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界合作背景下艺术与设计的交融*

2014-04-17周宏斌

关键词:腕表跨界大众

周宏斌

(集美大学 美术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在当代大众文化思潮的影响下,艺术家从“内在的需要”到“外在的需要”,的确有其心路历程的挣扎,然而,社会结构的转变也付出了转型时的阵痛代价。处在今日社会的艺术工作者,艺术与设计之间的跨界与交融成为当代文化的新标签。

一、跨界合作产生的原因

跨界(Crossover),有交叉、交换之意,是当今艺术设计界的流行字眼,其原指两个不同领域的合作,现在包含了更多的含义,可以延伸成为一种新的媒介、新的手段、新的艺术态度。

跨界与融合的区别大相径庭,融合倾向于两者结合在一起,排除个性,强调共性,是相互让步、包容的过程;而跨界则显得十分大胆,着重点在于“跨”,代表了一种过程,此含义重心在于既要大胆地走出来,颠覆传统的界限,又要创造出新的感觉与形式。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跨界合作的产生呢?这个答案应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笔者认为,当今的艺术作品与大众接触的范围还是过于狭窄。受众面窄,关注的人少,这不是一个单一的大众接受的问题,而是一个大的艺术行业所存在问题的显现,我国接受艺术、感受艺术的气氛并不那么浓重,人们不能时时传播艺术,毕竟画廊、美术馆、工作室等传播地点有其局限性,有些艺术家与大众层面也相对有些距离。

这时,跨界合作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最初的合作形式可概括为艺术衍生品,其本身有着艺术品的影子,最初可能只是艺术品复制到衣服、背包、笔记本等生活物品上,使得艺术打破了镜框的僵局,走入了人们的生活,也在利润方面得到了更多的回报,至此,“艺术”与“设计”的界限逐渐融合、亲昵起来。

当一件商品包含了艺术的特性,其便有了灵魂与性格,观赏者、收藏者的生活也因此而变得丰富多彩起来,而这也是许多艺术爱好者对于艺术的向往与昂贵的价格的折中之选。所以跨界合作必将延续下去,艺术作品将不再是阳春白雪,也是可以被大众欣赏的作品。

二、跨界合作的方向及类别

在现代商业行为中,跨界合作已成为最受瞩目的营销手法。艺术家跨界合作的方向有很多种类,但基本上大同小异,可简单地概述为高端类、大众类与非盈利类。

(一) 高端类

提起高端类的产品时,不少人的脑海中会闪现出LV这个一直为人们所认同的高端大牌。全世界公认的最顶级的品牌Louis Vuitton,是大多数贵妇名媛的最爱,这个看似简单的、以四瓣花和路易·威登的英文缩写组合的品牌,却成就了百年的经典,成为时尚潮流的代表。路易·威登历经时代的变迁和岁月的洗礼,不仅没有呈现出衰颓之势,反而在时间的沉淀中成就了经典的传奇。

台湾知名广告人许舜英在2008年的新书《我不是一本型录》中,曾提到跨界合作最成功的案例应该是LV与村上隆的合作,没有什么跨界案例比他们更具有普遍性、更能被大众所接受。LV与村上隆的合作不只是艺术和时尚设计的跨界合作,更进一步成为东方和西方的跨界合作[1]。

村上隆是日本艺术家中极具影响力的一位,也是当时日本年轻人的偶像,他的作品融合了东西方文明以及现代社会的高雅与通俗,兼备娱乐性和观赏性。2000年,村上隆对LV进行了全新的设计,将原本LV袋面上的字母图案加上了花的设计,使得数十种鲜艳的色彩印刷代替了原本的三色印刷,让这个原本优雅稳重的形象变得年轻起来。后来,村上隆又将花朵、樱桃、蘑菇等可爱的图案用于经典款上,这样新奇的设计引发了消费者的空前抢购潮,LV也借此化身为青春洋溢的潮流风向标。

可以说,这次跨界合作不但突破了传统的束缚,更为艺术与时尚的结合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

(二) 大众类

在大众零售业中,精巧的设计可以俘获消费者的心。Swatch便抓住了这条规律,为品牌定位找出了一条风格明确的设计思路,并与一些艺术家与设计师合作,创作出时尚感强的系列腕表。这些腕表是艺术家的风格诠释,其可以是嘻哈的,可以是波普的,也可以是涂鸦的,这些风格鲜明的作品组成了Swatch每一年销售中的优势产品[2],也正因为有这些特别的产品,才使得Swatch可以在年轻腕表品牌中稳步前进,傲视群雄,比如说Swatch 2009年的艺术家系列、2010年的艺术家典藏系列等,为Swatch的设计展现出了全新的篇章。

Swatch的定位与设计就是跨界定义的最好诠释,其腕表并不是瑞士手表行业中最出类拔萃的,但其时尚品味却是屈指可数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艺术感是Swatch的灵魂,给予了腕表与时尚相融合的基因,同时还带给人们一种全新的观念:手表不再只是一种昂贵的奢侈品和单纯的计时工具,而是一种“戴在手腕上的时装”。

艺术的思想一直深入到品牌精髓,从Swatch诞生伊始,艺术就跨界融入到小小的表盘之中,让原本廉价的塑料材质腕表具有了时尚艺术的光芒,与艺术灵魂相知相容,迸发出无数兼具功能性与装饰感的设计作品。在这块世界上最小的画布之上,艺术大师们纵情演绎,这些艺术大师包括岳敏君、凯斯·哈林、阿尔莫多瓦、弗兰西思以及小野洋子,以及英国朋克教母薇薇安·威斯特伍德[3]。

这种澎湃的火花不仅延续至今,Swatch充满趣味创意的基调更是当今艺术家和设计师的灵感泉源,不断创作出令人振奋的艺术作品。Swatch的成功让大众类产品有了优秀的借鉴实例,也让艺术家更了解大众需求,从而更加亲近消费群体。

(三) 非盈利类

跨界合作主要分布在以盈利为目的的各个行业里,因为这些行业可以借助艺术家之名提高产品的品牌效益,也可以在与艺术家的合作之中迸发出更多的火花,使得双方最后达到共赢。但跨界不仅仅局限于此,越来越多的非盈利行业也加入了跨界合作的大家庭,如许多艺术家热衷于公益事业,为公益广告出谋划策,或是一些艺术家为慈善工作设计T恤,又或是为了某种重大活动献计献策。

在这些非盈利的活动中,更多的体现了艺术家本身的艺术表现力与号召力,抛开了商品的限制,可更加活跃地展现出不同艺术风格的形式美感和张力[4]。人们所熟识的世博会与奥运会就是艺术家跨界的集大成者。走进世博会各个展馆,艺术氛围扑面而来,这不只是建筑师、设计师或艺术家等人的功劳,可以说,美轮美奂的世博展馆与所展示的作品,都是跨界合作的精品,如中国馆中的《清明上河图》就综合了传统艺术与现代技术,让古代的水墨画和现代媒体相互跨界作用,在凸显中国国画之美的同时,加入了媒体艺术的互动性,观众只需轻点画中人物,人物便会发出声音,再加上与之相呼应的水声、风声,让画作跃然纸上,活灵活现。

再如,北京奥运会上的焰火表演,早已超出了焰火庆祝的范畴,完全是艺术家在天空上作画,视觉艺术大师蔡国强用焰火语言打造了传奇的“大脚印”、奥运五环、空中笑脸、牡丹开花等画作,可谓是艺术家参与体育活动的一个重大突破。

三、跨界合作的优势

跨界合作的优势显而易见,强强联合便于打造出优秀的品牌,这是市场多样化的需求,也是大众审美提高的一个表现[5]。跨界合作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跨界合作是一种通过不同媒介与多重思维相互作用的产物

这种思维模式不是叠加嫁接那么简单,而是头脑风暴的全新链接融合。可以说,跨界是现代艺术设计工作者应具备的一种思考方式与运用手法,在继承前辈优秀传统的同时,又加入了新的血液,是一种新的设计思想与创作理念,是艺术工作者应该努力着眼的新的创作型思路,也可以说是当代艺术与传统思维整合后的结果,更是让艺术扩大影响力、增加受众面的有力组合形式。

(二) 跨界合作开拓了一个全新的设计视野

跨界合作是全新的设计策略,对跨界思维理念的开发可以为艺术家提供全新的设计角度,从而使单一的创意模式转向多元化的创意模式,拓宽了艺术家与大众的设计视角,使得艺术家的创作形式不再局限于基础的画布、墙体、纸张之中,从而让艺术插上翅膀,飞入更广阔的世界。

(三) 跨界合作成就了一整套全新的市场营销模板

跨界合作促进了艺术与设计的华丽共舞,也促使产品营销的手法更加新颖而富于时尚感,从原本只有个别大品牌与艺术家合作的现象扩展到艺术融入生活、融入普通百姓之家,这都是市场营销与艺术设计相互促进的产物。现在,越来越多的品牌有了艺术的思想,如优衣库、佐丹奴、H&M等,他们的跨界合作不但让市场丰满,更让美进入了千家万户。

“跨界”早已打破了原有含义。作为一种商业策略和方法,跨界合作已经成为各种品牌进行市场拓展、商业开发的通行策略。艺术家广泛地与各种品牌合作,这些跨界设计的商品为企业赢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跨界合作正在成为一种普遍性的行动策略,无论对于艺术家,还是对于设计师,这是一个趋势,相信跨界合作之路会越走越长,越走越稳。

参考文献:

[1] 肖蜜.跨界艺术的商业平台[J].中国纺织,2008(12):24-25.

[2] 何叶.多元跨界,流动梦幻[N].第一财经日报,2008-03-01(B01).

[3] 黄光辉.“跨界设计”掀起给力风潮[N].美术报,2011-04-02(11).

[4] 蒋玉.跨界的力量[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08.

[5] 冯旭.跨界合作[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08.

猜你喜欢

腕表跨界大众
跨界
跨界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腕表计时2.0
大众ID.4
上汽大众
美妙的诗
女绅士
B&O继续跨界 B&O BeoVision Eclipse 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