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医药物流发展对策研究
2014-04-16王智泓
郭 琦,王智泓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大连 116052)
0 引言
医疗水平作为政府重视、百姓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反映着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目前“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依然存在。据统计,2013年,我国药品流通费用占整个药品成本的比率高达7%,而美国和日本只有1.5%左右。构建更加顺畅的医药物流体系,减少流通环节中的物流成本,进而为药价的降低创造条件,已成为医药流通行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 大连医药物流发展现状
大连是全国13个副省级城市之一,也是东北地区沿海开放的重要城市。作为经济较为发达地区,大连已构建了相对完备的居民医疗卫生体系。2012年,全市人均期望寿命81.23岁,孕产妇死亡率4.97/10万,婴儿死亡率3.03‰,3项健康指标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2年《中国城市公共服务力评价》中,大连市在医疗卫生满意度方面居全国38个主要城市的第三名。截至2012年底,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2487个,其中医院112个,妇幼保健院13个,急救中心4个,专科疾病防治院4个。全市平均每千人口拥有医院和卫生院床位数5.87张、执业(助理)医师数2.86人、注册护士数3.14人。全年总诊疗量2509.7万人次。
大连的医药物流可以分为院外物流和院内物流2大部分。院外物流指药品从医药贸易公司的仓库,经过配送分拨,至各医院的一级药库。院内物流指药品从医院的一级药库至患者手中。目前大连的院外物流基本由医药贸易公司自行负责,市场上尚无成规模的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主要的运作模式是医药贸易公司自建或租用仓库,接收各地制药企业的药品进行储存和管理;同时购买或租用厢式货车,组建药品运输车队,按医院要求将所需药品从本公司的仓库运送到各医院的一级药库。大连最大的3家医药贸易公司:大连国药集团、大连美罗制药有限公司和华润大连澳德医药有限公司均采用此种模式。当药品到达医院的一级药库之后,出现短暂的停滞。医院内部二级药库的工作人员将统计医生的处方,并向一级药库发出指令。一级药库收到指令后,将药品配送到二级药库,再由二级药库直接面对患者,完成整个药品的流通过程。
2 大连医药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医药物流智能化水平低
大连地区通用的HIS系统(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一般不包括药库管理系统,从二级药库到一级药库仍采用电话、传真等传统方式进行信息交换,既影响了工作效率又难以保证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同时,由于大连地区各医院的一级药库普遍缺乏独立的WMS系统(药库管理系统),药库的管理仍然存在大量手工操作环节,部分医院的一级药库甚至依靠工作人员的经验和记忆来管理药品,导致药品名称错误、药品批号错误、保质期错误等问题出现。由于医药物流环节信息不畅,直接导致信息流断裂,各种统计预测共享功能更是难以实现。
2.2 医药物流管理水平需要提高
在实践中,由于信息化程度不足,手工操作环节过多,工作效率低下,导致很多制度流于形式,得不到切实有效地执行。大连很多医院的一级药库和医药流通企业的库房设于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室内湿度较大,地面不甚平整,部分药库缺乏无障碍通道。药库中普遍使用搁板式或牛腿式货架,而重力式和自动货架较少见。药品分区普遍缺乏规范性,存在中西药混杂放置,片剂胶囊针剂混杂放置的现象。部分药库无专门的冷藏设备,需要控温的药品简单放置在普通冷柜中,无断电应急电源。个别药库中特殊药品管理松懈,毒麻类特殊药品没有设置专门场所进行保管。在药品进入医院后,药品批号往往不受重视,在医院内流转过程中没有按批号发货,给药品追溯和效期管理带来很大困难。
2.3 医药物流从业人员配置不合理
目前,大连的医药物流从业人员存在“一头高、一头低”的现象。院外物流中从业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大部分人员没有受过医药方面的专门培训,对医药物流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认识不足,存在不同批号的同一药品混杂放置,特殊药品随意放置等情况。配送人员多为装卸工出身,药品配送时装卸堆码较为随意,甚至对药品进行野蛮装卸,产生不必要的货损货差。与此相反,院内物流的从业人员多为执业医师和执业药师,本应利用自身所学知识发挥专业的药事服务和处方监督作用,实际中却不得不每天忙于强度大,效率低的药品简单搬运和无计划性的备药、发药工作,无法集中精力从事对患者的药学服务。
3 发展大连医药物流的对策
3.1 建立智能化医药物流系统
(1)构建医药物流供应链协同服务平台。医院的HIS系统和医药流通企业的ERP系统应通过统一接口进行有机连接,实现信息共享,构建供应链协同服务平台。通过该平台,医院药剂科的采购人员可以直接将医院内部HIS系统中的药品需求转化成采购订单,并及时发布给相关的医药贸易公司,企业根据订单组织货源,统一配送到医院指定的一级药库。医院药库管理人员使用无线AP扫描设备,逐一扫描收货。在扫描收货的同时完成收货确认和电子发票的导入,使订单信息、药品信息和物流配送信息在医院和医药流通企业之间形成交互式共享,确保信息准确,提高验收效率。同时,医药流通企业能够根据各类药品消耗特点,建立经济采购模型,提高库存周转率,合理优化库存,保障药品及时供应。并根据简单、高效的原则,规范药品物流操作流程,实行流程化管理。
(2)完善医院内部物流管理系统。在医院各级药库中应运用现代仓储管理方法、使用条码和无线扫描技术对医院内部药品进行科学管理。药库工作人员扫描收货后,系统可通过PDA推荐提示货架位置,并通过扫描货架条码和药品条码,完成上架操作。药品出库时,操作人员仍然根据PDA提示,找到相应货架位置,扫描货架条码和药品条码,完成下架操作,再根据出库单信息,完成出库操作。
(3)建立医药物流自动评价体系。医院应对医药流通企业的资质、订单的满足率和供应及时性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监督其服务质量。应采用定期检查和临时抽检相结合的制度,与服务质量好,服务水平高的医药流通企业加强合作,增加进货种类和数量;要求出现问题的企业进行整改,直至施行末位淘汰。通过此种自动评价体系,实现医药物流企业之间的良性竞争,提高医药物流整体水平。
3.2 全面提高医药物流管理水平
(1)提高医药物流硬件水平。对于各类药品储存场所,根据药品特点,进行物流布局和规划,利用不同的货架,从空间上提高资源利用率;根据不同药品的物动量,优化物流作业路径,减少无效的劳动;同时,根据各环节的个性化需求,引入各种现代物流设备,提高物流作业效率。大连的医药物流应与国际先进的医院药品物流管理接轨,在信息系统的统领下,利用条码技术、电子标签、自动药柜、气动传输系统等自动化设备,实现药品物流精细化管理,实现信息流与实物流的实时统一。
(2)构建药品安全保障体系。大连地区医药物流流通环节各方应参照国家《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标准,制定完善药品储存场所的质量管理制度,建立药品电子质量档案、切实进行药品批号跟踪管理和药品效期管理。对于毒麻等特殊药品,应利用药监码技术,将该类特殊药品的详细名称、批号、效期、注意事项等相关事项记录在案,并由计算机记录每个最小包装药品的消耗使用情况。同时,在日常管理中使用双人双锁、实行指纹认证出入库,保证特殊药品安全。对于疫苗、白蛋白等需要控制温度的药品,应利用RFID技术进行全程监控,随时掌握药品的温度情况。
(3)建立药品全程追溯系统。在医院HIS系统,药库WMS系统和医药流通企业ERP系统的协同建设中,建立药品全程追溯系统,提高药品质量控制能力。针对多数医院无法对药品批号、效期和流向进行及时准确信息追踪的问题,可通过建立医药用品物联网,实现药品批号效期的全程跟踪。并将毒麻药品、控温药品等特殊药品纳入统一透明的管理平台,医院、医药流通企业和政府监管部门均可通过这个平台,对药品的即时温度、药品的流向进行管控。实现“供应商——配送服务商——医院药库——药房——患者”的药品流通全程可追溯,有助于及时召回问题药品或采取补救措施,以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3.3 合理配置医药物流各环节从业人员
(1)培养医药物流复合型人才。一方面,加强对现有院外物流从业人员的药品专业知识培训,使各岗位人员从思想上认识到医药物流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从能力上增强药品存储、配送、装卸搬运等各方面的操作水平。同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功必奖、有过必罚,形成一套良好科学的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各医药物流企业应注重提高新员工中医学药学类专业毕业生的比例。并通过多种方式,增加物流人才的医药知识,增加医药人才的物流知识,真正培养出医药物流的复合型人才。
(2)采用物流智能化服务节约医院人力。医院可以通过自动包药机、智能药柜等智能药物发放系统的使用,使药剂科的备药、补药更有计划性,直接减少医院药库管理人员,药房调剂、备药人员。物流智能化服务的使用,不但解决了医院药房、药库人员紧张的局面。还能使更多的药师、护士回到病人身边。在节约人力成本的同时,提高医院的临床药学水平和护理水平。
4 结论
发展医药物流专业服务,向上下游拓展服务范围,建设药品供应链体系,是发展现代医药物流的重要内容。大连地区医药物流的规范性发展,是国家新医改的客观需要,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的需要;是提高大连医药物流现代化水平,降低药品流通成本的需要;是由传统商业购销模式向现代全产业链服务模式转型的需要。它有利于降低药品价格,是利国、利民、利于行业发展的民生工程。
[1]何国寅.药品物流配置前瞻性对策[J].中国化工贸易,2013(5):378-378.
[2]王智泓.大连地区医院一级药库发展对策研究[J].中文信息,2014(3):3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