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县域公路网规划
2014-04-16苑文萍许永永梁先登
苑文萍,许永永,梁先登
(1.郑州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河南 郑州 450000;2.洛阳市公路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河南 洛阳 471000)
0 引言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其进程伴随着小城镇的规模化、集约化以及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而县作为中国基础行政区域,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地理区域,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前沿阵地。科学规划县域公路网络,充分发挥交通的先行和引导作用,是推动县域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
1 新型城镇化对县域公路网提出的要求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城乡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其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走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建设道路,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城镇化进程,交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县域公路网为新型城镇化提供了强大的运能支撑和服务保障。
(1)城镇、城乡联动发展要求县域公路互联互通。新型城镇化是把城市的发展和城镇、农村的发展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考虑,建立一个“城市-城镇-新型农村社区”互补互动的发展梯队,形成前者带动后者,后者支撑前者的利益整合、共存共荣的局面。这就要求作为基础保障设施的县域公路能够互联并贯通成网,像纽带一样将城市、城镇、新型农村社区这三个社会经济体紧密联系起来,同时建立适应城镇化梯队发展需求的功能结构,提升聚集和辐射效应。
(2)工业化、产业化发展要求路网能力匹配。城镇化的核心是将农民变成产业工人,强调产业生态的转型,即县域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包括工业园区的建设、农产品加工业的壮大、生态农业与休闲旅游农业的规模化与产业化。这种产业集聚与规模扩张要求强大的流通能力与之匹配,需要进一步改善对外交通条件和辐射能力,提供充分的运能支撑和高效的运输服务。
(3)人本理念、生态战略要求路网发展适宜。发展城镇和农村的目的是为人服务,即城镇化要有人情味,能够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这种发展同时要求走生态集约的路子,特别是土地、水、生物等资源的集约规划。这就要求交通路网建设要立足县域城镇和农村居民的物质、精神文明需求和社会生产生活需求,做到道路功能定位明确、建设规模适当、技术等级合理。
2 县域公路网规划的关键问题
2.1 把握县域交通需求特征的变化
交通需求是路网布局规划的主要依据,是确定路网结构、路网规模的关键问题。客运需求方面,“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的梯形发展结构促进了社会经济体之间的人员流动,其中城市与城镇、新型农村社区之间主要是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和县域景区、休闲观光农业园区的旅客出行,属于生产型的、县域与市区的对外客流需求;城镇与新型农村社区之间的客流主要是由县(市)主城区与乡镇中心的各类社会经济服务设施集中、消费市场活力较强产生的,属于半生产半生活型的内部需求;而随着农村城镇化的推进,新型农村社区的各类基础设施也将完善,社区内部生活型的客流需求也将不断壮大。货运需求,则主要源于县域经济产业发展和经济交流,随着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县域货运需求呈较快增长趋势,特别是外向型与规模型的货流,将成为县域公路货运交通的主要组成部分。
2.2 明确县域公路网的功能结构和定位
明确县域公路网的功能结构和定位,须把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方向和重点工程。新型城镇化重点强调产业支撑由“乡”到“城”的转变,以工业融农业、公司带农户、生产促生态,实现农民向产业工人的转变。因此,县域公路网是对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有效支撑,其一方面强调与产业布局协调一致,在充分调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县域产业发展规划与建设重点,科学规划路网,充分发挥交通先导作用;另一方面注重与省域、市域及周边县(市)路网协调一致,适应县域日益增长的对外客货运需求。其既要服从省域、市域路网,又要充分利用区域干线网络,做好县域内部网路的集疏运,同时要打破地域界线与周边县(市)公路网进行有效的沟通和联系,保证区域运输的有效性,避免出现断头路、回头路以及边缘村镇不联结的现象。
2.3 深入以人为本与生态宜居的建设理念
发展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生态宜居的生活社区,需要贯彻到各类基础设施建设中。一方面与县域居民的生活习惯和出行特征相适应,深入分析交通道路与居民生产生活的关系,把握县域客流需求特征,在服务县域经济生产的同时也要注重服务居民日常生活,使交通道路与县域社会和谐发展。一方面要与环境发展、节约能源相适应,坚持适度发展,合理确定路网规模和建设计划;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合理选线、合理确定道路等级,降低工程的造价。同时要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占有和破坏,以改造为主、新建为辅。
3 县域公路网布局规划方法
按照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县域社会经济发展对外要形成互动,对内要集聚活力。而做为基础支撑的公路网络,对外要打造交通主通道,实现县(市)“走出去”,对内要布局“干路层-联网层-社区层”的路网结构,最终实现“域外联网、域内畅通、人便其行、物畅其流”。
3.1 对外主通道
将县域整体作为节点,对接周边地区的交通路网,建设服务县域外向型经济的“通道型”道路,主要担负县域中长途过境交通以及对外的快速交通。该层次公路由高速公路、国省道干线公路、市域快速通道等构成,一般由上位规划确定。对于县域规划,应基于省域与市域分析,选择在省域、市域内具有重要价值的节点,一方面将其作为高速公路出入口设置的备选点,积极配合和争取高速公路开口工作,成为县域内高速公路的实际受益者;另一方面考虑将这些节点相连形成的交通走廊、或与国省道联系的通道作为国省道干线公路调整与加密的备选线路,将县域城镇的发展与周边省市,特别是所属城市的发展紧密联系,形成联动一体发展。
3.2 内部公路网
结合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产业布局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运用节点重要度法选取县(市)主城区、各乡镇、重要产业区(园)、旅游景区(点)、新型农村社区为交通节点,并依据节点的重要度进行路网节点层次划分。结合不同层次节点间的交通强度和功能差异,运用“层次布局法”将内部公路网划分为干路层、联网层和社区层。
(1)干路层
着重服务县域社会经济生产活动的“通畅型”道路,主要承担县域内部的快速交通,在县域交通中起着“动脉”作用。该层级公路规划,应以县(市)主城区、重点乡镇、旅游景区(点)、重要产业区(园)等为主要控制节点,以提供大容量、快速便捷的运输服务为目标,实现县域内重要的社会、经济节点的快速连通,加强城镇聚集效应,做好城镇规模化、县域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的基础支撑和保障。同时,干路层规划应突破县域界限,将周边地区路网纳入考虑范围,注意与周边地区路网的有效衔接,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交通联系,而且须强化与对外主通道特别是国、省干线,市域快速通道系统的快速衔接,使县域内重要节点客货流能够快速上干线路网。另外,对于重要的产业集聚区,应根据货流需求重点考虑打造物流专运通道,实现货畅其流。根据该层级公路功能定位,要求道路行车条件较好,车辆运行速度相对较高。
(2)联网层
兼顾服务县域社会生活和经济生产的“通达型”道路,主要承担乡镇与新型农村社区以及社区之间的农村居民出行及货物交流服务,在县域交通中起着“支流”作用。该层级公路应覆盖县域内所有新型农村社区,以可达性为主要目标,提升县域内城镇对新型农村社区的辐射能力,实现二者的利益整合、良性互动,有效支撑城乡优势互补、一体化发展。一方面应致力于节点间连接道路的打通,重点完善路网,打通断头路,提高县域公路网的连通度和通达深度;另一方面注重道路升等改造项目的开展,尤其是对路面质量差路段的改造,使公路效益正常发挥。该层级公路侧重于连通与“有无”,对道路等级与行车速度没有硬性要求,但也要有一定的通行能力保障,做到有质量的通与达。我国农村发展滞后城镇的现实,使得县域内各类社会经济服务设施主要集中于县城及乡镇中心,农村居民使用和享受的机会受限。因此,县域公路网布局规划,必须将联网层的建设作为重中之重,不断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均等化。
(3)社区层
侧重服务农村社会生活的“通适型”道路,贯穿于新型农村社区内部,在县域交通中起着“毛细血管”的作用。该层道路是农村居民通往乡镇、县城的必经之路,道路规划应侧重考虑与联网层、干路层道路的有效衔接,便于客流上高层级道路。但是考虑到农村居民的出行特征,对道路行车速度、路面结构等方面的要求应适当降低。同时,作为社区内部街道,该层道路不再只是车辆的通路,还是居民生活的公共空间,因此在考虑道路交通职能的同时要兼顾一定的生活化要求。规划时以提高交通的安全性和环境为目的,对道路宽度、行车速度要有一定的限制要求,必要时还应考虑加设一定的限制车速的设施和构造。
4 结语
基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背景,本文以县域公路网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对县域公路网提出的要求,探讨了路网规划中交通需求、功能层次与人本生态理念等几个关键问题,在此基础上展开了县域公路网布局规划方法研究,提出了对外主通道与内部“干路层-联网层-社区层”构建的路网层次结构,指导县域公路网规划与建设,更好地服务县域社会经济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
[1] 刘洪,张鹤,王元庆.引导县域发展的公路规划方法研究[J].交通与运输:学术版,2010(1):106-109.
[2] 王清斌.农村公路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规划方法与实施措施[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1(4):162-163.
[3 任少飞.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公路策略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1.
[4] 吕楠.农村公路网规划理论方法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7.
[5] 李建新.农村公路网规划的基本方法探讨[J].中国工程咨询,2009(8):18.
[6] 王进坤,李晔.农村居民出行特征研究及启示——以福建省为例[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09(1):80-83.