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观念“转变”试论
2014-04-17倪善策
■倪善策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教育教学观念也正在发生变化。然而,笔者认为,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各种转变不能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目前,小学数学课堂中存在着以下几种观念与行为转变的误区:
“满堂灌”转变为“满堂问”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往往是“一言堂”“满堂灌”,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严格按照课本的知识体系,很少顾及学生的能力层次、思维特点和认知结构,容易造成千人一面的现象。实施数学课程改革后,为追求课堂师生互动,不少小学数学教师改串讲式的“满堂灌”为提问式的“满堂问”,把教学目标分解成一系列的问题。一位数学教师在执教《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时,一堂课共设置了几十个问题,无需点名,学生按照小组顺序一个接一个回答,40分钟下来,教师一问到底,几乎没有对教材进行精讲分析,似乎显得轻松自如、游刃有余,但学生却是疲于应付、杂问碎答。这种“满堂问”式的课堂教学,表面上看目不暇接,热闹非凡,似乎是对“满堂灌”的革命;但实际上这些问题往往繁而无序,多数针对性不够、主次不明,造成学生的主动探究太少,难以切合不同学生的水平特征,仅有少数学生能够呼应教师的教学,很多学生心中的疑惑仍在提问中延续,教与学只能定格在肤浅的一问一答上,创新思维追求的广度和深度无法实现。
反思:课堂教学的改革并不反对多提问,而是提倡在认真分析教材内容、研究学生特点的基础上,确立明确的提问目的,正确把握提问的艺术,适时而巧妙地提出各种问题,诱导学生作答,引燃其思维火花,培养其创新思维的能力。“适时”是指精心地把问题指向教学的关键处、思维的转折点、理解的难点;“巧妙”一方面要求问题问在学生探究知识的规律上,另一方面是以灵活自如的提问方法创设成功的情境,充分激发学生创新的潜能。
“填鸭式”转变为“活动式”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是师生都被禁锢在教室里,教师将教学任务主动灌输给学生,而学生只是被动地“学习着”。为了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教师便采用“活动式”教学的理念,让学生自始至终都沉浸在欢快、活泼、开放的课堂氛围中,全然不顾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更有甚者,竟然将数学课堂变成了学生争相表演的“舞台”,教师的角色充其量只是一名观众,教学效果极为不佳。
反思:科学的课堂活动观,首先是实质性的活动观,即要让学生的思维等内在精神世界产生活动。学生既要该动时动,又要该静时静;教师既要善于组织学生活动,又要善于讲课。笔者认为,“活动式”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观,也是一种教学形式。教师对学生活动过程应进行宏观调控和原则性指导,以确保活动教学的顺利进行和实际效果。具体到一堂数学课,就是要结合教学实际,融通“课情”与“学情”进行教学建构,通过广泛、深入、多元的互动,借助有效的学生主体活动,化解重难点,带动全面发展,实现教学的高效益。
“整合”转变为“拼合”
虽然运用多媒体成为课堂教学的先进手段,使课堂变得更加高效,但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和主观认识的模糊,拼合多媒体课件的现象十分普遍。在这些数学教师的课堂上,多媒体课件演示的内容只不过是备课笔记与小黑板的复制。上课时,教师只是一步步按照课件固定的预设程序进行演示,不能随着课堂教学过程的变化而灵活运用多媒体的演示内容和程序,教师总是想方设法将学生的思路引到多媒体既定的程序中去。在整节课中,教师完全依赖多媒体,这样,师生间的交流少了,生生间的合作少了,课堂知识的生成也少了。对于所提问题,答案大多是教师预设好的。教师们应该明白,对于一些题目的解题方法,学生与教师的理解是有很大差异的,尽管有些教师能够肯定学生的答案,但由于不能把学生有创意的答案放入多媒体课件向全体同学展示,因此,容易使得整堂课变得程式化和机械化。
反思:要根治这种现象,必须变拼合课件为真正的学科课程整合与融合。要使数学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融为一体,不仅教学过程必须广泛采用信息技术,并且这种技术不应是强加的、附带的,而应是与数学课程紧密连在一起。所以,数学教学课件的设计,必须在整合上下功夫,不仅要明确教学目的,运用必要的资源,而且要把信息技术的综合效应以及交互化、智能化、网络化等强大功能与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紧密联系,将数学知识与信息技术结合、融合。只有这样,多媒体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效率才能真正提高。
“唯师”转变为“轻师”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视课本为金科玉律,照本宣科,绝不能越雷池半步,而学生唯书是从,唯师是从。为改变这种局面,追求学生个性的培养,不少教师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变“唯师”为“轻师”。在教学中,教师一味地追求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忽视了自己的主导作用:在课堂上完全放手,到最后,教师不能收拢学生冲动、浮躁的心,课堂则变成“一锅粥”。
反思:在倡导数学课堂教学体现学生主体性与能动性的同时,切不可忽略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做到点拨适时、引导适度,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创造性地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为目的,让学生获得更多独立思考、表现自我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