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的管理艺术
2014-04-16张崇友郑远
张崇友 郑远
摘 要: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而艰苦的工作,它影响着千家万户,关系到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自觉性差,可塑性强,为了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从勤跟班,交朋友,做榜样;抓日常,入细微,贵坚持;严纪律,重监督,树新风;多表扬,常关爱,增信心;种理想,强信念,会感恩,五方面进行论述,对学生进行指导,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管理艺术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而艰苦的工作,它影响着千家万户,关
系到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心理学巨匠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作为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我们班级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抓好班级常规管理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这样的班级才会焕发生机。
一、勤跟班,交朋友,做榜样
小学生最喜欢模仿、学样,作为一年级班主任教师,要主动融入班集体中,放下教师的架子与学生交朋友,做到腿勤、手勤、嘴勤、心勤,勤跟班级管理,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先做到。在一次讲故事的班队活动中,除了学生讲故事以外,我也绘声绘色地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当时,学生的眼神中闪现出来的是对教师无比的喜爱和崇敬。在跳长绳比赛训练过程中,我和配班教师一起摇绳,并耐心细致地为学生数摇绳的节奏,鼓励他们大胆地尝试,勇敢战胜恐惧,慢慢地大多数学生都学会了跳绳。教师既是组织者又是普通的一员,我们要真正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可亲可敬。
二、抓日常,入细微,贵坚持
俗话说得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小学生良好的常规也是要从小学生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从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做起。如:纪律常规、学习常规、活动交往常规、环境卫生常规则等。但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自控能力比较弱,要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常规意识,教师首先要让小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应该怎样做,进而提高小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良好的常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这就需要我们在教育中遵循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要将常规教育晓之以理,要讲究培养的形式,要不怕反复的练习,并不断地改变形式,有计划地、长期地开展常规管理工作,以此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常规意识。
三、严纪律,重监督,树新风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纪律是胜利的保证。所以,低年级学生一上学,要落实好《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教育内容。小学生自控能力差,违纪现象容易出现反弹,这就需要教师的宽容、理解和帮助。这里的宽容绝不是庇护和放任自流,而是在学生出现违纪后给予及时的教育帮助,让他们知道错的原因,应该怎样去管理自己不要再犯。中午用餐也一直是我头痛的问题,班级里老是闹哄哄的,有些学生一慌乱,还会出现相互碰撞,饭菜洒落一地的恶性状况。这学期一开学,我就急手抓这个习惯。要求负责分饭菜的学生有秩序地端送饭盆,其余学生在座位上静等,在座位上不允许出现吵闹声。我还要求学生在送饭盆时使用礼貌用语。“请用餐!”“请慢用!”“谢谢!”一声声礼貌的问候,一张张绽开的笑颜,文明礼仪的良好习惯慢慢在每一个学生身上养成,散漫的习气渐渐在摒弃,午餐秩序好起来了。
四、多表扬,常关爱,增信心
对于学生来说,表扬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平时,我只要发現学生有闪光点就及时表扬和鼓励他们。同时,师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班主任关心和爱护每个学生,学生就乐于接受他的教育和管理。我们还要多利用各种机会和学生接触,如:课间、午休做到多问候,多和他们聊天;在生活上多体贴、关心学生;通过表扬和关爱,树立爱生活、爱学习的信心。现在我在班上每周确立一个养成教育主题,让学生去发现身边同学的闪光点,周一评选出上周表现最好的学生予以奖励,并点评上周学生的表现,通
过身边的榜样引导所有学生都养成良好的习惯。
五、种理想,强信念,会感恩
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美好愿景、远大目标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无数事实证明,理想是一个人奋斗的根本,是一个人的灵魂。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天真活泼、好动、好强、好奇,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意志、学习能力、自我修养等方面都处在萌芽时期。正确的引导、良好的教育氛围是树立正确理想信念的重要保障。于是,我在班上开展了以下活动:(1)谈自己的理想。在开学初的班队活动中,放飞学生的理想,学生在心中畅想自己未来的样子。(2)树立和培养正确的信念。在教育实践中,广泛进行历史教育与国情教育,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和实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
律,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把个人成长、进步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起来。(3)开展感恩教育。学会感恩,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尤其重要。因为,现在的学生都是家庭的中心,他们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要让他们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他们学会懂得尊重他人。通过活动至少要学会感恩四类人,即:感恩父母,感谢他们给予的生命,抚养我们成人;感恩老师,感谢他们教给我们知识,引领我们怎样做人;感恩朋友,感谢他们让我们感受到世界的温暖;感恩对手,感谢他们令我们不断进取、努力。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种好的习惯。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班级常规管理是否到位,直接体现着班级整体的面貌,也关系到各项活动的开展以及开展的质量。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远,要经常点燃学生求知的火种和远大的理想,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思想意识。以高尚的人格、渊博的知识、无私的爱去感染学生,真正给学生精神上的正确引领。
参考文献:
[1]郭毅.班级管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3]丁榕.班级管理科学与艺术:我的班主任情.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钟启泉.班级管理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 重庆市江津区马宗小学校)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