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核心

2014-04-16李德顺

江汉论坛 2014年12期
关键词:价值观念公平正义价值

李德顺

要充分理解、阐述和构建当代核心价值和价值观念,首先就要理解我们所思考的问题和指向是什么,并对思考的前提和基础形成一定的共识。否则就会出现 “鸡同鸭讲”,众说纷纭而无法沟通的情况。

一、什么是价值和价值观念的本质和特性?

通俗地讲,价值指的是我们生活中、口语中经常用的 “好坏”概念。 “好”是正价值, “坏”是负价值。好和坏是用一个主体性的尺度来判断一切事物对主体人的意义。跟 “好坏”同类性质的相关的价值词,在我们生活当中有很多很多,如:善恶、美丑、得失、利弊、吉凶、祸福、荣辱、轻重缓急、一件事重要不重要、值得不值得、应该不应该,……。所有这类词,在日常口语中都可以用“好”和 “坏”来表示。所以国内外把 “价值”作为研究对象的概括,就是 “好坏问题”。

“好坏”问题有什么特点呢?首先必须注意,“好坏”本身并不是一个实体,不是某个独立的事物。就是说,一切作为价值词的概念,如 “好坏”,它们所指的都不是某种实体、或实体固有的属性。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本身一定是 “好的”或者一定是 “坏的”。其次必须注意,价值是作为主客体之间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一种质态而存在和显现的。最后更必须注意,价值是以主体为尺度, “因人而异”的。

举个例子,价值词的特点,犹如 “小马过河”这个幼儿故事中的 “深浅”概念一样:小马要过河,先问河水 “深不深”。问老牛,老牛说很浅;问小松鼠,松鼠却说河水深的不得了……。那么河水到底深不深呢?小马的妈妈说你自己走走吧。小马自己过河时,发现河水既不深也不浅,很顺利地过去。要是能够看懂这个故事,实事求是地回答“河水到底深不深”的问题,我们就要明白 “深浅”与 “深度”这两个概念,是有着完全不同指谓和性质的。河水的 “深度”是描述河水本身客观存在的状态的范畴,比如水深一米或者一丈,这种状态是不因人而异、也不因人的意志而转移的;而 “深浅”是作为价值概念的,这时它含有 “能否安全渡过”的意思。按照这个含义,要回答 “河水深不深”,就得看是 “谁来过河,它的身长和体能如何”了。

与 “深度”和 “深浅”有相似关系的概念,实际上多得很。比如 “硬度”和 “软硬”, “温度”与 “冷暖”、 “长度” 与 “长短” 等。 我们饭煮硬了还是煮软了,对牙口不同的人来说当然是不同的。俗话说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尺一寸的长度,这个 “长度”是确定的、对谁来说都一样,一尺就是一尺,一寸就是一寸。而且论长度,一尺显然总是大于一寸。但我们在实践中使用一定长度的东西时,长度一尺的东西,却可能嫌其 “不够长”;而长度一寸的东西,也会遇到嫌其 “太长”的情况。这就是所有 “价值词”的特性。没有价值理论,人们往往不能够深刻理解,也不大重视其中的差别和意义。总是习惯地以为, “深浅”是取决于 “深度”、 “长短”是取决于 “长度”的,即以为客体的价值是取决于客体的存在与属性的。

我们的价值论指出:价值是主体性的,客体的价值是因人 (价值主体)而异的。要问什么东西有没有价值、有什么价值,应有的思考方式和根据是“对谁来说、用谁的尺度来衡量、以谁为准”。价值并非为对象和外部事物所固有,而是它们与人的社会存在和人的社会地位、生活条件、生活发展方式直接关联着的。价值,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尺度,来衡量任何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换而言之,世界上一切好坏或价值,都不是对象和客体本身固定不变的属性,而是以人为尺度对对象所做的判断。所以,以哪个人、以谁为尺度来进行判断,就是各种不同价值体系的根本出发点、根本不同点。一个价值观念体系是谁的地位、立场、需要和能力的反映?对这个问题必须始终弄清楚,不可能所有的人价值观念体系都是同样的。

这里要注意一个理论上的重要区别,就是价值在一些人的习惯理解和使用中,多半是根据西方的那种概念传统。在西方的传统表达中, “价值”通常是 value, “价值观念”则是 value’s。就是说,二者之间表达为单数与复数的差别,前者指一般本质,后者则指具体现象,它们之间没有主客观之分,都属于主观的范畴。而我们按照马克思的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理论,则是把价值和价值观念这两个词区别开来: “价值”是指客观的社会存在关系,社会生活的实际状态; “价值观念”则是对它的反映,受它决定,同时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能够引导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探索、创造、追求价值。就是说,价值和价值观念,一个是客观的,一个是主观的。价值观念作为人的一种主观精神状态,就是反映人的社会存在,表达人的选择和追求。

我们每个人都会从自己的社会地位、社会条件出发,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世界上人们的社会存在是多元的。不但有地区、民族、文化、历史的差别,还有性别、行业、个人经历、生活条件等许多方面的差别。所以,社会上的价值观念一定是多元的,而且即便价值观念一样,也并不一定表示大家都会采取一样的行动。

正因为如此,我们注意到生活在社会不同层面的人,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就像鲁迅说的,贾府上的焦大是不爱林妹妹的。焦大是贾府上的一个奴仆,他的生活条件、社会地位和文化素养等,决定了他的审美观、婚姻爱情观是和贾宝玉不一样的。用贾宝玉的眼光来看,怎么都是林妹妹最好。但是用焦大的眼光看,林黛玉虽然长得漂亮,但是病恹恹的、小心眼、爱耍脾气,伺候不起。焦大和贾宝玉对林妹妹的不同态度,实际上就是他们各自不同的社会地位、生活条件和生活经历,决定了他们有不同的价值观念。

我们生活当中的很多冲突,思想观念的冲突,特别是利益冲突,都属于价值冲突,并不是在事实存在、知识和真理层面的冲突,也不是在脑子里凭空发生的观念之间的冲突,而是人们的基本立场、利益、导向、实际目标和追求之间的冲突。

二、树立价值观念,是为了正确认识自己

从价值主体性可以联想到价值观念主体性。比如,强调人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念,并不意味着要向人们灌输知识,也不是给人们的生活提供现成的标准答案,不是要进行单向的思想灌输和说教,而是意味着,确立正确合理的价值观念,实质是唤醒人们的觉悟,是让人们正确认识自己,知道自己是什么人,生活在什么样的社会境况,自己有什么样真实的需要,有什么样的能力,按照自己的需要和能力现在应该和能够做什么……。总之价值观念建设的关键和根基,在于主体的自觉性,就是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从这一点出发去选择自己追求、探索、创造的目标。

价值观念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群体的。一个企业有一个企业整体的价值观念,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也会有它核心的、主导的价值观念。而在价值观念上最忌讳的,是 “傻子过年看邻居”,邻居怎样我怎样。比如现在社会上流行什么,我就认为什么好。或者我崇拜的名人喜欢什么,我就喜欢什么。价值观念的主体性最重要的就是解决主体的自我意识、自我定位、自我选择和自我创造的问题。我们面对的是同一个世界,但是对同一个世界,每一个人心目当中理想和追求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所以要想把握好价值观念的建设,重要的是自觉。就像贾府里的焦大和贾宝玉选择老婆的尺度标准应该怎么定,贾宝玉要知道贾宝玉自己,焦大要知道焦大自己。这样形成的价值观才是可靠的,对他自己有益的。

所以说,价值观念虽然有主观性,在社会上也是多元的,但是价值观念的多元,并不意味着每个个人、每个主体的价值观念也应该是多元的。每一个主体自己要把握好自己、理解好自己,我就是我,我只能要或者应该要的就是这个,别的诱惑动摇不了我、改变不了我。

很多人对价值和价值观念多元性很不习惯,他们往往提出疑问:如果是多元的,那还怎么统一?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争论。其实这里的关键,在于理解价值和价值观念问题与知识和真理问题之间的区别。在科学知识真理问题上,每一个问题的正确答案是唯一的,犹如在非二进制的算术中,一加一只能等于二;但在价值问题上,“统一”却并不是 “单一”。在价值观念的主体性和多元性面前,我们应该倡导一种叫做 “面对多元化、坚持主体性”的态度。价值和文化的统一,不是把大家都修理成一样的思维方式、一样的观点、一样的结论、一样的话语,而是一种多元化之间的和谐共处。多元化是一种客观现实,而主体性是每一个主体自己要把握的原则。就好像在十字路口上,往东南西北四面八方走的人都有,我们不能规定世界上只有一条路或只准朝一个方向走;但对一个人、一个国家民族整体来讲,你只能选准自己要走的一条路,而不可能同时朝四面走。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这样一种价值意识——面对多元化,坚持主体性。

例如马克思在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建立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时,他首先解决什么问题呢?很多人研究马克思主义,老去琢磨马克思说的未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什么样,其实马克思对未来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描述,很多是直接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的描述。空想社会主义把未来想象成为一个美好社会,怎么美好就怎么想象。而马克思为无产阶级确立革命价值观念时,他真正做的工作,是让工人阶级认识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历史使命:工人阶级是个什么阶级,它处在社会的哪一层,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它应该和能够担当资本主义掘墓人的历史使命,为什么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这是马克思为共产主义运动、共产党人、工人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建立价值观念的起点。工人阶级有了马克思主义以后,就对自己的地位和使命有了深入的、正确的、有效的认识和把握,就从自发到自觉了。

价值观念是每一个人的灵魂形式,是每一个人形成个人人品的根基。对于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和一个政党来讲,它的价值观念是什么,决定了这个国家政党的性质,因此也将决定它的历史命运。比如它是进步的还是反动的,是先进的还是落后的,是有活力的还是僵化的,是开放的还是封闭的等。对国家社会来讲,这个国家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念的形成,是这个国家社会自我定型的标志。而对我们每个人的人生来讲,价值观的形成是人格形成的内在标志。

世界上的争论、分歧和困惑,往往不是属于知识领域的问题,而是价值和价值观念领域的问题。知识问题有科学家有专家研究,闹明白了是什么就是什么。只要科学实践证明了它是真理,任何人都得接受。而跟我们每个人相关的、思想生活当中的纠纷和冲突,主要都是在价值判断或价值选择的问题上。

三、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核心

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以来,大家越来越觉得我们的国家社会、我们的政党的价值观念建设问题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因为对中国经济上、军事上、科技上的崛起,全世界好像都没有争议了。但是西方一些思想家认为,中国经济越发展,如果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的问题不解决,将来越可怕或者越微不足道。撒切尔夫人当年就说,中国能输出电视机,这没什么;他们根本就没有自己的价值观念可输出,所以不值一提。正因为如此,胡锦涛同志任总书记时,就给有关部门下达了一个任务,要研究提炼一下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念。这个工作从2005年启动到现在快十年了,目前已经有了一个文件上的正式说法,即培育和践行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那么,怎样理解这24个字呢?

我们讲价值观念是主体性的。谁讲价值观念就是要讲你自己心里真正地相信什么、需要什么,你追求什么,你想达到什么。就是要自觉地意识自己的真正需求和能力,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真心话,这个真心话,是你亮明自己的旗帜,展示自己的形象,对于别人特别是广大群众来讲,它同时也是一个承诺,是你对团结合作做出的一个承诺。那么从主体性上来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究竟是谁的价值观念?它首先应该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价值观念,是中国政府坚持的核心价值观念,是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愿意坚持的核心价值观念。我们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那么在社会主义建设阶段,党和党领导的政权为人民服务要落实到哪些目标和方向上?就需要通过价值观念来凝聚和表述出来。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首先不是怎么教育别人,而是要说明自己。

那么,这套价值体系有没有一个核心?如果有,它是什么?我认为应该是 “公平正义”。邓小平说的社会主义本质是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其本意也是实现一种社会公平。习近平曾讲,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与内在要求。他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还特别指出,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核心价值,政法工作是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这就把公平正义提升到了法治建设的根本目标的地位。如果理解法治建设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意义,那么也不难理解公平正义在这一事业中的性质和意义。

其实,实现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一诞生就做出的最大选择和承诺。如果追溯到空想社会主义的老祖宗那里,包括托马斯和康帕内拉开始,到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等人,这些社会主义者在批判资本主义时,主要就是批判资本主义的不公平;而他们在设计未来美好社会的时候,最终想象的就是一个人人平等幸福的公平社会。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所描述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 “以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原则”的社会,这也是一个公平正义型的社会。马克思的 《资本论》写了那么多,说的都是什么?就是揭露剥削的秘密,它的必然性、生命力和结局。所以从理论上说,社会主义从根子上一开始就是以公平正义为旗帜的。从思想理论的历史来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最大特点,就在于此。

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 “自由”。资本主义在反对封建主义的基础上建立起新型的社会,几百年来它的最大成就和最大贡献,就是在一定程度上把 “自由”这种追求基本变成了一种社会现实。资产阶级大革命初期有三个口号: “自由、平等、博爱。”但在实践中, “博爱”首先被淘汰了,没有哪个国家的政党、政府会以 “博爱”为旗帜,博爱现在只是某些慈善团体如红十字协会的公开旗帜。于是剩下的只有 “自由、平等”了。从道理上讲,自由和平等当然都非常重要。但是在资本主义的社会实践中,有的时候不可兼得,只能保一个,那么保什么?资本主义几百年的实践证明,它那个历史阶段所能做到的,主要是保 “自由”,如个性解放、个人权利、市场经济、自由竞争等。按照这种逻辑,资本主义在某种意义上也是 “自由主义”的同义语。但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今天,西方国家最先进最前沿的那些思想家们也已经发现并提出了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公平问题,自由也不能再发展了,自由也不彻底了。所以像罗尔斯这样的当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也开始以“公平”做旗帜了。他关于公平的言论,在西方被一些人攻击为向社会主义投降,不是空穴来风。因为社会主义从一开始倡导和许诺的就是公平。这也证明了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正义”这个词定义很多,归纳起来有两种类型:一种叫 “自由型”的,即自由就正义,不自由就不正义;另一种叫 “公平型”的,即不公平就不正义。而我国现在改革开放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可以说正是社会公平问题;现在全世界国际政治冲突的一个最大呼声是什么?——可以说也是公平!所以,公平正义既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也是当代世界的普世价值。只有这样去把握,我们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时代性、先进性和优越性。

猜你喜欢

价值观念公平正义价值
审判执行不停摆 公平正义不止步
新时代价值观念冲突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研究
坚持公平正义 增强裁判效果
让公平正义在“最后一公里”提速
一粒米的价值
电影《老炮儿》的价值困顿
“给”的价值
混血家庭的悲剧
关爱弱势群体 维护公平正义
文化流动视域下的城市价值观念创新:以“深圳十大观念”的生成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