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等·预设·体验

2014-04-16郑伟君

新课程·小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互动交流音乐课堂

郑伟君

摘 要:有效的音乐课堂互动交流,主要是通过情感的沟通、思维的碰撞和自主的体验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音乐思维能力,提升音乐审美体验,做到教学相长,互相促进。

关键词:音乐课堂;有效;互动交流

一、平等互信,乐于互动

课堂的有效互动首先需要一个平台,那就是要构建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一个学生敢说、敢唱、敢演、敢动,师生间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学习环境。在教学中,教师以亲切的姿态、信任的目光、鼓励的微笑、适时的评价,创设开放的、动态的教学空间,给学生自由发言的机会,让孩子能够在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下进行学习探究,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质疑,激发思维;让他们乐于与教师同学进行无拘无束的交流、互动,为课堂注入生机活力。同时,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重视学生的问题和见解,及时反馈与鼓励,促进学生个性的完美和身心的健康发展。如,在学习歌曲《动物说话》一课时,教师在课前首先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当学生对某种动物的叫声有不同意见时,教师适时引导,

让两人分别模仿后由学生自己决定一种。其次进行师生互动,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学各种动物说话。在学会歌曲后让学生分组,以讨论、寻找、敲击、模仿等形式用打击乐器模拟小动物说话的声音及节奏,以感受各种打击乐器的音色特点;最后分换角色表现动物说话,师生共同进行表演创作。

二、科学预设,激发互动

在課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实际学情,有效合理地预设多种互动教学活动,让学生成为互动交流的主体,主动参与,乐于探究。

1.创设媒体情境,激发情感的交流互动

乌申斯基说:“儿童是用形式、声音、色彩和感觉去思维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使美妙的旋律、生动的形象、感人的情景、绚丽的画面融为一体,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和激发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互动,使学生能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音乐。如,在教学《拉库卡拉查》一课时,教师精心准备了课件。通过多媒体展示了墨西哥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特有的音乐舞蹈,让学生猜猜它是哪个国家?乐曲的风格特点是什么?因为有了直观的视觉冲击,学生很快就正确地说出了答案。在学会歌曲进行歌曲处理时,教师又播放了用墨西哥语演唱的《拉库卡拉查》和人们进行狂欢的场景,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情绪。学生的情感被再次激发,无需教师再多说什么,在演唱时自然就准确地表达出了歌曲所要表现的情感。最后教师播放了墨西哥的舞蹈《草帽舞》,让学生边看边学舞步,用心去体会,用情感来表现,把自己融入音乐之中,真正体验和感受到了音乐的美。

2.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深层次的思维互动

课堂提问是一门很有讲究的艺术。目的明确、意图清楚的问题在课堂上灵活运用,不仅能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也能帮助教师利用思维的互动解决教学上的难点。因此,教师要在课前精心设计有价值、有思考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引发其进行深层的思维互动。如,在欣赏印度歌曲《摇篮曲》这一作品时,教师在先不告知作品名称、背景等情况下,让学生聆听,并预先提出了三个问题:(1)这首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2)听了这首乐曲,你能想到什么?(3)这首乐曲有哪些音乐特点?通过这三个循序渐进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深层次思维,使学生对知识掌握得更加深刻、更加正确和全面。问题情境的创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从音乐中获得更多的灵感,同时也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

不断提高了音乐的思维能力。

三、自主体验,忘我互动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调动身体的各种感官,全

身心地投入到欣赏、表现、游戏、律动、创造等教学的过程中,结合音乐的各种要素,采用演唱、演奏、身体动作和表演等方式,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在人境融合、忘我互动中分享掌握知识的无穷乐趣,并在体验中感悟美、创造美。在这样的氛围下,带领学生走进音乐世界,让他们在自主体验的教学环境中学习,时刻给学生参与互动的机会,这就是一种学习音乐的乐趣和美的享受。

(作者单位 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实验小学)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互动交流音乐课堂
互动交流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
增强小学语文课堂互动交流的策略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包装管理》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动画歌曲优化音乐课堂
让小学生在参与体验中学好语文
变化多端 其乐无穷——让音乐课堂“活”起来
小学音乐课堂中音舞结合教学措施的分析
巧用语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适应性教材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