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

2014-04-17李全文朱宗友

关键词:社会转型价值观法治

李全文,朱宗友

(阜阳师范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安徽 阜阳 236037)

一、中国社会转型的基本内涵

对“社会转型”概念进行界定,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在20世纪90年代初,人们对于“社会转型”和“转型社会”的概念还不甚了解。到目前为止,“社会转型”理论也不十分成熟,国内外学者对此也众说纷纭。由于“社会转型”是社会学的一个特定概念和基本范畴,因此,本文主要从社会学角度对“社会转型”的定义及其特征进行界定。

(一) 社会转型的内涵

转型,是指事物从一种运动形式向另一种运动形式转变的过渡过程。顾名思义,“社会转型”即是指社会从一种类型向另一种类型转变的过渡过程。这种转型到底是从哪种社会类型向何种社会类型演变发展呢?在西方早期的社会学家的社会发展理论中,他们将社会一分为二。如“英国的斯宾塞将社会分为军事社会和工业社会,法国的迪尔凯姆将社会分为‘机械联系社会’和‘有机联系社会’,德国的滕尼斯将社会分为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德国的韦伯将社会分为前现代社会和现代社会,美国的梅约将社会分为身份社会和契约社会。”[1]以上二分法,是把社会划分最终归结为“传统”和“现代”这样两种类型。与此相应,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郑杭生也认为,“社会转型是一个特定含义的社会学术语,意指社会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或者说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2]386因此,“社会转型”具体来说,就是一种由传统的社会发展模式向现代社会的社会发展模式转变的历史图景。主要体现在这样五个方面:政治领域由专制集权走向民主;经济领域由非市场经济走向市场经济;文化领域由单一、封闭、僵化走向开放、多元、批判;社会管理领域政府由管理走向服务;生态领域由单纯追求经济走向人与自然的和解。

(二) 中国社会转型的内涵

“中国社会转型”是指中国社会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化,即在社会体制与社会结构和社会形态上,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信息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变迁和发展。

中国的社会转型经历了1840年至1949年的慢速发展和1949年至1978年的中速发展两个传统转型阶段,以及1978年至今快速发展的现代化转型阶段。我国目前的社会转型一般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加速转型时期,社会转型的速度、广度、深度、难度均前所未有。由于中国人口多、底子薄,在社会转型时期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也自然是复杂多样,比如中国存在着巨大的地区差别、城乡差别、行业差别、所有制差别等等。

二、社会转型期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必要性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的精神旗帜,是中国公民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实现我国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强力推手,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对于社会转型期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深刻的客观必要性。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导和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力武器

我国进入现代社会转型期不久,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使我们摆脱了计划经济的束缚,无疑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时市场经济在与我国实际相适应的过程中也有自身的弊端,这就需要我们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引导和规范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着诸多价值冲突,在一定时期会使人们在价值观念上感到迷茫,特别是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进入了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新旧道德冲突相当激烈,有些旧的道德观念已被颠覆,但新的适应市场经济的道德观念又还没有完全确立起来,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参差不齐,而道德素质的提高要比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更为困难,并且会从根本上对经济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构建新的历史时期的核心价值观就被提上日程,而价值观的构建又需要一定的资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人类文明史上一切合理价值理念积极扬弃的结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流意识形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平稳运行的精神支撑。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要素

软实力对世界各国制定文化战略和国家战略是一个重要的参照系。文化的影响力是需要透过时间折射出来的。短期来看,文化的力量似乎并不显现,但实际上文化却是一种不可小觑的力量。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国际竞争除了经济、军事、科技等硬实力的较量外,越来越多地表现为在文化软实力方面的角逐。

在全球的信息流动中,“90%以上的新闻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控制的;美国的电影、电视生产仅占世界总量的6.7%左右,但电影却占了世界市场的50%以上,电视占了70%以上。在全世界互联网服务器的内存中,美国提供的一般信息占80%,服务信息占95%,而中文信息只有4%,这4%还包括新加坡等国和中国台湾地区。”[3]与传统的安全观相比,文化安全则更加令人担忧。按照牛顿力学定律和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观点,物体的质量越大,则引力越大,质量足够大的物体,甚至可以引得光都可以发生弯曲。由此物理学得出这样的结论:质量决定方向。美国无疑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科技、军事等实体,其巨大的内诱力、外张力无形中也向中国提出了严峻挑战。

中国怎样才能跻身于世界文化大浪潮中,如何才能展现中国特色,如何才能实现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如何才能完成我们的中国梦?毋庸置疑,在现代社会中,只有占据文化建设的制高点,才能在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因此,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已迫在眉睫,而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要提高我国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练和升华,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内核。在我国的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一定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取向

就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而言,从价值取向上来看,生态文明反映了全人类的价值追求。因此,在不同社会制度条件下,生态文明都有其生长和发育的空间。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较早,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也较早,客观地说,资本主义国家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为解决环境问题而进行的尝试,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乃至其成就和经验,都对人类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然而,由于资本主义国家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确立的极端“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以及在资本增值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矛盾,甚至在环境保护和改善上很大程度是以“环境问题”的国际转移为代价,所以,资本主义国家在解决生态问题上存在着治标不治本的问题。相比而言,生态问题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着更为有利的解决空间。

从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来看,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所在;从社会主义的发展目的来看,致力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伟大目标中包含着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伟大“和解”;从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来看,公有制、民主法治、共同富裕、社会公正等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更加接近生态文明的要求;从社会主义发展的未来来看,只要社会主义国家善于借鉴西方国家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有益经验,并努力走出资本主义国家所遭遇的困境,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超越,那么,生态文明的未来就一定是社会主义意义上的“绿色社会”,社会主义“两大和解”的真正实现就是生态文明的“绿色未来”。不言而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社会主义最本质和最核心的内涵,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之魂,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体制机制和目标任务,在所有的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要实现马克思与恩格斯的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同其本身的和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毋庸置疑地成为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价值导向。

三、社会转型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对于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所具有的重大现实意义

第一,从国家层面上讲,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蕴涵的现实价值目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诉诸于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而形成的基本价值诉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落实于价值实现的必然要求。”[4]

邓小平同志曾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目标就是要实现共同富裕。经过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和全体中国人民殚精竭虑的共同努力,我们正在逐渐摆脱贫穷,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康庄大道,这是对人民的承诺,也是对历史的交代,更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基础。当前,民主已成为全球共识,在社会主义国家,其实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保证人民能够充分享有行使权利的自由,即实现比资本主义国家更为高水平、高层次的政治文明。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有着悠久文明历史的古国,在现代文明的建设过程中,既可以继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时更要吸收借鉴世界各国先进的文明成果为我所用,要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博采众长,以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和谐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一大要素,就是要求改变社会不公平现象,要调整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以确保每个人都劳有所得、住有所居、老有所养、学有所教、病有所医,形成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而又和谐共处的局面。

第二,从社会层面上讲,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自由、平等是法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和前提,公正、法治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保障。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进入了攻坚阶段,面临的困惑和困难都是前所未有的,因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坚定的选择和价值取向。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到党的十八大再次强调依法治国的基本理念,从这一艰辛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法治建设在新中国成立以来走过了一段辉煌历程,也取得了重大成就。但同时毋容置疑的是,我国法治建设也历经曲折和磨难,在立法、执法、司法、普法等各个环节也的确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与不足。我国法治建设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在充分肯定成就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尤其是在关系民生的问题上,更要增强法治观念,要在解决人民群众的住房、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加强法治保障,切不可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和徇私枉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契合了时代的最强音,其中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我们扫清发展道路上所遇障碍的强大武器,也是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公平保障体系的支撑。只有将“自由、平等、公平、法治”理念落实到细微的生活中去,并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奋斗目标的指引下努力践行,才能不断把我国的法治建设推向前进。

第三,从公民个人层面上讲,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有助于改善社会风气,促进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党的十八大报告立足于公民个人层面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践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本价值追求和道德准则上的规范,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共产党人革命道德和社会主义新时期道德的精华。

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一些人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偏离,甚至有些人觉得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爱国主义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爱国主义永远都不会过时,因为爱国是为人之本。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敬业是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更是兴业之要。每个公民只有立足岗位,做好本职工作,整个社会良好秩序的运行才有保证。而诚信、友善则是处理个人与他人关系的重要准则。诚信不仅是个人的立身原则,更是维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石。当下,社会上屡屡出现诚信缺失现象,从人们常见的买东西短斤少两,到商品的以次充好,再到三聚氰胺、瘦肉精、皮革奶、塑化剂等食品制假售假事件,这些不诚信行为不仅损害了群众利益,恶化了诚信环境,也妨碍乃至破坏了整个社会的团结、稳定与和谐。友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包括要善待亲友、他人、社会、自然等。 能否以友善的态度为人处世,不但体现了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同时也体现了一个民族素质的高低。只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倡导并弘扬一份友善之情,发扬友善互助的精神,人间才能充满更多的真情,社会才会更加和谐美好。

参考文献:

[1] 刘祖云.社会转型:一种特定的社会发展过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6):32-37.

[2] 郑杭生.民族社会学通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 新浪网.李慎明:让玫瑰花和紫罗兰散发同样的芳香[EB/OL].(2005-11-08)[2014-08-15].http://news.sina.com.cn/o/2005-11-08/11187389198s.shtml.

[4] 龙兴海,杨高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蕴含的价值理念和目标[J].道德与文明,2009(6):91-93.

猜你喜欢

社会转型价值观法治
我的价值观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社会转型时期的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战后台湾如何从农业社会转型工业社会
现象级“老炮儿”折射社会转型之惑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