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大中华二十世纪文学史》修订本

2014-04-16

荆楚学刊 2014年2期
关键词:传记文学大中华二十世纪

全 展

(荆楚理工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湖北荆门 448000)

评《大中华二十世纪文学史》修订本

全 展

(荆楚理工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湖北荆门 448000)

《大中华二十世纪文学史》修订本,个性鲜明,亮点颇多,充分体现了我国学者“重写文学史”的创新热情,不仅为文学史的重构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新鲜经验,而且为文学史研究的深化提出了一种值得参照的范式转换。

《大中华二十世纪文学史》修订本;开放性;整体性;主体性

张俊彪、郭久麟主编的修订本《大中华二十世纪文学史》(五卷本)和《大中华二十世纪文学简史》(上下卷),2014年1月已由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中华书局(新加坡)有限公司联合出版。此前的2012年8月,江苏人民出版社曾首版发行这套大型史典,因种种原因,“二十世纪台港澳及世界华人华文文学发展概观”部分未能入典,给人留下不小的遗憾。新近修订的这套内容丰赡、厚重扎实、装帧精美的文学史著,令人爱不释手。它重新编入“二十世纪台港澳及世界华人华文文学发展概观”部分,充分体现了我国学者“重写文学史”的创新热情,不仅为文学史的重构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新鲜经验,而且为文学史研究的深化提出了一种值得参照的范式转换。张郭本个性鲜明,亮点颇多,其开放性、整体性和主体性的三大特色给人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

开放性

《大中华二十世纪文学史》特别注重文学史的开放性。主编之一的张俊彪在“前言”中认为,“为中国二十世纪的文学修史,是一项伟大而又系统的长河工程”。他所提出的“长河文学”和“大中华文学”这两个重要的文学史观念,可谓真正打通了整个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我们知道,以往众多的文学史多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20世纪中国文学通史》命名,如影响较大的(德)顾彬本、严家炎本、孔范今本、黄修己本、朱栋霖丁帆朱晓进本、唐金海周斌本,或以《中国现当代文学通史》命名,如雷达赵学勇程金城本。现在张郭本则旗帜鲜明地冠名为《大中华二十世纪文学史》。这里并非一个简单的词语置换,而是体现出一种与时俱进的发展眼光,一种富有创新精神的开放意识。

相对“中国”而言,“大中华”边界会更开阔辽远,内容也更多元客观。“大中华”不仅是一个地域概念,也是一个联系着民族意识、现代国家观念等诸多方面的文化概念。撰写者之所以冠名为“大中华二十世纪文学史”,意在强调,包括两岸四地以及世界范围内的华人华文文学组成的中华民族的文学,具有一脉相承的血肉联系。这部史典不仅真实而又客观公正地勾勒出中国大陆二十世纪的百年文学发展画卷,而且全面完整地囊括着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和世界范围内华人华文的百年文学生长风貌。全书有着鲜明的全球视野。张郭本在大中华语境下考察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的格局中阐释百年中国文学。它第一次将世界华人华文文学打破常规涵归大中华的广博范畴,这种创新难免会引起争议,但确实体现出一种开放的文化心态和文化自觉。编撰者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二十世纪的百年文学,归总而言,就是东方西方,传统现代,兼容并蓄,变革创新,融会整合,渐进渐兴,从而走出了一条民族化、现代化、世界化的发展路径”。

开放性主要体现在全书的文学史史学体系建构及编撰格局上。史著时间起始原则定为1900至2000年,为了前后衔接顺畅,编撰者可据实际情况适当前伸或后延三至五年。一方面便于编撰者用一种更博大的胸怀去拥抱大中华文学,用更开阔的视野去描绘百年文学的斑斓景观;另一方面也让读者更为清晰地了解大中华二十世纪文学的历史进程、传承流变和深远影响。张郭本开卷是“前言”,紧随其后的便是“绪论”,接下来依次为二十世纪小说发展史、二十世纪诗歌发展史、二十世纪散文发展史、二十世纪报告文学发展史、二十世纪传记文学发展史、二十世纪戏剧文学发展史、二十世纪电影电视文学发展史、二十世纪台港澳及世界华人华文文学发展概观,最后为“结语”。每一种类的文学史原则确定为四个发展阶段,即第一阶段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第二阶段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期至四十年代,第三阶段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中期,第四阶段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至九十年代末期。其关注的焦点始终都是为百年文学的发展做出过贡献、产生了影响的作家作品。这样一来,点线面三位一体,纵与横两相融合,和谐统一在大中华语境下考察中国文学的百年进程,充分表达了一种开放的创新思维和非凡的学术眼光。

开放性还体现在以往文学史因政治因素而遮蔽的一些作家作品的介绍上。如果说唐金海周斌本将姚文元、张资平都写进了文学史,有史家开放的气魄的话,那么,张郭本将刘宾雁、高行健入史做客观的介绍,同样体现出研究者的胆识。事实上,随着社会的日益开放开明,将多元的作家和文学史现象重新纳入到文学史的视野中,以显现出内容的丰富性和大气的包容性,已成为新世纪以来文学史家们的共识。

整体性

《大中华二十世纪文学史》具有鲜明的文学整体观意识。其体现的整体性主要表现为将中国二十世纪的百年文学纳入一个完整的发展体系或生态整体。在二十一世纪编著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无疑要将二十世纪的文学生态作整体的观照,并在统一的大中华语境下重新阐释。这套史著认为,中国二十世纪的百年文学,因其存在的社会接连不断地发生着革命、动荡、改革、开放和变幻,文学也就自然形成了三种发展体系或生态模式,即主流文学、审美文学和通俗文学共同构筑起来的,相互依存、既斥又纳、此消彼长直到世纪末期鼎立并起的浩大纷繁的长河景观。“长河景观”的说法生动形象,表明中华民族百年文学的澎湃河流既气势磅礴、壮怀激烈,又命运多舛、曲折坎坷,但总归像大河向东流、星辰参北斗一样。张郭本不仅将百年文学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三种文学生态,七大文学种类,连同台港澳以及世界华人华文文学,总共构成八大文学史的板块,而且十分重视各种文学体裁的源流承继关系。若从全书五卷主要内容展开来看,史著是典型的分类文学史,但合起来读,史著又是自成体系的整体文学史。

全书光彩夺目的一大亮点和看点,是编撰者加强了“绪论”部分与“结语”部分的综论性与统摄性。“绪论”在概述中国二十世纪文学的基础上,扼要探讨了二十世纪社会变革与文学发展的依存关系,系统梳理了文学思潮与文学流派,深入总结了文学成就及其影响。“结语”全面阐释了中国二十世纪文学发展的社会动因、时代特征、历史经验和主要缺失。这两大部分,写得大气磅礴,恢宏壮观,血肉鲜活,既洋溢着感性的激情,又灌注着理性的思索。其论述徜徉着学者语言的严谨、凝练、深情多思之秀美,彰显出作家语言的流动、明快、辞彩飞扬之品性。

史著的整体性视角,还体现为贯穿全书的“将文学的发展与社会的革命同笔实录”的求实精神。编撰者尽可能地保持其原生的客观实在性,以还原历史的本真与文学的史实。即以传记文学为例,其独立自成一种文体已是社会存在和文学史实。在百年文学的发展进程中,它虽几度坎坷,几度辉煌,走过了一条极不平坦的发展道路,但终以多元开放的创作态势构成了一个色彩斑斓的艺术世界,融汇到汪洋恣肆的世界传记文学大潮之中。遗憾的是,此前的文学史著作中,大多没有把传记文学当作一种独立的文学门类来研究,即使有独立的章节如张炯等主编的《中华文学通史》,也如蜻蜓点水,或语焉不详。《大中华二十世纪文学史》第一次把传记文学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学体裁,以洋洋22万字的篇幅述史,开篇便是“关于传记文学的独立文体地位”,既是新的尝试,也是一种创新。史著还对影响大中华二十世纪文学的各种文学因素的细微角落,做了认真的清理和整合,包括文学理论家、文艺评论家、文学重要期刊及其编辑家的分节展示和特别关注。如小说篇有“编辑与评论”,散文篇有“散文研究的多方开拓”,报告文学篇有“评论家及其作品”,传记文学篇有“新时期传记文学的理论建构”,戏剧文学篇有“二十世纪中国戏剧研究成果概要”,影视文学篇有“夏衍的电影文学理论”等。这些扫描确实弥补了传统文学史之缺失,使得对大中华二十世纪文学的阐释更为系统全面,从中也可以看出撰写者的敏锐眼光。

主体性

《大中华二十世纪文学史》较为充分地展示了撰写者的主体意识,是一部彰显作者个性、充满时代动感的文学史。作者用描述的方式叙述历史,十分重视对作家作品、思潮流派、文学现象、文学运动的系统梳理,以体现历史的原貌和丰富性。史著特别注重写“流变”,评论文学,记述文学,特别是涉及具体的作家作品,总是让其回溯到当时的历史环境和社会生活之中,从而得出客观的、公允的、辩证的和真实的结论。它虽将文学的发展与社会的变革同笔实录,尽可能地保持其原生态,但着重探寻的是文学自身生成和演变的轨迹,仍然是纯正的“文学”自身的“历史”,而非政治型文学史或文化型文学史。

更为关键的是撰写者不人云亦云、跟风应景,不哗众取宠、见风使舵,始终秉持不偏不倚、中庸中正、去伪存真的治学精神,以主体性意识凸现大中华二十世纪文学史的本体性。对文学史发展中的某些难点例如“文革”时期的“样板戏”,史著并没有采取简单回避的态度,而是客观评价其得与失。一方面指出“文革”时期的戏剧文学作品,“概念化、公式化是其通病”,一方面又通过细致客观的分析得出结论:“单从剧本文学创作的角度来分析,‘样板戏’的确也有一些值得可圈可点之处”。再如对周作人散文成就的评价,史著通过周氏兄弟的比较,特别指出这两个独立的个体衍生了各自的美学趣味和写作姿态。“在五四及稍后的文坛上,周氏兄弟以相反相成的个人风格,为现代散文提供了各自独一无二的文本,犹如花开两朵,互为映衬。”“历史上的周氏兄弟在个人人格上难以相提并论,但其散文成就却可谓旗鼓相当。”真正遵循了不因人废言、不以人废史的治史精神。

即使对文学史上公认的经典的名家名作、影响很大的文学思潮现象,张郭本同样依据撰写者重新审视重新发现的眼光予以评说和解读,坚持鲁迅所倡言的“坏处说坏,好处说好”,越发增强了这套史著的主体性色彩。如对散文名家周国平,既肯定其生命意识很强,以哲理性见长,文体具有知识性和书卷气,又直言其不足,“有的书卷气重了些,生活味少了些,虽然不时有精辟的警句名言,但读来较费神,有点累”。对报告文学,既大力肯定百年来的巨大成就,又不讳言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对传记文学大师朱东润先生的《张居正大传》、吴晗的《朱元璋传》等,作者也是充分肯定其各自的艺术成就,又如实指出其缺憾和不足。再如对小说大家莫言,在将其与李锐、陈忠实、路遥们比较之后,撰写者精准、细腻地指出:“强烈的爱与憎,汪洋恣肆的语言湍流,新奇的想象和夸张能力,使他的小说状如浪花飞溅、彩虹时现的河流。但有时候,小说亦因恣情倾泻、缺乏节制而出现一些败笔。”类似这样旗帜鲜明、见解犀利而又分寸得当的文学批评,在书中随处可见,充分体现出修史者的理性与诗情、史笔与文采合二而一的主体性。

《大中华二十世纪文学史》的十余位作者,多是从事文学写作、研究、教学、编辑出版的资深作家、学者、教授。作者身份的多样性,无疑增强了这套文学史的趣味性和丰富性。但随之带来的当然又有另一方面的局限或不足。由于是集体编著,在撰写和叙述风格上还有不够和谐统一的地方,其中分类文学史在创新程度上、写法上亦还不够均衡。我们盼望这部史著将来再版时能进一步臻于完善。

I206

A

1672-0768(2014)02-0061-03

2014-02-17

全展(1956-),男,湖北荆门人,荆楚理工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卢红学]

猜你喜欢

传记文学大中华二十世纪
二十世纪初期中国的密码破译
浅谈二十世纪新具象艺术与洛佩斯
诗人写诗人的长篇传记文学《峭岩传——青铜的天空》出版
大中华
巍巍大中华
二十世纪之散曲创作与研究
58年前朱东润先生的预见
异彩纷呈:传记文学研究70年
大中华系统 百善孝为先 家和万事兴
动态对等理论在传记文学英汉翻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