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岗位能力视域下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研究
——以经贸专业为例
2014-04-17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贸易金融学院江苏南京211168
程 欣(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贸易金融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8)
职业岗位能力视域下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研究
——以经贸专业为例
程 欣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贸易金融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8)
在高职院校经贸专业职业岗位群体系构建中,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素质培养更值得重视,但在具体实施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重讲授轻思辨、重技术轻艺术、重数量轻内涵等。应该从学校、课程、学生、教师四个方面采取相应措施来加强高职院校经贸专业学生素质教育,以切实提高教育质量。
职业岗位能力;高职院校;经贸专业;素质教育
在高职教育的职业岗位群体系构建中,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课程教学、就业导向等都是研究的热点,而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素质教育往往易被忽略。但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素质的培养恰恰是最为关键的。正如有学者指出:职业教育培养的不是一个会说话的“机器人”,而是一个活生生的社会人[1]。大学生毕业后都要走上工作岗位,掌握专业知识和具备专业能力固然重要,但其道德涵养、品德修养、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培养也绝不能小觑,且要摆在重要的位置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提高教育质量,这是时代的呼唤,也是人民的期盼。高职院校要真正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去创新教学形式,这是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2]。
一、高职学生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重讲授轻思辨
很多高职院校开设的素质教育课程多是一些人文类的,如名著赏读、美文赏析等,通过欣赏这些古典诗词、优美文字,的确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情趣,从而提升学生素质,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同时我们还应多提倡和鼓励思辨性、探究型、批判式的课程。国外高校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对身边变化作批判性和建设性的回应”。反观国内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却是结论多于问题、综合多于分析、接受胜过批判、结果胜过过程,这势必会影响学生思索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孕育。尤其对于经贸专业的学生来说,教师能否带领学生在学习古代和当代、国内和国外关于经商之道的经典书籍时,让学生充分地思考,积极地交流,畅谈各自对现代经商之道、国际商场竞争的认知与理解,在高职学生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
(二)重技术轻艺术
科技进步带动了教育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热衷于PPT制作,追逐电脑技巧等。但PPT只是一种教育手段和方法而已,更加重要的还是教师的用心传授,这包括语言、肢体、眼神等方面,特别是与学生的心灵互动。但一些教师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只把教学当作完成任务,没有静下心来潜心研究如何凝练教学的艺术,提升自己在课堂上的魅力。有学生反映,一堂课下来尽是看PPT了,连教师的表情和姿势都没在意。经贸专业的学生未来都会在外向型的工作岗位上,无论在企业内部还是国际商场,无论在交易展会还是在谈判间,无论在业务开拓阶段还是在跟单执行阶段,都需要与不同部门、机构的人打交道。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堂上用深厚的知识、娴熟的技巧和自信的光彩打动学生,那么他的学生将来也会因为出彩的表现给客户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重数量轻内涵
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是让学生掌握广博的知识,而很多高职院校为求“广”,简单地增加课程数量,似乎供学生学习的课程越多,学生素质就能越高。当然,对于基础较好、各方面条件都具备的一流高校,较多的通选课对学生来讲的确是一件美事,但一些地方院校在师资等条件尚不成熟时,也硬是推出许多门选修课程,而且还存在因师设课的现象,忽略了这些课程是否对学生的能力提升真正有益,是否对学生的素质培养真正有益,不禁让人担忧其质量是否能保证。作为教育者,我们应更多地站在学生的角度,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这才是素质教育的内涵所在。经贸专业的学生如果能从有内涵的课程中汲取精华、获得新知,那么在未来前行的职场路上,也会逐渐把自己打磨成有内涵的商人,而不是一心只看钱的肤浅商人。
二、加强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策略
(一)营造氛围,科学管理,与德育紧联
文化素质的氛围不是一朝一夕营造的,它与学校的历史渊源、人文底蕴、校风校规、校长魅力、核心理念等息息相关。营造有“书香味”的氛围,在教室课堂、名商论坛、专家讲座、名著阅读、宣传活动、名曲欣赏中……点点滴滴将素质教育的精髓融入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这种浓郁的氛围会促进素质教育更好地展开,其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有了美好的氛围,还要有科学的管理。高职院校应设立专门的素质教育机构,专门负责教育规划、章程制定、课程安排、教学实施、人员协调、联络沟通、审议评价等具体工作,同时应听取专业科学的指导、采纳合理可行的建议,运用动态跟踪机制,使素质教育的进程更标准化、规范化。
在推行素质教育时,应对德育给予更多的重视。党中央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特别强调了德育的重要性,指出“必须更加重视德育工作,要加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这是极具指导意义的,应该落实在素质教育的核心工作中。
(二)注重内涵,融会贯通,与时代关联
素质教育课程能直接反映出一所学校的素质教育水平和人文底蕴。课程的深度开发与内涵建设不容忽视,而内涵建设与高校的育人观念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在开设课程时,应注重学生作为“人”的全面素质的培养,其着眼点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领略古往今来的商业文化,拓宽自己的眼界,了解课程的精髓和真谛,从而进一步将知识内化为自身的一种素养。
此外,在课程的安排上要做到融会贯通,这也是通识教育中对“通”的一种解读。机械的、割裂的课程会使学生的学习易于片面,无法达到综观全局、把握整体。随着世界整体化的趋势和学科之间的交叉,我们需要打破过去狭隘的教育局面,融会贯通,才能在素质教育的课堂上给予学生真正的启迪与整体的感悟。
在当今新的教育环境和背景中,我们在进行历史鉴赏、人文思索时,绝不能只“发古人之幽思”,而应“寻今人之深思”。素质教育必须与时代精神紧密相联,在继承古今中外优秀文化遗产的同时,把握时代脉搏,维系时代精神。经贸专业的学生应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当今瞬息万变的世界,了解符合我国国情的文化特性;既要以开放的心态去借鉴世界上和历史上的优秀成果,也要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核心去追求和谐社会的精神文明。
(三)关注心智,鼓励思索,与实践相联
素质教育成功的关键在于学生心灵的净化与心智的升华。专业知识是教不完的,但对道德品质的培养、对高尚心灵的追寻,是让人受益终生的。要让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在竞争激烈的经贸职场中立足并有更好的发展,就需要尽早将大学生的人文涵养和心智训练提升到一定的高度,让更多的学生能充满爱心、进取心、责任心地关注四周、放眼世界。
同时,经贸专业的学生应学会主动思索,而不能仅是被动地接受。思索有时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探究有时是一项艰难的任务,而创造更是一件劳心劳力的苦差,往往需要绞尽脑汁。但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应鼓励更多的学生养成勤于思考、乐于探究的习惯。恩格斯曾说,“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是人类的智慧,是独立思考的精神”。作为经贸专业的学生,应该学会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来分析经济问题,洞悉经济现象,这样在今后的工作中、在与客户交往的过程中,就能独立地理性思考,淡定地从容应对,维护好国家和企业的利益。
此外,素质教育应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过程,并且除了第一、第二课堂的学习外,学生还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与实训。比如:学生可以参加教师的经贸类课题研究,进行经贸方面的创业尝试,开展相关的实践创新训练,去相关企业实习体验等。
(四)讲求艺术,互动沟通,与教学相融
马克思有句名言:“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3],这就说明一名好教师本身应是受过良好教育、具备良好素质的。尤其是在素质教育的课堂上,教师更应展现深厚的人文素养和儒雅的学者风采,这样才会融入学生的心灵,影响久远,并且使其在日后的经贸工作或频繁的商界活动中,仿效教师,凭借过硬的本领和个人魅力打动客户。
在素质教育课程中,更宜采取“小班制、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注重教师与学生心与心的沟通。教师将自己的研究心得、真知灼见向学生娓娓道来,学生在这种感染中也向教师袒露自己的学习感悟。师生还可就一些经贸领域的典型事件和案例进行探讨或辩论。在这种互动与感应中,师者丰富的知识、秉持的理念就自然地融入教学,把上课当作一种愉悦的体验。
教师融入教学的过程也是提升自身素养的过程。教师从学生的反馈中能了解他们的困惑,利于更好地引导他们;从学生的感悟中能产生新的灵感,利于今后在这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从学生的情意中能获得为人师的满足感,利于更坚定、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三、结 语
综上所述,学生素质培养是高职院校的一项大任务,在经贸专业职业岗位群体系建设中,从职业岗位能力的视角培养学生的素质是教师应高度重视的工作,将素质教育“润物细无声”地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更是一门需要仔细研究、认真思考的学问。只有学校领导和教师用心投入,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作为工作重心,才能培养出一批批具备较高职业素质的经贸人才,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达到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岗位需求相对接的目标。
[1]姜大源.基于全面发展的能力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EB/OL].(2012-11-24)[2012-10-12].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148/201211/144823.html.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9.
[责任编辑:侯 波]
Quality Educ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fessional Post Ability:A Case Study of Economy and Trade Major
CHENG Xin
(School of Trade and Finance,Jiangsu Institute of Commerce,Nanjing 211168,Jiangsu,China)
In the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post group system of economy and trade majors in high vocational colleges,quality training based on professional post ability deserves more attention.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he concrete implementation,such as teaching over reflection,technology over art,quantity over connotation.It's needed to tak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o enhance the quality education of the economics and trade tal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llege,curriculum,teachers,students respectively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professional post ability;high vocational colleges;economy and trade majors;quality education
G710
A
1672-2604(2014)03-0069-03
2013-10-18
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职业岗位群观照下的高校经贸人才培养”(KT2011420)
程欣(1976—),女,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贸易金融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