视野。
4 劳逸结合,保持乐观心态 高校学报编辑除了努力使自己保持豁达、乐观的心态,还要注意劳逸结合,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将闲暇活动作为工作的必要补充,并进行适度的、有节奏的锻炼,来放松自己的心情和身体,同时缓解职业病给自己带来的困扰。伏案工作时间久了,可以通过练习太极拳、瑜伽等轻缓、适度的运动锻炼身体,减轻疲劳,同时还可帮助编辑集中精神,提高工作效率。
(二)调整思路,倡导人性化的管理
1 创造条件,为编辑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 高校学报是展现高校办学实力、宣传办学成绩的重要窗口[9]。高校应充分认识到学报工作的重要性,积极扶持学报发展,落实相关政策,提供优越的工作环境,逐步实现编辑手段的现代化。此外,高校应对学报编辑和教学科研人员一视同仁,为学报编辑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让学报编辑有职业自豪感。
2 鼓励参加培训,提高编辑综合素质 高校应提供时间和经费条件,鼓励编辑尽可能多地参加业务培训和专业学术会议。利用培训机会,多与同人交流办刊经验,有助于提高学报的质量;利用参加专业学术会议的机会,可以了解专业领域最新研究动态,结识专业领域内的专家学者,为学报约稿及聘请审稿专家提供机会。还可鼓励优秀编辑在职深造,如攻读博士学位等。同时高校还应提供相应的科研条件,鼓励编辑开展编辑学研究及学科专业的研究,促进编辑学术水平与编辑业务能力的提高。
3 建立科学的奖酬机制,增强编辑工作动力奖酬是高校学报用来满足学报发展动力主体需求的一种手段,它包括物质和精神奖励[7]。物质奖励指工作绩效考核;精神奖励指表彰和宣传优秀编辑。奖酬机制要与编辑工作绩效考核紧密结合,真正体现效益优先,按劳分配原则。
4 关注编辑的个人需要,建立相互协作的编辑团队 学报编辑一般是具有高学历的知识分子,他们都有较高的追求,渴望体现人生成功的价值。具体到每一位编辑,不仅希望自身从事的工作富有价值和意义,而且也希望自己所在的组织是一个充满人情味和温馨感的大家庭。学报的生产是一条不可断裂的流水线,组、编、排、校、印、发,哪一个环节也少不得,环环相扣,需要各环节上的编辑和其他人员的相互配合。编辑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支持、相互沟通交流,真切感受到来自组织的信任感、归属感、温暖感。良好和谐的工作环境有利于编辑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助于减少编辑的工作压力,缓解身心疲惫。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缓解高校学报编辑的职业倦怠需从主观因素着手:编辑主动转变观念,提高自我调适的能力;爱岗敬业,构建职业认同感与心理归属感;正视自我,建立合理的专业期望值;善于交流,创造和谐的人际环境;劳逸结合,保持乐观心态。缓解高校学报编辑的职业倦怠也需要客观因素的支持:学校调整思路,倡导人性化的管理;创造条件,为编辑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鼓励参加培训,提高编辑综合素质;建立科学的奖酬机制,增强编辑工作动力;关注编辑的个人需要,建立相互协作的编辑团队。编辑与高校多方共同努力,缓解编辑的工作压力,增进工作热情,提高学报质量,让学报在推广科研成果、传递科学信息、扩大学术交流、传播文化知识等方面发挥其应有的重要作用。
[1] FREUDENBERGER H J.Staff burn-out[J].Journal of Social Issues,1974(1):159-165.
[2] MASLACH C,SCHAUFELI W B,LEITER M P.Job burnout[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2001(3):397-422.
[3] 何静.期刊编辑如何克服职业倦怠[J].中国出版,2007(6):36-38.
[4] 何静,徐行.地方高校学报编辑的角色压力与职业倦怠[J].中州大学学报,2008(3):85-87.
[5] AHOLA K,HONKONEN T,ISOMETS E,et a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ob-related burnout and depres-sive disorders——results from the Finnish Health 2000Study[J].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2005(1):55-62.
[6] 李鑫.地方高校学报办刊思路及从业者心态调适[J].咸宁学院学报,2006(4):197-199.
[7] 彭茜珍.试论地方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倦怠现象[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57-158.
[8] 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办公室.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初级[M].2版.武汉:崇文书局,2004.
[9] 林安红.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倦怠的社会学分析[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0(2):20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