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2014-04-16王景良
王景良
摘 要:小学阶段要让小学生能够达到会进行日常口语交际的目标,并且能够倾听、表达和交流,自然地会进行人际沟通和交流,具有合作精神。从教学实践中对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小学教育;语文教学;口语交际;能力培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要让小学生能够达到会进行日常口语交际的目标,并且能够倾听、表达和交流,自然地會进行人际沟通和交流,具有合作精神。那么,如何使学生在口语交际方面得到培养和发展呢?这是我们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所面临的一个急需关注的问题。下面就结合笔者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谈对这一问题的思考。
一、激发情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凡事只有培养兴趣才能取得成功,小学口语交际这一内容更需要学生对此产生极大的兴趣,当他们有了兴趣之后就会主动地、积极地和同学、老师进行主动的交流,能力也会在交际中得到培养和提高。因此,作为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创造出一种学生乐于参与的氛围,调动学生的快乐感,这样就会调动学生的内在情感,让学生形成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更好地去体验。比如,在上课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回忆最近一段时间里的一次有意义的活动,请学生参与谈谈自己的感触和体验经过,这样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也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口语交际情趣。
二、注重鼓励评价
很多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差是多种原因导致的,这里可能有他们的基础知识的因素,更有学生的性格问题,还有学生的胆怯心理,也有老师的批评不当等等因素。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得出:人类除了最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要外,最重要的需求就是被尊重的需求,希望得到他人的欣赏,得到社会的肯定性评价。由此可以看出,一个人在成长和进步中都需要鼓励和尊重,只有这样他们的内心才会得到满足,他们才会不断前进。所以,教师要在口语交际的教学中,积极提倡以激励和赏识教育为主,对学生的进步要给予鼓励,要及时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他们在心理上得到放松和快乐,消除他们紧张和害怕的心理,能够大胆地畅所欲言,无拘无束地参与到口语训练中来,使孩子们感到我能行,我会成功,由此得到很好的培养。
三、续写、说
通过对文本的学习,学生都会对其产生很深的印象,他们经常会把故事情节描述下来,这样就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表达能
力,同时学完之后,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续写和续说的训练,学生会在想象和联想的情况下达到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比如课本中,那些寓言故事和童话,都可以作为训练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材料。如学习完《守株待兔》之后,可以让学生展开联想,让他们说说自己的感触,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自由发挥,学生就会极大地参与进来。
总之,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要合理利用教材,精心创设交际情景,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凡是能够让学生“说话”的机会,尽量交给学生,通过不同途径锻炼学生,就会达到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王启.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初探[D].辽宁师范大学,2008.
(作者单位 吉林省大安市乐胜乡第一中心校)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